第二卷 第237章 降與不降

張昭出去帶周瑜去了。田蘭這邊鬼鬼祟祟給旁邊的親兵說。叫她去把所有的親兵全都叫過來。爲什麼這麼鬼祟,自然是因爲田蘭有點心虛。叫所有的親兵過來,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平時張嘴就叫,這個時候卻變成了低聲吩咐,就像害怕隔牆有耳一樣。

郭圖曾經幫田蘭分析過孫策和周瑜。由於郭圖自己也不甚瞭解,因而分析的詳細程度極爲有限。出於郭圖之口,進入田蘭之耳,這就有了損失。田蘭這個人,並不是什麼精細之人,那些精細的分析,田蘭當時就有些聽不懂,轉眼也就忘得差不多了。最終,在田蘭心裡記住的是,孫策不能收降,降後必叛。孫策的將領周瑜和韓當對孫策很忠心,有才,值得收降,但極爲困難。

田蘭當時的想法,很難猜到。但是一說出,又很容易理解。田蘭當時想的是把孫策、周瑜、韓當等人全部殺掉。田蘭沒有看過演義。田蘭就是這個時代的人,因而田蘭不知道這三個人的價值。

後來,田蘭卻一點都沒有顯露出想要殺掉這三人的跡象。那是因爲,一見之下,孫策、周瑜二人長得太帥了。正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田蘭倒沒有生出什麼齷齪的念頭,只是自然而不自然地,就把斬殺的念頭收了回去。

田蘭的脾氣一點都不倔,但田蘭習慣了惡作劇。看見兩個大帥哥,田蘭的惡作劇心理當然沒有朝毀容方面去想。田蘭想的是,周瑜和韓當不是很忠心的嘛,孫策若降,周瑜、韓當自然答應歸降。於是,田蘭就想辦法讓孫策答應歸降。等到孫策答應之後,田蘭再問周瑜、韓當,田蘭如願地聽到了願意歸降的回答。最後,田蘭再將三人放了。那樣一來,在孫策的心裡,周瑜和韓當就不再是清白之身了,存在着曾經答應歸降田蘭的污點。

當時田蘭那麼做,純屬一種惡作劇心理。其作用,在周瑜這邊不明顯。那是因爲早在那件事之前,孫策和周瑜之間就有了芥蒂。那個惡作劇直接扣掉的是韓當在孫策心中的分數。其後,孫策有什麼想法,既不跟周瑜商量,也不跟韓當商量。成了一個孤家寡人了。

田蘭叫親兵全都過來,是有福同享。有帥哥大家同看的意思。但這個意思是不能明說的,因而就有些鬼祟。很快,親兵過來了。那邊,張昭也把周瑜帶了進來。

“嗯,怎麼是捆着的?”田蘭見過周瑜。雖然記不清周瑜的長相了,但這麼帥的哥,不是周瑜更是何人。

張昭並沒有告訴周瑜是怎麼來的,因而田蘭就不知道,故有此問。但是,聽在張昭耳裡,卻變了意思。經常都會有這樣的情況,主公派將士去抓敵將,抓住敵將之後,一獻上,主公就大罵自己的將士,怎麼能綁呢,並親自解縛,以便招攬。於是,張照跟了一句:“蘭帥有令,還不快點解開?”

押解周瑜的衙役人數挺多的,但多數人都等在大門之外。並沒有進來。進來的衙役就兩個人。這兩人聽見張昭這麼一喝,立即就上去解開繩索。那邊,田蘭也按時按量地喊了一聲:“且慢,我來!”

曹操招許褚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只不過,曹操是裝模作樣,想要招攬許褚。田蘭卻不是。田蘭說“我來”的意思,是因爲田蘭忽然發現這是個揩油的好機會。但是,田蘭叫完之後,卻又躊躇不前了。田蘭感到很羞澀。

田蘭的親兵是田潤給的,人是從當初的健婦營裡來的。健婦營裡的一部分人養面首了。親兵是另一部分沒有養面首的婦女。在可以養面首的情況下,她們沒有養面首,這說明她們品行端正,嚴於克己。但卻不能說明她們真的就不想男人。

有一句話,叫做“當兵三年,母豬變貂蟬”。就是說的軍隊裡面,大多都是二十多歲的未婚男年輕人。這些男青年長期生活在清一色的男性世界裡,不要說與異**往,平時連看都很難看到。哪一天,如果偶爾一個姑娘走過,尤其是漂亮點的,這些男兵們就會忍不住長時間行注目禮。他們銳利的目光恨不得穿過姑娘的衣服。直看得姑娘心裡發毛、落荒而逃,才依依不捨地將目光離開。於是“色狼”這頂桂冠就“光榮”地落到了男兵的頭上。

在親兵這兒,顛倒了一下,變成女兵了。她們是隨時都能看見男人的,但是她們卻沒有碰男人。她們不想嗎?不想纔怪了。她們當中,有的是未經人事的未婚女子,但約有一半卻是田蘭這樣的結過婚的婦人。經歷過,所以想得出。想得出,所以很具體。她們能夠看見男人。而且還有一定的權勢,可以去碰男人,但她們潔身自好,沒有去碰。她們內心的煎熬難道就比那些看不見女人的男兵更輕嗎?

爲了發泄這種煎熬,於是,在沒有男人在場的情況下,她們就會拿出來說。最初,她們說那些話的時候是避着田蘭的。後來很快就被田蘭發現了。田蘭不但沒有制止,反而加入到裡面,同樣說得帶勁。因而,到了這個時候,這方面的煎熬大家都心中有數。

田蘭如果上去揩油,衆女親兵當然就看在眼裡,不敢吱聲。但是,當在場的男人離開之後,田蘭註定是要被衆親兵狠狠地取笑一番的。田蘭的羞澀,就是這樣的原因。

“且慢,我來!”已經說出口,沒有適當的理由,是不好更改的。更改了,就等於還沒做賊,就心虛了。於是,田蘭又道:“姐妹們。一起來解。”一起解繩索,一起揩油,下來之後,誰都不能說誰了吧。

周瑜是個聰明人,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周瑜心胸寬廣,沒有一絲雜念。因而,田蘭和衆親兵上來解繩索的真正意思,周瑜就沒能猜到。周瑜心中就把田蘭當作爲許褚解縛的曹操那樣的人。周瑜心中想的是,想招攬不妨明說,弄這些虛頭巴腦的沒意義。

周瑜前面的心思一直放在孫策那兒。包括與孫策產生芥蒂之後。最後,因爲孫策殺嚴輿而離開。殺嚴輿看上去是小事,但周瑜是何人,周瑜一眼就從殺嚴輿的小事上,看出了孫策必將置百姓於不顧;而置百姓於不顧,就有違仁義,那就成了大事了。大軍衝鋒的時候,突然半途冒出個小孩,大軍衝過,小孩喪命,那是無意的,不算有違仁義。而孫策殺嚴輿,顯然是有意的;後面置百姓於不顧的打算,也是深思熟慮的。周瑜非常看重自己與孫策的哥們義氣,無數次想要離開孫策而始終沒有離開。但這一次,在仁義與非仁義面前,周瑜不能再含糊了。周瑜信奉仁義,所以周瑜一定得離開孫策。

離開了孫策之後,又到哪裡去,周瑜並沒有什麼打算。皖城裡有彈琴之人,完全是隨口一說。周瑜倒是聽說皖城裡喬家大戶有兩個女兒美如天仙,不過,此時周瑜絕對沒有登門求親的心情。因而,離開楓橋縣之後,周瑜北上,真正的打算卻是走一程是一程,先遠離孫策再說。

沒走多遠,周瑜便被太史慈的哨騎擒住了。周瑜並沒有過多的掙扎。被擒,顯然是不太令人舒服的。但周瑜的心境很差,雖然沒有明確,但確實有一絲求死的情緒在內。因而,周瑜得過且過,被擒就被擒吧,殺就殺吧。周瑜沒有多想。

哨兵把周瑜帶到軍營。這個過程,當然是沒有矇眼睛的。於是,周瑜便看見了如山的旌旗和無邊的連營。營內的士兵,個個精神抖擻。意志昂揚。遠處,約有一千名士兵在訓練刀法。一刀砍下,破空之聲大作,連幾百步之遙的周瑜也聽得清清楚楚。沉重的大刀,要砍出破空之聲,周瑜自己是可以做到的。因而周瑜也就深深知道其中的不易。那刀,一定要砍得非常之正,寬寬的刀背必須與刃鋒前進的方向形成完全的直線。而且,還得有力,還得快,快得破開了前面的空氣,而空氣一時之間還來不及補充鋼刀劃過之後的空間。那樣纔能有破空之聲。

周瑜自己雖然能夠砍出破空之聲,但也是武藝大進之後的事情,而且還不能保證刀刀都有。可以說,連砍幾刀,刀刀都有破空之聲的話,那麼這個人的武藝就相當不錯了,就已經是將領的級別了。而周瑜看見的,卻分明不是將領。那就是普通的士兵。

這樣的強兵,周瑜見過一次。就在那個噩夢一般的夜晚,就在那個湖邊,孫軍五千人被田蘭的士兵殺得毫無招架之力。因而,周瑜一見之下,就判斷出了這支軍隊的歸屬。這就是田蘭的士兵。

周瑜以前對於田蘭這邊的情況是沒有細想的。這個時候,周瑜已經被押進軍營。眼看着轉眼就會被軍營裡面的將領提審。通常這樣的提審,就是問降不降,不降就殺。殺,周瑜是不怕的。周瑜本來就有些想被殺。但是,降不降呢?

第一反應當然是不降。正所謂忠臣不事二主,好馬不配二鞍。但這個念頭一冒出,就立即被周瑜自己否定了。孫策還算是自己的主嗎?自己絕不能奉這種不講仁義,不顧百姓的人當自己的主的。但田蘭呢?田蘭講仁義嗎?周瑜還真是不知道。

周瑜就知道田蘭的兵強。當然,將也不弱。太史慈曾經打敗過孫策。由於孫策有傷在先,也可以說,是戰了個平手。不過,太史慈那樣的武藝,也就是孫策那樣的武藝,周瑜並沒有認爲有什麼了不起。田蘭士兵的強大,周瑜倒是真心地認爲了不起的。

士兵強大,還是不能說明其主人的心胸。周瑜照樣不知道田蘭是否仁義。但是,卻讓周瑜有了一絲嚮往和好奇。好奇的是,這樣的士兵是怎樣練出來的;嚮往的是,如果自己指揮的就是這樣的士兵,那該有多好。

有了嚮往和好奇之後,那求死的念頭就完全徹底地消失了。於是,周瑜就有了煩惱。周瑜希望,先判定田蘭是否仁義,然後再確定是否歸順田蘭。因而對於軍營裡面的將領馬上就要問到的降與不降的問題,極爲頭疼。

見到了軍營裡的主將。周瑜認識,就是跟孫策打過一場的太史慈。還好,太史慈認出周瑜之後,並沒有立即詢問周瑜降與不降、不降就殺。太史慈派了個百人小隊,把周瑜押走了。

這就算是過了一關了。“降與不降、不降就殺”這樣的問題太讓人頭疼了。放在半個時辰以前,很簡單,也就是“不降,要殺便殺。”但是,當週瑜再次見到田蘭的強兵之後,周瑜發現自己已經不想死了。既不想死,又不願意歸降,這就矛盾了。

轉眼就到了于禁的軍營。躲過一次的問題,還能不能再次躲過呢?周瑜被押着見到了于禁。周瑜也記得於禁。還好,于禁也沒有問那樣的問題。于禁居然派了一個千人隊,把周瑜押往曲阿。

一次躲過那樣的問題,可以解釋爲偶然。兩次躲過,應該就不是偶然了。周瑜不由得思考了想來,爲什麼田蘭的將領都不問那樣的問題呢?絕對不能解釋爲田蘭的將領沒有殺人的權力。

到了曲阿,周瑜被移交給張昭。這個過程中,周瑜並沒有見到張昭。不過,此時周瑜已經不再頭疼了。兩次躲過那樣的問題,周瑜就判定出曲阿的主事之人同樣也不會問自己那樣的問題。當然,爲什麼不問,周瑜還是沒有想通。

由曲阿到建業,張昭帶隊,衙役護送。這個時候,周瑜見到了張昭。但周瑜並不認識張昭。周瑜僅僅是知道張昭這麼個人,並且認爲張昭有大才,卻並沒有見過。

就這樣,周瑜最後被帶到田蘭這裡來了。將領們不問那樣的問題,田蘭肯定要問。那樣的問題,始終是躲不過去的。而周瑜這邊,卻還是沒想好應該怎樣回答。

第二卷 第447章 光陰輕棄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147章 集合衝啊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115章 降白波軍第二卷 第74章 董卓進京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二卷 第383章 東溪春近第一卷 第1章 穿到屍場第二卷 第198章 擰勁發作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徑偷期第二卷 第572章 莫辭沉醉第二卷 第480章 細拈輕攏第二卷 第666章 雪盡寒輕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678章 共佔春風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334章 雨霽輕塵第二卷 第118章 殲滅袁紹第二卷 第786章 半下香銷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紀要第二卷 第290章 虛假相持第二卷 第443章 九色明霞第二卷 第291章 主動出擊第二卷 第256章 戰況多變第二卷 第270章 升官得賞第二卷 第712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294章 從中漁利第二卷 第524章 竹外花邊第二卷 第749章 簾卷霜曉第二卷 第726章 岸花複道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二卷 第625章 風前秋葉第二卷 第440章 拂鞍沾袖第二卷 第451章 覺來珠淚第二卷 第725章 春荑明玉第二卷 第374章 莫尋塵世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二卷 第621章 羅裙碧草第二卷 第617章 短杖高提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618章 恨爲情離第二卷 第815章 層樓東風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817章 階下殘花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68章 公共安全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313章 登船接戰第二卷 第515章 譙門畫戟第二卷 第450章 繡工日永第二卷 第132章 正面交戰第二卷 第201章 進駐范陽第二卷 第200章 斬了劉虞第二卷 第460章 年華偷歇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647章 深巖圖宴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249章 緩緩佯攻第二卷 第323章 迅速成軍第一卷 第29章 一場屠殺第一卷 第18章 當街殺人第二卷 第813章 今生夕宴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833章 心灰意冷第二卷 第479章 繞溪東注第二卷 第329章 旦暮潮聲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二卷 第182章 襲擊輜重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56章 常山真定第二卷 第594章 南風吹竹第二卷 第714章 光鶯語亂第二卷 第472章 舊夢魂中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二卷 第535章 同約探春第二卷 第322章 橫衝直撞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658章 偶別珠宮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618章 恨爲情離第二卷 第433章 畫堂花月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
第二卷 第447章 光陰輕棄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147章 集合衝啊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115章 降白波軍第二卷 第74章 董卓進京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二卷 第383章 東溪春近第一卷 第1章 穿到屍場第二卷 第198章 擰勁發作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徑偷期第二卷 第572章 莫辭沉醉第二卷 第480章 細拈輕攏第二卷 第666章 雪盡寒輕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678章 共佔春風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334章 雨霽輕塵第二卷 第118章 殲滅袁紹第二卷 第786章 半下香銷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紀要第二卷 第290章 虛假相持第二卷 第443章 九色明霞第二卷 第291章 主動出擊第二卷 第256章 戰況多變第二卷 第270章 升官得賞第二卷 第712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294章 從中漁利第二卷 第524章 竹外花邊第二卷 第749章 簾卷霜曉第二卷 第726章 岸花複道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二卷 第625章 風前秋葉第二卷 第440章 拂鞍沾袖第二卷 第451章 覺來珠淚第二卷 第725章 春荑明玉第二卷 第374章 莫尋塵世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二卷 第621章 羅裙碧草第二卷 第617章 短杖高提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618章 恨爲情離第二卷 第815章 層樓東風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817章 階下殘花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68章 公共安全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313章 登船接戰第二卷 第515章 譙門畫戟第二卷 第450章 繡工日永第二卷 第132章 正面交戰第二卷 第201章 進駐范陽第二卷 第200章 斬了劉虞第二卷 第460章 年華偷歇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647章 深巖圖宴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249章 緩緩佯攻第二卷 第323章 迅速成軍第一卷 第29章 一場屠殺第一卷 第18章 當街殺人第二卷 第813章 今生夕宴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833章 心灰意冷第二卷 第479章 繞溪東注第二卷 第329章 旦暮潮聲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二卷 第182章 襲擊輜重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56章 常山真定第二卷 第594章 南風吹竹第二卷 第714章 光鶯語亂第二卷 第472章 舊夢魂中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二卷 第535章 同約探春第二卷 第322章 橫衝直撞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658章 偶別珠宮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618章 恨爲情離第二卷 第433章 畫堂花月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