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323章 迅速成軍

這一張緊,田潤就看出來了。巨石。就是短臂這邊向下拉扯的力量來源。這就像“彈指”一樣,力量早早地,就存在於肌肉之中了。只要長臂那邊的卡子一鬆,就立即“彈”出。這就是彈射的全過程。

昨天那個過程不是彈射。一聲令下,幾十個人一齊拉扯,不可能絕對整齊。而且,每次拉扯的力量,也不可能是一樣的大小。變爲現在的彈射之後,是否整的問題就不存在了,而且,力量還是恆定的。力量的恆定,必將有助於射程的穩定。再加上巨大的架子約束了長臂擺動的方向。射程和方向都固定了,只要“子彈”一樣,就完全可以實現兩次擊發,命中同一個目標。

馬上就要準備開始試投了。一名士兵爬上了架子的頂部,安裝了一下橫向的擋板。擋板用來阻擋長臂的繼續運動。這就又固定了長臂的擺弧。擋板的裡面不知道是鐵製還是木製,總之外面是用布包了的。包的布,就像鞋底那樣,是千針萬線納過的。結實,緩衝。

短臂一方的巨石只能產生向下的重力,因而短臂的最大擺幅是受到限制的。最多,就是擺到與地面垂直。與之相應的,長臂的擺幅,最多,也是擺到與地面垂直。然而,石塊的擊發,還達不到那個幅度。在擊發的最後,應該將石塊往斜上方拋出,而並不是正前方。因而,那塊擋板就被放在了八十度左右的位置。

擊發了,哐啷一聲巨響。響聲來自長臂與擋板的衝擊。五十斤的石塊被投了出去。過了一會兒,士兵回報,射程三百二十步。

三百二十步,有點接近神臂弓的射程了。有了實戰的價值。田潤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實驗還沒有完。架子頂上,擋板的位置再次進行調整,再次擊發。

隨後擊發多次。有遠有近。但最近的,也在三百步以上。最後,校準了一個擋板的位置。大略在七十五度左右。擋板卡在那兒,射程最遠。而那個最遠的射程,也有點滑稽。正好就是三百四十步,跟神臂弓相同。

田潤笑吟吟的瞧着走過來的馬鈞,而馬鈞卻沒有那樣高興。田潤道:“小馬駒怎麼啦?咋看上去不太高興啊。”馬鈞道:“沒怎麼。我就是覺得可以更遠的,但是卻做不出來了。”

“哦?還能更遠?說說吧。說不定我能幫你想想。”田潤立即道。

馬鈞道:“屬下就覺得,那巨石的力量是足夠的。那麼大的力量,怎麼就不能投得更遠呢?是不是因爲臂不夠長,才因而導致了加力的時間不夠呢?”田潤附和道:“很有道理。應該就是這個原因吧。”

馬鈞道:“也不行啊。如果繼續加長的話,那懸臂極有可能會斷掉的。”田潤道:“那就用鐵臂吧。鐵臂不容易斷的。”

“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我咋就沒想到呢?”馬鈞道。田潤道:“你故意不想到,想拍我的馬屁。可惜我不姓馬。”

鐵製懸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懸臂是鐵製的了,那轉動部分的軸,也得是鐵製的才行。接下來,支撐那個軸的架子呢?木架就不行了吧。木架已經難以承受那樣的重量了,也得改爲鐵製。這是一種連鎖性質的反應。到後來,全部都變成鐵製才行。

爲此,馬鈞找到田潤,問:“看上去,得全鐵才行。不過,那樣一樣,自身重量就太大了。不知還能否應用於實戰?”田潤道:“無妨。若用於城池的防守,自不必說了。若用於攻城,可能需要拆御之後才能搬運。而用於艦船之上呢,因爲艦船本來就是鐵製的,有全鋼龍骨支撐,受得了的;也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馬鈞又問:“那是先做能夠拆卸的、還是不能拆卸的?”田潤道:“先做不能拆卸的吧。目前來說,主要是艦船需要。滿足艦船之後,再給一些需要防守的主要城池配上。能夠拆卸的投石車。主要用於進攻。可以緩一步再說。”

馬鈞得令,又去製作去了。馬鈞製作,必屬樣品。這跟有些人說法不一樣哈。一般都說必屬精品。馬鈞,就等於現代的科學家。其實上,馬鈞本來就是三國時期傑出的發明家。

鐵製的,就慢了。沒有現代機牀。但實際上,還是有另外一種機牀的。當然,他們不叫做機牀。反正就是一種大一些的生產工具就是了。而那些大型的生產工具,馬鈞那兒,並不是齊備的。齊備的,都知道應該在工廠。馬鈞那兒,只有一兩樣大型的。其它都是些小玩意兒。

改爲鐵製之後,看上去投石車的外表美觀了一些。還是五十斤左右的石塊,投到了將近五百步的距離。放在現代來說,就是三百米了。很不錯的了。

這就算行了吧。真的應該算行了。不過,田潤卻想起一個事兒來。田潤也不知道是在哪部電影裡看過,有種投石車,投石的籃子並沒有在臂上。而是以繩索,懸掛在臂上的。以前,田潤沒有想到。直到已經能夠算行了,這纔想到。

也許沒有什麼用,但田潤還是跟馬鈞說了。馬鈞道:“很有道理啊。籃子掛於臂上,力臂並沒有增長。而在擊發之後,在長臂被擋住之時,那個籃子還會繼續運動。在大弧之外,再繞出一道小弧。增加了得力的時間。相信會擲得更遠的。”

臂上的固定籃變成吊籃,對於試驗來說,是很簡單的。試驗中,根本就不需要變。而是直接再加一個吊籃就行了。

很快。就得出了吊籃投擲的結果。六百步。又增加了一百步。不過,試驗得知,吊籃投擲的準確性較差。

田潤道:“這回,就這麼定了。固定籃和吊籃同時上。雖然遠距離亂投的時候用吊籃。平時用固定籃。哦,對了,還有一個事。”

馬鈞問:“什麼事?”田潤說:“你那個,投出去的石塊,是多少斤?”馬鈞道:“50斤。我記得好像跟你說過的吧。”

“是,我也記得你說過,”田潤說,“我想問的是,你用秤稱過沒有?”馬鈞答道:“稱過。怎麼了?”田潤道:“那打起仗來,還能稱麼?”馬鈞道:“應該是不能的吧。”

田潤道:“那我們能不能自己生產出那樣的石塊呢?我想,如果是自己生產的話,應該能夠做到基本一樣重的。”

馬鈞道:“能到是能。不過,石塊那種不值錢的東西,好像沒有必要吧。生產出來了,還要運來運去的。肯定不如在戰場附近就地取石方便的。”

“哦,原來是這樣啊,”田潤道,“那就算我沒說好了。”

田潤走了,一邊起一邊想着事。田潤想的是油罐。在虎牢、汜水兩關阻擊戰中,田潤這邊曾經制作過一種一斤裝的小油罐。這種小罐子。罐口比較緊。只要傾翻的時間不太長,裡面的油就不會泄漏。蓋子有個小眼,使用的時候,拿火油浸泡過的布條系在上面,點燃,然後扔出去,就成了手擲式燃燒彈了。

專門裝火油的罐子,通常跟十斤裝的酒罈個頭差不多。做大了,萬一破損,損失慘重;做小了會增加搬運的次數,勞神費力。而現在。投石車能投五十斤,是不是就應該製作一批毛重五十斤的油罐呢?

好像還真行。到時候,罐口可以封死。反正投擲出去之後,罐子會被摔破的,裡面的油一定會流出來的。還有那個引火的布條,就可以做得更大些了,增大引燃的機率。

這應該可以算是大型燃燒彈了吧?不過,成本還是比較高的。今後要告訴士兵們,儘量節約使用。

想得差不多了,田潤就直接給劉曄說了。這個不需要科研,不需要馬鈞費神了。

田潤在青州篷萊船塢的時候,曾經寫函,調關羽到青州,同時又讓劉曄招募水軍。這是一個矛盾的命令。劉曄接令後,並沒有放關羽。而是發函詢問田潤,是否準備讓關羽領水軍。結果田潤沒覆函,而是人回來了。

田潤的確是經常到外面走動的。而且,有些時候田潤還孤身一人走動,連個親兵都不帶的。但是,田潤走動的時間都不長,距離也不遠。到篷萊船塢,距離夠遠了,卻是因爲螺旋槳的事情。屬於一種偶然現象。因爲海面浮屍的情況,而前往查看,多耽誤了幾天,更是一種特殊情況。如今,家中有嬰兒嗷嗷待哺。因而只有得閒,田潤就往家跑。

田潤回到平定的時候,劉曄那邊招募水軍的事情八字還沒有一撇。僅僅是把消息發給了領地各州,暫時還沒有什麼反饋。關羽,的確是準備用來領水軍的。田潤給劉曄說了,而且也給關羽說了。

其實田潤並不知道關羽在這個時候會不會帶水軍,反正關羽是第一個選擇就是了。而實情呢,則是不會。關羽自從被貶爲不帶兵的閒將之後,先是氣悶了一段時間,然後還是很刻苦的。學習了很多戰陣,並且還勤練武藝。只因爲關羽沒有預見到田潤要領水軍。所以纔沒有學習水軍方面的知識。這時,田潤直接就把帶水軍的任務丟了過來。這種莫大的信任,讓關羽頗有云開日出的感覺。關羽告誡自己,一定要好好珍惜。如果再次犯錯,就算田潤依然不殺自己,自己也沒什麼顏面繼續活在這世上了。

關羽到處去搜集水軍方面的資料,就差沒有上網百度一下了。

這裡面,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關羽學習的對象,並不是更爲高級的武官。其實關羽也想找高一級別的武官學習,可是卻沒有。關羽自己就已經是最高級的了。並且,水軍,對於田潤這邊來說,是個新生事物。所有的武官都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

關羽學習的對象,居然是文官。這恐怕是很多人意料不到的。在歷史上,在演義中,關羽都與衆不同。剛出來的關羽是個啥樣兒,絕對不是能帶水軍的。但後來的關羽,一到江夏就立即帶領水軍。也不說,帶得如何的好;起碼,算是合格的吧。

再看看其他將領,就不行了。北方人善騎,南方人善船。這是現成的藉口。但關羽卻沒有用這樣的藉口。關羽在荊州的時候,就學習了統帶水軍之法。

那麼,在歷史和演義中,關羽又是向誰學的?別查,這個是查不到的。只能根據道理來推演。實際上,在那個時候,關羽是不可能向劉表方面的人學習的。劉表方面,一直就擔心劉備取而代之。劉備也在儘量避免這種嫌疑。如果關羽向荊州人士學習統帶水軍之法,劉備一定會制止的。

於是,關羽就只能向劉備自己這邊的人學習了。而劉備這邊,根本就沒有會統帶水軍的將領。關羽學會之後,是第一個。那關羽還能向誰學呢?於是,答案就出來了:文官。

在這個時代,文武的劃分,其實並不是那麼嚴格的。文系,有治理的官吏,也有負責行軍佈陣的軍師。更有一些人,是兩樣都會。劉曄就是這樣,既能治理,又能佈陣。

關羽是武將。如果關羽向文官學習武藝,恐怕是真的不行的。但學習帶兵之法,就跟武藝不同了。這個,還真能學。有一些武將瞧不起文官,經常對文官無理。連帶着士兵也對文官無理。因而纔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說法。關羽不是這樣,關羽一直都尊重文官。對於自己不懂的領域,關羽絕不輕視任何人。

學習水軍統帶之法,實際上僅僅是學習與陸軍不同的地方。陸軍,關羽是會帶領的,這部分就不需要再學了。

不得不說,關羽在這方面是個天才。等到馬鈞那邊投石車試驗成功,各地招募的水軍士兵陸續趕到平定的時候,這邊的關羽,就已經合格了。當然,沒有人向關羽出題考試。我們只能說,合格就是合格。

4018字→4062字

第二卷 第543章 白鳥成行第二卷 第82章 孫堅返回第二卷 第294章 從中漁利第一卷 第7章 首戰順利第二卷 第245章 勝者不追第二卷 第833章 心灰意冷第二卷 第473章 蠟燭半籠第二卷 第272章 水軍出征第二卷 第639章 梅花粉面第二卷 第520章 豔歌無間第二卷 第106章 界橋之戰第二卷 第660章 當時留住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93章 拖延時間第二卷 第524章 竹外花邊第二卷 第81章 籌備守關第二卷 第139章 挖掘地道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681章 半收雪林第二卷 第743章 弄妝試巧第二卷 第662章 拂黛清歌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649章 功行丘山第二卷 第292章 故計重施第二卷 第203章 一起剪髮第二卷 第98章 軍師田豐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574章 流霞共酌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二卷 第123章 隊列操練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156章 步兵堅陣第二卷 第505章 臨風自知第二卷 第344章 宸心虔潔第二卷 第217章 絲綢內衣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692章 碧天如掃第二卷 第426章 草際露垂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657章 未到愁腸第二卷 第530章 折荷當盞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739章 漲海千里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488章 長帶歌塵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608章 煙光淡蕩第二卷 第52章 劫後重逢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二卷 第563章 盡日憑闌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97章 積雪不化第二卷 第760章 六樂先舉第二卷 第601章 暖律潛催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第二卷 第803章 斜日杏花第二卷 第226章 孫郎美名第二卷 第344章 宸心虔潔第二卷 第667章 淡月西風第二卷 第594章 南風吹竹第二卷 第110章 裁軍增力第二卷 第394章 斜紅淡蕊第二卷 第796章 魚鱗簟展第二卷 第68章 公共安全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685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112章 四方用兵第二卷 第123章 隊列操練第二卷 第457章 汀花雨細第二卷 第71章 吸納人口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橫卷第二卷 第288章 下關海溝第二卷 第519章 金吾不禁第二卷 第592章 玉麟背冷第二卷 第453章 紫騮花步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131章 宣戰再打第二卷 第530章 折荷當盞第二卷 第362章 蕭爽疏鬆第二卷 第343章 星拱嚴更第二卷 第150章 冰炭不容第二卷 第150章 冰炭不容第二卷 第307章 糧食生產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二卷 第810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718章 雲靜如歸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140章 地道深意第二卷 第59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692章 碧天如掃第一卷 第14章 山谷分兵第二卷 第487章 曲中雙淚第二卷 第669章 涼葉歸燕第二卷 第749章 簾卷霜曉
第二卷 第543章 白鳥成行第二卷 第82章 孫堅返回第二卷 第294章 從中漁利第一卷 第7章 首戰順利第二卷 第245章 勝者不追第二卷 第833章 心灰意冷第二卷 第473章 蠟燭半籠第二卷 第272章 水軍出征第二卷 第639章 梅花粉面第二卷 第520章 豔歌無間第二卷 第106章 界橋之戰第二卷 第660章 當時留住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93章 拖延時間第二卷 第524章 竹外花邊第二卷 第81章 籌備守關第二卷 第139章 挖掘地道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681章 半收雪林第二卷 第743章 弄妝試巧第二卷 第662章 拂黛清歌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649章 功行丘山第二卷 第292章 故計重施第二卷 第203章 一起剪髮第二卷 第98章 軍師田豐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574章 流霞共酌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二卷 第123章 隊列操練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156章 步兵堅陣第二卷 第505章 臨風自知第二卷 第344章 宸心虔潔第二卷 第217章 絲綢內衣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692章 碧天如掃第二卷 第426章 草際露垂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657章 未到愁腸第二卷 第530章 折荷當盞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739章 漲海千里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488章 長帶歌塵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608章 煙光淡蕩第二卷 第52章 劫後重逢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二卷 第563章 盡日憑闌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97章 積雪不化第二卷 第760章 六樂先舉第二卷 第601章 暖律潛催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第二卷 第803章 斜日杏花第二卷 第226章 孫郎美名第二卷 第344章 宸心虔潔第二卷 第667章 淡月西風第二卷 第594章 南風吹竹第二卷 第110章 裁軍增力第二卷 第394章 斜紅淡蕊第二卷 第796章 魚鱗簟展第二卷 第68章 公共安全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685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112章 四方用兵第二卷 第123章 隊列操練第二卷 第457章 汀花雨細第二卷 第71章 吸納人口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橫卷第二卷 第288章 下關海溝第二卷 第519章 金吾不禁第二卷 第592章 玉麟背冷第二卷 第453章 紫騮花步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131章 宣戰再打第二卷 第530章 折荷當盞第二卷 第362章 蕭爽疏鬆第二卷 第343章 星拱嚴更第二卷 第150章 冰炭不容第二卷 第150章 冰炭不容第二卷 第307章 糧食生產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二卷 第810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718章 雲靜如歸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140章 地道深意第二卷 第59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692章 碧天如掃第一卷 第14章 山谷分兵第二卷 第487章 曲中雙淚第二卷 第669章 涼葉歸燕第二卷 第749章 簾卷霜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