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74章 董卓進京

三國之亂,始於什麼?從故事的角度說,始於黃巾。從傳統的角度說,始於十常侍。一般來說,中國人骨子裡總是帶有一點反污史不反皇帝的稟性,不太願意去思考皇帝有什麼樣的錯誤。

古代封建社會,天下不是老百姓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皇土。也就是家天下了。而且還是個人獨裁的家天下。一般開國皇帝多少都還是有點雄才大略的。開國皇帝需要建立政權,然後才能夠擁有個人權力。因而開國皇帝對於政權的建立和鞏固,多少都是花了心思的。

繼任的皇帝就不同了。政權一旦建立之後,就會有軍隊及差役進行維護和鞏固。個人權力則不同。有資格上位的,往往不止一人。於是乎,皇位繼承者首先就得拿出大部分精力去謀求最後的繼位。國家政權的鞏固與否,一點都不操心。

對於官員來講,有德、才兩個標準。對於皇位繼承人來講,最主要的,就是血統標準了。遇到個勵精圖治的人當皇帝,則天下太平。遇到個昏庸之輩,倒黴的就是天下百姓。

146年,外戚樑冀,毒死九歲的漢質帝,立十五歲的劉志即位,稱桓帝。哪知道,這個東漢的第十位皇帝卻是個白眼狼,一直都心懷不滿。表面上對樑冀挺好,實際上一就位就開始培植自己的力量。159年,桓帝聯合宦官單超等五人一舉殲滅了梁氏。五名宦官也因此而被封侯。

可以想象得到,桓帝,本來就是樑冀扶上去的。對樑冀不滿的朝臣,自然也就對桓帝不滿。桓帝沒辦法拉攏他們。而桓帝本來是要對付樑冀的,樑冀一派的朝臣,就更加不能倚仗了。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宦官,才值得信任。

單超等五人封侯,史稱“五侯”。這五人得勢之後,比外戚更加腐敗。他們對百姓們敲詐勒索,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漢政權更加衰頹,國勢益弱。

漢桓帝后期,一批太學生看到朝政敗壞,便要求朝廷整肅宦官、改革政治。宦官們氣急敗壞,在166年,與德揚天下的司隸校尉李膺發生大規模衝突。桓帝大怒,下令逮捕替李膺請願的太學生兩百餘人。後來在太傅陳蕃、將軍竇武的反對下才勉強釋放了太學生,但是卻下旨禁錮終身,不得爲官。這就是史稱的“黨錮之禍”。

靈帝劉宏,是東漢第十一位皇帝。168年繼位,當時只有十二歲。

漢桓帝留下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社會。外戚躍躍欲試地準備統理朝政,宦官虎視眈眈地覬覦着皇權。漢靈帝即位時,漢王朝政治已經十分腐敗了。天下旱災、水災、蝗災等災禍氾濫,四處怨聲載道,百姓民不聊生,國勢進一步衰落。再加上宦官與外戚奪權,最後宦官推翻外戚竇氏並軟禁竇太后,奪得了大權,又殺正義的太學生李膺、範謗等一百餘人,流放、關押八百多人。又造成第二次黨錮之禍。

昏庸荒淫的靈帝除了沉湎酒色以外,還一味寵幸宦官,尊張讓等人爲“十常侍”。並常說:“張常侍乃我父,趙常侍乃我母”。宦官仗着皇帝的寵幸,胡作非爲,對百姓勒索錢財,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可謂腐敗到極點。

不要把所有的過錯都推給宦官。我們來看看靈帝本身,到底做了些什麼。

雖生活在豪華的宮殿裡,靈帝劉宏卻時時覺得自己就像流落天涯的旅客,孤獨寂寞,情懷難遣。面對宦官的恣意妄行、士人的激烈抗爭,他感到無能爲力。於是他變得貪婪、好色,舉止怪癖荒唐。在這個痛苦萬分的靈魂身上,我們沒有看到年少天子的蓬勃朝氣,看到的只是漢末社會的亂影昏光。

公元181年,東漢都城洛陽後宮也出現了一片商業街。和城市裡的市場一樣,店鋪林立,遊客如織,熱鬧非凡。所不同的這是經過漢靈帝的命令,用宮中的珠寶、綢緞以及各種什物充實起來的商店。買賣商品的,都是宮中的宮女。漢靈帝本人也穿上商人的衣服,大搖大擺地到酒館裡去飲酒,與那些所謂的顧客雜然並坐,嬉笑亂語。在酒館過了癮,漢靈帝就佯裝醉了酒,搖搖晃晃到各家商店去購買東西,與店員們討價還價,爭得面紅耳赤。有時情急之下,還將店員趕出,自己取而代之。然後,漢靈帝一改醉態,精神飽滿,笑容可掬地在店鋪裡叫賣,活靈活現。那些宮女明拿暗偷店鋪裡的貨物,並互相勾心鬥角。漢靈帝孰視無睹,並且以此爲樂。而這一年,卻正是鮮卑族侵犯幽、並二州,邊疆烽火四起之際。

宮中烏煙瘴氣,一片狼藉。漢靈帝認爲這種玩法還不夠開心,又在四園遊樂場與一班無賴子弟玩狗,並給狗戴上進賢冠和綬帶。東漢的進賢冠爲文官所用,前高七寸,後高八寸,長八寸。給狗戴上文官的帽子,實際上是對文官的一種侮辱。當時確實也有一些官吏欺壓百姓,無惡不作,就像惡狗一樣兇殘。但我們可以猜到,漢靈帝這樣做絕不是諷刺那些惡吏。

隨後漢靈帝又用驢駕車,親白操轡執鞭,馳騁於苑中。這件事被京城的白姓知道了,爭相仿效,一時本來低廉的驢價驟然上漲,與馬的價格相同。當時,驢是用來運輸重物,爲尋常百姓使用,帝王君子恥於使用。漢靈帝這一違反常規的做法,驚世駭俗,被正人君子視爲不祥的徵兆。

同其他亂世之君一樣,漢靈帝頗爲好色,其方法也離奇荒誕。公元186年,漢靈帝在西園修建了裸遊館數間。每逢盛夏,他就到這裡來避暑,作長夜飲宴。灑酣之餘,他不禁嗟嘆道:“如果像這樣能活上一萬年的話,也算是神仙中的神仙了。”當時宮女年齡在十四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的,都濃妝豔抹。漢靈帝命令她們脫掉上衣,只允許穿內衣。時常與她們在茵犀湯中裸浴。浴罷,把餘汁倒入渠水中,稱渠爲“流香渠”。漢靈帝讓宦官模仿驢叫,還命在裸遊館北修建雞嗚堂,養了很多隻雞,每當天亮的時候就讓宦官模仿雞叫。靈帝的淫和諧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令人最難想象的是,漢靈帝還在西園開辦了一個官員交易所,明碼標價,公開賣官。地方官一般比朝官價格高一倍,縣官則價格不一。求官的人可以估價投標,出價最高的人就可中標上任。除固定的價格外,還根據求官人的身份和擁有的財產,隨時加減。一般來說,二千石的官價值二千萬錢,四百石的官價值四百萬錢,可以現金交易,也可以賒欠,到任後再加倍償還。這些官員到任後便瘋狂地搜刮,使老百姓“寒不敢衣,飢不敢食”,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危機。

在皇帝的昏庸和官吏的腐敗下,人民終於無法忍受,聚衆起義,這纔有了黃巾之亂。

爲了儘快平定戰事,因此中央下放軍權至地方,實行了州牧制,使得黃巾之亂無法快速地蔓延至全國,減緩了東漢政權的覆亡。但是卻造成了地方輕視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將領或是官員,藉着平定黃巾之亂所招募的兵力,割據一方。爲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揭開了序幕。更爲三國分立種下了遠因。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漢靈帝劉宏在嘉德宮駕崩。少帝劉辯繼位。由於劉辯年幼不懂事,暫時由何太后臨朝主政,皇權更加衰微。宦官和外戚爲了取得控制皇權的特殊權力,鬥爭日趨激烈。

能夠繼承皇位的當時有兩人,一是劉辯,一是劉協。劉辯和生母是皇后何氏,大將軍何進的妹妹。劉協的生母是王美人。王美人本是五官中郎將的孫女,生下了兒子劉協,惹得何氏妒火中燒,連產牀都還沒有來得下,就被一杯毒藥葬送了性命。其後劉協由靈帝生母董皇后扶養。

正如後來董卓所見,劉辯笨言納舌,劉協聰明機靈。故靈帝劉宏也素來喜歡劉協。據說,劉宏臨死之際,曾讓騫碩傳何進進宮。準備殺掉何進,然後立劉協爲帝。騫碩一邊安排埋伏,一邊派心腹上軍司馬潘隱去傳詔何進。而正好,早年潘隱尚未遇到騫碩之前,有一次險些餓死街頭,被何進救過性命。潘隱就將靈帝的打算告訴了何進。何進當即派遣熟悉北宮的何苗,前往永安宮,找到何氏,要來鸞衛營。同時,讓何氏命令北宮衛打開宮門,最後破釜沉舟,殺了騫碩,強行讓劉辯登上了皇位。

由於外戚不能一直呆在皇宮,即位後劉辯的一方,只有何氏。遠不如擁立劉協一方的十常侍人多勢衆。因此,何進就與司隸校尉袁紹等人密謀,想要除去十常侍。殊不知卻遭到了何氏的反對。最後,何進以聖旨名義召董卓進京討伐張讓,並以此來威脅何太后。

第二卷 第397章 露泣西風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442章 月桂星榆第二卷 第169章 部落內戰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戰鬥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二卷 第245章 勝者不追第二卷 第236章 垃圾猛將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二卷 第755章 蘭心百媚第二卷 第667章 淡月西風第二卷 第660章 當時留住第二卷 第229章 先當陸軍第二卷 第566章 聽更初漏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249章 緩緩佯攻第二卷 第673章 骨體清英第二卷 第310章 商業貿易第二卷 第815章 層樓東風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第二卷 第146章 曹軍混亂第二卷 第320章 霹靂投石第一卷 第31章 安排守城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336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102章 面首干政第二卷 第275章 找到位置第二卷 第711章 一場消黯第二卷 第246章 對等分兵第二卷 第799章 避樂分行第二卷 第203章 一起剪髮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739章 漲海千里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447章 光陰輕棄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紀要第二卷 第129章 濮陽之戰第二卷 第620章 紅顏暗與第二卷 第447章 光陰輕棄第二卷 第640章 花面爭紅第二卷 第357章 無塵到眼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二卷 第694章 煙波拍岸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200章 斬了劉虞第二卷 第634章 惹住朝雲第二卷 第553章 西顧郎官第二卷 第538章 曉寒猶嫩第二卷 第587章 地僻門靜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284章 巨大的雞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80章 諸侯異心第一卷 第29章 一場屠殺第二卷 第170章 良禽擇木第二卷 第107章 人才歸心第二卷 第683章 幽谷暄和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705章 恍入桃源第二卷 第222章 水軍不水第二卷 第97章 積雪不化第二卷 第186章 盲目服從第二卷 第132章 正面交戰第二卷 第236章 垃圾猛將第二卷 第328章 手把紅旗第一卷 第27章 安排逃命第二卷 第694章 煙波拍岸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443章 九色明霞第二卷 第552章 雲月孤高第二卷 第338章 清宵雲霞第二卷 第816章 勞生怨別第二卷 第739章 漲海千里第二卷 第170章 良禽擇木第二卷 第210章 勤政好官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412章 翠被華燈第二卷 第150章 冰炭不容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二卷 第430章 檀板新聲第二卷 第357章 無塵到眼第二卷 第423章 水泛落英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275章 找到位置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701章 徒有荒丘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443章 九色明霞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281章 基本軍情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259章 長城關外第二卷 第748章 偶乘佳興第二卷 第291章 主動出擊第一卷 第37章 大俠王越
第二卷 第397章 露泣西風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442章 月桂星榆第二卷 第169章 部落內戰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戰鬥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二卷 第245章 勝者不追第二卷 第236章 垃圾猛將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二卷 第755章 蘭心百媚第二卷 第667章 淡月西風第二卷 第660章 當時留住第二卷 第229章 先當陸軍第二卷 第566章 聽更初漏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249章 緩緩佯攻第二卷 第673章 骨體清英第二卷 第310章 商業貿易第二卷 第815章 層樓東風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第二卷 第146章 曹軍混亂第二卷 第320章 霹靂投石第一卷 第31章 安排守城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336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102章 面首干政第二卷 第275章 找到位置第二卷 第711章 一場消黯第二卷 第246章 對等分兵第二卷 第799章 避樂分行第二卷 第203章 一起剪髮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739章 漲海千里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447章 光陰輕棄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紀要第二卷 第129章 濮陽之戰第二卷 第620章 紅顏暗與第二卷 第447章 光陰輕棄第二卷 第640章 花面爭紅第二卷 第357章 無塵到眼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二卷 第694章 煙波拍岸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200章 斬了劉虞第二卷 第634章 惹住朝雲第二卷 第553章 西顧郎官第二卷 第538章 曉寒猶嫩第二卷 第587章 地僻門靜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284章 巨大的雞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80章 諸侯異心第一卷 第29章 一場屠殺第二卷 第170章 良禽擇木第二卷 第107章 人才歸心第二卷 第683章 幽谷暄和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705章 恍入桃源第二卷 第222章 水軍不水第二卷 第97章 積雪不化第二卷 第186章 盲目服從第二卷 第132章 正面交戰第二卷 第236章 垃圾猛將第二卷 第328章 手把紅旗第一卷 第27章 安排逃命第二卷 第694章 煙波拍岸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443章 九色明霞第二卷 第552章 雲月孤高第二卷 第338章 清宵雲霞第二卷 第816章 勞生怨別第二卷 第739章 漲海千里第二卷 第170章 良禽擇木第二卷 第210章 勤政好官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412章 翠被華燈第二卷 第150章 冰炭不容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二卷 第430章 檀板新聲第二卷 第357章 無塵到眼第二卷 第423章 水泛落英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275章 找到位置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701章 徒有荒丘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443章 九色明霞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281章 基本軍情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259章 長城關外第二卷 第748章 偶乘佳興第二卷 第291章 主動出擊第一卷 第37章 大俠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