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48章 刀若旋風

如果兩人都是步戰或者兩人都是馬戰。格擋刀杆自然比格擋刀鋒要好。大刀劈過來,最得力的部分就在刀鋒,刀杆是沒有什麼力的。但是,現在王朗在馬上,熊生在地面。王朗的大刀就只有刀鋒部分,在熊生的格擋範圍之內。熊生要想格擋刀杆,距離不夠,就只有跳起身來,在空中格擋。

熊生的確跳起來了。在王朗的刀鋒劈過來之前,先一步跳起,格擋王朗的刀杆。熊生的武藝比一般的士兵要好,這也是他擔任千夫長的重要原因。在營中訓練的時候,也有過一些對戰。對戰裡面,也有步戰對馬戰的模擬。于禁也經常加入進來,對士兵進行訓練。

此時,如果對方不是王朗而是于禁,于禁定然會將刀杆一沉,讓熊生格擋落空,同時下沉的刀杆還會絆向熊生的雙腳。如果對方是于禁那樣的武藝而又沒有于禁那樣的經驗之人,就會跟王朗一樣,直接劈下。然後熊生先用右手刀擋一下。然後換左手抓向刀杆,右手刀將會順着刀杆削過去。極難防禦。現在是王朗了。王朗直接劈下了。王朗認爲,馬上揮刀,力大招沉,對方一名上兵,根本就抵擋不住。熊生格擋的結果,只能是口噴鮮血而亡。

結果都不是。王朗的力勢的確很猛。熊生躍起一擋,雙方兵刃一碰,熊生被擊得倒退而飛。而倒退而飛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爲熊生躍在空中的緣故。熊生武功當然遠不及王朗,但卻遠未到口噴鮮血的份上。而且,熊生預定的那一削,削了出去。沒有能夠順杆而下,威脅到王朗持刀的雙手;但是卻把王朗坐騎的頸子砍傷了。

這就是王朗這種猛將對田蘭優秀士兵的完全一對一的交手。熊生這邊,武藝較低,但是卻有所斬獲。王朗那邊,武藝較高,卻僅僅是將對方震退。如果現場只有一個熊生,剛剛被震退的熊生,一時半會是站不穩的,王朗飛馬直上,下一招便可以要了熊生的小命。但現場有四千田蘭士兵。他們又焉會坐視不理。

緊隨熊生身後,就有兩名士兵,分左右,迎向了王朗。就在王朗的右側,大刀刀鋒這邊,一名士兵揮刀砍向王朗右腳。王朗的大刀早在震退熊生的時候已然劈下。刀鋒正在自己的右下方,於是就將刀刃前行移,擋了這一刀。這次格擋的結果卻搞反了,變成士兵那一刀威力十足,而王朗則因爲刀刃前行的距離不夠,沒有使上力氣。兩刀一碰,王朗右手虎口劇震,拿捏不住刀杆,只得鬆了。讓自己的大刀撞向自己的右腿。

鈍痛剛剛傳上腦際,王朗發覺了左面那名士兵。此時那名士兵的鋼刀已然揮下,王朗趕忙左手下右手上,並且左手一鬆,右手急送,將刀杆滑了過來。士兵的鋼刀劈在了槍桿上,但卻並不是完全劈在槍桿上。王朗的左腳也被劃了一條口子。並且,後面這一下,因爲要急滑刀杆,只能左鬆右緊,剛剛被震的右手虎口再次被震了一下。右手虎口開裂了,滲出了鮮血。

王朗的戰馬衝過了這兩名士兵。與三人各換一招,王朗右手虎口震裂。左腳小腿被劃傷,戰馬的頸部也被劃傷。這是什麼士兵啊?此時王朗的前方還有數不清的士兵。王朗不敢再戰,撥馬便走。但一時半會兒的,馬戰還需要轉個彎。轉彎這一個,又衝來一名士兵,王朗立即揮刀,以輕巧的刀法,刷刷刷,連削三下,目的是不讓這名士兵接近。如此凌厲的刀法,只用來逼退一名士兵,此前王朗是壓根就沒想過。哪知,削到第三下的時候,那名士兵突然一刀砍出,噹的一聲巨響,在重重幻影之中,士兵準確地砍中了王朗的刀面。

王朗右手虎口傷上加傷,基本上已經不能使力了。好在王朗已經轉過了馬頭,雙腿一夾,戰馬往回急奔。潑喇喇,馬蹄聲響,轉眼就跑出七八丈遠。突然戰馬一聲嘶鳴,眼看就要傾翻。

王朗對於戰馬的傾翻早有思想準備。自熊生劈了戰馬的脖子,王朗就知道戰馬堅持不了多久。而王朗的戰馬,又是隻有馬鞍而沒有腳蹬的。因而,王朗搶在戰馬將翻未翻的時候,一縱身,跳了出去,落在了地面。眼睛餘光一掃。原來自己的戰馬身上還插着三把明晃晃的大刀。那些士兵是什麼時候把刀插上去的,王朗一點都不知道。

王朗當即不敢怠慢,撒腿就跑。要說,王朗的功夫也着實不錯。儘管左腳小腿捱了一刀,奔跑的速度卻仍然比一般常人要快一些。不一會兒,王朗就跳進了自己的士兵人叢之中。但王朗覺得還不夠安全。自己的士兵,那就是士兵。而對方的士兵,根本就不是士兵,完全可以說人人都是將領。雙方交戰的結果,可想而知。於是,王朗一跑再跑,就跑到了中軍。到輜重隊那邊,王朗命令,把一輛拉糧車的戰馬御了,充當自己的坐騎。然後王朗下令,全力東撤,不管隊形。

于禁這邊真是沒有打了。于禁聽到北邊開打了,聽到西面也開打了。既然兩面都開打了,于禁想,自己就不能再打了。再打的話,恐怕這些會稽士兵就逃不掉了。田蘭不是說過,要儘量少殺些人嘛。

北邊的西邊的六千田蘭士兵,剛開始打的時候。說是打打就退,淺嘗輒止。真一交上手,就有些收不住了。就一直在殺、不斷地殺。直到王朗軍全線東退,這些士兵才如夢初醒。只殺死正在交戰的會稽士兵,而不再尋找新目標了。很快,約七千會稽王朗士兵撤走。戰場上又留下了三千具屍體。

局部的戰爭結束了。但總體上還沒有結束。于禁留下五百個人,處理戰場事宜,其餘人等,尾隨追出。處理戰場事宜的五百人人,主要是檢查有沒有自己這一方的傷兵。如果有,則需要單獨抱到一個地方去。以便救治。對方的傷兵,則補刀了事。

王朗打了這一場莫名其妙的敗仗,心裡十分窩火。滿腔的怒氣無從發泄。而跨下的戰馬又是拉車的劣馬。不喊“駕”的話,它就會減慢速度。那速度,就跟常人的步行速度差不多。要想快一點,夾腹加鞭都沒有用,只能喊“駕”。連喊幾十聲之後,王朗嗓子都啞了。不想喊了。慢就慢吧。

正走着呢,突然道路的北邊就衝了一哨人馬出來。王朗眼睛一瞟,見這一隊人馬自一條小谷衝出,有一千多人。後面的還有。也許有兩千人。衝到前面的士兵距離自己的軍隊約一百五十步左右的弓箭射程邊緣即往兩面展開,暫時並沒有衝殺過來。軍隊裡有一員女將。女將騎着高頭大馬。戰馬看上去特別神駿。

王朗心中笑道,那旁邊就有大片樹林。這些伏兵如果將人馬埋伏在樹林,突然殺出,定收伏兵之效。而這樣自山谷衝出,早就暴露了自己的目標。對方將領定是蠢才。

這位蠢才就是田蘭。田蘭的戰馬,當然是良駒了。手裡十九斤的旋風斬,也是馬上爭戰的利器。那片樹林,田蘭當然看見了。爲了少殺一些人,所以田蘭纔沒有埋伏於樹林。

王朗由於田蘭的伏兵埋伏的位置不對,注意力就在對方將領身上去了。在判定了對方不懂兵法之後,緊接着,又對田蘭的武藝作了個大概的判斷。判斷個人武藝,一般從身材、動作和神態三方面入手。從身材看,田蘭一般,不算瘦削,但絕對稱不上魁梧;從動作看,田蘭騎馬的動作非常穩當,由於王朗不知道馬蹬之事,判斷田蘭有幾分功底;從神態上看,田蘭卻顯得比較猶豫,畏首畏尾,很不果斷。因而總體上,王朗判斷田蘭略有武藝,但不高。

實際上田蘭的武藝也真是這樣的,略有,而不高。田蘭本來是粗生大養的丫頭命。有體力,不嬌氣,但是田蘭卻沒有像自己的士兵那樣去刻苦練習,因而田蘭的武藝只是略有。不過,田蘭有個特性是常人所沒有的,那就是一股狠勁。田蘭與王朗相比較,田蘭的武藝遠低於王朗,就算是加上那股狠勁,還是不行。

王朗這樣一判斷之後,便感覺有了勝算。王朗無意之中把前面遭遇士兵的事情忘了。那樣的事情就像是噩夢。王朗潛意識裡就想忘掉,而事實上還真的就忘了。因此,王朗有了膽氣,驅馬迎向田蘭,喝道:“何方來的賊匪,可有膽出來一戰乎?”

事先,田蘭就沒想過單挑敵將。接連三道埋伏,自己、陳羣和郭圖,都不是個人武藝出衆的武將。準備的就是在士兵的強大戰力進行衝殺。但是,田蘭腦筋短路了,慨然道:“有何不敢。”打馬便衝了過去。

田蘭這次帶的是作戰的普通男兵士兵,親兵沒有出來。田蘭跟一般將領不同。一般將領的親兵,同時也是將領的警衛。田蘭的親兵雖然也是警衛,但那些女親兵的戰鬥力實在是太弱,在戰場上面,還不如普通男兵靠得住。因而這次親兵就沒有出來了。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普通男兵對田蘭不夠熟悉,不知道田蘭的功夫不夠。同時,他們跟田蘭不熟,也不敢隨便提出相反的勸阻意見。就這樣,田蘭上去了,士兵們沒有任何表示。

王朗使刀,田蘭也使刀。雙方戰馬越來越近。大刀,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就舉起來。等到與對方交錯的一瞬間,大刀正好劈下去纔對。田蘭這邊,比王朗先舉刀。這是因爲,田蘭有腳蹬。田蘭雙腿一較勁,以雙腳之力,傳於腰腹,再通過雙肩,轉到手上,手中的旋風斬在空中劃過一道森然的弧線,居高臨下,挾萬釣之力,向王朗劈了過去。

王朗這邊沒有腳蹬。王朗的雙腳也要使力。只不過那力氣使出來是用於夾緊馬鞍的。否則,自己就有可能摔下馬背。王朗赫然望見王蘭自馬背之上站了起來。王朗的腦子一下子就懵了。一個站着打,一個坐着打,這公平麼?還有,她是怎麼能夠站起來的呢?

馬上交戰,通常以力爲主。尤其是大刀、大斧、大錘這樣的重兵器的時候。個別使用槍、鞭的武將會些輕巧功夫,也必須得應過得了大力才行。王朗擡眼一瞧,田蘭這一招普通無奇,就使在力大。於是,王朗將刀一橫,雙手上架,全力格擋,一點都沒有輕視田蘭。

關羽的大刀重八十二斤,王朗的大刀重五十一斤。通常馬上作戰的大刀,都在四、五十斤左右。無論怎麼輕,都不會少於四十斤。王朗估計田蘭的大刀就應該是四十多斤。四十多斤的大刀,在田蘭的手裡,劈出如此的速度,不得不讓王朗收起輕視之心,全力格擋。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田蘭的大刀只有十九斤重。大刀的刀杆是白蠟杆做的,不是金屬。這個,王朗就不知道了。

說時遲那時快,雙方往裡一湊,當、噗!怎麼啦?王朗沒有擋住,中刀了!

田蘭沒有那麼大的力。田蘭的大刀劈下,也沒有那麼大的衝量。以王朗的武藝,就算田蘭這邊刀速不變,大刀的重量增加到青龍偃月刀的八十二斤,也能夠擋住。這個時候,怎麼就沒有擋住呢?哦,原來是王朗的右手虎口已裂,使不上力。忘了,忘了,就連王朗自己也忘了。

田蘭的旋風斬劈到王朗刀杆之上,雖然只有十九斤的質量,卻也非同小可,足以產生劇烈的疼痛讓王朗記起右手虎口。王朗劇痛之下,右手一鬆,刀杆一歪,右肩被削去了一塊皮肉。

削去一塊皮肉乃是小事,糟糕的事,王朗突然記起自己只能使用左手。莫看這員女將的武藝不高,自己一支左手,卻是打不過的。於是,王朗再次打馬就跑。

田蘭一見,正好,揮軍剩勝追殺。渾不知自己適才的勝利乃是險勝,純屬意外。

第二卷 第831章 雙妹碰頭第二卷 第412章 翠被華燈第二卷 第642章 漢守分麾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235章 阻截無赦第二卷 第308章 發展副業第二卷 第313章 登船接戰第二卷 第723章 背冷清風第二卷 第539章 笏金章貴第二卷 第90章 走哪條路第二卷 第721章 金籠郎言第二卷 第460章 年華偷歇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294章 從中漁利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一卷 第21章 廣宗首戰第二卷 第756章 金碧吾鄉第二卷 第514章 天淡銀河第一卷 第44章 繞道澠池第二卷 第502章 廬阜嵯峨第一卷 第11章 脫籍未成第二卷 第180章 攻打趙國第二卷 第200章 斬了劉虞第一卷 第41章 瀕死真情第二卷 第822章 風慢落花第二卷 第379章 千點珠結第二卷 第635章 寒生冰箸第二卷 第175章 攻城受挫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73章 全面修養第二卷 第162章 分文不取第二卷 第247章 三面受敵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143章 兩下山陽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832章 三姝團聚第一卷 第26章 駐紮城西第一卷 第44章 繞道澠池第二卷 第61章 黯淡星光第二卷 第761章 上清彤霞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342章 鴻慶寰瀛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747章 幾尺湘波第二卷 第555章 水中捉月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522章 石寓絲竹第二卷 第753章 寒禽偷眼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二卷 第433章 畫堂花月第二卷 第115章 降白波軍第二卷 第742章 遠山眉小第二卷 第209章 孫策投軍第二卷 第379章 千點珠結第二卷 第65章 因何後退第二卷 第570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608章 煙光淡蕩第二卷 第771章 畫鼓催蓮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750章 幾聲啼鳥第二卷 第65章 因何後退第二卷 第440章 拂鞍沾袖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一卷 第36章 遭遇挾持第二卷 第107章 人才歸心第二卷 第372章 繭館綢繆第二卷 第420章 向人無語第二卷 第396章 牽繫人情第二卷 第79章 陳年舊事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164章 不學軍陣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一卷 第47章 當日餘戰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462章 薄衫閒院第二卷 第396章 牽繫人情第二卷 第443章 九色明霞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421章 雕樑別燕第二卷 第88章 公孫殞命第二卷 第244章 七嘴八舌第二卷 第804章 亂入紅樓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二卷 第530章 折荷當盞第二卷 第586章 諸天花雨第二卷 第465章 落日半銜第二卷 第262章 結義閻柔第二卷 第634章 惹住朝雲第二卷 第342章 鴻慶寰瀛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
第二卷 第831章 雙妹碰頭第二卷 第412章 翠被華燈第二卷 第642章 漢守分麾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235章 阻截無赦第二卷 第308章 發展副業第二卷 第313章 登船接戰第二卷 第723章 背冷清風第二卷 第539章 笏金章貴第二卷 第90章 走哪條路第二卷 第721章 金籠郎言第二卷 第460章 年華偷歇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294章 從中漁利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一卷 第21章 廣宗首戰第二卷 第756章 金碧吾鄉第二卷 第514章 天淡銀河第一卷 第44章 繞道澠池第二卷 第502章 廬阜嵯峨第一卷 第11章 脫籍未成第二卷 第180章 攻打趙國第二卷 第200章 斬了劉虞第一卷 第41章 瀕死真情第二卷 第822章 風慢落花第二卷 第379章 千點珠結第二卷 第635章 寒生冰箸第二卷 第175章 攻城受挫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73章 全面修養第二卷 第162章 分文不取第二卷 第247章 三面受敵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143章 兩下山陽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832章 三姝團聚第一卷 第26章 駐紮城西第一卷 第44章 繞道澠池第二卷 第61章 黯淡星光第二卷 第761章 上清彤霞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342章 鴻慶寰瀛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747章 幾尺湘波第二卷 第555章 水中捉月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522章 石寓絲竹第二卷 第753章 寒禽偷眼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二卷 第433章 畫堂花月第二卷 第115章 降白波軍第二卷 第742章 遠山眉小第二卷 第209章 孫策投軍第二卷 第379章 千點珠結第二卷 第65章 因何後退第二卷 第570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608章 煙光淡蕩第二卷 第771章 畫鼓催蓮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750章 幾聲啼鳥第二卷 第65章 因何後退第二卷 第440章 拂鞍沾袖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一卷 第36章 遭遇挾持第二卷 第107章 人才歸心第二卷 第372章 繭館綢繆第二卷 第420章 向人無語第二卷 第396章 牽繫人情第二卷 第79章 陳年舊事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164章 不學軍陣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一卷 第47章 當日餘戰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462章 薄衫閒院第二卷 第396章 牽繫人情第二卷 第443章 九色明霞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421章 雕樑別燕第二卷 第88章 公孫殞命第二卷 第244章 七嘴八舌第二卷 第804章 亂入紅樓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二卷 第530章 折荷當盞第二卷 第586章 諸天花雨第二卷 第465章 落日半銜第二卷 第262章 結義閻柔第二卷 第634章 惹住朝雲第二卷 第342章 鴻慶寰瀛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