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

劉備道:“此事乃備親身經歷。公孫伯珪、北平一萬五千將士。即葬身此役。”閻柔不禁吸了一口涼氣,道:“那田澤坤真的只有兩千人?”

劉備道:“當時,田澤坤是諸侯聯盟的後軍。明面上,就兩千人。與衆諸侯交戰的時候,兩道關口,出動的人都只在一千左右。事後,我們得知田澤坤撤離的人馬約有一萬,而且,還從青州趕了四十萬百姓過去。”

閻柔臉色緩和了一點,道:“若是一萬軍隊,再加上四十萬百姓,取得如此戰績,就沒什麼了。”劉備道:“可不能敢這麼算。那四十萬百姓究竟有沒有參戰,尚且不論。不可,有一點,是大家都不願意提起的。那就是,是役田澤坤部的傷亡爲零。”

“傷亡爲零?”閻柔再次愣了一下,一時腦筋短路,下意識地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卻又沒有對準,酒全灑了。但誰都沒有笑話閻柔的失態。因爲在場諸將。均知道田潤的可怕。過了一會兒,閻柔忽道:“哥哥可否知道,那田澤坤在水上的作戰能力如何?”

劉備一聽,想了想道:“似乎,她還沒有水軍吧。”

閻柔道:“那便好了。我軍即刻組建水軍,打造船隻,操練士卒。搶先一步、步步搶先。爭褥開赴青州。不求佔領土地,但求打得青州沒有水軍,也就是了。”

“啪!”劉備一巴掌拍在閻柔肩頭。閻柔本來功夫就要低一些,又沒有防備,而且還沒有坐穩,一下就翻倒在地。劉備連忙離座扶起閻柔,“哎呀,賢弟沒事吧?愚兄興奮之餘,一時失手,賢弟莫怪啊。”

閻柔爬了起來,又重回座位。劉備道:“諸位,我之煩憂,便爲此時。若不能抵禦跨海而來的田澤坤,不僅州牧是虛的,就連性命也是不能保證的。如今,行軍教授已經拿出了好辦法,立刻組建水軍。‘搶先一步、步步搶先。’這就是我們的希望。來,讓我們爲閻柔乾一杯!”

在劉備這兒,沒有張昭那種飽學之士。民間也沒有上規模的船塢,更沒有現在的戰船可以借鑑。組建水軍的困難不小。

閻柔先讓陸軍各部在軍中挑選會水之人。效果不怎麼理想。在南邊,田蘭挑選會水之人。挑了三千人。實際會水的人遠遠不止這個數。因而挑出的三千人乃是水性特別棒的。現在,輪到閻柔挑了,而且是從七萬士兵裡面挑,但挑來挑去,卻僅僅有五百多人會水。人數過低,肯定就不能再進行什麼選拔了。這五百多人,就全部轉爲水軍了。

這樣的差異,主要來自於地域。雖然遼東、朝鮮這邊近海,但是卻比較寒冷。因而會游泳之人遠比江南要少。

五百多人,顯然是不夠的。於是,閻柔就帶着這五百多人,到沿海民間再次挑選。當然,劉備那邊肯定是提高了水軍的待遇的。

沿海地區,倒是有不少漁民的。雖然氣候寒冷,但漁民中會水之人的比例倒還是蠻高的。不過,因爲漁民的總數太低了,挑選出來的人還是不多。一個月之後,水軍人數達到八百人。

八百人,實際上當然是八百多一點,爲了好說,便只叫做八百人了。士兵不多。但卻收穫了四名水軍將領,他們是樑寬、趙衢、盛曼、蔣舒。閻柔暫時將士兵平均分配給四人,每位將領帶兩百士兵。將領的官職就叫水軍校,待遇比照陸軍的千夫長執行。

船,當然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民間只有一些小作坊,只能製造近海捕魚的小漁船。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問題。一切只有從摸索當中來。

沒有船肯定是不行的。在沒有戰船的情況下,也就只有先使用漁船了。一開始,閻柔向民間購買了八艘漁船。按照每一百人一艘船的比例分配了下去。

漁船,不是遠洋漁船,而是近海漁船。因而船隻不大。在用於打魚的情況下,通常每艘船載人二到四人,其餘的空間,都是用來裝魚的。用於裝人,每艘船倒是可以裝得下二十個人,但如果真的裝了二十個人,就比較擁擠了,就不能作戰了。要作戰的話,最多隻能裝十人。

由於海面的風浪比江河要大,所在船舷比起內陸漁船來說,要高一點。船內有一層底艙,那是用來防浪的。使得浪過之後,艙內基本無水。船身較寬,是爲了增加容積,好多裝點魚的。

於是,劉備的水軍就用這八艘漁船開始了訓練。論水面作戰,大家都沒有什麼經驗。但將領就是將領,那四名將領,對於水面作戰還是有天賦的。過了一段時間,四名水軍將領就提出了船隻的修改方案出來。

他們建議。船隻不用那麼寬。僅僅比一個人的寬度稍稍寬一點點就可以了。那樣,裡面的士兵既可以左、也可以右,兩面均可操槳,兩面均可戰鬥。他們還建議,取消艙板。以油布代替。並且油布爲多塊。裡面的士兵直接進入底艙。然後把原來艙板位置那兒的油布牽過來,綁在士兵的腰間。這樣一來,也可以基本保證士兵腰部以下,在浪過之後,沒有水了。而士兵的腰部以上卻在油布之上,還可以操船和戰鬥。

至於船舷,就不用什麼修改了。主要就是打洞。操船所需要的櫓槁洞是原來就留着的。這時,他們只是建義在油布上面一點的位置開一些泄水洞,在更上面一點的位置開一排射箭孔。

歸納這些建議之後,小型戰船就呈見雛形了。實際的情況,就跟蒙衝差不多。

這些建議,來自於士兵訓練過程中的發現,來自於很多士兵的突發奇想,更來自於四名水軍將領的思考。當然,四名水軍將領相互之間是商量過的。不僅他們四人常在一起商量,而且由於閻柔就專門負責抓這個事情,往往是五個人在一起商量的。

建議已經成熟了。然後,閻柔就帶着這個成熟的建議,前往民間的造船作坊訂船。可惜。走了一處又一處,那些民間作坊都表示不能建造這樣的戰船。

靠別人不如靠自己。於是,經請示劉備之後,閻柔又成立了自己的軍事船塢。成立船塢,少不了要向民間尋覓木匠。這事居然很順利。不久,就來了一名手藝過人的木匠。

這人名叫三鬥,長期居住北平。據說是海外人氏,籍貫不詳。多年前,在一次操舟打魚的時候,遭遇風暴,流落到遼東。然後就幫人打小工。最後跟着一名商人。該商人長期往返於遼東與北平之間做生意。再後來。三鬥脫落了那個商人,在北平郡令支縣篷槁村定居。娶了一名當地的女人。

後來,劉備軍隊北出長城關。篷槁村處於一種無政府狀態。眼看着戰亂在即,三鬥就利用跟過商人的優勢,不斷地出來打探消息。直到現在,劉備軍招募木匠。三鬥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機會,就帶着老婆來了。

來了之後,一試,三斗的木匠活還真行。因爲手藝高超,最後三鬥被閻柔任命爲船塢的管事。

水軍對戰船提出的建議,閻柔自然是拿給三鬥看過的。三鬥起初既不說能造,也不說不能造,只是說拿回去想想。想過之後,三鬥就向閻柔詢問每一個修改的用途。閻柔一一照說了。等閻柔說完了,三鬥才表示自己能造。閻柔就問,這是爲什麼呢。三鬥說,自己不想做沒用的功夫。既然每一項都是有用的,那就做唄。緊接着,三鬥就提出,船內的士兵,由於被船舷遮擋,視線不好。應該在船尾建一個艙。尾艙高於船面,便於觀察和指揮。這條建議立即就得到了閻柔的認可。有了這條建議,戰船又朝着鬥艦的方向靠近了一點。

軍隊自辦的船塢,凡是與勞力有關資源都是非常豐富的。長白山有的是參天巨樹。砍伐及運輸的事情自有軍隊辦理。三鬥根本就不需要操心。而且,船塢這邊,閻柔還派了三百名士兵過來充當小工。閻柔沒有徵用民工。這是因爲,閻柔認爲,民工容易跳槽;軍工企業,需要保密。不,不是這樣的。閻柔認爲的,也就是那個意思,只是表述爲現代語了。

本來就是這樣的,民工,不如士兵那樣有約束。民工突然不來了,頂多是扣薪不發。士兵如果不來,是要被殺頭的。保密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到不是說不會泄密,而是說,那些秘密,就算是泄出去,對民間也是沒用的。對其他擁有水軍的諸侯倒是有用,但這個時代的諸侯,除田潤之外,都還沒有進行商業間諜戰的覺悟。

簡單地說,用士兵不用民工,主要是少麻煩、保進度。使喚起來更方面。這樣,三鬥就不怎麼像民間的老闆了。倒有些像是軍中的將領。

於是,官辦官塢就順利地開工了。別說,這個三斗的手藝還真不賴。在三斗的安排下,其他木匠師傅齊心協力,士兵們全力配合,沒到一個月,就造出了水軍需要的那種船隻。

當然,造出來的船隻在大小上跟前面的漁船已經不一樣了。新造船隻,每船能載士兵三十人。而且,這三十個人,都是完全能夠作戰的。換句話說,八百水軍士兵全體出海的話,只需要船隻二十七艘。

實際第一批下水的船隻是十艘。當然,有了這十艘,後面再造二十艘就更加有經驗,速度就會更快。然而,這時,三鬥又來找閻柔了。

本來閻柔是準備找三斗的。閻柔找三鬥,主要是爲了鼓勵和慶賀。這是因爲,水軍接到船隻之後,非常滿意。試航的效果非常之好。水軍將領還挑了兩艘船隻出來,進行試戰。感覺其攻防能夠俱佳。就連特地趕來觀戰的劉備也不禁露出了微笑。

閻柔見三鬥來找自己,還以爲三鬥是想要請功。不禁心中略感不快。哪知卻不是。三鬥說:“小的有個提議。現有的戰船,雖然不足以裝備全軍,然現在並無戰事,用於操練,也算夠了。因而小的提議,能否暫停戰船的建造,讓船塢改造一種新船。”

的確是這樣,現在並無戰事。停止造船,所造成的損失不大。但那什麼新船,又是什麼船呢?閻柔不禁被提起了興趣。

三鬥介紹說:“新船,是小的瞎琢磨的。以前,小的也沒有什麼把握。經過這次建造戰船之後,小的修改了很多地方。小的可以說,方案已經足以稱得上完備了。就等教授批准了。”閻柔道:“說說,那船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用處。說了,我才能決定是準還是不準。”

三鬥說:“這種船要比現在的船更大一點。水下一層,水上三層。水下的一層就不用細說了。水上的三層,外面均用生牛皮包住,既防矢石,又經風浪。這種船最大的作用,是能夠遠航。”

“全部都包住嗎?”閻柔問道。三鬥解釋說:“也不是全部包住。水面,就留出一個前甲。前甲上面無樓。一層的‘船樓’只佔中間和船尾。而二層的‘飛廬’則相反。‘飛廬’在‘船樓’的上面,前齊後不齊,讓出船尾方向的‘船樓’樓頂。這樣一來,整隻船的重量就集中在船的中部,有利於船隻的穩定。”

閻柔問道:“那三層又是什麼呢?”三鬥忙道:“哦,我忘了說了。三層是‘雀室’,很小。建在二層‘飛廬’的前端上面。‘雀室’最高。站得高,就看得遠。哨兵可以在那裡觀察海面情況。”

閻柔又問:“對外攻擊主要造什麼手段呢?”三鬥道:“還是造弓箭。只需要在蒙着的生牛皮上開孔就可以了。在沒有戰事的時候,生牛皮還可以捲起來。”

“能裝多少人呢?”閻柔問。三鬥答道:“正常裝載一百個人。最多可以裝載三百個人。”

第二卷 第824章 銀瓶玉泉第二卷 第561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734章 急槳凌波第二卷 第266章 整體戰略第二卷 第748章 偶乘佳興第二卷 第117章 損兵郟縣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峽激戰第二卷 第233章 殺六殺戮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825章 露英千樣第一卷 第11章 脫籍未成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472章 舊夢魂中第二卷 第377章 蘭英凝念第二卷 第232章 孫策毒計第二卷 第802章 拂曉針線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563章 盡日憑闌第二卷 第731章 韶光明媚第二卷 第816章 勞生怨別第二卷 第467章 勞君揮肘第二卷 第145章 樹林騎兵第二卷 第127章 巨大魚餌第一卷 第40章 天賜絕配第二卷 第826章 浮動持杯第二卷 第570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233章 殺六殺戮第二卷 第738章 千步虹橋第二卷 第453章 紫騮花步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655章 亂鋪金蕊第二卷 第619章 心字羅衣第二卷 第477章 玉繩低轉第一卷 第46章 棄武習文第二卷 第827章 雙門並麗第二卷 第125章 反反劫營第二卷 第259章 長城關外第二卷 第309章 輕重工業第二卷 第79章 陳年舊事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二卷 第816章 勞生怨別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143章 兩下山陽第二卷 第333章 徵鴻凝睇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紀要第二卷 第815章 層樓東風第二卷 第542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619章 心字羅衣第二卷 第140章 地道深意第二卷 第444章 暖律潛催第二卷 第697章 蘭堂夜燭第二卷 第294章 從中漁利第二卷 第417章 月斜春老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56章 常山真定第二卷 第590章 蟠桃結子第二卷 第182章 襲擊輜重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663章 一曲離亭第二卷 第469章 連溪綠暗第二卷 第668章 復暖前香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二卷 第444章 暖律潛催第二卷 第817章 階下殘花第二卷 第599章 閒坐北亭第二卷 第725章 春荑明玉第二卷 第51章 春天來了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179章 吻了再死第二卷 第623章 洗盡秋容第一卷 第28章 城樓觀景第二卷 第125章 反反劫營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二卷 第637章 樂盡天真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627章 天面琉璃第二卷 第529章 春撩狂興第二卷 第390章 月細風尖第二卷 第584章 風露中香第二卷 第608章 煙光淡蕩第二卷 第425章 綠柄嫩香第二卷 第456章 尊前眼底第二卷 第457章 汀花雨細第二卷 第551章 羽輪飆駕第二卷 第183章 輕鬆壯舉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一卷 第43章 芙蓉多姿第二卷 第833章 心灰意冷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735章 檢降彤霞第二卷 第691章 韶陽偏早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546章 紙書難足第二卷 第756章 金碧吾鄉
第二卷 第824章 銀瓶玉泉第二卷 第561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734章 急槳凌波第二卷 第266章 整體戰略第二卷 第748章 偶乘佳興第二卷 第117章 損兵郟縣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峽激戰第二卷 第233章 殺六殺戮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825章 露英千樣第一卷 第11章 脫籍未成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472章 舊夢魂中第二卷 第377章 蘭英凝念第二卷 第232章 孫策毒計第二卷 第802章 拂曉針線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563章 盡日憑闌第二卷 第731章 韶光明媚第二卷 第816章 勞生怨別第二卷 第467章 勞君揮肘第二卷 第145章 樹林騎兵第二卷 第127章 巨大魚餌第一卷 第40章 天賜絕配第二卷 第826章 浮動持杯第二卷 第570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233章 殺六殺戮第二卷 第738章 千步虹橋第二卷 第453章 紫騮花步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655章 亂鋪金蕊第二卷 第619章 心字羅衣第二卷 第477章 玉繩低轉第一卷 第46章 棄武習文第二卷 第827章 雙門並麗第二卷 第125章 反反劫營第二卷 第259章 長城關外第二卷 第309章 輕重工業第二卷 第79章 陳年舊事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二卷 第816章 勞生怨別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143章 兩下山陽第二卷 第333章 徵鴻凝睇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紀要第二卷 第815章 層樓東風第二卷 第542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619章 心字羅衣第二卷 第140章 地道深意第二卷 第444章 暖律潛催第二卷 第697章 蘭堂夜燭第二卷 第294章 從中漁利第二卷 第417章 月斜春老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56章 常山真定第二卷 第590章 蟠桃結子第二卷 第182章 襲擊輜重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663章 一曲離亭第二卷 第469章 連溪綠暗第二卷 第668章 復暖前香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二卷 第444章 暖律潛催第二卷 第817章 階下殘花第二卷 第599章 閒坐北亭第二卷 第725章 春荑明玉第二卷 第51章 春天來了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179章 吻了再死第二卷 第623章 洗盡秋容第一卷 第28章 城樓觀景第二卷 第125章 反反劫營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二卷 第637章 樂盡天真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627章 天面琉璃第二卷 第529章 春撩狂興第二卷 第390章 月細風尖第二卷 第584章 風露中香第二卷 第608章 煙光淡蕩第二卷 第425章 綠柄嫩香第二卷 第456章 尊前眼底第二卷 第457章 汀花雨細第二卷 第551章 羽輪飆駕第二卷 第183章 輕鬆壯舉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一卷 第43章 芙蓉多姿第二卷 第833章 心灰意冷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735章 檢降彤霞第二卷 第691章 韶陽偏早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546章 紙書難足第二卷 第756章 金碧吾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