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145章 樹林騎兵

真是曹軍。曹軍爲何這麼長時間沒攻下徐州?

演義第十回“勤王室馬騰舉義、報父仇曹操興師”中說:“夏侯惇趕來。曹豹挺槍躍馬,前來迎敵。兩馬相交,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兩軍皆亂,各自收兵。”這說明曹軍已經開始攻徐州了。

緊接着,演義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中說,“命糜竺齎書赴北海……正商議間,忽報黃巾賊黨管亥部領羣寇數萬殺奔前來。融喜,修書付慈……太史慈得脫,星夜投平原來見劉玄德……乃同雲長、翼德點精兵三千,往北海郡進發……兩下夾攻,大敗羣賊,降者無數,餘黨潰散。孔融迎接玄德入城,敘禮畢,大設筵宴慶賀。又引糜竺來見玄德,具言張闓殺曹嵩之事……玄德離北海來見公孫瓚,具說欲救徐州之事。玄德遂與關、張引本部三千人爲前部,子龍引二千人隨後,往徐州來……曹操見兩路軍到。亦分了軍勢,不敢向前攻城。”

就從太史慈出城求援算起。在演義中,太史慈單騎到平原,距離四百里,用時兩天;劉備整軍、自平原到北海,用時三天;北海解危,慶功宴一天;劉備從北海到右北平,一千里,假設劉備沒有帶兵,輕裝前往,去時五天;歸來時借有兵將,需時八天。再從北海帶兵到徐州,七百里,用時四天。合計用時二十三天。

也就是說,在演義中,第二十三日,曹操沒有攻下徐州城。

本書中太史慈求援當日救徐州,往平定送信;次日田蘭向平原寫信;第四日糜竺執筆代寫公函;十日後領地來人,郭圖獻計南下設伏,田蘭進駐泰山郡;第十一日郭嘉、于禁到,田蘭點兵;十二日取東阿;十三日戰典韋、取範縣;十四日宿營接山;十五日宿營鉅野龍堌;十六日移師鄄城南面的馬樓;十七日開挖地道;二十日攻陷鄄城、兵變;二十一日宿營接山;二十二日宿營山陽;二十三日再宿營接山;二十四日在山陽與于禁匯合。現在是二十五日。

比演義多了兩天嗎?不。本書同樣是說,第二十三日,曹操沒有攻下徐州城。第二十四日,曹操拔營北上,宿營小沛。現在是第二十五日,曹操正在過九里山。

演義中,曹操在攻徐州之前。先有青州兵三十萬。“遂留荀彧、程昱領軍三萬守鄄城、範縣、東阿三縣,其餘盡殺奔徐州來。”論兵力,演義中的曹操起兵二十七萬,本書僅起兵四萬;論將領,演義中文官多帶了郭嘉、荀攸,武將多了夏侯淵、于禁、李典、樂進。既然演義中第二十三日都沒有攻下徐州,那麼本書中實力更小的曹操同樣沒有攻下徐州,就沒什麼不正常了。

如果實在要給個理由,那就是:因爲曹操“大軍所到之處,殺戮人民”,徐州百姓與其城破而死,倒不如護城而亡。百姓的人數,往往是大軍的數十倍。危急關頭、性命攸關的時刻,徐州百姓潛力爆發,拼死抗爭,最後守住了城池。

曹操爲什麼北上呢?

剛取範縣,田蘭準備打鄄城的時候,郭圖曾經對田蘭說,我軍攻掠東阿之後,當時就應該調頭南下設伏。那個時候鄄城有濟陰的關羽施壓,範縣有張遼的主力逼迫。曹操聞信。必定回師急求。

郭圖接着還分析道,哪知我軍轉眼又取了範縣。之後,再怎麼圍困鄄城,曹操都不會回來的了。因爲我軍已經暴露了能夠奪取鄄城的實力。能取而未取,必定是個圈套。以曹操之精,定然全力攻打徐州,不會回來的了。

事實比郭圖當時分析的還要糟。田潤的軍隊不是圍困鄄城,而是攻陷了鄄城。既然已經攻陷了,曹操回來救什麼呢?

不救什麼!曹操什麼都不打算救!當日鄄城兵變,使得田蘭軍營關押的俘虜失去了看守,跑了三千多人。三千多人中,又有一千人左右跑到了徐州。曹操因而得到了關於兗州戰況的詳細報告,知道濟陰、東阿、範縣、鄄城均已被佔領。如果回師北上,什麼都求不了。既然如此,曹操爲什麼還要北上呢?

回顧一下曹操爲什麼打徐州,不錯,是因爲曹操的父親被徐州的將領殺死了。曹操跟他父親感情很好嗎?不知道。到處都查不到。沒有足夠的證據贊成或者否定。演義第十六回曹操設祭祭典韋的時候,曾經對衆將說:“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衆將皆感嘆。衆親戚又該是什麼感受呢?

這樣說,並不是論證曹操不在乎親情,而是論證曹操更在乎將領;或者說曹操爲了拉攏將領有時候寧願犧牲一點親情。父親死了,打徐州報仇。現在荀彧、荀攸、程昱、曹洪、典韋、呂虔全死了,其中的曹洪本是親戚,又曾經在澠池追擊董卓的戰鬥中救過曹操一命;其中的典韋就不用細說了。總之,聽到衆多將領士兵陣亡的消息之後,如果曹操無動於衷,他就不是曹操!

曹操必定得有所表示,有所表現,有所表明。曹操必定會說出立刻拔營北上報仇的話。但這樣的話。還不能稱之爲軍令。曹操畢竟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敵軍既然能夠迅速攻陷自己的四座城池,其戰鬥力必然就非同小可。曹操一定會掂量掂量,謀定而後動。

好在鄄城跑過來的敗兵很多。在一千多人裡面,有的最初是守濮陽的;有的是守東阿的;五花八門,各色具備。因此,曹操很快就知道了,敵軍的總兵力並不多,也就三萬左右的樣子。其中的田蘭軍戰鬥力非凡,連拔三城,令人心生恐懼。

但是,這樣的恐懼在曹操心裡是不存在的。倒不是因爲曹操狂妄或者什麼的,是因爲曹操在得知田蘭軍可怕的同時,也得知了田蘭軍被關羽軍幹掉的消息。有很多鄄城敗兵都看見了,田蘭軍最後只活出來幾百人。這是千真萬確的。

既然敵軍自己都亂了,曹操當然就要北上報仇了。坐失良機的人還是曹操嗎?

徐州與兗州的距離約爲四百里,兩頭皆是平原緩丘,唯中間九里山地形險惡。個人行動需要兩天半。軍隊行動約爲三日。兩頭各走一日,九里山走一日。這倒不是因爲九里山佔地寬廣,而是因爲道路艱險,需要偵察而行。

今早,曹操的軍隊就開進了九里山。不久,偵騎回報,說是發現了埋伏的痕跡。但伏兵已經撤走。曹操頒下嚴令,全軍緩行。遭到不能確定的樹林,放火燒之。郭圖所見的烏雲,就是曹軍火燒森林的青煙。

既然名爲九里山,就說明過山的道路約等於九里。九里的距離,應該很快走到,但那九里其實說的是直線距離。而且還未經測量,只是估計着瞎說。山路盤旋,實際的路程爲七十餘里。曹軍天一亮就進山,一路走走停停,先頭部隊通過。到達山陽的時候剛交申時。因爲道路已清,後續部隊不需要停留了,半個時辰之後,殿後部隊就走出了山口。曹操本人,就在這支隊伍之中。

此時,經過二十多日的徐州攻城戰,曹軍尚有三萬人。隨軍將領有夏侯惇、曹純、許褚。曹操的虎豹騎建制在這個時候還沒有。這時是騎兵戌衛。號稱一千人,實際有一千四百多人。但其中的一千人已經被典韋帶走,隨後被田蘭殲滅了。

攻徐州這麼多天以來,部隊都沒有得到過好好的休息。昨日自徐州急行一百五十里至小沛山腳,就是爲了今日的平安過山。平安過山,雖無功亦無過矣。這讓曹操感覺很好。明日,正常行軍能到鄄城。但如果到達了,很可能立即交戰。所以,明日,只會走大半的路程,到鉅野龍堌一帶宿營就可以了。也就是說,明日不會很累。

不走了,就讓士兵好好休息吧。曹操四下一望,打量着地形,以便給部隊指定紮營的區域。眼睛一瞟,看見了一里之外胡集方向的大片樹林。曹操心裡暗道:嗯,能藏五千人。不過,若真有五千人設伏,爲什麼不在九里山裡面呢?這山外的地形嘛,可比山裡差遠了。

很快,曹操就指定了紮營的地盤。由於大將不多了,全軍分爲三個萬人隊。由夏侯惇、曹純、許褚分別統領。曹操自帶騎兵戌衛,跟在曹純的軍中。三個萬人隊的營盤,按照次日出發的次序,夏侯惇居北,許褚居南,曹純在中間。當然,三個營盤並不是排成一條直線。而是因爲地形的關係,形成了一個勾形。

現在的位置是許褚居北,曹洪居南,夏侯惇在中間。劃定地盤之後。部隊就需要先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去。然後纔是挖坑打樁,樹立柵欄。

就在這個時候,田蘭的三千馬軍從樹林裡衝出來了。

上午,田蘭安排戰爭演練,自認爲頭頭是道,說得唾沫橫飛。眼見得郭圖、于禁、太史慈的臉色越來越凝重,十分用心地聽着自己的一言一語,突然間,田蘭找到了一種做老師的感覺,心中充滿了自信。於是,奇思妙想接連迸發,就彷彿戰神附體一般。

郭圖、于禁、太史慈三人的臉色爲什麼會如此凝重呢?其實,並不是因爲田蘭的奇思妙想,而是三人都發現了,田蘭的演練安排里根本就沒有敵軍!戰爭演練,通常把軍隊分爲兩個部隊,讓兩個部分相互交戰;也有分爲三個部分的。但無論怎麼分,總是要分的。如果都是自己人,那還叫什麼戰爭演練?

難道是田蘭忘記了分一些士兵去當敵軍?于禁、太史慈很快就否定了這種念頭。因爲他們明顯地感覺到田蘭的安排十分出人意表,若用於實戰,當有驚人效果。那又是什麼原因呢?于禁望了一眼太史慈,從對方的眼裡于禁沒有得到答案。于禁又望了一眼郭圖,卻見郭圖遙望九里山的深處,若有所思。

于禁不由得也跟着看了一下九里山。當下虎軀猛然一震,驚嚇莫名。于禁本來也以爲田蘭的安排與關羽有關,一直都在爲關羽爲何會從南面來而感到疑惑。這時見到天邊的煙雲,于禁迅速做出了判斷:是曹軍而不是關羽。關羽的部隊是到不了這兒的。

太史慈反應過來的時間要比于禁慢一點。跟于禁不同的是,太史慈跟着田蘭兩次到接山、兩次下山陽。從鄄城外張遼的軍營出來的時候,田蘭的人馬不足兩千,是非常弱小的。那時,太史慈也在爲關羽有可能的追擊而擔憂。兩上兩下,田蘭就擺脫了關羽,會合了于禁,太史慈也不明白是什麼道理。反正太史慈相信是擺脫了。這是因爲,就算沒有擺脫,也不需要害怕關羽的軍隊了。

太史慈完全沒有想到,田蘭在會合于禁、強大起來之後,首先考慮的,並不是找關羽報仇,而是立即安排與曹軍交戰。如此廣博的胸襟,太讓太史慈太感動了。難怪文丑沒來!

距離山口一里之外胡集方向的大片樹林用於設伏的確不夠好。這是一處緩坡。坡前有道路,同時也適合宿營。但可惜的是,樹林並不是從坡底就有的。樹林的邊緣距離道路至少有五百步。因此,就算是道路這邊的人沒有提防,伏兵從樹林裡衝出,還沒跑到,同樣會被發現。在交戰之前就被發現了,那還叫什麼伏兵!

曹操沒有想過樹林裡的伏兵有可能是騎兵。這是因爲兵法說,凡騎兵與步兵戰者,若遇山林險阻、陂澤之地,疾行急去,是必敗之地,勿得與戰。欲戰須得平易之地。這就是說,騎兵與步兵作戰,如果遇到山林或水窪的地形時,應該急速離去。這些地形是騎兵的必敗之地,不能與步兵交戰。騎兵作戰必須選擇平坦的地形。因而,看見樹林,曹操就想不起騎兵。

其實,田蘭的騎兵並不是要在這片樹林裡與步兵交戰。樹林,只是一個隱蔽的出發點。衝出樹林之後,就是坦途。騎兵之所以鋒利,就在於速度。五百步的距離不但不是壞處,反而變成了好處。因此,騎兵設伏於這片樹林,正合適。田蘭未習兵法,歪打正着了。

第二卷 第633章 平康小巷第二卷 第380章 繡幄低飛第二卷 第81章 籌備守關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273章 風暴來襲第二卷 第550章 別岸扁舟第二卷 第546章 紙書難足第二卷 第100章 個人英雄第二卷 第802章 拂曉針線第二卷 第732章 曾諧鴛侶第二卷 第705章 恍入桃源第二卷 第658章 偶別珠宮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二卷 第656章 一杯萬里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一卷 第13章 招降高順第二卷 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二卷 第647章 深巖圖宴第二卷 第314章 水軍都督第二卷 第195章 黑夜劫殺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348章 仰欽元后第二卷 第605章 疏篁一徑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288章 下關海溝第二卷 第392章 天遙雲黯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381章 流水春遠第二卷 第133章 樂安北海第二卷 第333章 徵鴻凝睇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790章 門外旗低第二卷 第192章 首頓飽飯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第二卷 第450章 繡工日永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橫卷第二卷 第529章 春撩狂興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304章 出征在即第二卷 第760章 六樂先舉第二卷 第596章 九陌風光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74章 董卓進京第二卷 第248章 刀若旋風第二卷 第678章 共佔春風第二卷 第669章 涼葉歸燕第二卷 第392章 天遙雲黯第一卷 第27章 安排逃命第二卷 第738章 千步虹橋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621章 羅裙碧草第二卷 第164章 不學軍陣第二卷 第800章 侍女傾酒第二卷 第373章 似玉纖柔第二卷 第99章 登牆肉搏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396章 牽繫人情第二卷 第564章 不知郎去第一卷 第3章 加入黃巾第二卷 第63章 疑似幻影第二卷 第252章 轉逃爲擾第二卷 第357章 無塵到眼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287章 應援出兵第二卷 第829章 草解宜男第二卷 第123章 隊列操練第二卷 第217章 絲綢內衣第二卷 第728章 已斷無由第二卷 第778章 又聞空階第二卷 第720章 燈花輕諾第二卷 第694章 煙波拍岸第二卷 第55章 爲伊憔悴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69章 太行山上第二卷 第99章 登牆肉搏第二卷 第694章 煙波拍岸第二卷 第55章 爲伊憔悴第二卷 第748章 偶乘佳興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171章 京城舊事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476章 高情雲渺第二卷 第195章 黑夜劫殺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二卷 第235章 阻截無赦第二卷 第209章 孫策投軍第二卷 第149章 重蹈覆轍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717章 波上無影
第二卷 第633章 平康小巷第二卷 第380章 繡幄低飛第二卷 第81章 籌備守關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273章 風暴來襲第二卷 第550章 別岸扁舟第二卷 第546章 紙書難足第二卷 第100章 個人英雄第二卷 第802章 拂曉針線第二卷 第732章 曾諧鴛侶第二卷 第705章 恍入桃源第二卷 第658章 偶別珠宮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二卷 第656章 一杯萬里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一卷 第13章 招降高順第二卷 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二卷 第647章 深巖圖宴第二卷 第314章 水軍都督第二卷 第195章 黑夜劫殺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348章 仰欽元后第二卷 第605章 疏篁一徑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288章 下關海溝第二卷 第392章 天遙雲黯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381章 流水春遠第二卷 第133章 樂安北海第二卷 第333章 徵鴻凝睇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790章 門外旗低第二卷 第192章 首頓飽飯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第二卷 第450章 繡工日永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橫卷第二卷 第529章 春撩狂興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304章 出征在即第二卷 第760章 六樂先舉第二卷 第596章 九陌風光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74章 董卓進京第二卷 第248章 刀若旋風第二卷 第678章 共佔春風第二卷 第669章 涼葉歸燕第二卷 第392章 天遙雲黯第一卷 第27章 安排逃命第二卷 第738章 千步虹橋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621章 羅裙碧草第二卷 第164章 不學軍陣第二卷 第800章 侍女傾酒第二卷 第373章 似玉纖柔第二卷 第99章 登牆肉搏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396章 牽繫人情第二卷 第564章 不知郎去第一卷 第3章 加入黃巾第二卷 第63章 疑似幻影第二卷 第252章 轉逃爲擾第二卷 第357章 無塵到眼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287章 應援出兵第二卷 第829章 草解宜男第二卷 第123章 隊列操練第二卷 第217章 絲綢內衣第二卷 第728章 已斷無由第二卷 第778章 又聞空階第二卷 第720章 燈花輕諾第二卷 第694章 煙波拍岸第二卷 第55章 爲伊憔悴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69章 太行山上第二卷 第99章 登牆肉搏第二卷 第694章 煙波拍岸第二卷 第55章 爲伊憔悴第二卷 第748章 偶乘佳興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171章 京城舊事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476章 高情雲渺第二卷 第195章 黑夜劫殺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二卷 第235章 阻截無赦第二卷 第209章 孫策投軍第二卷 第149章 重蹈覆轍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717章 波上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