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385章 掌中杯盡

“我軍緩行,直至大理。杜必然出現。讓大理皇室迫使杜聞秀投降,兵不血刃,上善。”

萬臨山攜帶錦囊找到雷又招,希望雷又招就南征用兵的得失耳提面命一番。雷又招推辭道:“字是我寫的,但卻不是我想的。這些詞語,文謅謅的,怎麼看也應該是絕軍師的口氣。萬兄找錯人了。”

Www ⊙Tтkan ⊙co 萬臨山又找到雷絕招。雷絕招道:“很好。萬相公初次帶兵,能打到這種程度,也算不錯了。這種機會不多,下一次,也不知是什麼時候。

“帶兵首要的一點,是責權統一。古代描述戰前的運籌,常說主帥無計,問衆人計將安出;旁邊一謀士越衆而出,說卑職有一計,如何如何。其實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主帥相當於閉合堂,謀士就等於官府各司。謀士從自身狹隘的角度出發,所獻之計必然不會考慮整體的後果。就像這次敖聞喜所獻之計,就過於狠辣:在事先沒有派遣細作到太和城中偵察到底有沒有百姓的情況之下,就一把火把太和城給燒了。因此,今後你要謹記:沒有主意。就不要升帳。絕不能在升帳之後,再去找人商量。”

萬臨山問道:“絕軍師是說,如果沒有主意,應當在升帳之前找人商量?”

雷絕招道:“可以,但不能多,最好只找一個。人多了,與升帳也沒什麼分別。”

萬臨山想了想,道:“今後若有機會,在下就找尊賢弟商量,您看如何?”

“尊賢弟?你說的是尊重?”見萬臨山點頭,雷絕招又道:“行。王濟恩、敖聞喜之流兵書讀得太多,很難再進一步。相比之下,尊重還略擅勝場。”

沉默了一陣,萬臨山才發覺,錦囊還在自己手中。於是將錦囊遞過。雷絕招打開錦囊,這才說道:“錦囊的第一句,說的是特殊的限制。這種限制,通常是沒有的。

“我們知道,迫降敵軍並不只是包圍了事。鬥志昂揚的敵軍就算是無路可走,也同樣可以選擇或戰或降。故此一定要瓦解敵人的軍心。

“當初在成都南郊,通過溫姑娘的調遣,已經將杜文秀的軍隊團團圍住。但那時因爲三姐和我脫困,百萬川軍盡歡,人人都沒有殺意。如果硬要迫降大理軍隊,他們很可能會作困獸之鬥,有可能得不償失。故此我讓溫姑娘撤去包圍,放走了大理軍隊。

“歷經此事。南征時的用兵自然就受到限制。如果我軍對大理軍隊一再相逼,不僅我和三姐自身要揹負忘恩負義的罵名,而且會波及到我們自己的軍心。萬相公以爲如何?”

萬臨山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第二句,主要是指明杜文秀用兵的弱點。”雷絕招續道:“杜文秀在紅峰埋設火藥卻又不炸;在香草坪、丙谷、下對箐等地設下埋伏而又自行撤走,都是因爲這個原因。知己知彼是用兵的基礎,詳細研究敵人的特點,就能避免做無用之事,就能更好的有的放矢。”

萬臨山道:“在下想來,這一點是最難的。三五年內在下不可能融會貫通。”

雷絕招笑了笑,不理這茬兒,繼續說道:“我軍緩行而不趕路,其實是瓦解敵人軍心的一個有效手段。在瀘水,萬相公誤打誤撞,已經做到了這一點。最後敵人全軍投降,無論是否血刃,都順理成章了。”

“唉,其實瀘水過江,正說明在下沒有掌握好行軍的先後順序。”萬臨山搖頭道:“只能算是歪打正着。”

大理歸降之後,四川將轉入相對和平的時期。故此,溫玉華就哨卡的設置請教兩位軍師。

溫玉華道:“大理往南的越西一帶雖然無人治理。但常有蠻夷土著騷擾。西面的崇山峻嶺也有許多山口通往緬中。西藏與小勃律多處接壤,西北還有小路通往龜茲和疏勒。原西夏地區接壤回紇和高昌,此外與中原關內的接攘地帶也不能棄之不理。這哨卡的設置很是複雜,不知兩位軍師有沒有什麼打算。”

雷又招道:“不知溫姑娘算過沒有,四川目前的邊界已達數百萬裡,若每一里建一個哨所,每個哨所只設一人,就需要數百萬人。我軍就這麼點人,根本就不夠。而且,國與國之間,通常以大山大河分界,士兵們在那種苦寒之地能做什麼?保衛邊界領土的完整麼?假若別國真的打了過來,幾個哨所的士兵又能濟得何事。因此,軍隊應該集中,根本就不應該設什麼哨所。”

雷絕招亦道:“正是如此。哨所之功,僅限於傳信。敵軍遠來,乃爲掠我村寨,村民亦可報訊。捍衛國家,擴張領土,在於兵力強盛,不在於馬上反撲、寸土必爭。軍隊集中,利於紀律,便於操練。設哨則化整爲零,兵力盡失,反而會招引別國的蹂躪。”

“好了,好了。這麼長篇的道理嚇死人了。”溫玉華道:“你們也不用這麼費勁,直接說出結果就行了。我又不會拂逆你們的意思的。”

雷又招道:“如果我們的做法與前人一樣,我們自然不會說的。有特別的地方我們才解釋原因。這也是對溫姑娘您的尊重。”

“最後這幾字有問題,什麼‘我的尊重’!今後在人前更要謹慎。”溫玉華又問道:“那麼。你們準備選在什麼地方屯兵呢?那樣大的地方可不好找。”

“情海。”雷又招道:“經過對杜文秀的祭奠,使我想到,對吐谷渾也該祭奠一下了。”

於是,按照兩位軍師的意思,不設哨卡,全軍緩慢北上。四月初三,中軍宿營彭山。

“哎,你說,你們真的要進成都?”雷招弟道:“繞道不行嗎?”

雷又招道:“一朝被蛇咬,難道還要十年怕草繩?此一時,彼一時。這一次說不定閉合堂不會生事的。”

“說不定?那不是仍有可能嘛。別又弄出事來,連累了大家。”雷招弟道。

雷又招道:“嗨,大姐怎麼不明白。上一次,他們有啄木鳥,現在只有普通官差,還能把我怎麼樣?”

雷招弟道:“我還是不放心。我也要進城,好保護你。”

“好,好。乾脆我們四姐妹一道進城,總行了吧。”

“那還差不多。”

先頭部隊到達成都南門之後向左一拐,繞城繼續北上。得知先頭部隊經過的消息,閉合堂常執會全體執事立即帶着一大幫百姓攜帶乾糧,走出南門一里,在道旁肅立等候。

第二日。大約在先頭部隊到達原杜鵑城所在的同時,中軍也到了成都。

雷又招一眼看見閉合堂嚴肅的陣勢,笑道:“張晉明哪張晉明,你看我說你什麼好呢?你如此勞師動衆,看來我不進成都還真的說不過去了。”

執事張晉明越衆而出,緊行數步,抱拳行禮:“草民張晉明給又軍師請安。大軍再次凱旋,四夷完全蕩平。除了必要的交割之外,還需就總體的軍事做出長遠的規劃。爲了不耽誤軍隊的行程,草民特地將所有閉合堂成員帶到此處,就地商議軍隊的提案。以免又軍師被城內俗事所擾。”

雷又招道:“我看你的閉合堂成員東倒西歪的,想必等了很久了吧。其實這又何必呢。你踩了我一腳,走過去也就算了。我不一定非要踩還你不可的。”

張晉明依然埋首抱拳,道:“又軍師寬宏大量,閉合堂全體感激涕零。還請又軍師指示提案,以便又軍師儘快啓程北上。”

“提案我這兒沒有。四妹呢?”說到這裡,雷又招扭頭四顧:“四妹──絕軍師──”

遠處雷絕招聽見呼喚,加鞭趕到:“什麼事?大呼小叫的。喲,這不是張晉明嘛?”

“張晉明把閉合堂全體成員帶到此處,說是就地商量長期的軍事,正向我索要提案。”雷又招道:“怎麼辦?我們似乎還沒有商量過。”

“三姐你太謙虛了。”雷絕招下了馬,向張晉明抱拳:“雷絕招有禮。”張晉明立即單膝點地還禮;“張晉明給絕軍師請安。”雷又招這時也下了戰馬:“我疏忽了禮節,對不起了。”也一抱拳:“雷又招向張晉明行禮。”張晉明改了個方向,同樣單膝點地還禮:“張晉明拜見又軍師。”

“是這樣的,”雷絕招道:“以後的仗怎麼打,得取決於周圍的形勢。現在你們閉合堂和我們軍隊各自派遣的探報都沒有趕回,軍隊暫時不會有什麼行動,提案也只能延期。”

“既然如此,學生恭送兩位軍師上路。”張晉明道。

雷又招道:“別,別這麼見外。成都我們還是要進的。別不是錦江莊園沒有打掃吧?”

張晉明躬身道:“錦江莊園早已打掃乾淨。只是恐有俗事打擾二位軍師。”

“沒什麼大不了的。走吧。”說完,雷又招即上馬率先而行。雷家其餘三女、溫玉華及部分中軍將軍也跟了上去。

閉合堂不生事,更有何人生事?那知,不出張晉明所言,衆人剛剛歇下來,雜政司張尚之等人就登門造訪。

雷又招道:“如果是迎接我們,就應該在城門等候。這個時候來,說明來者不善。”

雷再招笑道:“只要不是閉合堂就好辦。這些細胳膊,擰不過大腿的。”

出迎,肅坐,請茶,客套之後,張尚之開門見山,說道:“下官此番前來,除了恭迎溫姑娘和兩位軍師凱旋之外,尚有一事,需勞駕溫姑娘出面。”

溫玉華道:“何事,先說說看。”這個時候。溫玉華已經不敢輕易答應什麼了。

張尚之道:“最近,有人對尊師無玫仙姑的銀錢往來提出異議。說尊師銀錢進得少而出得多。料想其中必有不明來源的錢財。故此,需勞煩溫姑娘將尊師請到成都,配合我司的調查。”

“難道你們懷疑我師父貪污?”溫玉華當即沉下臉來,道:“我師父多餘的錢財都來自於我。你們是否需要查我?”

張尚之道:“不敢。下官也只是例行公事。”

溫玉華道:“我師父未在官府任職。此類捕風捉影的事情,只能針對我而不能針對我師父。況且我師父的武功已臻隨心所欲的境界,又豈是你雜政司能夠約束的?”

“正因如此,纔要溫姑娘出面,擒住尊師。”張尚之道。

溫玉華氣得一拍桌案:“豈有此理!日前得到大理密報,張尚之通敵賣國,有憑有據。左右,快給我……”“慢!”雷招弟、雷再招正蠢蠢欲動,雷又招突然喝止,道:“通敵賣國之事疑是敵國的誣陷,我們稍後再議。除了擒拿無玫仙姑之外,不知張大人還有其它事情沒有?”

張尚之道:“敝司僅此一事。溫姑娘可以不辦,但下官卻不能不請。唉!規矩多了,到頭來總是要把自己給套進去。下官身不由己,尚請溫姑娘明查。”

刑司莫正儀越衆而出:“下官這裡尚有一事。有人控告尊重之母劉氏所開設之ji院藏納私娼,沒有按期接受醫館司的診治,偷逃稅捐,並且將花柳病傳給了嫖客。此事證據確鑿,已經到案的私娼也供認不諱,就差劉氏歸案。故此,下官想請軍隊放出話來:這劉氏是抓還是不抓?”

“當然不抓。”雷又招道:“你們等一下。我給你們看一件物什。”一會兒,從裡面拿出一物展開。衆人一看,卻是皇帝的龍袍。

雷又招讓衆人看了一會兒,才喝道:“膽敢不跪者,斬!”

在場所有人包括溫玉華、雷絕招在內都只好跪下,口稱“萬歲”。雷又招道:“皇上賜我特別赦免權。現在我赦免無玫、劉氏二人無罪。平身。”

所謂特別赦免權,自然出自於雷又招的臨時杜撰。雜政司等人無法對證,只能聽之任之。

到達原杜鵑城的所在,發現原址的旁邊已經建了一座新城,並易名爲郫縣。此外,還將

第二卷 第378章 歸鴻紫塞第二卷 第94章 圈地找人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167章 遭遇溫侯第二卷 第401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509章 日邊人遠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峽激戰第二卷 第462章 薄衫閒院第一卷 第6章 清酒言歡第二卷 第194章 守住范陽第二卷 第557章 聽竹窗風第二卷 第736章 平蕪遠樹第二卷 第347章 普率恩榮第二卷 第399章 金鴨爐香第二卷 第477章 玉繩低轉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784章 有月嬋娟第二卷 第814章 高唐夢短第二卷 第672章 停驂訪古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102章 面首干政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660章 當時留住第二卷 第80章 諸侯異心第二卷 第742章 遠山眉小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二卷 第804章 亂入紅樓第二卷 第428章 旋翻紅袖第一卷 第27章 安排逃命第二卷 第669章 涼葉歸燕第二卷 第493章 惱煙撩霧第二卷 第81章 籌備守關第二卷 第403章 應解人同第二卷 第82章 孫堅返回第一卷 第6章 清酒言歡第二卷 第267章 相互掣肘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294章 從中漁利第二卷 第338章 清宵雲霞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二卷 第774章 羅綺歡緒第二卷 第599章 閒坐北亭第二卷 第562章 天際徵鴻第二卷 第640章 花面爭紅第二卷 第723章 背冷清風第二卷 第283章 合法存在第二卷 第792章 望中似睹第二卷 第712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二卷 第52章 劫後重逢第二卷 第307章 糧食生產第二卷 第234章 長文閒聊第二卷 第454章 光泛樓臺第二卷 第636章 雲間玉簫第二卷 第216章 調虎離山第二卷 第387章 晴雪消花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二卷 第792章 望中似睹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70章 架橋鑽洞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388章 曉鶯朝雲第二卷 第761章 上清彤霞第二卷 第241章 第二請求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二卷 第481章 景疏樓上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532章 月桂星榆第二卷 第660章 當時留住第二卷 第754章 燕然無計第二卷 第414章 照影摘花第二卷 第481章 景疏樓上第一卷 第17章 又下北海第一卷 第3章 加入黃巾第二卷 第222章 水軍不水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638章 麻姑妙手第二卷 第523章 煮石成丹第二卷 第798章 百卉東君第二卷 第529章 春撩狂興第二卷 第327章 閣上清聲第二卷 第70章 架橋鑽洞第二卷 第255章 飛箭救人第二卷 第140章 地道深意第二卷 第822章 風慢落花第二卷 第493章 惱煙撩霧第二卷 第563章 盡日憑闌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88章 公孫殞命第二卷 第780章 片帆高舉第二卷 第487章 曲中雙淚第二卷 第339章 奠酒盈卮
第二卷 第378章 歸鴻紫塞第二卷 第94章 圈地找人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167章 遭遇溫侯第二卷 第401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509章 日邊人遠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峽激戰第二卷 第462章 薄衫閒院第一卷 第6章 清酒言歡第二卷 第194章 守住范陽第二卷 第557章 聽竹窗風第二卷 第736章 平蕪遠樹第二卷 第347章 普率恩榮第二卷 第399章 金鴨爐香第二卷 第477章 玉繩低轉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784章 有月嬋娟第二卷 第814章 高唐夢短第二卷 第672章 停驂訪古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102章 面首干政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660章 當時留住第二卷 第80章 諸侯異心第二卷 第742章 遠山眉小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二卷 第804章 亂入紅樓第二卷 第428章 旋翻紅袖第一卷 第27章 安排逃命第二卷 第669章 涼葉歸燕第二卷 第493章 惱煙撩霧第二卷 第81章 籌備守關第二卷 第403章 應解人同第二卷 第82章 孫堅返回第一卷 第6章 清酒言歡第二卷 第267章 相互掣肘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294章 從中漁利第二卷 第338章 清宵雲霞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二卷 第774章 羅綺歡緒第二卷 第599章 閒坐北亭第二卷 第562章 天際徵鴻第二卷 第640章 花面爭紅第二卷 第723章 背冷清風第二卷 第283章 合法存在第二卷 第792章 望中似睹第二卷 第712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二卷 第52章 劫後重逢第二卷 第307章 糧食生產第二卷 第234章 長文閒聊第二卷 第454章 光泛樓臺第二卷 第636章 雲間玉簫第二卷 第216章 調虎離山第二卷 第387章 晴雪消花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二卷 第792章 望中似睹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70章 架橋鑽洞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388章 曉鶯朝雲第二卷 第761章 上清彤霞第二卷 第241章 第二請求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二卷 第481章 景疏樓上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532章 月桂星榆第二卷 第660章 當時留住第二卷 第754章 燕然無計第二卷 第414章 照影摘花第二卷 第481章 景疏樓上第一卷 第17章 又下北海第一卷 第3章 加入黃巾第二卷 第222章 水軍不水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638章 麻姑妙手第二卷 第523章 煮石成丹第二卷 第798章 百卉東君第二卷 第529章 春撩狂興第二卷 第327章 閣上清聲第二卷 第70章 架橋鑽洞第二卷 第255章 飛箭救人第二卷 第140章 地道深意第二卷 第822章 風慢落花第二卷 第493章 惱煙撩霧第二卷 第563章 盡日憑闌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88章 公孫殞命第二卷 第780章 片帆高舉第二卷 第487章 曲中雙淚第二卷 第339章 奠酒盈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