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307章 糧食生產

不是獵人技術差。而是狐狸太狡猾。就拿現代來說,自改革開放以後,這個獲利了、那個獲得了,國家獲利沒有?可以回答是獲利了,沒有關係。沒有根據的回答,熱情可嘉。

八五年以前,是改革開放初期。初期最容易獲利,也最容易出亂子。到八五年的時候,我國出現瞭解放後第一次嚴重通貨膨脹。通過調整之後,領導層認爲,搞活國營大中型企業,纔是關鍵。

國營大中型企業,這個傷心的命題大概就是八七年左右被提出來了。第M屆N中全會,把搞活國營大中型企業提到議事日程上;第W屆X中全會決議,把當前經濟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搞活國營大中型企業上來;第Y屆Z中全會提出,三到五年內,搞活國營大中型企業。現在是二○一○年,大家已經知道了,國營大中型企業沒有搞活。大部分退出了“國營”,小部分類似於菸草等壟斷行業的企業還在繼續“國營”中。

相信本書的每一位讀者,都能夠就如何搞活國營大中型企業提出一番獨到的見解。可惜。我們不能在這裡徵集搞活國營大中型企業的建議。那是上層的事情,是別人的事情。我們沒有資格去關心。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經濟問題,真的很複雜。現代中國,同樣有解決不了的難題。

田潤屬於一種實幹型人才。田潤不是不想,想得有可能比一般人多得多。但田潤不會總是在想。田潤給自己劃定了時限,最多一個月。接近實限的時候,田潤看到完善的方案八字沒有一撇。於是,田潤就轉向了不完善方案的制定。

所有方案都建立在既有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天外飛仙。首先是農富。關於農業的國情,不消多說。農業是有着最廣泛的基礎的。現代定義農業,是通過培育動植物,生產食品及工業原料的產業。這樣的定義或許放在現代很合適,但在百廢待興的三國,還不行。三國這兒,還得把農業分爲農林牧富魚。這兒說的農業,僅指小分類下的農業。

小分類下的農業,又叫狹義農業。現代又定義爲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和綠肥等的生產。田潤這兒,僅指糧食作物的種植。田潤把經濟作物、飼料作物和綠肥等的生產劃歸富業。

按照減肥的理論,糧食裡面,主要就給人類提供了澱粉。人類因爲攝入大量的澱粉而肥胖,所以糧食就是萬惡之源。,糧食作物,是不應當存在的。他們認爲,種糧不如種菜,吃糧也不如吃菜。而澱粉這種東西,在糧食以外的蔬菜及水果等植物裡面比比皆是。他們還說,種糧。一年一季,週期長,還佔用大量的土地;種菜,週期短,賣出價格還高。他們爲現代人勾劃了一幅美好的前景:早晨四點鐘起牀。爲什麼這麼早?因爲要吃三十斤菜。不起這麼早,是趕不及上班時間的。

在這個還沒有解決溫飽的時期,減肥的理論,我們就直接無視了。三國時期,戰爭直接傷亡,造成了一定的人口減少。還有一次瘟疫,也死了不少人。但三次蝗災,讓莊稼顆粒無收,餓死的人數卻高居首位。如果,第一次蝗災已經過去。由於田潤糧食儲備充足,並借了糧食給袁術,全國範圍看,人口未受影響。

田潤還是認爲糧食最重要。打仗,打的就是糧食。不打仗,活命也要靠糧食。現在,要發展經濟,不從糧食入手。也是不行的。這是因爲,經濟方面,基礎最牢實的,就是糧食生產。

關於糧食生產,田潤已經做了一點點事情。早在辛毗全面負責的時候,領地的官吏,就不僅僅是斷案的官吏。他們都肩負着提高糧食生產的責任。當時,田潤提供的辦法是,在當地農民當中自己去尋找;找出種田能手,然後想辦法推廣。七年過去,成效自然是斐然的,但去不是均勻的。河北平原這邊的糧食單產,明顯要高於晉中平原。

提高糧食產量,是最初級的事情,也是做過了的事情。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按現代眼光看,主要有品種和田間管理兩個方面。田潤領地實際施行的方法是田間管理。由於品種上沒有改良,產量提高了,但並不是很高。糧食畝產,由185年的400斤,提高到了600餘斤。

現代有雜交水稻,有雙季、三季稻,糧食畝產上千斤是比較常見的。但是,讀者也許會有感受,三季稻基本不能吃,雙季稻也不是單季稻好吃。糧食產量越高,地力越差。過分地掠奪地力,土地就會鹽鹹化。

因而,千萬不要以爲600餘斤的單產低了。2000年雲南省的糧食單產。還在500斤以下呢。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萬顆子”就算是收到了。上稅交租留種,自己再吃一部分,還有盈餘。有了盈餘,又該怎麼辦?

吃飯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吃鹽、吃菜、吃肉、穿衣等問題。這些問題,一部分,由農民自己解決了。自己在房前屋後種菜,自己養豬等等。但始終還是有些問題是不能自行解決的,就比如說吃鹽。

也就是說,糧食有了盈餘之後,將會有兩條出路。一條出路是貯存,以備糧食欠收之時所需;另一條出路是出售,並且以出售換來的銅錢,去購買不能自行生產的鹽巴,以及農具等物品。當然,在銅錢這個環節,也會出現儲存的現象。那是另一回事,以後再說。

糧食生產,有豐收就會有欠收。豐與欠,是比較出來的。一般農民,不知道還會有兩次大面積的蝗災,但他們憑着代代相傳的經驗。自然地就會貯存。田潤是知道還有蝗災的,只不過時間、地域都不甚具體;加上田潤還要打仗,因而田潤也會貯存。

糧食有盈餘,貯存一部分,出售一部分,這是很正常的。看上去,似乎農民的生活好轉了。事實上,也的確好轉了。至於可以說,已經超越了“飽”字了。但是,這並不是田潤的目標。田潤希望農民的生活能夠一直好上去。

於是就需要繼續前瞻。而繼續前瞻,問題就出來了。糧食有盈餘。貯存一部分,沒有問題。問題出現在售賣的環節。

如果僅僅是一戶農民有餘糧出售;其他人欠收,口糧都不夠,那他出售的餘糧很快就會被別人賣走。欠收的、口糧不夠的人越多,餘糧就越好賣。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不是一戶農民有餘糧出售,而是戶戶有餘糧出售。大家都把餘糧拿來出售,又賣給誰呢?

肯定是不能賣給農民了。對於我國這樣的農業大國來說,八成以上的人口,就算是排除在外了。那些餘糧,就只能賣給非農業人口。

非農業人口,是一種準確的提法。但如果這樣提,分析起來就複雜了。所以,我們用城鎮人口,取代非農業人口的提法。

假定上一年,也就是去年,供需平衡。農民出售的餘糧總額與城鎮人口購買的糧食總額相當。到了今年,糧食增產了,餘糧更多了,出售的餘糧總額大幅度增長了。而城鎮人口購買的糧食會不會增長這麼多呢?

很明顯,不會。田潤領地內,城鎮也在發展,人口也在增加。但那個增加的速度,無論如何是趕不上糧食增產的速度的。沒辦法,農民太多了。

於是就供大於求了。糧食價格直線下滑。去年一斤糧換一斤鹽,今年十斤糧也換不回一斤鹽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受到嚴重的挫傷。

這個時候,有一個辦法可以保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那就是把農民的餘糧賣到遠處去。對於田潤來說,遠處,也就領地以外。

賣到領地外,而不是送到領地外。賣出去,必然就涉及到換回來。老實說,田潤根本就想不出能夠換回來什麼,再加上領地以外的貨幣與領地內不同。一時之間,田潤並不想與領地外進行和平貿易。

說到這兒,不得不說兩句貨幣。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東西,就是貨幣。其實。任何一種可以執行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延期支付標準和完全流動的財富儲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貨幣。

讀者“幽蘭黛爾”提出,田潤應該發行紙幣。這個建議,跟田潤的想法不謀而合。但發行紙幣,首先遇到的,便是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關於這種“紙”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成帝元延元年。《漢書.趙皇后傳》中記錄了成帝妃曹偉能生皇子,遭皇后趙飛燕姐妹的迫害,她們送給曹偉能的毒藥就是用“赫蹄”紙包裹的。隨後就是東漢元興元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田潤這兒,有紙。但數量少,成本高,質地粗糙。沒有一點“貨幣”的樣子。

其實遇到的,是印刷術。這又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代的畢昇同志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

田潤不懂造紙術。對於印刷術,學過一篇課文,是關於畢生的活字印刷的。因而,田潤就僅僅瞭解一些活字印刷的原理。那篇課文,着重介紹的原理,在於“活字”而不在於印刷。對於最基本的印刷,田潤一無所知。

假如就將手邊能夠得到的紙當爲貨幣,紙質差,就算是克服了。上面不印點圖案是不可能的。最好是印上自己的頭像。若僅僅是這樣,通過蓋章的方式也是可以辦到的。但是,那貨幣可不是牆上掛着的圖畫,那是需要在千萬人手中流轉的。

現代紙幣的特性,大家應該很清楚。將紙幣丟入水中,上面的圖案是不會變化的。經過千萬人的搓揉,圖案也是不變的。

田潤這時只有墨汁和印泥,弄個圖案,行;保持圖案不變,就不行了。如何強行做成紙幣,那樣的紙幣,在帶着汗水的溼手搓揉之後,粗糙的紙上必然會變得一片模糊。到時候,又如何來鑑別紙幣的真僞呢?

紙幣就算了。田潤領地還是使用原來的銅錢。這個時候的銅錢,叫做五銖錢。是靈帝中平三年所鑄,叫做四出五銖,背面有四道斜文由穿孔的四角直達外廓,亦稱“角錢”。田潤並沒有想過要自己鑄錢。只是在自己的領地範圍禁止民間鑄錢。

東漢幣制承襲秦制。但五銖錢雖稱半兩,而實際重量則有所不足。四出五銖,說的就是新幣就只有四錢。

哪知,獻帝初平初年,董卓控制朝政之後,因爲朝政吃緊,就把民間的銅貨、銅鐘等銅製品都熔掉拿來鑄錢。長安原來收藏着秦始皇收集天下兵器鑄造的十二個銅人,也被董卓熔了。

董卓大量造幣,投入市場,本來就會引發通貨膨脹,本來就是非常惡劣的事情。但事不止此。董卓發行的新幣,根本就沒有四出。直接鑄成了一錢的小錢。

當時,在新聞發佈會上,一位董姓代表說,小錢的鑄幣方案規劃縝密,充分體現了董相國的良苦用心。減輕鑄幣重量是歷史發展之必然,不但方便攜帶,還能節約不可再生資源。而當時投了棄權票的司馬王允則指出,新幣分量太輕,不利於抑制當前的通貨膨脹。

據不可靠小道消息說,在小錢鑄幣方案最初剛剛提出的時候,董卓曾經前瞻性地提出要使用紙幣代替五銖錢,但遭到李儒、周毖等親信的極力反對。他們認爲紙幣造價成本太高,超出原有的預算。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爲圖案不能固定。當時紙幣上面的圖案確定採用董卓的頭像。他們提出,那頭像經過帶着汗水的溼手搓揉之後,必須會模糊。不利於維護董卓相國的偉大形象。董卓聽到最後這條理由,這才息了發行紙幣的念頭。

第二卷 第306章 產業配套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95章 就不開關第二卷 第273章 風暴來襲第二卷 第503章 千載君同第二卷 第517章 亂花狂絮第二卷 第405章 今夜圓蟾第二卷 第450章 繡工日永第二卷 第394章 斜紅淡蕊第二卷 第401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653章 四季當窗第二卷 第805章 清聲檐下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一卷 第34章 守城肉搏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徑偷期第二卷 第711章 一場消黯第二卷 第429章 人情耐久第二卷 第534章 緩歌妖麗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二卷 第515章 譙門畫戟第二卷 第437章 江天雪意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225章 奸銀搶劫第二卷 第279章 一言不合第二卷 第701章 徒有荒丘第二卷 第632章 火德流光第二卷 第677章 鷺點菸汀第一卷 第29章 一場屠殺第二卷 第818章 羅幕輕寒第二卷 第612章 存養天真第二卷 第543章 白鳥成行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774章 羅綺歡緒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771章 畫鼓催蓮第二卷 第322章 橫衝直撞第二卷 第468章 清泉流齒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719章 雨跡雲蹤第一卷 第35章 熱面饃饃第二卷 第342章 鴻慶寰瀛第二卷 第451章 覺來珠淚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697章 蘭堂夜燭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684章 低籠芳樹第二卷 第820章 苦恨從容第二卷 第589章 難言未老第二卷 第522章 石寓絲竹第二卷 第541章 愁悶朝夕第二卷 第379章 千點珠結第二卷 第405章 今夜圓蟾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一卷 第3章 加入黃巾第一卷 第44章 繞道澠池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349章 貺福千齡第二卷 第355章 圍紅盛集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二卷 第830章 田軍來攻第一卷 第34章 守城肉搏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167章 遭遇溫侯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270章 升官得賞第二卷 第260章 暗中決定第二卷 第730章 玉葉騰芳第二卷 第722章 時清俗阜第二卷 第53章 安排縣治第二卷 第359章 全迥冷谷第二卷 第734章 急槳凌波第二卷 第524章 竹外花邊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737章 見如花面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789章 不斷牽役第二卷 第659章 垂楊雙髻第二卷 第441章 朱闕玉城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雲第一卷 第17章 又下北海第一卷 第22章 慌忙退兵第一卷 第49章 才女蔡琰第二卷 第452章 星橋東西第二卷 第581章 平生丹素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433章 畫堂花月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一卷 第17章 又下北海第二卷 第129章 濮陽之戰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一卷 第4章 窈窕淑女
第二卷 第306章 產業配套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95章 就不開關第二卷 第273章 風暴來襲第二卷 第503章 千載君同第二卷 第517章 亂花狂絮第二卷 第405章 今夜圓蟾第二卷 第450章 繡工日永第二卷 第394章 斜紅淡蕊第二卷 第401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653章 四季當窗第二卷 第805章 清聲檐下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一卷 第34章 守城肉搏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徑偷期第二卷 第711章 一場消黯第二卷 第429章 人情耐久第二卷 第534章 緩歌妖麗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二卷 第515章 譙門畫戟第二卷 第437章 江天雪意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225章 奸銀搶劫第二卷 第279章 一言不合第二卷 第701章 徒有荒丘第二卷 第632章 火德流光第二卷 第677章 鷺點菸汀第一卷 第29章 一場屠殺第二卷 第818章 羅幕輕寒第二卷 第612章 存養天真第二卷 第543章 白鳥成行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774章 羅綺歡緒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771章 畫鼓催蓮第二卷 第322章 橫衝直撞第二卷 第468章 清泉流齒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719章 雨跡雲蹤第一卷 第35章 熱面饃饃第二卷 第342章 鴻慶寰瀛第二卷 第451章 覺來珠淚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697章 蘭堂夜燭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684章 低籠芳樹第二卷 第820章 苦恨從容第二卷 第589章 難言未老第二卷 第522章 石寓絲竹第二卷 第541章 愁悶朝夕第二卷 第379章 千點珠結第二卷 第405章 今夜圓蟾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一卷 第3章 加入黃巾第一卷 第44章 繞道澠池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349章 貺福千齡第二卷 第355章 圍紅盛集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二卷 第830章 田軍來攻第一卷 第34章 守城肉搏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167章 遭遇溫侯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270章 升官得賞第二卷 第260章 暗中決定第二卷 第730章 玉葉騰芳第二卷 第722章 時清俗阜第二卷 第53章 安排縣治第二卷 第359章 全迥冷谷第二卷 第734章 急槳凌波第二卷 第524章 竹外花邊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737章 見如花面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789章 不斷牽役第二卷 第659章 垂楊雙髻第二卷 第441章 朱闕玉城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雲第一卷 第17章 又下北海第一卷 第22章 慌忙退兵第一卷 第49章 才女蔡琰第二卷 第452章 星橋東西第二卷 第581章 平生丹素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433章 畫堂花月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一卷 第17章 又下北海第二卷 第129章 濮陽之戰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一卷 第4章 窈窕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