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167章 遭遇溫侯

卻說當日呂布拋家棄小。引百餘騎飛奔潼關,被龍凡阻住。呂布聽龍凡說起總督和蔡帥,細想與田潤並無交情,便請龍凡請蔡邕爲引薦。龍凡照辦了,遣人給蔡邕送了信,但卻沒有放呂布入關。每日到了飯點,便多煮一些飯食,用籃子吊下,讓呂布等人充飢。

蔡邕對董卓的印象頗爲複雜。從大義上講,董卓是亂臣賊子。但董卓也的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對呂布的印象就簡單了,就是亂臣賊子。也怪呂布生性魯莽,有勇無謀,沒有把自己殺董卓的事情說出。蔡邕既不知道下情,就沒有理會。只說自己已經退居山野,不願意引薦。但蔡邕的態度,明顯地表露了對呂布的厭惡。送信的人回到潼關,把詳情報告了龍凡。龍凡就對呂布說,蔡邕不在領地,出遊去了。現在關上已經沒有多少糧食,即日起,不供飯食了。

呂布對潼關十分無奈。就這麼一百多騎兵。連個攻城器械都沒有,就別想着攻打了。當下呂布就在山間亂走,遇着人家,就搶點東西吃;遇不着人家,就這麼餓着。就這麼流浪了一個多月,終於找到個地方:藍田縣。自此,呂布就做起了藍田縣的土皇帝。時間一長,呂布就遣人聯繫長安城的餘黨。又聚集了兩百來人。

長安城內有一個人,名叫龐舒。算起來,這人還不算是呂布的餘黨。但龐舒卻在當時長安混亂的時候,把呂布的妻小藏了起來。得知呂布消息之後,龐舒便送還了呂布妻小。龐舒並沒有投奔呂布。實際上他與呂布政見不合,只是覺得罪不及妻小而已。

龐舒送還呂布妻小的事情,一來二去,便走露了消息。李傕、郭汜知道之後,大怒,立即派兵把龐舒抓起來殺了,並點兵兩萬,殺往藍田。

呂布是虎落平原被犬欺了。就三百人,是肯定打不過兩萬人的。但呂布自負,總是自以爲英雄,也不管打不打得過,就是偏偏要打。不僅要打,而且還不是據城而守,反而是正面迎擊。

於是,藍田城外,呂布立馬橫戟。喝問:“誰人與吾一戰?”當然沒有人敢。李傕、郭汜又不是傻子。當即就派了一個千人弓兵隊上去,一陣猛射,呂布也只能掉頭就跑。李傕、郭汜隨後銜尾直追。

由於藍田縣這邊多山地,不平坦,呂布騎兵的機動性不僅發揮不出來,反而還沒有普通步兵跑得快。很快,呂步等人就被追上了。李傕、郭汜的人馬追上之後,也不敢過分逼近,就是遠遠地放箭。呂步急中生智,叫所有人棄馬而行,方纔得以逃脫。但呂布自私,叫別人棄馬,自己的赤免馬卻牽着。

呂布的妻小沒有住在縣城,而是住在城南五里的彎樹山。這回,呂布再次兵敗,便攜了妻小,重新踏上流浪的征程。

這時呂布的妻小就是一妻一妾,妻爲嚴氏,妾爲貂蟬。未娶曹豹之女。

佔領了上庸,並不等於佔領了上庸全郡,還應該把上庸所屬各縣都納入囊中才行。不過。難度不大。由於上庸這兒沒有經歷過黃巾戰亂,在各地擁兵自重的浪潮中,基本上沒有參與。上庸自身,也才三千餘兵。上庸各縣,基本上都沒有兵,就只有衙役。

此時,由於蔡琰不要田潤的資源,手裡就沒有什麼官吏。那各縣的縣令,就不是說換就能換的。如果換,就必須從縣丞當中提拔。

接下來,可以通知各縣縣令到上庸述職,亦可親赴各縣。伊籍認爲,通知各縣縣令到上庸述職,他們頂多就是帶上一些賬簿。那樣是瞭解不到真實的情況的。因此伊籍傾向於親赴各縣。蔡琰則以爲秋收在即,時不予我,想爭取在秋收之前,把漢中郡治所在的南鄭城拿下。

照理說,蔡琰身居高位,應該以蔡琰的意見爲準。但蔡琰自己亦覺得伊籍說的很有道理。最後就折中了一下。蔡琰將荊州帶來的一千兵留下,協助伊籍對所屬各縣保持一種威懾的力量。然後帶領上庸的三千兵,前往南鄭。

在南鄭和上庸之間,有一個地方叫做安陽。這個安陽,跟晉、冀、豫三省交匯處的那個安陽不是同一個地方。漢陰縣位於陝南秦巴山區,南爲秦嶺,北爲大巴山脈。兩山交匯,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小盆地。盆地內山川秀麗,物阜民殷,人傑地靈,素有安康“魚米之鄉”美譽。安陽原來屬於上庸郡。後來又劃歸漢中直轄。安陽這樣的縣城,由於未經戰亂,連城牆都沒有興建。

這日,蔡琰等人率三千上庸士兵到了安陽。爲了不擾民,選擇在城北紮營。蔡琰帶的三千上庸士兵與安陽縣的很多百姓都認識,有的還是親戚關係。住下之後,就有人過來請假,要去拜訪親朋好友。蔡琰準了。

天還未黑,居然從石泉方向過來了一隊人馬。人不多,約五百人左右。士兵們遠遠望見了,就跑來報告蔡琰。蔡琰立即派人叫黃忠準備。黃忠集合隊伍,差了幾百人。

也就這樣了。黃忠把人馬帶到安陽縣的正西,阻住大道。不一會兒,那隊人馬過來了。

那隊人馬往兩旁一閃,一騎自當中而出。但見此人,丰姿英傳,相貌軒昂,齒白如銀砌,脣紅口四方。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揹負弓箭鵰翎,坐下嘶風赤兔。手持方天畫戟。

這人揮左手止住自己人馬前進,然後往前跑了一截,喝道:“爾等衆人,率兵阻路,準備造反麼?”

黃忠一催從張武那兒繳來的的盧馬,上前道:“爾等率衆到此,可欲掠劫乎?”

那人喝道:“反賊,有本事休要倚多爲勝,與某單打獨鬥一場如何?”黃忠道:“某正有此意。”於是便縱馬而上。

那人滿臉不屑,面帶鄙夷之色。也不驅馬,原地不動。待黃忠馬到刀到。這才擡手一戟,予以封擋。噹的一聲巨響,那人身子向後傾倒,面上閃過一絲紅色,吃了一點小虧。待黃忠圈馬過來,那人道:“沒想到漢中這種窮鄉僻壤也有此等人物。”黃忠道:“你也不弱。”這次,那人對黃忠之刀視而不見,捨命搶攻。黃忠不願兩敗俱傷,收刀擋開。於是,第二回合又過了。

一時之間兩人戰在一處。雙方的戰馬都是世間難尋的寶馬。赤兔馬赤紅,彷彿一團火;的盧馬雪白,就像一陣風。二馬揚蹄奔騰,迅疾如龍,令人目眩。

馬上二人,喝聲如雷,戰意充沛,氣勢盎然。方天畫戟特有的血色與盤山大刀獨具的青光交織在一起,鏗鏘之聲大響,如同緊鑼密鼓。兩人相鬥,就好像兩支大軍正在交鋒血戰。

雙方士兵最先是爲了自己的武將吶喊助威。到得後來,就變成欣賞絕世武功的表演了。人人都聲嘶力竭地吼叫着,臉龐通紅,青筋暴跳。人人都激動非常。

蔡琰曾經看過黃忠戰張武、陳孫。感覺黃忠的武藝應該跟趙雲不相上下。如今在安陽這麼個小地方,應該沒有敵手。因而就沒有去想勝負的事情。後來,聽到動靜,似乎與自己的預想有些出入,便帶了黃月英、徐庶等人趕了過來。

士兵見到蔡琰,自然往旁邊讓開。蔡琰到了陣前,舉目一望,對面之人居然是呂布。呂布不認識蔡琰,是因爲董卓知道自己的手下經常強搶民女,曾有嚴令,所有士卒都不得騷擾蔡琰。呂布爲了表示以身作則,便沒有見過蔡琰。只要知道蔡琰在某個地方,呂布就絕計不去。但蔡琰卻多次見過經常招搖過市的呂布。

蔡琰問旁邊的士兵:“他們戰了多少回合了?”士兵回答:“兩百多回合了吧。”蔡琰道:“待兩馬分開之時,鳴金收兵。”

士兵聽了,立即照辦。見黃忠、呂布二馬交錯。便敲響了銅鑼。黃忠一聽,立即圈馬回陣。呂布戰了這些時,也有些疲乏了,同樣回去了。

蔡琰招呼回陣的黃忠休息。黃忠道:“末將慚愧。沒想到,在這小地方居然遇上個硬茬。”蔡琰讚道:“能與呂溫侯大戰兩百回合而不分勝負者,天下能有幾人?”黃忠詫道:“啊,這人是呂布?”蔡琰點了點頭。黃忠這時才感到有些激動。心裡也在想,假使早知道這人是呂布,只怕膽氣就沒有這麼壯了,說不定就敗了。這時候知道,已經不怕了。因爲已經不分勝敗了。

蔡琰問徐庶道:“元直有何計能除呂布?”徐庶道:“呂布有勇無謀,勝之不難。然此人貪生畏死,稍驚即逃。若欲除之,恐需仔細斟酌。”蔡琰道:“好,回去我們慢慢商量。”

等了一會兒,見呂布帶人往東面的道路退去了。蔡琰這邊的士兵也就轉回了城北的軍營。然後,天色已晚,就安寢了。

次日,呂布沒有再來。早飯後,徐庶、黃忠過來了。打過招呼之後,徐庶道:“庶昨日苦思一夜,想了很多。然而卻沒有想到能夠奏效的辦法。”黃月英道:“想了些什麼,說說。”徐庶道:“最常見的,就是讓漢升與呂布再次單挑,然後詐敗。我們在路上挖一個陷阱。漢升知道其位置,縱馬繞過。呂布不知道,必然踏中陷坑。然而呂布之馬,乃追風赤兔馬。情急之餘,也許能一躍出坑。故而此計未能售也。”

“的確,這是最容易想到的一種計策。”蔡琰道。

徐庶道:“再有,就是埋伏弓箭手。然一追一逃,究竟距離能夠拉開多遠卻沒有把握。倘若過近,弓箭手放箭就有可能傷及漢升。倘若過遠,又恐呂布不追。故此計同樣未售。”黃月英道:“怪就怪我軍的弓箭手的箭法太差了。”

黃忠道:“忠自認箭法還過得去。可遣吾兒黃敘乘蔡大家之寶馬引敵,忠再以箭射之。”蔡琰道:“黃敘病了十幾年,這纔剛剛好,能有什麼武功?此事休提。”

黃月英道:“誒,前些日子,我們不是拿了二十張神臂弓嘛。我拆了一張弓,又裝回去了。”蔡琰道:“嗯,有什麼問題嗎?”黃月英道:“沒有問題。我發現,這種神臂弓說到底它還是弓。箭法不好的人,儘管射程遠,力量大,還是射不中目標的。最方便的,還得是弩。弩對使用者的要求很低。普通士兵,只要稍加訓練,就能夠達到很高的準確度。”

蔡琰又問:“你說這些是幹什麼呢?”黃月英道:“剛纔元直說的第二計,不就因爲我軍弓箭手的箭法差嘛。用弩就可以了。我可以把弓改成弩。”

ωωω¸тт kΛn¸C〇

蔡琰問:“你一天能改多少張?”黃月英道:“工具我都有,就少材料。備齊材料需要一日。此後,一天能改出十張。”蔡琰一聽,道:“啐,完全是遠水不解近渴嘛。”黃月英道:“那就算了吧。”蔡琰道:“也不是算了。還是可以改弩的。這回用不上,下回就用上了。”黃月英嗯了一聲。

蔡琰道:“既然一時之間,不能想到除去呂布的辦法,那麼,我們就想想戰勝他的辦法吧。”徐庶道:“要戰勝呂布,辦法很多。呂布此人,只知掠劫,不識治理。彼軍自東而至,東邊漢中一帶估計已被其掠劫一空,沒有油水了。既受阻於安陽,爲了活命,彼必尋他處掠劫。我軍只需派出偵騎,查知其下落。然後將我三千軍士分作兩批,輪流發動進攻,晝夜不息。彼軍不得休息,必然疲於奔命。”

黃月英道:“哎,那神臂弓射程極遠,可以用來點火,焚其帳篷啊。”

“不錯,”徐庶道,“神臂的遠射非常適宜於夜襲。既如此,我軍只需派……”蔡琰插言道:“沒事兒,我跟我的親兵可以上。”徐庶接着道:“我軍將士只負責白天的話,那更是勝算在握了。”

第二卷 第383章 東溪春近第二卷 第275章 找到位置第二卷 第106章 界橋之戰第二卷 第250章 平定江南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二卷 第633章 平康小巷第一卷 第35章 熱面饃饃第二卷 第282章 互相拜訪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161章 能治兩人第二卷 第374章 莫尋塵世第二卷 第496章 紅藥闌邊第二卷 第408章 水影橫池第二卷 第561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311章 水軍情況第一卷 第12章 狹路相逢第二卷 第377章 蘭英凝念第二卷 第586章 諸天花雨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422章 弱袂縈春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一卷 第49章 才女蔡琰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二卷 第610章 掩人生暖第二卷 第132章 正面交戰第二卷 第391章 幾回無寐第二卷 第233章 殺六殺戮第一卷 第18章 當街殺人第二卷 第353章 銀漢詔虹第二卷 第816章 勞生怨別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324章 強盜邏輯第二卷 第385章 掌中杯盡第二卷 第669章 涼葉歸燕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徑偷期第二卷 第68章 公共安全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二卷 第540章 旋呼佳麗第二卷 第829章 草解宜男第二卷 第153章 殺戮平民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二卷 第653章 四季當窗第二卷 第825章 露英千樣第二卷 第403章 應解人同第二卷 第173章 折戟沉沙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479章 繞溪東注第二卷 第767章 陽和萬戶第二卷 第309章 輕重工業第二卷 第280章 親人不在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350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585章 澄江霽月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516章 瑤圖纘慶第二卷 第831章 雙妹碰頭第二卷 第610章 掩人生暖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638章 麻姑妙手第二卷 第676章 寒灰炙手第二卷 第216章 調虎離山第二卷 第404章 殘虹雲中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二卷 第105章 冀州易手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246章 對等分兵第二卷 第612章 存養天真第二卷 第511章 葉舟容易第二卷 第810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740章 宮腰低亞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二卷 第491章 梅蕊應紅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735章 檢降彤霞第二卷 第414章 照影摘花第二卷 第467章 勞君揮肘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615章 一經傳訓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419章 拈花嗅蕊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204章 當衆扒褲第二卷 第212章 連得兩將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606章 惱人情味第二卷 第514章 天淡銀河第二卷 第758章 閒窗經歲第二卷 第672章 停驂訪古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
第二卷 第383章 東溪春近第二卷 第275章 找到位置第二卷 第106章 界橋之戰第二卷 第250章 平定江南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二卷 第633章 平康小巷第一卷 第35章 熱面饃饃第二卷 第282章 互相拜訪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161章 能治兩人第二卷 第374章 莫尋塵世第二卷 第496章 紅藥闌邊第二卷 第408章 水影橫池第二卷 第561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311章 水軍情況第一卷 第12章 狹路相逢第二卷 第377章 蘭英凝念第二卷 第586章 諸天花雨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422章 弱袂縈春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一卷 第49章 才女蔡琰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二卷 第610章 掩人生暖第二卷 第132章 正面交戰第二卷 第391章 幾回無寐第二卷 第233章 殺六殺戮第一卷 第18章 當街殺人第二卷 第353章 銀漢詔虹第二卷 第816章 勞生怨別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324章 強盜邏輯第二卷 第385章 掌中杯盡第二卷 第669章 涼葉歸燕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徑偷期第二卷 第68章 公共安全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二卷 第540章 旋呼佳麗第二卷 第829章 草解宜男第二卷 第153章 殺戮平民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二卷 第653章 四季當窗第二卷 第825章 露英千樣第二卷 第403章 應解人同第二卷 第173章 折戟沉沙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479章 繞溪東注第二卷 第767章 陽和萬戶第二卷 第309章 輕重工業第二卷 第280章 親人不在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350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585章 澄江霽月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516章 瑤圖纘慶第二卷 第831章 雙妹碰頭第二卷 第610章 掩人生暖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638章 麻姑妙手第二卷 第676章 寒灰炙手第二卷 第216章 調虎離山第二卷 第404章 殘虹雲中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二卷 第105章 冀州易手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246章 對等分兵第二卷 第612章 存養天真第二卷 第511章 葉舟容易第二卷 第810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740章 宮腰低亞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二卷 第491章 梅蕊應紅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735章 檢降彤霞第二卷 第414章 照影摘花第二卷 第467章 勞君揮肘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615章 一經傳訓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419章 拈花嗅蕊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204章 當衆扒褲第二卷 第212章 連得兩將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606章 惱人情味第二卷 第514章 天淡銀河第二卷 第758章 閒窗經歲第二卷 第672章 停驂訪古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