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81章 基本軍情

首先問的是名字。這五個人的名字分別叫做荒熊、木西三、島八頭、分渡郎、通部。名字之後。就是住址,也就是家住哪裡。五人分別說了,但那些地名都是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接下來就是家中有些什麼人。這個問題看上去無關緊要,好像可以不問。其實,正因爲無關緊要,這才一定要問。

審問的時候,也緊打仗差不多的。不可一直進攻,也要給被審問者一點緩衝餘地。在現代審問中,第一問姓名,回答者是有可能造假的;第二問年齡、第三問性別,就沒有必要造假了。因而,詢問的問題,總是這樣不均勻排列的。幾個不重要的問題,中間突然夾一個重要一點的。警惕性稍一放鬆,就會坦白。

職業當然也是要問的。在這個年代,也就是問,你是幹什麼的,或者叫做以何爲營生,靠什麼吃飯。這五個人的職業都是一樣的。他們回答了。因爲是分開審訊,不可能撒出一樣的謊來。因而他們的回答是真實的。

他們回答的職業,居然是岡崎家族的家臣。在翻譯爲家臣之後。三鬥遲疑了一下,又補充爲護院。補充之後,感覺還是沒有能夠準確地表達意思。又說,跟親兵差不多。閻柔聽明白了,實際上,應該表述爲近身侍衛。

接下來詢問的,就是來意。也就是要弄清楚那些人到島上來幹什麼。是不是得知劉備一行人的消息之後,前來偵察的。俘虜們又坦白了。其來意,與劉備的水軍全然無關。他們是來跟下面某個勢力的人接頭的。

這邊還沒有問完呢,就有士兵報告,說遠處發現了船隻。上一次,這些岡崎家族的侍衛來的時候走的是海島的北面。而這次發現的來船,卻是東南面。劉備的船隊就依靠在海島的南面。自東南而來的船隻,只要足夠近,就能發現劉備的船隊。發現之後,很可能會離開。

閻柔一下子就猜到,這就是與岡崎家族侍衛接頭的某個勢力的人來了。而這個時候,如果想將船隊隱藏起來,也已經來不及了。要隱藏,至少得把船隻開到西南方向去。停靠的船隻得先駛離海島一段距離,然後才能夠轉向西方。而那個時候,肯定就已經被來船看見了。

因此,閻柔下令,新大船原地不動,小型戰船出動十艘,戰將盛曼、蔣舒帶隊。務必將來船帶過來。

這是劉備水軍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水面作戰。人人如臨大敵。出動的十艘小型戰船,本來存在減員的情況。這時,又調劑了一下,以滿足的狀態開了出去。每船三十人,船槳翻飛,疾如飛魚,迎向了來船。

來船發現劉備戰船的時候,相距約五里。前面不是說過,兩米的高度可以看九里嗎?不錯。但來船上面的人是坐着的,沒有達到兩米的高度。而且,他們的眼光集中在海島上面,對於西面,並沒有注意觀察。

因而,等到來船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就只有五里了。看見了,十艘船。而且十艘船近似於一字排列。不是什麼椎形陣,而是一個倒弧形。邊上的船更加突前一點。那是要準備抄敵人後路的。

來船看見情況不對之後,一時之間,並沒有反應。上面的人,還是有反應的。但人的反應並不等於船的反應。人,反應過來之後,得拿出一個決定。命令下達之後。划船的人執行其命令,船隻纔會有所反應。

不錯,這艘船到福江島,是來接頭的。這就是他們原本的使命。因而對於他們來說,福江島上有人,是正常的。現在的情況是,人,多了一點;而且似乎還帶着敵意。

福江島上的俘虜已經交待,他們是岡崎家族的近身侍衛。而這時候的來船,來自的某種勢力,那個勢力,實際上纔是真正的岡崎家族的家臣。雙方背後的勢力,打個比方來說,就是這樣的:近身侍衛的背後勢力是總老闆,來船背後的勢力是小老闆,而那個總老闆和小老闆卻又是一家的,並且,總老闆本來就對小老闆享有生殺的權利。

因而,來船上面的人面把劉備的船隻當作岡崎家族的船隻了。如果岡崎家族真的要殺的話,是不能反抗的。因而,來船最後的反應,並不是逃跑,而是乖乖地,被帶到了岸邊。

其實,就算是想要逃跑的話,也是跑不掉的。來船的速度明顯低於劉備的戰船。只不過,如果真要逃跑的話,跳海而逃,是有可能跑掉一兩個人的。

靠岸後。來船上面的人被押上了岸。共有八個人。閻柔還是先繼續審問原來的俘虜,審問完了,這才審問這第二批新俘虜。全部都審問完了,閻柔這才找到劉備,向劉備彙報情況。

“哥哥,事實似乎有些嚴重啊,”閻柔道,“看上去,一時半會兒的,我們是回不去了。”劉備道:“我聽人說,天無絕人之路。只要我們安定下來,假以時日,是一定能夠回去的。”

閻柔道:“哥哥說的是。不過,安定下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七百多張口啊,要吃要喝,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就比如說,我們就在這個島上墾荒播種,還沒等到長出糧食來呢,自己就先餓死了。”劉備道:“看賢弟的臉色,定然已經胸有成竹了。就別掖着了,說出來吧。”

閻柔道:“兄弟倒是想了一個辦法。青州是去不了了,幷州也回不去了。知道的地方。就有一個督郵的故鄉。而那個故鄉,尚在南方的五、六百里之外。有十日航程。十日航程,誰知道會遭遇幾場風暴?而且就算是平安到達,島上已經沒有了人煙了。維持補給也是不成的。因此,我們就近想辦法。經過審問,我們發現,在東北方向,就有大片的陸地。而且人口密集,農事發達,出產豐富。故此,兄弟想。哥哥是不是可以考慮把這兒的統治者取而代之。然後我們就能安定下來了。”

劉備道:“我們遠來是客。常言道,客不欺主。怎麼一來就要奪權?”閻柔道:“這也是不得已而爲之。不奪權,我們就沒有吃喝。”

劉備想了想,道:“不會殺傷很多人吧?”閻柔道:“對,這纔是仁義之士應該考慮的事情。奪權,是一定的。我們要做的,只是儘量減少殺傷。並且,我們在奪權之後,以哥哥的仁德,定能理順吏治,輕徭薄賦,讓這裡的黎民百姓得到好處。那纔是仁義行天下。”

劉備道:“先別說那些好聽的。你得說說,準備怎麼奪權。該不會是硬拼吧?”

“那怎麼會呢?”閻柔道,“我想的,倒是不多有殺傷。而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就這七百多人,拼一個就少一個。能不拼就儘量不拼。因而,周圍的一切,我們都應該善加利用。”

“我先說一下地形。就在我們現在這個位置的東北方向,有一大片陸地。長,大約三百里;寬,約一百里。這片土地的統治者是岡崎家族。而有岡崎家族這片陸地的東北方呢,又有兩塊陸地。下面,也就是南邊的那塊陸地,比岡崎家族這片陸地要小,大約相當於一半左右吧;而另一塊陸地,則像是筆劃裡面的‘橫勾’一樣,居於北方和東方,面積有相當於三個岡崎家族的這片陸地。這兩塊陸地的統治者,是歌田良家族。其實歌田良家族的地方還不算大,最大的,還算是津澤宮家族的領地。津澤宮家族的領地,也位於歌田良家族領地的東北方。長約一千二百里,寬約三、四百里,其面積,就跟我們的新平州差不多大了。不過,這還沒完。在津澤宮家族領地的北方,還有池帶家族的領地。長寬均爲四百里。不過,由於位置極北,冰雪覆蓋,就不怎麼發達了。哥哥聽清楚了吧?”

劉備道:“具體的,愚兄當然記不住。不過其概要,倒是記住了。總的來說,也就是一字排開,四個領地。最弱的,是一南一北。中間兩個都比較強。我們要對付的,就是最南邊的。是這樣的吧?”

“對,就是這個麼意思,”閻柔道,“我們要對付的,是最南邊的岡崎家族。督郵譯成家族,照兄弟看,就跟國家差不多。因爲那岡崎家族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家族,那兒的人,也不全都是親戚,而是國家一樣的、一種統治的方式。哥你能夠想到,岡崎家族明顯弱於歌田良家庭,那歌田良家族一定會南侵的。而實際上,四塊領地卻處於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這說明,岡崎家族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其抵抗能力,使得歌田良家族不能夠輕易勝之。而如果歌田良家族投入大軍的話,又擔心津澤宮家族抄其後路。就因爲這種相互的掣肘,這才苟延殘喘至今。”

劉備道:“不錯。想來,北邊的那個叫什麼帶的家族,情形也差不多吧。”

“是的。北邊的,叫池帶家族,”閻柔道,“也就是說,南北兩塊領地的存在,自身的抵抗力,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如果完全不堪一擊,很快就會被滅掉。於是,他們很重視軍隊的建設。而現在,南邊的岡崎家族的軍隊建設就出了一些狀況。”

“岡崎家族的軍隊,由幾支小家族的軍隊組成。在這些小家族的軍隊中,由一支軍隊爲主,其餘小家族的軍隊爲輔。軍隊就是這樣構成的。以往,爲主的那個家族是川賀家族。川賀家族的家主,夭隅二久,武藝高強,精勇兵法。不巧,這位夭隅二久卻死了。夭隅二久死了之後,川架家族繼任的家主吉島就不行了,整一個紈絝子弟。所以,雖然川賀家族的士兵在以往的戰鬥中立下了功勳,但是卻再也不能以他們爲主了。而接下來,又由哪個家族的軍隊爲主,就成了一個麻煩的事情。

“據俘虜們交待,岡崎領地,似乎沒什麼人才。有可能代替夭隅二久位置的,就兩個人。一個是宗水家族的家主菊佐。這位菊佐,以往跟隨夭隅二久作戰,倒也比較英勇,就是少了一些謀略。另一人,是岡崎本家的原橋渡。據說,這個原橋渡沒什麼本事。只因爲沒別的能人了,就他資歷深,這才脫穎而出。岡崎家族的家主,名叫鹿本八東,據他本人的意思,是想讓菊佐接任。但那個菊佐卻不會說話,也不會交際和應酬,就這麼下去,菊佐肯定會落選的。

“誰不願意自己家族的軍隊做主呢,但是那個原橋渡實在是差勁。如果讓原橋渡主持軍隊,岡崎家族肯定會被歌田良家族覆滅的。因此,在更大的利益面前,鹿本八東決定,與菊佐聯合,推菊佐上任。

“這樣一來,就是玩陰謀詭計了。一旦菊佐並不是那麼可靠的話,上任之後,菊佐就有可能要挾鹿本八東。嚴重的話,這塊領地,也極有可能自岡崎家族之手,轉移給宗水家族。那樣一來,鹿本八東就成了岡崎家族的罪人了。

“因此,經過考慮之後,就有了福江島的這次會晤。第一條船,就是鹿本八東派出來的近身侍衛。十六名侍衛,現在剩下五名。第二條船,就是宗水家族派來的八個人。八個人當中,有一個人名叫築向五。他是宗水家主菊佐的兒子。築向五是作爲人質來的。鹿本八東將在獲得菊佐的兒子築向五之後,再將菊佐推上全軍指揮的寶座。

“以上就是岡崎領地的基本軍情。哥哥你看,還有什麼需要了解的?”

“原來,又是這些老一套。攘外不足,內耗有餘。有那功夫、有那本事,對外作戰去啊。唉,前車可鑑啊。今後我軍內部,可千萬不要重蹈岡崎家族的覆轍啊,”停了停,劉備又道,“我想,就這會兒功夫,那個前面的軍主,夭什麼久的,他去世的消息,應該還在嚴密封鎖之中吧?”

第二卷 第353章 銀漢詔虹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二卷 第175章 攻城受挫第二卷 第332章 罷扇從容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165章 離開荊州第二卷 第797章 日長風靜第二卷 第297章 佔領島國第二卷 第829章 草解宜男第二卷 第51章 春天來了第二卷 第223章 連兵釋放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167章 遭遇溫侯第二卷 第350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413章 永日環堤第二卷 第811章 濃勝香醪第二卷 第446章 枝上綿蠻第二卷 第744章 青回柳眼第二卷 第218章 詐死蠢計第二卷 第717章 波上無影第二卷 第510章 家山回首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153章 殺戮平民第二卷 第102章 面首干政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622章 悵望林泉第二卷 第193章 攻不攻城第二卷 第675章 鏗然一葉第二卷 第104章 陰謀陽謀第二卷 第54章 陌生老者第二卷 第270章 升官得賞第二卷 第304章 出征在即第二卷 第793章 爽天如水第二卷 第826章 浮動持杯第二卷 第266章 整體戰略第二卷 第628章 寒輕霧重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447章 光陰輕棄第二卷 第578章 憐才深意第二卷 第744章 青回柳眼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571章 齊共南山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75章 矯詔檄文第二卷 第429章 人情耐久第二卷 第558章 濃潤侵衣第二卷 第242章 人肉搜索第二卷 第457章 汀花雨細第二卷 第373章 似玉纖柔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330章 臺殿竹風第二卷 第613章 回頭光景第二卷 第482章 江閣煙鴻第二卷 第668章 復暖前香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76章 釣幷州兵第二卷 第448章 雨滴空階第二卷 第86章 公孫瓚軍第二卷 第752章 風光鶯語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第二卷 第702章 長空黯淡第二卷 第65章 因何後退第二卷 第178章 三死三利第二卷 第244章 七嘴八舌第二卷 第489章 滿面殘紅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227章 厲兵秣船第二卷 第502章 廬阜嵯峨第二卷 第75章 矯詔檄文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492章 路隔秋江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818章 羅幕輕寒第二卷 第103章 減震疊片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423章 水泛落英第二卷 第425章 綠柄嫩香第二卷 第108章 河間張合第二卷 第93章 拖延時間第二卷 第231章 吳郡大軍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一卷 第43章 芙蓉多姿第二卷 第192章 首頓飽飯第二卷 第247章 三面受敵第二卷 第276章 發現陸地第二卷 第359章 全迥冷谷第二卷 第163章 空手索賄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820章 苦恨從容第二卷 第81章 籌備守關
第二卷 第353章 銀漢詔虹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二卷 第175章 攻城受挫第二卷 第332章 罷扇從容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165章 離開荊州第二卷 第797章 日長風靜第二卷 第297章 佔領島國第二卷 第829章 草解宜男第二卷 第51章 春天來了第二卷 第223章 連兵釋放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167章 遭遇溫侯第二卷 第350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413章 永日環堤第二卷 第811章 濃勝香醪第二卷 第446章 枝上綿蠻第二卷 第744章 青回柳眼第二卷 第218章 詐死蠢計第二卷 第717章 波上無影第二卷 第510章 家山回首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153章 殺戮平民第二卷 第102章 面首干政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622章 悵望林泉第二卷 第193章 攻不攻城第二卷 第675章 鏗然一葉第二卷 第104章 陰謀陽謀第二卷 第54章 陌生老者第二卷 第270章 升官得賞第二卷 第304章 出征在即第二卷 第793章 爽天如水第二卷 第826章 浮動持杯第二卷 第266章 整體戰略第二卷 第628章 寒輕霧重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447章 光陰輕棄第二卷 第578章 憐才深意第二卷 第744章 青回柳眼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571章 齊共南山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75章 矯詔檄文第二卷 第429章 人情耐久第二卷 第558章 濃潤侵衣第二卷 第242章 人肉搜索第二卷 第457章 汀花雨細第二卷 第373章 似玉纖柔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330章 臺殿竹風第二卷 第613章 回頭光景第二卷 第482章 江閣煙鴻第二卷 第668章 復暖前香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76章 釣幷州兵第二卷 第448章 雨滴空階第二卷 第86章 公孫瓚軍第二卷 第752章 風光鶯語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第二卷 第702章 長空黯淡第二卷 第65章 因何後退第二卷 第178章 三死三利第二卷 第244章 七嘴八舌第二卷 第489章 滿面殘紅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227章 厲兵秣船第二卷 第502章 廬阜嵯峨第二卷 第75章 矯詔檄文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492章 路隔秋江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818章 羅幕輕寒第二卷 第103章 減震疊片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423章 水泛落英第二卷 第425章 綠柄嫩香第二卷 第108章 河間張合第二卷 第93章 拖延時間第二卷 第231章 吳郡大軍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一卷 第43章 芙蓉多姿第二卷 第192章 首頓飽飯第二卷 第247章 三面受敵第二卷 第276章 發現陸地第二卷 第359章 全迥冷谷第二卷 第163章 空手索賄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820章 苦恨從容第二卷 第81章 籌備守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