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711章 一場消黯

衆人聽得溫玉華髮話,立即散開,掀瓦推牆,找尋傷者去了。

“巫苓燕──”萬臨山聲音嘶啞,淚流滿面,不由得望空狂號:“我有負於你呀!”

河北扁擔溝七星山莊四莊主遊岱山一溜煙跑過來:“啓稟溫姑娘,已找着巫苓燕姑娘。看起來,她似乎沒有受傷。”

“嗯?以巫姑娘的武功,捲入泥石流怎能活命?我得去看看。”溫玉華隨即起身,邁步之前,眼睛餘光掃了一下萬臨山。

卻見萬臨山呆呆的,面無表情,像在沉思,又似漠不關已,完全沒有應有的歡喜。

溫玉華把了把巫苓燕的脈搏,問道:“不知巫姑娘的內功師承何門?”巫苓燕詫異地反問:“內功?什麼是內功?”溫玉華道:“就是飛奔行立坐臥時候的呼吸意念之法。”巫苓燕想了想:“只有尊師無玫仙姑教了一種。”溫玉華道:“這種內功非常奇怪。既是我師父所教,還請巫姑娘說說是怎麼回事。”巫苓燕道:“是。尊師無玫仙姑讓我在睡覺之前,側身而臥,雙足併攏,身體捲曲,以兩個食指塞住雙耳,傾聽心跳之聲。就是這樣。”

雷再招道:“就這麼簡單。我要不要也練練?”

溫玉華道:“這是少林派的金剛童子功。原來女子也能修習。你就不要練了。內功之法,切忌混淆。”

“報──”雲臺派戚長勝遠遠地就開始呼喊,奔到近前,上氣不接下氣地道:“啓稟溫……溫姑娘,倒塌的,倒塌的雪山阻斷……了江水,可以……可以過江了。”

溫玉華喜道:“請絕軍師發令。”

雷絕招也不謙讓,道:“剛倒下的泥土鬆軟不實,請丐幫幫主言壽風率湯擇田、谷孝義、冷華峰、婁開河四位長老在上面往來奔行,踏出一條行馬之路。其餘人等,迅速挖出馬幫物資,準備上路。巫苓燕已經行動如常,就由你負責照看萬臨山。”

衆人聞聲而動,很快便找出大部分馬幫物資。趕在江水決口之前,通過了雅魯藏布江。

子虛十四年的春節,就這麼一晃而過。

自熱泉開始,雷家四姐妹就不再活潑。墨脫地震之後,萬臨山、巫苓燕二人也變得沉默寡言起來了。

當萬臨山以爲巫苓燕葬身泥石流之時,悲痛萬分,深深後悔沒有珍惜巫苓燕往日對自己的情義。然而,在得知巫苓燕死裡逃生之後,卻又立即心生猶豫,躊躇不前了。

終於趕到了拉薩。

偵騎隊早早地再次渡過雅魯藏布江,繞道拉薩的北面宿營。然後起了個清早,向拉薩進發。

色拉烏孜山下是色拉大乘寺。該寺規模宏大,佔地甚廣,有措欽大殿、麥巴扎倉、結巴扎倉、阿巴扎倉和三十二個康村,僧侶達五千餘人。

此時,色拉寺正在進行展佛大典。

高原上的陽光強烈而燦爛。在湛藍的天空襯托之下,白雲格外多姿。佔地十五畝的紅牆、白檐、金頂,散發出一種熱烈的氣氛。各地僧衆百姓從幾條灰褐色的崎嶇小道循序而來,進寺繞行一番後,轉到寺背東面的巖坡之下聚集,分列在巖坡巨型鐵架四周的平臺周圍。有一些人,還坐在寺牆之上。

雷絕招道:“新年剛剛過去,不知他們在舉行什麼重大的慶典。我們從這個方向過去,直接插到鐵架的正面觀望。如何?”溫玉華道:“好。”

忽聽鼓樂法號響起,上百喇嘛、信徒肩上扛着緊裹的畫像,由經堂涌出。手執法器、經蹯的喇嘛和戴着黃帽的高僧,莊重肅穆地走在前面。人們簇擁着,不斷有人向大佛獻哈達。

大佛畫像被擡升至鐵架頂端,然後由喇嘛展開,幅長十丈,直至底部平臺。兩旁彩佈列成八字。小喇嘛執黃色經幡立於大佛像頂。鮮豔的佛像與東昇的太陽交相輝映,虔誠的信衆紛紛頂禮膜拜,不少人拼命擠到佛像前拋獻哈達和錢,不斷向平臺爐內投放柏枝、香草。

“是釋迦牟尼像,”溫玉華命令道:“下馬跪拜。”偵騎隊全體依言全部伏拜於地。

山坡上,觀展佛的人羣雖極擁擠,但卻緩慢而有序地進退。吐蕃民衆嚴肅、認真、誠摯的目光與偵騎隊的伏拜,同樣出於旁無邪念的純淨,共同鑄就了這一莊重的時刻。

有僧侶過來問訊。然後方知,此次慶典,是爲了慶祝吐蕃與小勃律簽定互不侵犯協定。

吐蕃地處高原。雖與天竺、疏勒、龜茲、四川、大理諸國接壤,卻因爲喜馬拉雅山、昆倉山、大雪山等天然屏障,實際只與小勃律一國接壤。與小勃律簽定互不侵犯協定,就顯得特別重要。

雷絕招道:“簽下此協定,吐蕃便可免去後顧之憂,全力揮兵東進了。”

高原民衆普信佛教,卻因宗派不同,各派輒鬥不止。贊普谷卡巴統一吐蕃之後,改變了藏傳佛教,將密宗和顯宗合在了一起。出現了數教同堂的詭異現象。比如色拉寺的阿巴扎倉屬於密宗,麥巴扎倉和結巴扎倉就屬於顯宗。谷卡巴此舉對佛教雖有玷污之嫌,但吐蕃卻因此而得以統治。

現在,偵騎隊接上色拉寺,也就等於接上了吐蕃的官府。

色拉寺僧侶對偵騎隊並未多加盤查,反而對偵騎隊馬幫帶來的物資大感興趣。出重金,一舉將所有物資全部買下。又添加銀兩,讓偵騎隊將物資運往通麥。

通麥位於“川蕃道”上吐蕃最東部,離拉薩一千一百多裡,乃吐蕃的邊關。從通麥開始,還要經過三千多裡荒無人煙的雪山草地才能到達四川的灌縣。

自西向東奔騰了三千多裡的雅魯藏布江在通麥這裡拐了一個大彎,掉頭南下;經墨脫、薩地亞,改名布拉馬普特拉河,轉而向西;再經兩千多裡之後,在天竺國的西南部達卡入海。

天竺國暖和的海風難以越過高達兩千丈以上的喜馬拉雅山脈,只有從薩地亞,雅魯藏布江切割的山口吹進少許,故此沿江植物密佈,四季常青。墨脫以後,地勢驟險,江岸嶺谷高差達一千二百多丈,暖風受阻,徐行七百里後,及通麥而止。

自薩地亞至墨脫,氣候雖優於通麥,但其地勢封閉,與外界隔絕,故只有少數流亡之人安居而無集鎮出現。此次偵騎隊誤入墨脫,最終還是藉助地震之力方纔找到出路,墨脫之阻塞可見一斑。

通麥就不同了。它位於“川番道”上,西通林芝,東達波密,加上氣候溫暖,故繁華異常。另有一條發源於念青唐古拉山脈,叫做易貢藏布的河流在通麥匯入雅魯藏布江。易貢藏布盛夏時怒濤奔涌,水量充足;入冬之後,萬里封凍,又變作一條冰川。

化裝成馬幫的偵騎隊到達通麥之後,發現街上全是軍隊,上萬間房屋的大鎮,竟未遇一個百姓,十分可疑。

雷又招道:“鎮上沒有廟宇。那間叫做‘扎什達馬’的酒樓不斷有人進進出出。進出之人皆有隨從親兵,呵五吆六的,身份大是不凡。應遣人察勘一番纔是。”

雷絕招點了點頭:“不錯。此鎮已被軍隊戒嚴,察勘成功就有可能準確知道其軍隊的動向。須小心從事,爭取一擊成功。”

萬臨山道:“依在下看來,招弟、再招二位姑娘奔行無影,能當此重任無疑。”

溫玉華道:“不行。如此大事,最忌打草驚蛇。招弟、再招經驗不足,不能勝任。應該派遣博聞強記、老成持重之人前往纔是。我自己身爲主帥不能前往,故推舉言壽風、楊昌樂二人前往。”

雷絕招道:“好的。素聞華山派輕功別有蹊徑,卓司前掌門可同往接應。”

偵騎隊前行二十里,在一個叫做傾多的地方歇息。

兩日之後,言壽風、楊昌樂、卓司前才趕了上來。可把衆人給急壞了。

偵察‘扎什達馬’酒樓之時,吐蕃贊普谷卡巴正在接見大理和吐谷渾的使者。

楊昌樂道:“……那大理使者自稱奉掃北大元帥杜聞秀之命,攜重禮前來遊說吐蕃共伐四川。吐谷渾使者則稱吐谷渾國王已經接受大理杜元帥的提議,奉國王之命,前來督請吐蕃共襄盛舉。”

衆人聞此消息,大驚。高麗長白派掌門石固急忙問道:“吐番答應沒有?”

“沒有。”楊昌樂道:“那吐蕃贊普谷卡巴說,吐蕃連年內戰不斷,國力不濟,難以舉戰。又道,爲君者,當以和爲貴,對鄰國友好親善,讓國民休養生息纔是。他自己已受天朝‘西海郡王’的封號,並數次請婚,雖至今未得應允,但睦鄰友好局面已成,斷不可輕率毀之云云。言辭堅定,不容動搖。全不爲大理、吐谷渾兩國使者所動。”

很多人吁了一口長氣,連道“好險。”

言壽風道:“險什麼險?後面的才險。探到這些,我老叫化就想回轉了。幸虧楊掌門堅持留下,這才知道了後面的事。楊掌門,還是你說。”

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810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434章 宿粉棲香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570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502章 廬阜嵯峨第二卷 第222章 水軍不水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一卷 第26章 駐紮城西第二卷 第110章 裁軍增力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二卷 第443章 九色明霞第二卷 第332章 罷扇從容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橫卷第二卷 第216章 調虎離山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496章 紅藥闌邊第二卷 第181章 代攻幽州第二卷 第400章 玉酒頻傾第二卷 第708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208章 借糧豫州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596章 九陌風光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第二卷 第126章 女人善變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675章 鏗然一葉第二卷 第535章 同約探春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214章 曲阿建業第二卷 第667章 淡月西風第二卷 第653章 四季當窗第二卷 第736章 平蕪遠樹第二卷 第292章 故計重施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第二卷 第594章 南風吹竹第二卷 第190章 半路伏擊第二卷 第729章 浪浸斜陽第一卷 第39章 獨孤武功第二卷 第336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745章 鞦韆歌笑第二卷 第93章 拖延時間第二卷 第244章 七嘴八舌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107章 人才歸心第二卷 第559章 倚樓吟嘯第二卷 第297章 佔領島國第二卷 第536章 屈指尋思第二卷 第519章 金吾不禁第二卷 第115章 降白波軍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800章 侍女傾酒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二卷 第202章 關羽零碎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738章 千步虹橋第二卷 第601章 暖律潛催第二卷 第92章 硝煙間隙第二卷 第567章 問花先發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686章 輕雲時度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463章 靈光新賦第二卷 第243章 追上大軍第二卷 第560章 鼓角亂雲第二卷 第429章 人情耐久第二卷 第739章 漲海千里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337章 異花四季第二卷 第725章 春荑明玉第二卷 第529章 春撩狂興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432章 水闊魚沈第二卷 第487章 曲中雙淚第二卷 第64章 琴瑟和暢第二卷 第401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274章 數字名字第二卷 第629章 刀頭切藕第一卷 第32章 乘夜逆襲第二卷 第743章 弄妝試巧第二卷 第617章 短杖高提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二卷 第256章 戰況多變第二卷 第601章 暖律潛催第一卷 第3章 加入黃巾第二卷 第467章 勞君揮肘第二卷 第153章 殺戮平民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237章 降與不降第二卷 第149章 重蹈覆轍
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810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434章 宿粉棲香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570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502章 廬阜嵯峨第二卷 第222章 水軍不水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一卷 第26章 駐紮城西第二卷 第110章 裁軍增力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二卷 第443章 九色明霞第二卷 第332章 罷扇從容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橫卷第二卷 第216章 調虎離山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496章 紅藥闌邊第二卷 第181章 代攻幽州第二卷 第400章 玉酒頻傾第二卷 第708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208章 借糧豫州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596章 九陌風光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第二卷 第126章 女人善變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675章 鏗然一葉第二卷 第535章 同約探春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214章 曲阿建業第二卷 第667章 淡月西風第二卷 第653章 四季當窗第二卷 第736章 平蕪遠樹第二卷 第292章 故計重施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第二卷 第594章 南風吹竹第二卷 第190章 半路伏擊第二卷 第729章 浪浸斜陽第一卷 第39章 獨孤武功第二卷 第336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745章 鞦韆歌笑第二卷 第93章 拖延時間第二卷 第244章 七嘴八舌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107章 人才歸心第二卷 第559章 倚樓吟嘯第二卷 第297章 佔領島國第二卷 第536章 屈指尋思第二卷 第519章 金吾不禁第二卷 第115章 降白波軍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800章 侍女傾酒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二卷 第202章 關羽零碎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738章 千步虹橋第二卷 第601章 暖律潛催第二卷 第92章 硝煙間隙第二卷 第567章 問花先發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686章 輕雲時度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463章 靈光新賦第二卷 第243章 追上大軍第二卷 第560章 鼓角亂雲第二卷 第429章 人情耐久第二卷 第739章 漲海千里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337章 異花四季第二卷 第725章 春荑明玉第二卷 第529章 春撩狂興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432章 水闊魚沈第二卷 第487章 曲中雙淚第二卷 第64章 琴瑟和暢第二卷 第401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274章 數字名字第二卷 第629章 刀頭切藕第一卷 第32章 乘夜逆襲第二卷 第743章 弄妝試巧第二卷 第617章 短杖高提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二卷 第256章 戰況多變第二卷 第601章 暖律潛催第一卷 第3章 加入黃巾第二卷 第467章 勞君揮肘第二卷 第153章 殺戮平民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237章 降與不降第二卷 第149章 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