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

“哈哈這就是養魚被魚甩尾濺了自己一身水。”等周新聽到這件事已經是快八月的時候了,他從李靜宜口中聽到這件事,“後來騰訊是怎麼處理的?”

李靜宜回答道:“發了個公告,聲稱硅谷大爆炸在微博上發表的內容曲解了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好在硅谷大爆炸的微信公衆號上的文章是把騰訊高管的原話放上去的。

後來他們也沒再追究,事情就一直這樣拖下來了。”

周新聽完之後感覺很逗,國外的媒體們果然跑得更快,新媒體這種形式纔出來沒多久,就已經有自媒體人學會了這種吸引眼球的手法,而且玩得如此嫺熟,甚至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如何在不同平臺間進行引流。

雖然手段不怎麼樣,但是也算是人才了。

李靜宜見周新笑得很開心,於是問道:“養魚是指?養這些公衆號的經營者嗎?”

“騰訊想打造微信的內容生態,這打造起來要比微博難很多,因爲微信公衆號以長文章爲主,寫長文章還要能夠吸引讀者,這是一件多少有點技術含量的事情。

如果把騰訊構建的微信內容生態看成是一個水池,那麼水池裡大大小小的生物就是這些內容的生產者們,騰訊以爲你在我的水池裡自然被我手拿把掐,結果沒想到被魚撲騰兩下濺了自己一身水。”周新解釋道。

周新從李靜宜手裡接過Mphone2,看完硅谷大爆炸給騰訊高管做的專訪內容後問:“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好像打算拖字訣來解決這個問題吧?

他們一直都沒有正面回覆是否會開放他們的移動智能平臺給騰訊,高管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說還在研究這個問題。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這樣的吧?”

李靜宜點頭:“沒錯,這個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

周新說:“那騰訊怎麼沒有按照他們自己說的方案來找我解決呢?”

李靜宜說:“估計Pony還是想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解決,不想麻煩你吧。”

周新說:“這樣,Mphone的應用商店全線下架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應用,並且發公告這是對等原則,Mphone的持有量可是比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智能手機加起來還要更多。

至於其他手段就不需要用了,失去Mphone平臺支持的即時通訊應用會有多少用戶繼續支持,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周新嘆氣後說:“他們也一樣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不採取點手段他們還會以爲我們沒有辦法,對等原則吧,至於對消費者產生的影響,在公告裡把歉意表達到位,把責任丟給諾基亞和摩托羅拉。”

李靜宜問:“其實我不太懂,這段時間輿論上的攻勢好像沒有作用,並且這種口頭上的壓力看上去是無法對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造成實質性的影響,也無法讓他們放棄潛在利益做出妥協。

那爲什麼我們還要做這件事,這段時間光是廣告營銷費用應該也花了不少錢吧。”

周新說:“我的邏輯在於,要把這件事做最大範圍的宣傳,來打擊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智能手機生態。

還是剛剛的水池理論,如果說智能手機軟件生態也是水池,我們這邊的水池大一些,裡面的生物種類和數量都要更多,但是他們的水池發展的也還不錯。

這時候這件事相當於投放了一種生物厭惡的信息素到他們的水池,雖然現在在他們水池裡的這些生物跳不出去,但是新的生物在進入他們水池前會猶豫,因爲這種信息素散發的信號會讓他們選擇我們的水池。

這件事就是信息素,我要藉此來向硅谷乃至全球的開發者羣體散播一個信號,哪怕是我周新,我旗下的移動應用都會在他們的平臺上受到不公的待遇,更別提你們的應用了。

這件事的影響不用很久,最晚一年左右就能看到,他們的軟件生態將逐漸失去活力的。”

李靜宜現在在新興投資工作,因爲她之前一直學的是理工科內容,從伯克利分校碩士畢業之後就到了自家公司。

周新給她的選項是他旗下的企業隨便選,最開始李靜宜想去拳頭,因爲這家遊戲渠道方從外部宣傳來看非常有活力而且很有意思,在去實習之後她放棄了這個想法。

因爲工作環境舒適,周圍同事有趣,工作內容卻很無聊,無論是哪個崗位工作內容都很無聊,像發帖帶節奏這種工作會有點意思,但是都外包出去了。

最後還是試了一圈下來,李靜宜還是覺得做投資有意思,看項目做判斷屬於是技術含量和趣味性並存了。

在進入新興投資之後,她一直做的都是互聯網相關的投資,在投之前有周新這個外置大腦,可以幫她規避很多風險,像有的互聯網公司屬於看似花團錦簇,實際敗絮其中。

李靜宜聽完思考片刻後說:“你的說法是建立在無論是摩托羅拉還是諾基亞,他們的智能手機用戶數長期無法超過Mphone,並且被Mphone拉開比較大的差距時才成立。

如果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在硬件層面能迎頭趕上的話,即便有可能遭受不公平的待遇,開發者們爲了利益也會咬牙在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平臺上開發應用的。

資本總是趨利的,看的項目越多,以及瞭解到的歷史越多,越清楚實際上這幫互聯網公司和傳統行業的公司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並不像外界宣傳的那樣真實和酷,實際上大部分也是以利益爲導向的企業。”

李靜宜停頓片刻後說:“不過完全能理解,企業需要存活下來必須要盈利,真正具備所謂極客精神的公司太少了。”

“具備極客精神的員工、管理者和背後的股東都極客,不是說某一個組成部分極客就夠了。當年谷歌剛成立的時候他們整個團隊都挺極客,挺有理想的。

但是要發展,就必須要對外融資,你在對外融資的過程中無法以是否極客爲標準來要求投資人,這就導致出現了不極客的股東,在這些以利益爲導向的股東們控制下,接受了百度收購谷歌的方案。

被百度收購之後的谷歌還怎麼極客起來?”周新說:“這太難了。”

“你剛剛說的那個問題確實是這樣,只要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的移動平臺用戶數擺在那裡,總是會有企業爲了盈利去幫他們做應用,我們能做的只是減少這個數量,讓Mphone的軟件生態比他們要更豐富,追求長期主義的勝利。”

周新想了想接着說:“其實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高管都從某個渠道找過我,他們的意思是雙方可以合作,只要我出售多點觸控顯示屏專利的使用權給他們,他們就能讓微博和微信登陸他們的移動平臺。”

李靜宜翻了翻白眼:“他們倒想的美,憑空給我們製造障礙,然後拿這個他們製造的障礙當籌碼再來和我們交易。”

周新說:“這就是爲什麼我要自己做硬件生態的原因,很多時候只做軟件很容易被其他廠商所裹挾。

當年網景的失敗就是這樣,他們面對微軟的強制捆綁銷售時毫無還手之力。如果我沒有Mphone這樣的平臺只能被他們宰割。”

李靜宜最開始的時候不太理解爲什麼要自己做手機,這個行業和周新之前的履歷跨度有點大,即便後來Mphone取得成功,她也認爲完全可以只做操作系統和軟件。

也可以作爲上游的技術供應商,沒必要自己親自下場,從短期來看顯然是做集成方能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從長期來看,一般專注於某一細分領域的頭部供應商都能細水長流。

現在來看,自己做平臺確實沒有問題。

周新接着說:“其實多點觸控的技術原理大家都研究的差不多,這一技術我們率先實現突破之後,他們再復刻也沒太大難度。

對諾基亞和摩托羅拉來說唯一的難點在於,他們想做到和Mphone一樣的精度就沒辦法繞開Mphone的專利。

因爲只有Mphone的觸摸屏是通過X軸和Y軸結合進行手指觸控位置定位的,這一技術他們一直想不到有什麼辦法可以繞開。”

當週新和李靜宜在聊最近的動態時,鮑爾默則在比爾蓋茨的莊園裡,鮑爾默是微軟最早的員工,和比爾蓋茨一路共事到今天,屬於心腹中的心腹。

“比爾,智能手機是未來重要的發展趨勢,我越來越認爲它會徹底取代現在的手機形態,也會徹底淘汰掌上電腦這一產物,我們需要重新對這件事重視起來。

之前我會覺得我們和英特爾、摩托羅拉合作,可以打造智能手機時代的wintel聯盟,但是事實好像摩托羅拉和我們並不存在太多的共同利益。”鮑爾默說。

比爾蓋茨問:“因爲最近Newman對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的公開指控,讓你失去了對他們的信任麼?”

信任這玩意屬於薛定諤的狀態,不需要的時候一文不值,需要的時候往往會成爲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老鄉們不信房價神話之後,這玩意就如同泡泡一樣一個接一個的爆炸,之前信的時候,任你怎麼從宏觀到微觀從人口到居民債務情況一通分析,總之就是會漲。

鮑爾默搖頭:“不是,我怎麼可能因爲新聞消息而對和摩托羅拉的合作產生懷疑。

而是因爲按照我們和摩托羅拉之間達成的合作計劃,他們未來的智能手機需要搭載微軟的操作系統,但是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放棄自研操作系統的打算。

摩托羅拉正在大肆從Matrix和Palm挖人,而且挖的都是操作系統領域的專家,他們之前做操作系統的研究部門也沒有更改研發任務和工作計劃。

Palm是最早做掌上電腦的公司,蘋果早期推出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對Palm OS有大量的借鑑。

我們的戰略部門在研究之後認爲摩托羅拉和我們的合作屬於備案性質的合作,他們如果自研手機操作系統無法達到預期,纔有可能考慮微軟的操作系統。

我們認爲摩托羅拉同樣看到了智能手機未來的市場前景,他們不想和我們在智能手機市場分享利潤。智能手機未來成爲和個人電腦同樣級別的市場時,那應用商店百分之三十的抽成將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鮑爾默說完後,比爾蓋茨沒有說話,他沉默了一會後問:“收購Matrix要多少錢?”

鮑爾默顯然被這個想法所震驚了:“比爾,Matrix好像不是我們所能買得起的。

Mphone2的銷量一個季度已經破五百萬了,而且這是因爲產能只有五百萬,定價749美元的手機在發售一個季度之後在市場端仍然供不應求,這還是北美市場第一次出現這樣的現象。

Matrix的估值至少都是五百億美元以上,我們要想收購Matrix還要付出一定的溢價。

而且你和Newman打過很多交道,你應該清楚對Newman而言,他整體出售Matrix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這不現實。”

比爾蓋茨說:“如果我們把溢價提高一倍呢?一千億美元。”

比爾蓋茨見鮑爾默沒有回答,接着說:“Matrix的前綴不是以New開頭的,我認爲我們還是有機會收購的。”

鮑爾默問:“但是我們從哪裡來這麼多流動資金呢?我們現在賬面上可沒有這麼多流動資金讓我們去收購Matrix。”

資本家都信奉一個原則,那就是隻要價碼開得夠高,沒有買不到的東西,鮑爾默在聽到價格後就把周新不會答應這件事給忘了。

比爾蓋茨說:“股權置換,推動微軟和Matrix合併,我親自去和Newman聊。”

鮑爾默說:“這可以作爲一個方案,只是在我印象裡,Newman很少接受股權置換的協議,之前不管是我們還是雅虎都提過類似的方案,他都沒有接受。

如果Newman不接受合作的話,我想的是我們還是要加大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投入,有了Xbox的經驗,我想我們未必不能做手機。

其實手機行業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微軟也具備足夠的品牌號召力,我們做手機還是有很多成熟條件的。”

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107章 明新會(求訂閱!)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367章 MIPad第37章 反擊第156章 用戶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40章 IPO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89章 產業升級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23章 CAAS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230章 訪談2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6章 輕鬆拿下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65章 趨勢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269章 被坑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34章 聖誕節第309章 連環雷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9章 遊戲領域的失敗者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59章 旋轉門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164章 在申海第106章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313章 全國產的130nm生產線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259章 旋轉門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232章 宿敵第105章 百人會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20章 蓋茨要見我?
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107章 明新會(求訂閱!)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367章 MIPad第37章 反擊第156章 用戶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40章 IPO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89章 產業升級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23章 CAAS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230章 訪談2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6章 輕鬆拿下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65章 趨勢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269章 被坑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34章 聖誕節第309章 連環雷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9章 遊戲領域的失敗者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59章 旋轉門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164章 在申海第106章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313章 全國產的130nm生產線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259章 旋轉門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232章 宿敵第105章 百人會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20章 蓋茨要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