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專利公開

“那你們最近一個月的用戶數是多少,然後日活大概在多少?”投資人進一步追問細節的時候,創始人團隊開始顧左右而言他。

實際上就是初始值過少,所以最近開始投放廣告引流,發現引流效果不錯,用戶數終於出現爆發式增長,然後希望從外面拉投資來進一步投放廣告引流。

當然硅谷的金融服務過於成熟,會做風險投資的不止有企業還有個人,有很多原本是某初始公司員工後來公司上市實現財富自由的程序員,都會去做一些風險投資。

這類風險投資其實沒有太多項目識別能力,他們也不會對用戶人數這類數據深究,這類投資更看的是人,創始人我是否熟悉,以及看產品是否足夠有想象力。

谷歌的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在拉到一百萬美元投資的時候,別說用戶,谷歌搜索引擎的demo都還沒寫出來。

現在移動互聯網投資已經初步展現出當年互聯網浪潮時的氣勢,只要你的履歷有足夠的說服力,即便什麼都沒有,投資人就敢投。

Matrix內部一些中層和創業者勾結在一起創辦的企業更是受到追捧,因爲中層手裡掌握着一些權力,比如Mphone應用商店的推薦位之類,這種資源就是最好的佐證。

這就和淘寶崛起的那些年,隨便一個淘小二都能享受到時代紅利,現在的Matrix已經初露崢嶸,其中一些中層享受到了權力帶來的紅利。

移動互聯網浪潮開端後,電子支付在阿美利肯攻城掠寨,其他電子支付還在做網頁支付的時候,唯一一家手握二維碼技術的NewPay,在線下支付領域大殺四方。

所有但凡想做電子支付的傳統消費企業,只能選擇NewPay作爲他們的合作伙伴。

X.com推出了基於紅外脈衝技術,也就是NFC技術的前身,的電子支付功能,但是這一功能要大規模推廣可比二維碼複雜多了。

首先要對購買支持NFC功能的專用設備,其次手機也要支持NFC功能,後世一直到2016年都有不少智能手機不支持NFC功能,更別提現在了。

這套解決方案想大規模鋪開幾乎不可能,少數和X.com深度利益捆綁的零售巨頭在做了成本測算之後同樣放棄了這個想法,只是在少數幾家超市嘗試着推廣了一下。

這還需要消費者、手機廠商兩方的配合,市面上只有寥寥幾家公司推出了支持NFC功能的智能手機,準確來說只有兩款智能手機支持NFC功能,其次這兩款手機的市場佔有率低的可憐。

支持X.com線下電子支付的零售門店輻射範圍內,這兩款手機的消費者數量少的可憐,同時他們又是X.com的客戶,還願意通過X.com來買單,這數量就更少了。

殘酷的現實讓馬斯克認識到,NFC壓根不是X.com一家企業能推動的。這要麼靠國家的力量,要麼靠產業聯盟的力量才能推動。

“這完全不現實,我們需要說服大量的傳統企業花高額成本去對他們的支付設備進行改造,同時還不能保證有多少收益。

Newman旗下的企業已經形成了配套打法,和NewPay合作的好處是肉眼可見的,和X.com合作的好處只停留在想象中,我們花十億美元去補貼線下商家,讓他們做NFC改造完全是得不償失。

這筆錢不如拿去華盛頓遊說,讓華盛頓通過行政命令去逼迫NewPay開放他們的二維碼專利,這比我們去重新搭建一套體系要現實得多。”馬斯克很現實。

NewPay、騰訊和阿里巴巴這三家企業形成的配套打法,在這個時代堪稱是降維打擊。

騰訊的辦公軟件從最開始的只有即時通訊軟件,到後來的辦公軟件和辦公共享,再到現在的數據分析。

採用騰訊的整套解決方案,能夠從數據上幫助企業挖掘數據的價值,而NewPay能和騰訊的數據分析軟件通過接口打通,數據可以實現實時更新,對企業而言可以實時掌握最新的經營現狀,同時對未來做出分析。

對於零售類企業來說,這套組合拳最大的好處在於加快了貨物的週轉率,之前存貨週轉率可能是三百天,現在這個時間縮短到了一百八十天。

這對他們來說是質的飛躍。

另外阿里巴巴則是提供線上購物解決方案,數據同樣可以集成到騰訊的數據分析軟件裡,從數據角度爲企業提供大量有價值的分析結論。

和這套後世互聯網配套打法相比,X.com多少有點不堪一擊了。

馬斯克打算朝華盛頓施壓,微軟想收購X.com。

“X.com是目前市面上市佔排名第二的電子支付軟件,佔據了超過百分之十的市場份額”

微軟負責戰略收購部門的高管正在向鮑爾默彙報,微軟內部已經將進軍智能手機領域定位了最重要的戰略,爲了實現這一戰略,硬件層面的收購遠遠無法滿足。

微軟收購了plam這家掌上電腦公司,然後又和黑莓達成了意向,打算收購黑莓,有Mphone在前,黑莓遠沒有後世那麼著名和暢銷。

當然對微軟來說,像黑莓這個體量的企業正好,有一定的死忠用戶,然後又沒有什麼歷史包袱,債務也在一個完全可控的範圍內,對微軟的財務狀況不會造成任何負擔。

鮑爾默還想收購軟件公司,電子支付領域就是微軟瞄準的目標。

微軟內部研究過Mphone的生態,瞭解過MOS的自帶軟件,即時通訊軟件有MSN,社區微軟同樣有對標軟件。

唯獨在電子支付領域,微軟是一片空白,因此鮑爾默讓戰略收購部門去做市場調查。

鮑爾默打斷道:“超過百分之十?X.com的市場份額有這麼高嗎?爲什麼我身邊沒有看到過誰在用X.com,所有人都在用NewPay。

還是說X.com專注於的是下沉市場?”

高管喃喃道:“這裡的統計口徑是用戶數,X.com藉助一系列的激勵計劃完成了原始用戶的積累,如果把口徑換成支付金額或者支付筆數的話,X.com的市場佔有率都在百分之五左右。”

鮑爾默抱怨道:“聯邦法院在幹什麼?這麼明顯的壟斷行爲都沒有看到嗎?

微軟市場份額佔有率在百分之八十的時候,已經被哥倫比亞起訴兩輪了。”

高管見氣壓不對,低聲說道:“聯邦法院同樣起訴過NewPay,但是NewPay以電子支付只是傳統支付的補充部分,取得了評審團的一致認可。

如果算上傳統支付的話,那NewPay的市場份額還不足百分之二十。”

鮑爾默大驚:“算上傳統支付,NewPay的市場份額也超過了百分之十嗎?”

電子支付是新鮮事物,短短三年多時間,電子支付能在傳統支付裡咬下超過百分之十的市場份額,這是一個相當誇張的數字。

高管點頭:“因爲NewPay不僅僅在個人端佔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在一些細分的商業領域,NewPay同樣佔據了優勢。

比如說外貿,因爲NewPay同時在華國和阿美利肯都有電子支付許可,他們在中間做信用擔保業務佔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這一塊就是不小的規模。

還有像我們和楓葉國、我們和霓虹、我們和歐洲的外貿中,NewPay都佔有一席之地,正是這些外貿交易,讓NewPay每年的交易金額都到了非常誇張的地步。

目前業內形容NewPay是阿美利肯的第五大銀行。”

鮑爾默聽完後反而沒有因此而沮喪,因爲他意識到電子支付領域的潛力遠比他想象的更大。

能做到NewPay這個體量,這是多大的潛力,能爲微軟帶來多大的增長,想想都美。

“X.com有涉足外貿行業嗎?”鮑爾默問。

高管回答道:“也有做外貿,但是因爲佔比太少,沒有被專業機構納入統計口徑。因爲X.com不是上市公司,我們也看不到公開的數據。

只知道他們有業務,具體的量和輻射範圍都不太清楚,後續我們和X.com在進行商業談判的時候可以問他們要數據,包括正式收購前的外部審計,同樣可以對這一塊進行重點排查。”

鮑爾默點頭:“想收購NewPay不可能,我們只能考慮排名第二的公司。

X.com也不錯,他們既然能做到第二的位置,說明他們還是有實力的。

我們準備和他們談判吧。”

“老闆,唯一有點問題的在於,X.com在線下支付上有着巨大的弊端,他們的線下支付技術不是基於二維碼,而是一套很複雜的技術,二維碼支付的專利一直在NewPay手裡沒有對外開放。

X.com的技術導致他們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推廣緩慢,用某位科技評論員的話來說:NewPay一天不開放技術,X.com就一天在線下支付領域毫無希望。

所以收購X.com可能和我們的移動互聯網戰略不是那麼符合。”

鮑爾默問:“有沒有可能逼NewPay開放專利?”

高管回答:“X.com、亞馬遜、Ebay一直都在做嘗試,但是目前爲止他們都沒有成功。

但是根據我們在華盛頓的消息稱,財政機構的口風有所鬆動,有銀行嘗試着進入電子支付領域後,他們同樣發現沒有二維碼寸步難行。

如果沒有二維碼,那銀行的手機端應用只能作爲一個記錄類型的應用,無法進行線下支付,這會格外雞肋。

因此根據我們的判斷,即便NewPay背後有一衆金融機構,但是他們依然早晚扛不住這個壓力,會把二維碼技術公開給其他公司使用,至少是以專利授權的方式。

所以我認爲收購X.com問題不大,我們還能借機把X.com的價格壓低。”

鮑爾默點頭:“和他們聊吧。”

正如微軟內部的對話所說,NewPay面臨着巨大的壓力,華盛頓方面反覆通過監管口徑和NewPay的高管談話,打探他們對於開放專利的看法。

同時在NewPay中沒有參股的銀行更是試圖形成輿論,讓NewPay開放二維碼專利。

周新和彼得·蒂爾則是達成了一致:

“十一月吧,我們先說內部在討論開放二維碼專利的事情,然後討論大概一個月之後,對外開放二維碼專利。

至於安全上面的一些防範技術,則要進行收費。

不管是銀行還是電子支付機構在和我們聊的時候,我們都要說清楚,只是付費方式你需要多進行內部的意見徵求。”

周新知道這種大勢是擋不住的,藉助二維碼技術已經獲得了足夠的先發優勢,當移動互聯網浪潮來臨後,大家都認識到沒二維碼不行後,還不如干脆一點主動把技術公開。

這就好比後世霓虹手上捏着一堆氫能源相關的技術,技術又不開放,導致沒有人玩他這套體系,技術靠自己又不可能能研發完,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投入資源研發出來的技術躺在專利庫裡發黴。

二維碼的邏輯不太一樣,但是內核是一樣的,有的時候技術共享是爲了更好的達成戰略目的。

特斯拉公佈專利是類似的邏輯,電動車越多,特斯拉才越有價值,當大衆領域的第一遠比當小衆領域的第一更有價值。

甚至大衆領域的前十都要比小衆領域的第一更有價值。

當然周新也不會坐以待斃,在決定要開放二維碼技術後,他找到Pony:“微信支付可以推出了。”

Pony有些激動,因爲他知道支付對於騰訊的生態來說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更加的完善。

在做數據分析之後,Pony深刻認識到數據就是價值,當微信和支付相結合後,微信能有更多更有價值的數據。

同時微信也可以上線一些獨特的付費功能來進行創收了。

比如說公衆號文章付費,這個營收點,微信早就想到了,但是那時候周新就已經讓Pony做微信支付了,所以他們一直沒有去開這個功能。

沒有微信支付也能開,無非是做個支付切換,切換到NewPay去完成支付,但是微信未來要做自己的微信支付,因此微信寧願沒有這個功能,也不想轉一道到NewPay裡去完成支付。

Pony點頭:“好,我這邊就去做準備,無論是安全性、穩定性和高併發下的壓力測試,我們內部都做的非常完善。

目前微信接近億萬級的用戶數,我們能保證不會出問題。”

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252章 Mphone2第43章 NewPay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26章 riot拆分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288章 規模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298章 回國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89章 產業升級第367章 MIPad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106章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329章 上市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8章 分享利益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297章 畢業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291章 真小人和僞君子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197章 開發者大會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37章 反擊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313章 全國產的130nm生產線第259章 旋轉門第86章 支付令牌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140章 CAAS成立與Matrix發佈會前
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252章 Mphone2第43章 NewPay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26章 riot拆分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288章 規模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298章 回國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89章 產業升級第367章 MIPad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106章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329章 上市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8章 分享利益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297章 畢業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291章 真小人和僞君子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197章 開發者大會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37章 反擊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313章 全國產的130nm生產線第259章 旋轉門第86章 支付令牌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140章 CAAS成立與Matrix發佈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