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清平幹濟

偏見歸偏見,虞世南在講課這個問題上還是不會厚此薄彼遮遮掩掩的,這一點要拜他的耿介清高所賜。蕭銑自然也是很珍惜的抓住這個機會,好好學習一下這個時代的駢文作法、乃至引經據典而成策論的訣竅。

蕭銑繼承自本體的學問底子相當不錯,畢竟是從六七歲時就寄住在寺廟裡,除了讀書就沒有別的事情可做的環境。在沒有聲色犬馬引誘的條件下,他苦讀六七年所得的學問,比之他人中上之資的學士讀上十年都不遜色。而晉王府上培養的這些少年人,年紀都是按照兩位王子來選的,楊昭今年十六歲,所以這裡年紀最大的也沒有及冠。學問底子都是不如蕭銑。

策論的做法,本來就強調在論。所以比之其他古代教書科目那種師長填鴨式教學、學子們自己埋頭用功的科目不同,策論需要師生常常互辯,或是學生們相互討論切磋。故而半天時間下來,蕭銑也把一起的人認了個七七八八。

在一次討論中,蕭銑見到旁邊一組一個陪着小心和楊暕切磋得體的年輕人,約摸也有十六七歲的樣子,每每可以把楊暕的舛誤圓回來,又不傷了楊暕的面子。顯然那人的學問也是不錯,比楊暕要高出許多,在在場諸人之中,縱然不是僅次於蕭銑,也絕對是算不錯的了。觀那人形貌,雖然算不上很帥,長相比楊暕還略微差一些;但是儒雅謙和的氣度很是得體,也每每被虞世基讚揚。

蕭銑看得狐疑,便壓低聲音偷偷詢問楊昭:“表哥,那位賢兄是……”

“哦,你還不認得吧,那位是宇文總管的三公子,宇文士及。”

靠!這就是宇文士及?看起來還真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啊!蕭銑驚得目瞪口呆。

此前他見了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兩兄弟兩次,而且對方還陷害他,所以讓蕭銑對宇文家的人都生出了強烈的惡感,總覺得他們一家子都該是獐頭鼠目不堪入目之輩。沒想到這個宇文士及與兩位兄長倒是完全不同,怪不得表妹楊潔穎原本也不反感見到這個宇文士及了。

蕭銑強行壓下自己心中的暗暗不爽,把心思收攏到聽課上,也沒有表露出任何對宇文士及的敵視。虞世南的課程,便在平平淡淡中度過了。

……

王府上的學堂,每天只有半天授課,其餘時間都是學子自行安排。而且畢竟還是正月裡,更不可能壓得很繁忙。所以剩下的時間,蕭銑空下來也就自己寫一些駢文、論述練練手。

第二天,便是八叔蕭瑀授課了。蕭瑀名義上是蕭銑的八叔(堂叔),但是實際上年紀只比蕭銑大了八歲而已。容貌俊秀程度絲毫不再蕭銑之下。憑着這副長相和家世,五年前蕭瑀成功娶了獨孤皇后的孃家侄女獨孤採蘅,如此一來,他不僅是楊廣的小舅子,還成了楊廣的表妹夫,更受信賴。這也是蕭瑀最近數年被楊廣委以代筆表章的重要原因。

剛剛見面的時候,蕭銑免不了提前迎出去私下給蕭瑀問安行禮,蕭瑀也非常謙和,並無大家族各支之間因爲嫡庶或者支派親疏之見。只是勉勵蕭銑好生用功。

楊昭本來第一天就是來給蕭銑混個臉熟的,並不是要學習這些應試的課業,所以這一天便不來了。楊昭沒來之後,楊暕自然也可以名正言順不來,再加上專門陪讀的人,所以第二天人數比第一天着實少了不少。僅有幾個揚州本地重臣子弟中的庶出旁支,靠着祖輩蔭官得不到什麼好職,覺得本科機會難得,纔來聽得認真。不過令蕭銑詫異的是,宇文士及按說完全可以靠宇文述的封蔭和朝廷推薦直接得官,卻也來讀書不輟,沒有顯出任何懈怠,讓蕭銑對這個對手的警惕又高了幾分——這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慎獨之人,遠比他那幾個喜怒形於色、三分鐘熱度的兄長要難纏的多。

一旦把心思集中到課業上,蕭銑便逐步進入了忘我的境界。一方面,也是因爲他確實用功,另一方面,也是蕭瑀所講的東西實用性比虞世南的課程要強得多,而且很有針對性。尤其是對於目前大隋科舉制度沒什麼瞭解的蕭銑來說,有很強的掃盲價值。

“我大隋自開皇七年首次試行舉薦-筆試以來,至今又有十一載。如今才第二次再行此法。故而精於應試之道的人才,實在是寥寥無幾,許多寒門子弟雖然得了消息,卻不一定可以得到舉薦,縱然得了舉薦,也不一定明瞭如何筆試,而爾等諸子若是可以鑽研考試的章程,便可比那些不擅應試之人獲得不少優勢。

本科清平幹濟,首考文賦一道,由朝廷命題,須得敘事言志,兼論時政得失,此爲賦題。另有朝廷時務,擬朝廷要務難決者命題,令諸生各抒己見,並陳述解決之方案,以上書奏表形式書寫,以考公文寫作……”

聽着蕭瑀的細細講述,蕭銑心中越來越有信心:後世科舉雖然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是那是建立在讀書人普遍衆多、而且考試題目常年重複的大環境下的。如今還是隋朝,單單撫摸着手中的書卷,就能讓蕭銑產生很強的優越感和自信心——他們手上的書卷,還是卷軸形態的,一根木軸或者象牙軸,上面繞了一卷攤開後數米長的素紙。

如今這個時代,別說活字印刷術,連雕版印刷術都還沒發明呢!雕版印刷術,要到中晚唐纔出現。而官方統一刻印五經,更要到五代十國時的不倒翁馮道做宰相時纔開始主持。書籍的不普及,讓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佔比,比後世北宋至少要少十幾倍,相對的,科舉的競爭烈度也就相應地弱了許多。

除了書籍的不普及、讀書人少之外,讓蕭銑感覺到信心的第二個重要原因便是蕭瑀講授的這一樁樁大隋舉士的細則。越是聽得多,蕭銑越是覺得其中有很多重要的技巧,而自己有內部消息,顯然比那些寒門子弟盲人摸象要強得多。

這種感受,就好像你是一個21世紀初的高考考生,有充分的應試技巧籌備。而你的競爭對手則是八十年代的老三屆,什麼策略都不懂——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以開皇七年那一場作爲天下第一場科舉的話,如今開皇十八年這一場,可不就是真材實料的“老三屆”麼!

前世蕭銑也不是沒意淫過“要是可以穿越重生到老三屆時代,也和那些學霸文裡的主角一樣對着60後高考生大殺四方”的橋段。結果沒想到穿越千年,居然在大隋朝趕上了一次老三屆的待遇。

……

努力學習看上去總是那麼的困難,不過那往往是因爲用功了之後不能短期獲取成就感。若是成就感就在眼前,可以不時地收穫一些顯擺機會的話,人的拖延症就會緩解得多。

蕭銑如今的處境,可是衝刺掙扎一番後,成效就能立竿見影的,所以這半個月他過的着實充實無比。元宵節過後,從京師回覆給楊廣的敕書總算是到了。敕書中,楊堅並沒有對楊廣在新年賀表中提到的時政事務提出什麼反對意見,對於提交的參加三月“清平幹濟”、“志行修謹”二科貢舉士子的名單,也絲毫沒有異議。

得到這個消息後,蕭銑心中最後一絲不安終於暫且放下了。這說明,自己已經得到了這個機會,隋文帝楊堅並沒有一看到自己的身世和名字就喊打喊殺。或許是因爲天下已經太平久了,自己當初又年幼,沒有威脅了;也有可能只是覺得事情太小,就給楊廣和蕭妃夫妻留點情面。不過很顯然這個原因已經不重要了。

剩下的,命運已經徹底掌握在蕭銑自己手中,只要他表現足夠好,他就可以徹底解決這個危機。

正月二十,楊廣、蕭妃一家子收拾好了,便踏上了回京述職和拜見父皇母后的行程。和楊廣一起的,還有部分揚州總管府的屬官也跟着。

而清平幹濟等科目按照朝廷定下的日程,是在三月初七開考,以揚州到大興兩千多里路的距離,所以留給蕭銑的時間也不多。

爲了避嫌,蕭銑乃至楊廣舉薦的其他參加考試的貢舉士子當然不可以和王府的人一起走,所以必須錯開一個時間差。在揚州捱到正月底,蕭銑才與歐陽詢師兄弟二人結伴同行。不過因爲從揚州北上時有邗溝古道可以走水路,所以免不了和其他幾個相對不是很熟的、同被地方官舉薦的揚州士子一起租船同行。

後世人常以爲隋煬帝開了大運河,則大運河全線都是隋時纔有的。實則不然,比如江南河就是先秦乃至兩晉時期分段開鑿的,而溝通長江和淮河的邗溝,則是春秋末年吳王夫差便已經挖掘過。只是這些河段後來多有淤塞,或因爲南北朝割據多年,水運廢弛後缺乏疏浚,要麼斷流,要麼淺狹不堪。

但是總的來說,淮河以南的水路航運還是保持地相對不錯的,只要不追求坐大船,從揚州出發,沿着邗溝可直達淮陰,而後到壽州以北一帶,才改走陸路。如此一來,從壽州再去大興的陸路可以縮短到兩千裡之內。在後面從壽州陸路到汴州、洛陽、走崤函古道、經廣通渠,便可到大興

蕭銑便是走的這一條路,算算時辰,不出意外的話,一個月也就可以到了。

第53章 分崩離析第53章 分崩離析第59章 首惡第29章 再見楊廣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99章 終成正果第42章 分贓慶功時第41章 各個擊破第20章 摧枯拉朽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1章 遼東城下第14章 運糧截糧第80章 根據地第83章 基業初成第17章 釣龍之技第7章 救回來一個腦殘第44章 招降秘計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43章 宿命偶遇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72章 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第80章 根據地第7章 雁門之圍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77章 坦白從寬第58章 三皇並立第38章 李建成遇險第63章 平淮何須十萬兵第41章 丹陽宮成第48章 苦肉計第41章 臨海水戰有蕭郎第79章 攤牌第49章 邀天之幸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31章 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第39章 不動則已第46章 謀反前夜第30章 圖窮匕見第28章 只要勝利就很好第28章 只要勝利就很好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75章 化解裂痕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95章 分分鐘教做人第52章 滅國餘音第53章 分崩離析第4章 全軍整編第19章 堂堂之戰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36章 南北斷絕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52章 江都決戰第31章 潑天大禍第4章 披着孝道的外衣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8章 僥倖的羣賊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26章 今科頭名第4章 薩水慘敗第41章 丹陽宮成第41章 開皇十九年第42章 焚藪而畋第69章 咱也有黑手套了第39章 不動則已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62章 借船未遂第27章 除授將作監第37章 搶到軟柿子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47章 兩線作戰第25章 捨身爲國第79章 攤牌第30章 圖窮匕見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16章 決戰之年第34章 擋道的都搬開第17章 盆滿鉢滿第69章 咱也有黑手套了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23章 京師見聞第58章 體察民情第28章 只要勝利就很好第9章 無縫天衣第58章 體察民情第45章 千載難逢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6章 滄浪客第19章 清平幹濟第27章 除授將作監第86章 貫通江河第75章 化解裂痕第18章 愣頭青導火索第42章 議取平壤第38章 李建成遇險
第53章 分崩離析第53章 分崩離析第59章 首惡第29章 再見楊廣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99章 終成正果第42章 分贓慶功時第41章 各個擊破第20章 摧枯拉朽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1章 遼東城下第14章 運糧截糧第80章 根據地第83章 基業初成第17章 釣龍之技第7章 救回來一個腦殘第44章 招降秘計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43章 宿命偶遇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72章 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第80章 根據地第7章 雁門之圍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77章 坦白從寬第58章 三皇並立第38章 李建成遇險第63章 平淮何須十萬兵第41章 丹陽宮成第48章 苦肉計第41章 臨海水戰有蕭郎第79章 攤牌第49章 邀天之幸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31章 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第39章 不動則已第46章 謀反前夜第30章 圖窮匕見第28章 只要勝利就很好第28章 只要勝利就很好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75章 化解裂痕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95章 分分鐘教做人第52章 滅國餘音第53章 分崩離析第4章 全軍整編第19章 堂堂之戰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36章 南北斷絕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52章 江都決戰第31章 潑天大禍第4章 披着孝道的外衣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8章 僥倖的羣賊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26章 今科頭名第4章 薩水慘敗第41章 丹陽宮成第41章 開皇十九年第42章 焚藪而畋第69章 咱也有黑手套了第39章 不動則已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62章 借船未遂第27章 除授將作監第37章 搶到軟柿子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47章 兩線作戰第25章 捨身爲國第79章 攤牌第30章 圖窮匕見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16章 決戰之年第34章 擋道的都搬開第17章 盆滿鉢滿第69章 咱也有黑手套了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23章 京師見聞第58章 體察民情第28章 只要勝利就很好第9章 無縫天衣第58章 體察民情第45章 千載難逢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6章 滄浪客第19章 清平幹濟第27章 除授將作監第86章 貫通江河第75章 化解裂痕第18章 愣頭青導火索第42章 議取平壤第38章 李建成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