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宇文述遺計

蕭銑徹底解決江西戰區的問題、只留下來整在閩西和武夷山中的林士弘繼續撕逼,他自個兒則帶着終於可以閒下來休整一番的大軍回到了丹陽郡,回到了北府兵的駐地。

細細想來,其實自從前一年楊廣在雁門郡被圍召集天下各路勤王軍救駕以來,蕭銑麾下部隊還是挺能折騰的,幾乎沒有連續休整超過一個月以上的時間,這一趟回師,也總算是可以好好整頓一下,消化掉連續作戰、抓俘虜、篩選士卒擴軍之後留下的一些問題,總結經驗教訓。此前因爲戰爭損耗大,而士兵卻依靠徵兵和從戰俘裡頭募集降兵,總規模不但沒有越打越少,卻是越打越多,士兵平均素質上是略有下降的,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之後,蕭銑軍的面貌相信還可以再上一個臺階。

而這一切做完,其實已經是大業十一年七月末的時候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在蕭銑平定江西的同時,北方的天下大勢同樣風起雲涌,推演迅速。

首先在河北、山東等地,河北道經略使楊義臣終於爆發出了他人生最後一抹最璀璨的光芒——從這一年三月份開始,他就一直在攆着當初趁他出關救駕時猖獗壯大起來的農民軍圍剿不休,三個月廝殺下來,倒也卓有成效。五月底,曾經的河北第二大賊頭張金稱在連續數次被楊義臣正面擊敗後,終於也在清河郡一戰中被擒獲,嫡系部隊全軍覆沒,本人被楊義臣明正典刑斬首示衆。

到此爲止,當初河北最初起兵的第一梯隊農民軍領袖——也就是高士達、張金稱終於全部被官軍斬殺,河北賊亂似乎看到了一絲平定的曙光。可惜歷史的慣性就是如此巨大——其實到不一定是歷史的慣性,而是楊廣這傢伙多疑的本性一直沒變。因爲楊廣此前一直沒怎麼聽說過竇建德有多大的威脅。所以腦子裡始終覺得高士達、張金稱纔是導致河北大亂的根源和唯二的決定性威脅。認爲只要高士達張金稱死了之後,河北農民軍剩下的就只是一些嘯聚山林的小規模山賊了。

楊廣的這種錯誤認識,終於讓他在張金稱死後兩個月。做出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決定——當時,楊義臣又已經在戰場上連續擊敗竇建德好幾次。並且把竇建德的兵馬打散了至少十幾萬人。而楊廣見其他河北賊頭都不堪一擊,居然被楊義臣擊潰了這麼多部隊,心中狐疑:河北之地,年年剿匪消滅幾十萬人,從大業八年開始,都已經第四年了,按照歷任涿郡留守、河北道經略使報上來的數字,豈不是光看剿滅的亂賊的人數。就起碼有兩百萬人以上直接從賊當兵不成?天下難道真有這麼多人從賊?

這一念之差,讓楊廣頗是找朝臣詢問了一番河北賊情實際情況,裴矩、虞世基等掌握着話語權的朝中重臣倒也沒有對楊義臣落井下石,只是委婉地對楊廣陳述了實情——

歷史上的這個時刻,虞世基比如今還要圓滑得多,爲了更好的保護自己,他幾乎已經被楊廣的暴虐打斷了脊樑骨,只知道順着楊廣的意思說,還說出了“楊留守年年剿賊數十萬,河北焉有如許多賊寇”的評價。從側面質疑了楊義臣剿賊規模的真實性,堅定了楊廣認爲楊義臣養寇自重的念頭,算是要爲楊義臣的被撤換擔負下次要責任。而本時空因爲虞世基好歹通過當初蕭瑀的渠道。已經或多或少靠攏了蕭銑,也在兩次黑鍋事件中被蕭銑暗示感化,所以倒沒有說出這種推波助瀾的話。然而虞世基的這一點點小轉變從結果而言並沒有什麼卵用,依然阻止不了楊廣對臣下忠誠度的猜忌和腦補。

結果楊廣猶豫再三之後,或許是真的害怕楊義臣殺良冒功、持續養寇自重以維持兵權,或許是楊廣這個時間點真的已經下定了遷都南下的決定,不打算再在河北留下那麼大規模一支需要朝廷供養的大軍。總之,楊廣下達了一條後來讓河北重新糜爛的聖旨。

把河北道經略使楊義臣調入朝廷,加封爲禮部尚書(此爲史實)。

從官爵品級上來看。s173言情小說吧加封爲禮部尚書是升官,但是地球人都知道。在戰爭年代從方面大員調回朝中管教育部,究竟意味着什麼。楊義臣倒是沒敢抗旨不遵做出什麼直接扯旗造反的事情。只是在退兵前如同後來的岳飛一樣拔劍斬石,恨聲長嘆:五年之功,毀於一旦。

據說楊義臣被召回朝中之後,他在河北的剿匪軍隊除了少部分有朝廷編制的被撤回東都、後來也得以跟着朝廷南下之外。其餘大部分楊義臣戰時權變多徵的軍隊,在楊義臣離去後都被遣散了,甚至有不少精兵後來被竇建德拉去從賊——那部分兵馬主要是因爲看到了楊義臣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之後,對大隋朝廷再也沒有最後一絲期望和忠誠可言,才憤而投敵的。

楊義臣本人,則在被召回朝中之後,整日鬱鬱寡歡,最後在大業十二年年初的時候疽瘡發背而死——這個症狀死法,據說和史書上記載的亞父范增因爲項羽中了陳平的反間計而被逐走後,憂憤而死的病症是一模一樣的。

後人唏噓不已,對楊廣這種自毀長城的舉動無法理解,但是誰讓楊廣就是這麼幹了呢。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或許才能明白此時此刻的楊廣真是打算暫時放棄北方了——歷史上楊廣南遷到揚州之後,對北方的賦稅也好,軍費撥款也好幾乎都不過問也不作爲了,如果他不提前遣散楊義臣,那麼楊義臣的部隊只要拿不到軍餉,最終就算楊義臣本人再忠心也是會被逼反的,所以楊廣這麼做,其實只是希望河北人和河北人自相殘殺,殺到那些靠搶劫滾雪球壯大的農民軍無良民可搶、然後全部自行餓死,他再來收復山東和河北。

正如一些細菌在灌滿了營養液的培養皿裡頭,你靠往裡頭打抗生素殺菌並不一定是最有效的辦法。尤其當細菌調整好了環境進入指數期增長的時候。但是任何培養皿裡的細菌種羣總有消亡的那一刻,那就是營養液被耗竭的時候。而放到社會環境中時,其實當一些農民軍通過劫掠其他更弱小的貧民而非豪強來壯大自己時。這些農民軍就已經化身爲了細菌,而良民就成了營養液。楊廣雖然不懂生物學。但是在他看來,北齊故地那些野蠻的刁民,真的已經和細菌差不多了,必須釜底抽薪把那些頑強彪悍的族羣徹底餓死,然後重新移民改良其民風才能長治久安。

楊義臣被召回朝廷之後,河北局勢重新糜爛。張金稱被殺後那些殘餘的非嫡系部隊也逐漸被原本已經被楊義臣逼入絕境的竇建德所先後收服,最終成就了竇建德成爲河北地區笑到最後的軍閥。

此時,卻把目光重新投向尚在東都的朝廷。楊廣一邊着手解決了楊義臣的問題之後。另一邊也聽說了江南道的蕭銑回報,說江西亂賊林士弘已經被基本剿滅,只剩下一些逃進山區爲寇的一時之間找不到,但從丹陽到武昌之間全線都已經肅清。另外,在燕王南下留守的三四個月裡頭,江都揚州的行宮基本上重新修葺一新,足可供朝廷暫且駐紮。得了這兩個難得的喜訊之後,楊廣終於可以把朝廷南遷的事情正式提上臺面了。

不出所料,楊廣正式提出朝廷暫時移駐江都的動議之後,依然遭到了無數大臣的反對。可惜楊廣已經到了一意孤行的程度,在虞世基和裴矩屈服之後,其他人的勸說都已經無效了。楊廣以幾乎是一言堂的形式。給了朝臣和驍果軍等京師駐軍一個月的時間準備,九月必須啓程南下巡幸江都。

……

七月末,東都洛陽,宇文述的府邸內。

歷史上的宇文述,病死在大業十二年。然而衆所周知他是因爲在楊廣北巡雁門時被圍的那一戰裡憂勞成疾、讓身體狀況急速惡化,最終才病重不治的。如今楊廣被圍雁門那一戰的時間提前了,宇文述的重病不起時間自然也隨之提前。

算算時日,距離楊廣從雁門脫困回朝,也有半年光景了。歷史上的宇文述,也就活到楊廣脫困後半年左右而已。因此。此時此刻,身在東都的這位大隋軍中威望資歷第一的老將。已經到了彌留之際。

宇文述病重以來,楊廣總算是感念了一些他跟隨自己三十年鞍前馬後的功勞——當初楊廣弱冠之年滅陳時,宇文述便是南征四大將領之中最靠攏楊廣的,後來又有拉攏楊素、擁立之功。如今楊廣也快年近五旬了,可不是有將近三十年的交情了麼?人孰無情,縱然是楊廣那也是念舊的,尤其在派遣御醫給宇文述數次診斷、確認宇文述的病已經無救之後,楊廣難得地把此前一直不算非常看好的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和宇文士及三兄弟都加了官爵。

宇文化及終於從一衛副將,被提拔到了主將的級別,任右武衛大將軍、統領驍果軍、督辦驍果軍諸項日常工作。宇文智及升爲將作少監、掌宮廷器用營造;宇文士及則破格授鴻臚寺卿——鴻臚寺也是五寺五監之一,所以鴻臚寺卿的職位是和將作監平級的,比將作少監還高,所以宇文士及這個官職明面上已經比他二哥宇文智及還升的高了。

但是宇文士及得到的這個鴻臚寺卿的官職實際上是個虛銜,並不管鴻臚寺的事情,因爲宇文述將來一旦嗝屁之後,是需要有一個兒子回老家守孝的,在楊廣的計劃中,宇文化及好歹如今還算是一員可堪一用的武將,就算才具不好說,至少忠誠度絕對沒問題,是忠臣世家出身,所以宇文述死後,肯定要奪情讓宇文化及留任帶兵。既然長子不能守孝,那麼到時候乾脆把最小的宇文士及派回宇文述的河北黎陽老家守孝。因此給宇文士及的名義官職還要高一些,算是明升暗降的一種補償性安撫。而宇文士及到時候一旦拍屁股回老家,鴻臚寺的事兒會交給鴻臚寺少卿辦理。

這些宇文述的後事安排且按下不表,卻說如今宇文述還沒嗝屁呢,只是在病榻上奄奄一息動彈不得。這天聽長子宇文化及退朝回來時,說起楊廣終於決心把朝廷南遷到江都之後。許久病懨懨沒什麼神氣的宇文述終於恢復了一些迴光返照的氣色,眼神中都透露出了久違的老辣神光。

“終究是躲不過了!陛下南遷之心,真是誰都阻撓不了——爲父已經是行將就木之人了。肯定沒法跟着南下,就算是躺在東都。都不知道能否捱過這一個月了。但是你們三兄弟後頭的路還長着呢——當年你爲了幫你三弟和蕭銑爭奪南陽公主,和蕭銑結下的宿怨,難道你們便能忘了不成?這些年來,一開始爲父還打算壓一壓蕭銑那廝,但後來也看清楚了:蕭銑在蕭皇后那邊的得寵程度,天下如今還有誰人能及?陛下登基十一年,雖然在女色方面頗多蓄寵,但對於蕭皇后的識大體一直都很是賞識。也不可能動搖其中宮之位。加上蕭銑這些年來表現出來愈發不凡的手腕,爲父也不敢造次設計打壓他,免得遭其反噬。

如今蕭銑是江南道經略使,將來朝廷若是遷到江南道的勢力範圍之內,而爲父又謝世,你們兄弟如何是他的對手?”

宇文述說完這些,咳喘了半晌,讓侍女端過來藥粥,也不能伸手拿銀挑子,只能是張口就之——就如同司馬懿詐病賺曹爽時候那般做派。只可惜司馬懿是詐病,他宇文述是真病。沒喝兩口,就把藥粥流得滿襟都是。需要侍女不停地擦拭。

宇文化及再側,耐着性子聽父親說到這裡,見父親消停了,終於有些憋不住:“到時候我們兄弟手握驍果軍,難道還怕蕭銑作亂不成?若是父親真不放心,咱設計說他養賊自重連年傭兵,圖謀不軌如何?陛下不也是這樣把楊義臣拿下的麼?”

“糊塗!蕭銑豈是楊義臣可比!人家是蕭皇后的侄兒,又是蕭皇后的女婿,現如今還已經把他自己的女兒許給皇長孫燕王殿下了!活了一把年紀了。連疏不間親的道理都不懂麼。何況他八叔蕭瑀當初能夠爲了陛下背下背信棄義的黑鍋,至今丟官在家都毫無怨言。這樁事情在陛下心中有多大的分量,你們兄弟根本不可能明白——自打那一次以後。陛下對於蕭氏一門的忠心那就再也沒有猜忌過了。

你也不想想,蕭瑀的大哥蕭琮當年是怎麼死的?就是在陛下清洗楊素的時候,被波及了,不明不白‘病死’的,但是就算這樣,蕭瑀都沒有爲了他大哥而記恨自己的姐夫,高麗之戰的時候還願意主動獻那些背黑鍋的計策,還不是別人向陛下獻計後找上蕭瑀逼他實施的。這種情分,你們這些閱歷不夠的人是根本沒法理解的。”

宇文化及對於垂死老父的輕視被徹底打掉了,他悲哀的發現,原來哪怕父親快死了,但是政治眼光依然沒有昏花,依然比他自己要敏銳無數倍。

“那……依着父親的意思,這事兒要……”

“對於蕭銑,只能暫時先想辦法剪出一些羽翼,不可能直接傷及其根本。說不得,爲父只有藉着多年來陛下的信任,臨終上一道密奏。請求陛下以安穩爲重,把來整、周法明二人從蕭銑麾下剝離開來。

來整畢竟是來護兒的兒子,也是來護兒諸子中最爲善戰的。來護兒被免職之後,卻讓其子在蕭銑麾下擔任郎將,顯然會給兩淮兵與東來兵很多不利於朝廷威望的暗示。如今聽說蕭銑把來整派去繼續追殺林士弘退入羅蕭山、武夷山的殘部。那爲父便假意請求陛下給來整加官進爵,讓其獨自統領閩地——何況朝廷設置‘道’的區劃以監察地方百官時,江南道的轄區本就模糊,要說閩地不屬於江南道,也是說得過去的。如此來整的地位提升半級之後,一來將來來護兒一脈多多少少還會承咱們宇文家的情,就算你們將來和蕭銑衝突了,淮海軍的舊部還不至於徹底倒向蕭銑。

至於周法明,當年其兄周法尚也是衛大將軍級別的宿將,他本人也歷任了郎將、副將,如今蕭銑討伐林士弘時,攻打到武昌郡、永安郡,已然越過了吳楚邊界,進入了楚地。既然如此,不如讓朝廷改封周法明爲武昌郡留守,管轄二郡。

只要這兩個動議被陛下采納了。那麼蕭銑繼續往西、往南擴張的路線也就被荊楚、閩地所截斷,不至於蔓延到整個南朝故地。”

“還是父親大人妙計!孩兒當真慚愧,竟然就是想不到這些。”

宇文化及由衷地嘆息服輸,然後聽着父親口述,把給楊廣的臨終遺表給寫了,然後宇文化及親自帶着進宮去呈遞。

三天之後,宇文述便嚥氣了,他一生能夠給蕭銑添的最後一件堵,也就僅限於此了。()

ps:因爲某點改版,要綁定手機才能發書評,我不想綁,所以我雖然是本書作者,但是依然沒法發書評。

對於書評區的質疑,我只能在這裡回覆。

鐵十字,貼某個吧,有全本的,圖片版,雖然盜版,也有兩卷是我親自做的,作爲作者,做到這一步我覺得仁至義盡。至於你說你非要手機看書所以看不了圖片版的,我也無話可說。

我個人是比較痛恨手機看書的,因爲會有大量的騰訊小學生狗拉低逼格,這從我拒絕綁定手機寧可發不了書評也可以看出來,不是因爲*,就是因爲逼格。

還有,某創封書,我本人是最大的受害者。我至少也會損失一兩百塊一個月的完本後陸續訂閱,所以如果覺得有經濟損失找某創投訴無效之後,找我發泄,我只能呵呵了。做人不能只挑軟柿子捏是吧。

當然網文界的現狀,是撲街無人權,我也知道嚴da的時候,很多書其實是光看標題和分類就直接批量刪書的,只有訂閱到了一定水平,對網站有後續經濟價值的,纔有資格進入人工審查看看有沒有挽救的價值。

我其實也申訴過,但是我知道那些申訴都是到不了編輯層面的,客服甚至系統自動回覆就把我們打發了。

第48章 打臉技能冷卻中第12章 大師圓寂第30章 秋風掃落葉第49章 邀天之幸第23章 京師見聞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39章 王霸之氣第97章 如願過關第71章 誤認絕症第3章 迎戰許紹第48章 苦肉計第29章 再見楊廣第3章 勝利下的陰影第26章 困龍入海第13章 劉備摔兒子第11章 有福同享第7章 家大業大第43章 賊情逆轉第37章 最昂貴的皮條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87章 工程藝術第46章 棋高一着第31章 潑天大禍第33章 恢復元氣第27章 年關瑣事第29章 花開兩頭第59章 齊民要術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48章 打臉技能冷卻中第11章 有福同享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10章 不爭第40章 百萬大軍伐高麗第30章 途遇海寇第54章 順手牽羊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33章 恢復元氣第31章 潑天大禍第63章 瞎了狗眼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59章 齊民要術第1章 江東復甦第46章 謀反前夜第25章 捨身爲國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7章 家大業大第32章 討伐張仲堅第15章 陰人陰招第14章 福船建成第50章 滔天毒計第87章 工程藝術第14章 運糧截糧第21章 驍果種子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42章 分贓慶功時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6章 滄浪客第20章 誰有我慘吶第49章 塞翁得馬第25章 帝心第71章 誤認絕症第51章 不要辜負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32章 討伐張仲堅第45章 不好聲伎第45章 不好聲伎第84章 行商見聞第80章 根據地第40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33章 棋錯一招第35章 苛政猛於虎第9章 無縫天衣第32章 平定江西第53章 加官進爵第28章 赴任剿賊第68章 進展神速第21章 王國興廢 在此一戰第51章 不要辜負第53章 分崩離析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37章 搶到軟柿子第43章 縮頭烏龜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35章 苛政猛於虎第31章 追亡逐北第6章 彼之戰敗,我之摘桃第43章 宿命偶遇第31章 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第87章 工程藝術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84章 行商見聞第51章 爆種時刻第26章 今科頭名第15章 禍兮福所倚第37章 夾帶私貨第31章 潑天大禍
第48章 打臉技能冷卻中第12章 大師圓寂第30章 秋風掃落葉第49章 邀天之幸第23章 京師見聞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39章 王霸之氣第97章 如願過關第71章 誤認絕症第3章 迎戰許紹第48章 苦肉計第29章 再見楊廣第3章 勝利下的陰影第26章 困龍入海第13章 劉備摔兒子第11章 有福同享第7章 家大業大第43章 賊情逆轉第37章 最昂貴的皮條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87章 工程藝術第46章 棋高一着第31章 潑天大禍第33章 恢復元氣第27章 年關瑣事第29章 花開兩頭第59章 齊民要術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48章 打臉技能冷卻中第11章 有福同享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10章 不爭第40章 百萬大軍伐高麗第30章 途遇海寇第54章 順手牽羊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33章 恢復元氣第31章 潑天大禍第63章 瞎了狗眼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59章 齊民要術第1章 江東復甦第46章 謀反前夜第25章 捨身爲國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7章 家大業大第32章 討伐張仲堅第15章 陰人陰招第14章 福船建成第50章 滔天毒計第87章 工程藝術第14章 運糧截糧第21章 驍果種子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42章 分贓慶功時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6章 滄浪客第20章 誰有我慘吶第49章 塞翁得馬第25章 帝心第71章 誤認絕症第51章 不要辜負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32章 討伐張仲堅第45章 不好聲伎第45章 不好聲伎第84章 行商見聞第80章 根據地第40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33章 棋錯一招第35章 苛政猛於虎第9章 無縫天衣第32章 平定江西第53章 加官進爵第28章 赴任剿賊第68章 進展神速第21章 王國興廢 在此一戰第51章 不要辜負第53章 分崩離析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37章 搶到軟柿子第43章 縮頭烏龜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35章 苛政猛於虎第31章 追亡逐北第6章 彼之戰敗,我之摘桃第43章 宿命偶遇第31章 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第87章 工程藝術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84章 行商見聞第51章 爆種時刻第26章 今科頭名第15章 禍兮福所倚第37章 夾帶私貨第31章 潑天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