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各個擊破

“兄弟們殺啊!不想被賊軍左右夾擊的話,那就半個時辰之內把李子通的狗腿子砸斷咯,往死裡夯!咱官軍剿匪,啥時候有這麼好的局面,連一個打倆都不到,再不滅賊沒天理啊!”

“殺呀!殺呀!每個旅帥手下,只要人均拿到李子通軍一個人頭的,一會兒大使就讓他們的部隊換下去當預備隊!要是不奮力殺賊的,一會兒王雄誕殺來的時候就讓他頂前頭!要立功受賞打順風仗還是死磕硬碰,都看大家的表現啦!”

山呼海潮一樣的迅猛攻勢,在蕭銑軍和扭扭捏捏前來接戰的李子通軍剛一接觸時,就徹底爆發開來了。那股奮迅的勁頭兒,讓李子通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這是那個畏葸不前,打仗怕死人、攻個小縣城都扭扭捏捏攻打了十天還沒打下來的蕭銑麼?怎麼畫風不對啊!

官軍交戰,歷來不都是仗着弓弩之利,嚴密列陣後反覆放箭洗地,然後逼着遠程兵器明顯劣勢的農民軍衝上去死磕堅陣的麼?不都是等農民軍血戰力竭之後再讓精兵居中、騎兵兩翼包抄擊潰殲滅農民軍的麼?

怎麼會有這種射了五輪箭雨後,直挺挺就抄刀子不要命殺上來的戰法的?怎麼還有兩軍步兵都沒血戰黏着,就讓騎兵兩翼出擊,開始逡巡接近,然後到最近點爆發式放箭的?這萬全不科學好吧?而且不符合一個愛惜士兵生命的將領的操守啊!

漢人騎兵不適應弓馬騎射的本事,這一點上和北方遊牧民族相比有天然的劣勢。不過隋朝君主好歹是有些鮮卑血統建國的。朝中貴族也有很多鮮卑大姓,所以騎射上沒有後來宋明這些純漢人政權那麼孱弱。秦瓊那兩千精銳騎兵,也是高句麗戰場血戰帶回來的。都是山東河北出身,加上隋朝時候馬鐙和馬鞍等馬具的技術結構已經比較完善了,所以騎射還是可以玩一玩的,只不過準頭欠奉。

所以,對於漢人騎兵可以騎射、只是準頭相比胡人來說差太遠這個現狀,蕭銑在戰前也提前了好多天,讓秦瓊嘗試磨合了一種新戰術——沒要求秦瓊如同波斯的帕提亞戰術或者後來蒙古的曼古歹戰術那樣。隔着百步就開始橫衝兜圈、保持距離,純靠持續的放箭拖垮強敵;而是因材施教把他從後世軍事發燒書籍上一知半解來的馬穆魯克戰術大致和秦瓊解說了一番,讓秦瓊自己領悟細化。

所謂的馬穆魯克戰術。其實是一種衝鋒前爆發式騎射放箭的戰術。相對於帕提亞戰術那種一直利用速度和射程優勢放風箏拖死對方的遊騎戰術來說,馬穆魯克戰術的最終目的還是衝鋒,騎射只是衝鋒前打亂敵人陣腳的手段——一般來說,騎兵不會持續在百步的遠距離上放箭。而是一直前衝。衝到距離敵人只有三十步的地方,然後開始絲毫不瞄準,只管追求速度地爆發式射出連珠箭。

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把弓箭和火槍做一個橫向對比的話,弓騎兵的帕提亞戰術就相當於後世火槍騎兵時代的半迴旋戰術——都是追求裝填時靠後、開火時突前,持續放箭/開槍,但儘量避免近戰;而馬穆魯克戰術如果非要找一個同類的話,倒是和火槍時代伊達政宗的騎射突擊差不多。兩者雖然都騎射了,但是騎射的目的不是避免肉搏。而是在肉搏前的一瞬間追求最大程度打亂原本嚴陣以待的一線敵人。

這個放箭不追求命中率,只追求射擊頻率,而事實上如果面對的是密集陣的敵人陣形的話,因爲縮短到了三十步,哪怕不瞄亂射,沒射中主要目標,也往往可以射到他身邊的人,總歸殺傷效果還是很可觀的,而且可以如同迎頭一悶棍一樣在接敵前的一瞬間把人打懵打亂,然後瞬息之間就遭到了騎兵的牆式衝鋒。而如果敵人爲了防備衝鋒前的箭雨而選擇鬆散陣型的話,那麼箭雨的殺傷效果固然會大減,但鬆散隊形扛不住騎兵衝擊力的弱點,則正中攻擊者的下懷。

隋朝的時候,西方的阿拉伯人也還沒有發明出馬穆魯克戰術——其實阿拉伯人的馬穆魯克騎兵戰術,最早也並不是阿拉伯人用本民族的兵源完成的,而是用了被阿拉伯人賣爲奴隸的塞爾柱突厥人。而塞爾柱突厥人在中東地區的大規模擴散,也是中原民族大破突厥之後完成的,所以,這種戰術被蕭銑拿出來的時候,雖然語焉不詳,卻能夠給頗有名將之才的秦瓊耳目一新之感。

後世一個精銳的馬穆魯克騎兵,據說可以在戰馬衝刺三十步距離的時間內,爆發式連珠射出五箭,且不論那可憐的精度,但僅就密度爆發力而言,算是空前絕後了。秦瓊的騎兵連珠箭練不好,充其量這麼短的時間只能射出兩到三箭,但是幸好他們使用這種戰術時初戰的對手是農民軍,所以有足夠的容錯性來讓他們練手。

正面的步軍在五輪猛射之後直接長槍橫刀陌刀地幹上了,血肉橫飛還不到兩盞茶的功夫,兩翼還有團團的後軍圍裹上來,未曾膠着,秦瓊的騎兵就迫不及待完成了馬穆魯克戰術。兩三輪爆發式的連珠箭,專挑着李子通軍兩翼那些有經驗的、爲了對抗騎兵突擊而密集站隊的小股精兵,一股股箭矢射進人挨人扎堆的軍陣中,如同切菜一樣濺起一大坨一大坨的血水。

農民軍缺少堅甲,在錐頭破甲箭的面前毫無抵擋之力。猛捱了一頓之後,李子通軍兩翼那些中下級軍官似乎看出了官軍要玩近距離持續放箭削弱的戰術,有些急急忙忙讓麾下士兵站開一些防止被弓箭殺傷的太慘,有些卻沒有反應過來。一時之間,推搡擁擠,亂作一團。

秦瓊卻沒有按照套路出牌。在農民軍兩翼忙着部分變陣、舊力亂竄,新力未生的當口,果斷毒辣地紮了進去。密集陣已經不存在了,士兵們有的正在轉身,有的在奮力推擠戰友,連長槍列陣、槍頭一致朝外結陣都沒做到,就被無數戰馬硬生生撞上了。一下子李子通軍全軍都亂了套。士兵們咒罵不止,哀嚎遍野,那些讓士卒改爲鬆散防箭矢陣形的軍官們。都被手下用最怨毒的詛咒詛咒遍了祖宗十八代,甚至被自己人背後下黑刀子剁了,反正戰場上這麼亂,誰知道是誰下的手呢。

“闞棱怎麼還沒趕到!不是說只最多拖後二十里、咱把官軍引誘出來決戰他就側翼包抄夾擊官軍的麼?快再派傳令的去催啊!闞棱王雄誕倆狗雜。爺爺今日得脫。定然不放過這等背信棄義之徒!”李子通在中軍急得冷汗淋漓,咬牙切齒地砸着車轅。

一旁的軍師毛文深都看出些不對,官軍此前這些日子如此溫吞慢性,今兒個一交手就爆發式發力,顯然是打算利用義軍不同山頭之間的相互不信任,來個各個擊破。自己一方兵力本就不比官軍多多少,裝備和精銳程度更是遠遜,如果這樣扛的話。說不定就把本錢打光了,真到了那一步。如果官軍受損不大,闞棱王雄誕肯定見勢不妙要撤退,不會再來死磕,到時候李子通軍左右都是個死,不是被官軍滅了,就是被杜伏威滅了——哪怕逃到了鹽城縣,官軍不來追擊,但是到時候身邊沒兵,杜伏威會留着你?

“大頭領,當務之急,咱要是再死磕,固然可以多殺傷那麼千兒八百……某是說幾千官軍,但是咱自己到時候就啥本錢都不剩了,今日局面如此,還是留下一些人馬作爲棄子斷後,咱主力趕緊往闞棱軍的方向靠攏後撤吧——他們讓咱先戰,咱也戰了,死傷了那麼多人,總不好讓他們看好戲。今日之後,大頭領要想再維持下去,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能讓杜伏威受的損失比咱小!”

李子通牙齒都要咬碎了,如今幾盞茶的功夫,他手下至少已經搭進去三四千傷亡了,官軍死傷不會超過一千人,按說他還有一萬七八千的人馬,是可以再撐一撐的,如果現在後撤,肯定是潰不成軍。可是,他不能給闞棱臨陣反悔的機會,一定要把對方拖下水,只有農民軍的大頭領才知道,最兇惡的敵人其實不是官軍,而是另外一路農民軍。尤其是有些農民軍已經準備低調,離開漕運要道,不吸引官軍注意力的時候,找上門來對付他們的肯定只能是“友軍”。

“後撤!不要跟官軍死磕!讓咱從齊郡帶來的老兄弟們趕緊麻溜扯呼,把趙破陣那裡收編來的人馬留下斷後!咱的旗陣不要動,馬匹也都留在中軍,先生先去通知劉鐵頭、趙大膽他們,讓他們帶着預備隊‘迂迴’,一會兒某便親自帶馬軍後撤。”

李子通還算有點腦子,知道如果剛打定撤兵的主意,就讓自己的中軍旗陣後退,那這個撤退肯定就止不住勢頭了,會變成全盤大崩潰。所以他的中軍旗陣暫時不能動,只是讓毛文深想辦法,把嫡系部隊先抽出來後退迂迴——主要是往闞棱、王雄誕的援軍方向機動,等到脫開了五六裡地面後,自己的中軍旗陣再撤,這樣一來,官軍要想追上他撤退的那部分人馬,定然追之不及。

而秦瓊縱然再是英勇,只帶了兩千騎兵——而且這一戰中好歹也已經戰死了百來個,傷了二百多——與己方步兵大軍脫節、去追擊上萬李子通軍的話,李子通還是有把握把秦瓊的門牙給磕掉的。

然而,這個決定做下的那一刻,李子通從趙破陣麾下收攏的那些人馬下場就已經註定了,他們被當成了斷後的炮灰,在局部戰場上總人數居然都相較於官軍處於劣勢,更別說士氣裝備和武藝了。眼看着嫡系部隊機動得差不多了,李子通本人帶着數百騎兵棄陣而走後——儘管他已經很注意了,逃跑的時候也沒有帶軍旗一起,不讓自己的士兵第一時間知道主帥逃了——但是前軍依然以一個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快崩塌。

亂局之中,李子通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嫡系部隊全部撈出來,畢竟有一些已經投入到了焦灼的戰鬥中去了,沒法在刀槍搏殺之間返身逃跑,還有一些被作爲督戰隊撒到了趙破陣舊部當中,以控制部隊。

所以,又過了一刻多鐘之後,當李子通和闞棱回合的時候,狼狽地身邊只剩下八千人馬——好歹都是相對精銳久戰餘生的老兵油子。

輔公佑和闞棱、王雄誕都看了大驚,齊聲喝問:“怎的這便敗了!連小半個時辰都沒撐到!李子通你究竟有沒有誠心死戰!”

李子通火冒三丈,正在氣頭上,把頭盔往地上一砸,不顧情面地怒吼:“我曰你姥姥的闞棱!老子沒有血戰?老子手下兩萬兵馬,都打得只剩下八千了!再扛下去,一個人都不剩了,才遂了你的意是不?杜頭領吞併友軍的那點兒心思,都是你們挑唆的!恨不得友軍都拼光了——你再這般無恥,信不信咱這就投了官軍,回身來殺爾等!”

幸好兩邊各有輔公佑和毛文深還算識大體,顧大局,面子還是要做的,死命勸住了兩軍不要火併,毛文深擺出一副聲淚俱下的樣子,痛惜道:“闞將軍!是爾等一直猜忌我家大頭領以鄰爲壑,不肯齊頭進兵,官軍正是得知了這個消息,知道有時間差可以利用,才僕一交手,就死力全力猛攻,不計傷亡,不恤體力,爲的就是實現各個擊破——

現在官軍那邊做到了,咱也不敢讓闞將軍如何承諾,你們自個兒看着辦吧。當然,闞將軍如果還有三分人性,今日願意死命一戰的,咱哪怕只剩八千人,也會助戰,這些都是從山東輾轉血戰留下的精兵,未必沒有戰力。只是有一點,一會兒官軍追殺馬上就要到了,你我兩軍一定要齊頭並進,奮力搏殺,咱才與你們合力,否則,咱就真只有去投官軍,反過來對付杜頭領了!別逼人太甚!反正威脅朝廷漕運的是杜頭領,昏君楊廣非殺不可的也是杜頭領,咱家李頭領還沒那麼大的名頭被昏君記住!”

毛文深言語之間,戰場後方的追擊戰已經到了尾聲,趙破陣舊部被蕭銑的人馬收攏俘獲的不知凡幾,李子通損失的一萬兩千多兵力裡頭,至少有五千人被抓,還有三四千逃散了,剩下的不是戰死就是殘廢。蕭銑的大軍步步緊逼,與闞棱統帥的杜伏威軍逐步接近,也是見對方嚴陣以待,並無可趁之機,纔沒有直接衝殺上來。

接近到了這個距離,闞棱想後撤也不可能了,五六萬人要是回身一動,馬上便是一場大亂,如今之計,唯有與官軍血戰。

第60章 白蘇扼腕第98章 六禮具第86章 貫通江河第25章 把柄在手第18章 破臉虯髯客第30章 途遇海寇第52章 滅國餘音第46章 尸居餘氣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4章 薩水慘敗第43章 賊情逆轉第23章 京師見聞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55章 擺平後院好出京第26章 裴家使命第35章 時間差第28章 只要勝利就很好第59章 齊民要術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36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6章 平蜀在望第51章 爆種時刻第41章 丹陽宮成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36章 兩淮賊情第16章 兵分兩路第28章 只要勝利就很好第6章 滄浪客第13章 李孝恭之困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92章 揮之不去第42章 焚藪而畋第84章 行商見聞第40章 神補刀第6章 楊廣第59章 齊民要術第8章 塵歸塵 土歸土第36章 兩淮賊情第38章 李建成遇險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19章 清平幹濟第21章 王國興廢 在此一戰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20章 摧枯拉朽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5章 赴揚州第26章 裴家使命第70章 飛來橫禍第8章 新三皇時代第3章 危機夜宴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三十 掌血戰殺賊第68章 進展神速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44章 反心萌發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47章 死要面子第23章 京師見聞第52章 滅國餘音第17章 三方推演第58章 體察民情第19章 討伐吐谷渾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7章 雁門之圍第28章 赴任剿賊第70章 飛來橫禍第32章 平定江西第11章 有福同享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43章 縮頭烏龜第63章 瞎了狗眼第22章 突厥末日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28章 只要勝利就很好第73章 完工議賞第33章 咱還處在初級階段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15章 日出處天子致意日落處天子第19章 清平幹濟第36章 兩淮賊情第12章 大師圓寂第4章 薩水慘敗第21章 驍果種子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33章 咱還處在初級階段第6章 楊廣第35章 安置驍果軍第8章 僥倖的羣賊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34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第85章 代差利潤第90章 忍辱負重第23章 貌似烏龍第19章 堂堂之戰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53章 彼之毒草我之仙草第98章 六禮具第33章 宇文述遺計
第60章 白蘇扼腕第98章 六禮具第86章 貫通江河第25章 把柄在手第18章 破臉虯髯客第30章 途遇海寇第52章 滅國餘音第46章 尸居餘氣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4章 薩水慘敗第43章 賊情逆轉第23章 京師見聞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55章 擺平後院好出京第26章 裴家使命第35章 時間差第28章 只要勝利就很好第59章 齊民要術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36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6章 平蜀在望第51章 爆種時刻第41章 丹陽宮成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36章 兩淮賊情第16章 兵分兩路第28章 只要勝利就很好第6章 滄浪客第13章 李孝恭之困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92章 揮之不去第42章 焚藪而畋第84章 行商見聞第40章 神補刀第6章 楊廣第59章 齊民要術第8章 塵歸塵 土歸土第36章 兩淮賊情第38章 李建成遇險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19章 清平幹濟第21章 王國興廢 在此一戰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20章 摧枯拉朽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5章 赴揚州第26章 裴家使命第70章 飛來橫禍第8章 新三皇時代第3章 危機夜宴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三十 掌血戰殺賊第68章 進展神速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44章 反心萌發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47章 死要面子第23章 京師見聞第52章 滅國餘音第17章 三方推演第58章 體察民情第19章 討伐吐谷渾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7章 雁門之圍第28章 赴任剿賊第70章 飛來橫禍第32章 平定江西第11章 有福同享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43章 縮頭烏龜第63章 瞎了狗眼第22章 突厥末日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28章 只要勝利就很好第73章 完工議賞第33章 咱還處在初級階段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15章 日出處天子致意日落處天子第19章 清平幹濟第36章 兩淮賊情第12章 大師圓寂第4章 薩水慘敗第21章 驍果種子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33章 咱還處在初級階段第6章 楊廣第35章 安置驍果軍第8章 僥倖的羣賊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34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第85章 代差利潤第90章 忍辱負重第23章 貌似烏龍第19章 堂堂之戰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53章 彼之毒草我之仙草第98章 六禮具第33章 宇文述遺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