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恢復元氣

“蕭大使!你不能言而無信,朱某以會稽來降,如何不得朝廷招安?你給的招降密函咱還收着呢,你要讓天下人恥笑不成!”

會稽城內,被五花大綁的賊頭朱爕大聲叫屈,拼死掙扎,外頭一路上屍首寥寥,破城的時候也不過亂戰一場,死傷千餘而已。因爲武士彠給朱爕送信招安的消息,還是被巧妙地捅到了劉元進那兒。劉元進雖然不全信,終究起了一些疑心。

蕭銑大軍渡過浙江、斜插浙東運河分割時,劉元進只是在渡江時做出了一番阻擊,結果又是大敗,折損近萬人馬。劉元進自忖在平原地區再難和蕭銑決一死戰,留在會稽城裡也不過是被團團圍困後等死的命,唯一的生機就是繼續往南逃,逃進浙南閩北的山區,佔山爲王,茫茫大山中,蕭銑不熟地形,想來不一定能追得上。

所以,朱爕就被劉元進安排了繼續留守會稽——你丫的當初爺和管崇去無錫縣和蕭銑決戰的時候,你不就是在守家的麼?如今你繼續守好了。這屬於典型的捨不得自己根據地,又不願意親身滯留在此承受被圍困而死的風險,所以丟個炮灰在這裡斷後——

如果朱爕命好,靠着會稽孤城撐過了兩三個月,一直到蕭銑被楊廣重新調走參加來年的高句麗之戰,那麼他劉元進自然可以“俺胡漢三又回來了”重新回來接收地盤。如果朱爕命不好,沒挺過去。那也無非是死了一個有和蕭銑勾結嫌疑的頭目而已,加上一些朱爕的嫡系部隊,劉元進也沒什麼心疼的。何況朱爕如果能在會稽多堅守一陣子。也能爲劉元進朝南行軍跑路多爭取一些時間差,有什麼不好的。

朱爕當時就想反抗,但是他的嫡系兵力已然不如劉元進,又不敢真的火併,首鼠兩端猶豫之下,想着萬不得已還能獻城投降蕭銑,便暫且按捺着留下了。

壞就壞在朱爕這人實在沒眼色。蕭銑的大軍到了之後,還想試試對方火候,看看自己有沒有能耐守住。所以死撐着和蕭銑的攻城大軍對抗了兩天,一交手,朱爕就明白靠自己手頭的人馬,最多撐個十天半個月。然後他就只好在城裡頭砍了幾個軍官的腦袋。給蕭銑送去請降,說砍了的是劉元進留下的監軍,他朱爕本無意再戰,只是急切圖劉元進不能得手,只能以會稽城歸降。

蕭銑大軍進城,守住各處要害,就把朱爕拿下了,纔有了本章開頭那一幕。

“不敵而降。還敢竊辭狡辯求首義之功——若是真有心來降,爲何不在大軍渡江時便起事。拖住劉元進?四面合圍城池後,猶然拒戰數日,某卻是不能承擔此前的許諾了,來人吶,將朱爕囚車押解,送上東都,請陛下發落。若是朝廷也以爲此降可以免罪,某自然無有不可。”

朱爕如同殺豬嚎叫一樣被捆走了,跟在蕭銑身側的房玄齡面有憂色,諫道:“大使,亂賊多有搖擺不定,今日若是如此處置朱爕,將來如何勸降呢。”

“話不能這麼說,某也只是嚴懲首惡而已,從此便是要在江東立下一個威:扯旗造反之人,除非他誅殺了另一名賊首,否則只是以本身而降,則降而亦斬,正所謂‘當今之計、海內一統,唯流賊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如此,才能逼得羣賊自相猜忌,不敵時相互圖謀。而且若是賊首真個因此死戰不降,他們手下便沒有求生邀功之人麼?”

蕭銑的態度很是堅定,因爲他知道江東不是山東河北,山東河北羣賊太多,從大業六年就開始亂了,至今已經有三年,糜爛不堪;若是一味不饒恕賊首,那亂賊只會狗急跳牆。而江東至今發生民變不過才半年功夫,此前因爲富庶,都是很安定的;而且江東民變的原因也不是因爲怕收稅,而是怕服役,也就是說,不是因爲窮,而是因爲怕死,對於這種原因的民變,一定要下狠手幹掉賊首,讓百姓知道誰當賊首,那朝廷就必殺之,天涯海角都不放過,才能徹底震懾住。

……

朱爕被送到東都去聽從聖命發落,結果雖然還沒下來,但是蕭銑這邊的人隨便想想,都知道以楊廣的脾氣肯定是要把朱爕給剮了的。蕭銑拿下會稽城後,依然是分兵平定諸縣,把諸暨、上虞各處尚且不算深山的縣城掃清了,走浙東運河一線的來整則把明州地界直到臨海的賊軍都掃清了。

劉元進估摸着只剩下兩三萬人,一路南逃,人馬越來越少,直到東陽郡和永嘉郡的山區躲避,連永嘉郡都有臨海這些沿海縣城被放棄——總的來說,也就是逃到了後世金華、麗水一帶的浙南山區裡頭,而台州這些沿海地區雖然如今從行政區劃上也屬於永嘉郡,但劉元進懼怕蕭銑水師迂迴來襲,根本不敢呆。

有鑑於此,蕭銑帶過江的三萬人馬,再次留下了大約萬人,分守會稽郡各處,並把住諸暨、臨海等浙南山區出山道路的隘口,防止劉元進繼續北竄。剩下的,便給來整、秦瓊二人留了一萬人馬繼續追殺剿賊,往南擴張勢力範圍,他自己則北返回到吳郡,開始處置一些戰後的領地重建工作。

如今也不過才十一月上旬,他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擴大地盤,劉元進這種喪家之犬,給來整、秦瓊個把月,絕對可以搞定了,已然沒有資格再浪費蕭銑自己的時間處置。預計到時候蕭銑的勢力範圍可以擴張到建安郡(福州)邊界。

回程的途中,蕭銑先到錢塘縣安心住下巡視了五六天,找來如今已經是錢塘縣令的沈法興,好生詢問了此前賊亂時自己在錢塘、餘杭、富陽等縣的封地情況,是否有被戰亂破壞。沈法興也事無鉅細都彙報了。

因爲蕭銑提前讓沈法興幫忙、動用徭役修了塢堡,還有私兵固守,當初亂賊過境的時候並沒有能攻破,最多隻是損失了一些桑樹,被賊軍砍走拿去製造弓箭,以及把當年田間的收穫糧食劫掠了不少、把桑基魚塘的養魚都撈走打了牙祭,僅此而已。蕭銑評估了一下,最多也就是相當於損失一年的收成而已,但是可持續生產力並沒有遭到破壞。當初他只是吳郡郡守,手頭只有一萬戶上下的食邑封戶名額,只能在這幾個縣營建封地莊園;

而如今再次回來,已經是鳥槍換炮了,足足四萬戶的封邑名額,加上自己的官身也變成了丹陽留守和江東六郡討捕大使,正好把封地往北擴建,圈到吳興地界內——畢竟,他的封邑戶口額度,如今已經相當於四分之一個吳郡了,兩三個縣怎麼塞得下?真要做到幾個縣就塞下,那可就全縣都是他家的,別的地主鄉紳都沒活路了。

蕭銑略微考察了一番,又和沈法興、武士彠合計了一下,便決定把未來封地莊園的範圍往北面的吳興縣西部、長興縣全境發展,最遠可以進入義興縣、溧陽縣南部。這幾個地方大致上是太湖西南岸一帶,自古太湖最繁榮的都是太湖與長江之間的東面和北面——後世的蘇錫常三個富庶之地,都是在太湖與長江之間,因爲那些地方都是魚米之鄉的平原。而西南兩個方向,只要是從吳興縣(湖州)再往西,就進入了天目山山區,一直到宋朝爲止開發都是挺落後的。

現在蕭銑手頭有的是流民,有從皮島遷回來不適合再當兵的,也有徵討劉元進時抓獲的俘虜中無家可歸的,湊三四萬人還是很輕鬆的,雖然按照“一戶五口”的平均來說,這些人也就組成不到一萬戶民戶,可架不住那裡頭男丁比例很高,都是壯勞力,按照蕭銑的規劃有的是辦法把後世湖州西部、常州南部的太湖東岸丘陵地帶開發出價值來。

尤其是,蕭銑對於兩浙的地理環境還是很熟悉的,長興縣境內後世有浙江境內唯一規模以上的煤礦——長興煤礦,對於想要自建根據地打造兵器的蕭銑來說,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發展區位了。而且長興縣西邊的顧渚山與天目山之間的西苕溪,也是河水普遍平緩的兩浙地區難得的水能資源相對豐富的河流了,稍加休整堤防水壩,搞個類似於都江堰的古代水利工程,就可以獲得平穩、均勻的水能衝力資源,搞搞各種手工業原動機不在話下。除了這個地方,整個太湖周遭其餘地方都是死氣沉沉,流速賊慢的平緩河流。

沈法興身爲錢塘縣令,實則還是以經營蕭銑的封地爲主要任務,蕭銑一旦有命,馬上拋下自己本職的政務,和武士彠兩個忙碌起來,安頓流民,組織人手起屋墾荒、分發農具、調撥物資,不在話下。

蕭銑安排好了這一切,繼續緩緩北歸,途徑姑蘇的時候,少不得再逗留兩日回去看看城中各處是否有嚴重破壞——畢竟相較於錢塘來說,姑蘇的城池可是淪陷於賊手兩三個月之久。細細查問,果然是有不少富戶遭了劫掠或是滅門,市井凋敝,沒個一兩年恢復不了戰亂前的元氣。蕭銑自己當初在姑蘇的園林滄浪亭,也被糟蹋得不成樣子,好在滄浪亭本來就是古雅恬淡的所在,沒什麼富麗裝飾,不入俗人流賊的眼,所以除了拿走些值錢的東西外,別的流賊也懶得破壞。

安撫好了各處,蕭銑正要回丹陽處理些積壓的公務,順便給高士廉送行,讓他去嶺南上任。然而還沒離開姑蘇,就遇到了高士廉一行自己走水路順運河而下,到姑蘇來找蕭銑辭行了,這貨居然如此等不及,一聽說道路賊情被蕭大使掃清了,就忙着去赴任。

第77章 坦白從寬第13章 劉備摔兒子第26章 淘金遺珠第86章 貫通江河第80章 根據地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46章 棋高一着第36章 南北斷絕第82章 價值窪地第49章 邀天之幸第42章 焚藪而畋第42章 創造謀反溫牀第40章 神補刀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1章 白雲蒼狗第57章 千古影帝第44章 如此和親第29章 花開兩頭第34章 高士廉赴任第34章 楊廣南下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72章 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第58章 三皇並立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81章 桑基魚塘第40章 關中易幟第9章 皮島海戰第66章 一種二熟第67章 千年大計第25章 把柄在手第52章 江都決戰第五 卷雞犬不留第23章 貌似烏龍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18章 破臉虯髯客第26章 裴家使命第27章 年關瑣事第35章 安置驍果軍第57章 千古影帝第13章 賊起賊落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65章 試船第57章 千古影帝第33章 咱還處在初級階段第46章 棋高一着第7章 樑入蜀都第27章 年關瑣事第45章 千載難逢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3章 不要錢一樣的大殺器第41章 臨海水戰有蕭郎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50章 必死之心第87章 工程藝術第33章 咱還處在初級階段第7章 家大業大第41章 臨海水戰有蕭郎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49章 邀天之幸第6章 滄浪客第94章 風緊扯呼第54章 順手牽羊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47章 兩線作戰第39章 從軍行第42章 創造謀反溫牀第76章 尋找白手套第54章 順手牽羊第55章 擺平後院好出京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7章 家大業大第49章 塞翁得馬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7章 得見第53章 分崩離析第34章 擋道的都搬開第27章 年關瑣事第6章 平蜀在望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26章 淘金遺珠第2章 入蜀命門第23章 京師見聞第44章 如此和親第41章 開皇十九年第2章 笑納奇功第43章 賊情逆轉第42章 議取平壤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7章 雁門之圍第10章 海客談瀛洲第2章 入蜀命門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41章 丹陽宮成第1章 天台寺第43章 縮頭烏龜第1章 鳴鳳元寶
第77章 坦白從寬第13章 劉備摔兒子第26章 淘金遺珠第86章 貫通江河第80章 根據地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46章 棋高一着第36章 南北斷絕第82章 價值窪地第49章 邀天之幸第42章 焚藪而畋第42章 創造謀反溫牀第40章 神補刀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1章 白雲蒼狗第57章 千古影帝第44章 如此和親第29章 花開兩頭第34章 高士廉赴任第34章 楊廣南下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72章 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第58章 三皇並立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81章 桑基魚塘第40章 關中易幟第9章 皮島海戰第66章 一種二熟第67章 千年大計第25章 把柄在手第52章 江都決戰第五 卷雞犬不留第23章 貌似烏龍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18章 破臉虯髯客第26章 裴家使命第27章 年關瑣事第35章 安置驍果軍第57章 千古影帝第13章 賊起賊落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65章 試船第57章 千古影帝第33章 咱還處在初級階段第46章 棋高一着第7章 樑入蜀都第27章 年關瑣事第45章 千載難逢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3章 不要錢一樣的大殺器第41章 臨海水戰有蕭郎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50章 必死之心第87章 工程藝術第33章 咱還處在初級階段第7章 家大業大第41章 臨海水戰有蕭郎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49章 邀天之幸第6章 滄浪客第94章 風緊扯呼第54章 順手牽羊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47章 兩線作戰第39章 從軍行第42章 創造謀反溫牀第76章 尋找白手套第54章 順手牽羊第55章 擺平後院好出京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7章 家大業大第49章 塞翁得馬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7章 得見第53章 分崩離析第34章 擋道的都搬開第27章 年關瑣事第6章 平蜀在望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26章 淘金遺珠第2章 入蜀命門第23章 京師見聞第44章 如此和親第41章 開皇十九年第2章 笑納奇功第43章 賊情逆轉第42章 議取平壤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7章 雁門之圍第10章 海客談瀛洲第2章 入蜀命門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41章 丹陽宮成第1章 天台寺第43章 縮頭烏龜第1章 鳴鳳元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