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 坑儒案

沸沸揚揚的焚書案告一段落,滿城風雨都煙消雲散。這場政治風暴涉及很多人,影響很多人,卻沒有改變任何人。

秦朝百姓困苦依舊,該幹活的還要幹活,該種地的還要種地。他們大字不識幾個,焚書原本就跟他們沒什麼太大的關係,無論朝廷下達什麼政策,他們首先要解決的依然是生計問題。

與秦朝百姓相比,儒生階級確實不那麼質樸可愛,書讀的不少,卻從來不知道安分守己爲何物。他們對始皇帝焚書的行爲不滿,又不敢再明目張膽的批評,於是在人民羣衆當中煽風點火,製造社會恐慌。

恃才傲物、非議朝政,這就是焚書的原因,可儒生們還是不知悔改。難怪歷朝歷代的統治階級都對讀書人又愛又恨,國家發展離不開他們,皇帝受氣更少不了他們,隔段時間不整治整治行麼?

秦朝的儒生們視警告如無物,大禍臨頭的日子不遠了。

人際關係是雙向的,而且需要互動,不能把始皇帝同儒家交惡的原因完全歸咎於儒生,始皇帝也必須檢討,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他的脾氣的確越來越古怪。

求仙問藥、長生不老的妄念,已經把始皇帝改造成偏執狂,聽不得不同意見,不能被忤逆,而這一切,盧生脫不掉干係。

方士並非真能求來仙丹,不過是利用始皇帝對長生的渴望,編織謊言,進行詐騙。面對始皇帝不斷的催討,盧生總用各種理由來搪塞。盧生告訴始皇帝,靈藥遲遲未得的原因是宮廷裡有惡鬼,神仙忌之,所以不肯來。建議始皇帝隱蔽自己的行蹤,甩掉髒東西,神仙就會與之相見。

始皇帝聽從盧生的建議,把行蹤安排的神秘兮兮,出入都用黑袍裹住身子,不讓別人認出自己,直到身上捂出了痱子,仙丹還是沒有求來。

始皇帝痛苦的向盧生問教,盧生告訴他:“神仙已經答應跟皇上見面,可是臣屬對您的行蹤都很清楚,這會妨礙神仙跟您交流。您今後的日常起居和言行要嚴格保密,合適的時間,神仙自會出現。”

凡是盧生的話,始皇帝都一絲不苟的執行,認真的程度令人感到恐怖。

始皇帝出遊梁山,見到李斯的車隊很氣派,超出了丞相的規格,就私下埋怨了兩句。他身邊的侍從將此事告知李斯,李斯立刻出入從簡,不敢再張揚。始皇帝知道後,大發雷霆,泄露他的言行,破壞他跟神仙的感情,罪不容恕,他把身邊的近臣和太監統統處死,以儆效尤。

看到始皇帝令人髮指的行爲,首先害怕的不是別人,正是盧生。老虎屁股尚且摸不得,而他卻頻攬虎鬚,就像遊走在山岩險壁之上,稍失足便會粉身碎骨。

盧生脆弱的神經快要崩潰,什麼時候他想不出拖延時間的理由,什麼時候他就要跟世界說再見。始皇帝身邊不能久留,遲則生變,必須馬上離開。

盧生非法斂下大筆錢財,怕始皇帝醒悟過來追究他的責任,決定捲款潛逃。他爲了給自己的行爲尋找藉口,臨走前把始皇帝大罵一頓:“始皇爲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並天下,意得欲從,以爲自古莫及己。專任獄吏,獄吏得親倖。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上樂以刑殺爲威,天下畏罪持祿,莫敢盡忠。上不聞過而日驕,下懾伏謾欺以取容。”

盧生痛斥始皇帝殘忍兇暴,因爲統一天下就志得意滿、爲所欲爲。對國家實行厲政,凡是獄吏都得到重用,把請來的七十個國家顧問當作擺設。他指責始皇帝爲了維護皇帝的威嚴,常常對人施以重刑,動不動就愛殺人。官吏因爲怕丟官,並不爲他盡忠,始皇帝因爲聽不到批評而日益驕縱,大臣們都用假意的逢迎來討好他。

盧生痛快了嘴,然後溜之大吉。他始終保持高度的職業道德,不肯承認仙丹無從取得,還給自己樹立正面形象,宣告天下:始皇帝太貪戀權勢,做下暴政,不能爲其求藥,否則是害了天下百姓。

最信任的朋友出賣了自己,始皇帝內心的痛苦外人無法體會。徐福、盧生都先後棄他而去,投入了資金,付出了感情,收穫的卻是謾罵,始皇帝情何以堪?

始皇帝被罵的狗血臨頭,面子丟了不說,還無法在天下人面前下臺。盧生已經逃的無影無蹤,他連算帳都不知道該去找誰。

始皇帝正愁沒地方發火,甘當出氣筒的人就送上門來。

盧生的行爲在大儒集團引起軒然大波,都奉其爲真正的猛士,儒生們不再退縮,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組織起聲勢浩大的倒秦活動。他們把盧生的話口口相傳,希望更多的人瞭解事情的真相,加入倒秦的陣營。

在皇權專制統治下,國家被始皇帝嚴密監管,他很快洞悉儒生們的舉動,震怒之餘,他下令通緝所有的涉案人員。

始皇帝重用獄吏的政策收到了成效,通過對被捕儒生的嚴刑拷打,牽扯出儒生集團的骨幹和隨從400多人。始皇帝順藤摸瓜,將其一一抓捕歸案,並且殘忍的全部坑殺於咸陽郊外。

不知者無畏,始皇帝絲毫意識不到自己捅了多大的簍子。天下的孔子門生不知繁幾,從此都對他深惡痛絕,紛紛口誅筆伐,在他身後留下惡評如潮。就連他的骨肉至親,也看不下去他的行爲,站出來進行勸諫,這個人就是扶蘇。

扶蘇是始皇帝的長子,本來有光明的未來,卻因爲在錯誤的時間,對錯誤的人,說了錯誤的話,前途盡毀。他告訴始皇帝:“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天下剛剛安定,百姓還沒有足夠的凝聚力,對儒生降下重罪,可能會引起社會的動盪。

這實在不是扶蘇該說的話,天下人都可以批評始皇帝,唯獨他不可以。他是秦朝皇位最有力的繼承人,不管是爲了王朝統治,還是父子之情,他都應該和始皇帝統一戰線。縱然對始皇帝的所爲不敢苟同,他也應該三緘其口,想做皇帝就要善於隱藏自己的意圖。

在始皇帝的眼裡,扶蘇儼然成了討人嫌的孩子,他一怒之下,將其派往北疆去做監軍,向蒙恬學習建長城。

扶蘇真是沒事找事,如果安穩的留在咸陽,秦朝的皇位將是他的囊中之物。現在可好,遠離了權利的中心,他的命運也將發生徹底的改變。

大秦皇朝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會被太監操縱未來,誰能夠想象的到?

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七十五 軍權傾扎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八十九 焚書案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八十九 焚書案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三十六 蒙驁之死七十六 亡魏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三十六 蒙驁之死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九十四 李斯入甕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八 長平之戰(2)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三十六 蒙驁之死三十六 蒙驁之死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四十六 李斯其人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十 白起功高震主五十四 魏楚大戰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六十四 亡韓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七十五 軍權傾扎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四十六 李斯其人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四十二 處理趙太后七十七 亡楚五十五 趙國迴光返照(1)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
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七十五 軍權傾扎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八十九 焚書案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八十九 焚書案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三十六 蒙驁之死七十六 亡魏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三十六 蒙驁之死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九十四 李斯入甕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八 長平之戰(2)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三十六 蒙驁之死三十六 蒙驁之死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四十六 李斯其人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十 白起功高震主五十四 魏楚大戰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六十四 亡韓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七十五 軍權傾扎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四十六 李斯其人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四十二 處理趙太后七十七 亡楚五十五 趙國迴光返照(1)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