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

公元前227年,秦王政二十年、燕王僖二十八年。

馬車行使在陝北高原,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秋天,荊軻和秦舞陽目視着周圍一成不變的黃土坡,枯燥、蕭瑟,不是個好預兆。

來到咸陽後,荊軻先去拜會了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散以重金。希望他在始皇帝面前美言幾句,說燕國懼秦,誠意獻上督亢地圖,外加樊於期的首級,以求換得臣屬的地位。

荊軻這樣做自有道理,秦王不是那麼好見的。沒有人在朝中替他們說話,始皇帝很有可能收了禮物卻不接待燕使,那就變成肉包子打狗嘍。

經過蒙嘉的一番運作,始皇帝感到這是堂堂大國、天威懾人、戰國歸心、四海臣服的盛事,應該好好宣傳。他特意舉行朝會大典,穿上華彩威嚴的禮服,邀請各國使節與會觀禮。

始皇帝高坐於大殿之上,有種俯覽衆生的快慰,他心裡盤算着如何把燕國樹立成正面典型,好暗示列國都來效仿,殊不知他人生最驚險刺激的一幕即將上演。

聽到從秦宮大殿傳出的宣見聲,秦舞陽隨在荊軻身後,拾階而上。看着荊軻寬廣的肩膀、毫不動搖的步伐,秦舞陽內心前所未有的平靜,“刺秦成功後,你將是名載千古的英雄”,這是燕太子丹對他的交代。

在大殿站定後,按照荊軻和秦舞陽彩排的那樣,他們先對始皇帝表達了敬仰之情,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然後由荊軻奉上樊於期的人頭,始皇帝果然興奮異常,揪起樊於期的腦袋,展示給滿朝文武:“你們都看看,這就是背叛寡人的下場,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秦國大臣如同經過培訓一般,統統匍匐於地:“順秦者昌,逆秦者亡,秦王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秦舞陽終於等來他表演的機會,骨勇病適時的發作了,面肌僵硬、氣色蒼白,好一副驚恐不安的模樣。配合着羣臣唱諾的節奏,腿肚子打起哆嗦來。他這幅德行,讓始皇帝顯露出極大的興趣:“殿下所立何人?你這是跳的什麼舞?”

秦舞陽繼續演戲,牙關顫抖着張合嘴皮,能出氣,不出聲。

荊軻接過始皇帝的話頭:“秦王恕罪,身邊這位是小臣的副使,生長在北方邊遠地區,沒有見過什麼市面,被秦朝的威嚴嚇到了。”

始皇帝開懷大笑:“看燕人這點出息,外交無小事,好歹你們也派點上檔次的來。聽說燕國肯進獻督亢之地,副使手中所持可是地圖?呈上來吧。”

到現在爲止,刺殺行動都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完全按照荊軻設計的那樣,等來了最關鍵的步驟。秦舞陽手中的地圖裡,藏着那把毒刃,需要在展示地圖的時候圖窮匕現,對始皇帝實施刺殺。

刺殺始皇帝是荊軻的工作,他要在衆目睽睽之下拿到地圖,還不能引起別人絲毫的疑心,只有讓秦舞陽裝作害怕的走不成路。還沒等荊軻開口,始皇帝就先發話了:“哈哈,真難爲副使了,果然是個人才,正使代呈地圖吧。”

秦舞陽的任務圓滿完成,他示秦以弱,給大家留下不足成事的印象,沒人把他當成威脅,也不會警惕他手中會持有兇器。荊軻拿到裝着匕首的地圖,而且是始皇帝安排的結果,誰還會有疑心?

所謂的騙局,就是利用人們的慣性思維,製造意識的盲區。荊軻用一個障眼法,成功的矇蔽了所有人。他手捧地圖走向御前的過程中,始皇帝始終面帶期盼的笑容。荊軻也在笑,是他的心裡:嬴政你受死吧。

事情進展到這裡,我們可以大致估算下荊軻刺殺始皇帝的成功率。沒有數據是不構成概率的,但是我們可以從刺殺突然性的角度,得出一個側面結論。因爲越是事發緊急,人越無法做出反應。

一,始皇帝對查看督亢地圖是抱有濃厚興趣的,他越是全情投入,越是無法防備匕首刺出那一刻。

二,通過秦舞陽的窩囊表現,已經給始皇帝造成一個錯誤的心裡暗示:燕使膽小,不足爲懼。

三,荊軻設計的刺殺橋段乃是創新之舉,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方式,這也是始皇帝會放鬆警覺的因素。

如果給刺殺的突然性做個評判,荊軻拿到滿分也不爲過。根據技術分析顯示,始皇帝半隻腳已經踏進鬼門關,他是如何逢凶化吉的呢?

荊軻跪伏在始皇帝面前,把地圖徐徐展開,督亢山川交錯、河流縱橫,看的始皇帝目不轉睛。地圖開至卷尾,閃出一抹藍色的幽光,始皇帝尚未分辨出是何物,荊軻已經扯住他的衣袖,朝他胸膛捅出致命一擊。

兩人相隔半個身位的距離,始皇帝又被荊軻拉住袖子,理應避無可避的殺招,卻落空了。怎麼可能?荊軻事先做過精密的推演,如此近的距離,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擒住始皇帝或者將其刺死,爲了保證不讓獵物掙脫,他還特地設計了抓住始皇帝衣袖的步驟。

壞就壞在始皇帝的袖子上,今天乃是大典,他穿着的不是普通朝服,而是隆重的禮裝。袖口是層疊的布褶,始皇帝向後的躲避動作沒有受到荊軻揪扯的影響,不過是把長袖拉開罷了。

由於雙方激扯的力量太大,始皇帝的衣袖斷裂,他得以起身逃跑。這時候始皇帝最好的選擇是直奔殿外,那裡有持劍帶戟的宮廷護衛。但是殺手出身的荊軻反應敏捷,追擊的很迅速。如果始皇帝跑直線,沒幾步就會被爆發力很強的荊軻趕上。他只有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繞着殿內的柱子跟荊軻捉迷藏。

刺殺其實已經失敗,不過荊軻還有挽回敗局的機會。資治通鑑上這樣記載:“羣臣皆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操尺寸之兵。”

秦國的大臣們沒有見過這種陣仗,事情突發後,他們都呆若木雞,不知道如何應變。按照秦國的律法,上殿伺候秦王的大臣不可以攜帶任何兵器,指甲剪也不行。大殿之外的帶刀侍衛,無詔不得上殿,始皇帝現在全身心都用在逃命上,發口諭的時間實在騰不出來。原本爲了保護他安全的制度,此刻變爲作繭自縛。

論起單打獨鬥的能力,處居深宮大內的始皇帝肯定比不上荊軻有經驗。大殿的柱子就那麼幾個,荊軻很快就摸清了始皇帝逃跑的線路,追的他到處亂竄。始皇帝佔着熟悉地形的優勢,爲什麼還跑的如此狼狽?

作爲秦國的君主,始皇帝身上隨時佩有寶劍,這是帝王威儀的象徵。就因爲是象徵,所以它的觀賞價值大於實用價值,爲了彰顯帝王的氣度,這把佩劍做的很長。始皇帝想把它抽出來護身,可是因爲運動當中,胳膊爲了保持身體平衡,做功行程太短,不足以拔出劍來。同時因爲拔劍的動作,影響了始皇帝跑步時的甩臂,自然就速度就慢了下來,幾次都是堪堪躲過荊軻刺出的匕首。

始皇帝笨拙的拔劍動作,讓羣臣焦慮不已,有幾個武將比較有經驗,扯着嗓子幫始皇帝支招:“王負劍,王負劍......”他們提醒始皇帝把寶劍推至身後,使劍套傾斜,方便拔劍。

伴着一聲龍吟,始皇帝終於利劍出鞘,他下意識的向後揮臂,竟然砍斷了荊軻的左腿。這是活該荊軻倒黴,他剛從柱子後面閃出,對始皇帝的反擊,根本沒有準備。荊軻失去左腿的支撐,奔跑的慣性使他栽倒在地,

良機一失再失,命運的天平開始完全向始皇帝傾斜。荊軻奮力擲出手中的匕首,這是刺殺始皇帝的最後機會。斷腿處傳來撕心裂肺般的劇痛,影響了荊軻的出手,匕首中柱而止,始皇帝終於死裡逃生。

荊軻已經徹底失去威脅,始皇帝卻還驚魂未定,他舉起寶劍,連劈帶砍,把荊軻分屍於秦殿之上。

刺殺始皇帝的準備不可謂不充分,但荊軻還是失敗了,就因爲生活裡有意外的存在,你永遠不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在天意麪前,尋找任何理由都是蒼白的,我們唯一知道的,就是始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秦舞陽被如何處理的,史書上沒有做交代。能夠死的舒坦點,恐怕都是他的奢求。

始皇帝下令:“馬上增派軍隊趕赴趙國,大軍即到,立隨王翦破燕。”他差點小命不保,又在外使面前丟人現眼,恨不得將燕國盡屠之。

立在秦國大殿之上,始皇帝面容猙獰,他高舉尚在淌血的寶劍,狀如狂魔,對着瑟瑟發抖的羣臣怒吼到:“我現在是秦國的王,日後是天下的王。”

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六十七 亡趙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七十 荊軻刺秦王(3)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五十五 趙國迴光返照(1)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十 白起功高震主九十 坑儒案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五十四 魏楚大戰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八十 亡齊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六 包裝嬴異人七十一 荊軻刺秦王(4)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三十六 蒙驁之死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二十 東周的滅亡(1)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六十四 亡韓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六十七 亡趙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七十 荊軻刺秦王(3)七十一 荊軻刺秦王(4)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十 白起功高震主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七十七 亡楚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六十七 亡趙八十九 焚書案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四十二 處理趙太后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八 長平之戰(2)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五十三 第一次統一戰役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八 長平之戰(2)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二十 東周的滅亡(1)六十四 亡韓六 包裝嬴異人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四十六 李斯其人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八十 亡齊
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六十七 亡趙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七十 荊軻刺秦王(3)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五十五 趙國迴光返照(1)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十 白起功高震主九十 坑儒案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五十四 魏楚大戰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八十 亡齊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六 包裝嬴異人七十一 荊軻刺秦王(4)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三十六 蒙驁之死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二十 東周的滅亡(1)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六十四 亡韓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六十七 亡趙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七十 荊軻刺秦王(3)七十一 荊軻刺秦王(4)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十 白起功高震主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七十七 亡楚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六十七 亡趙八十九 焚書案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四十二 處理趙太后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八 長平之戰(2)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五十三 第一次統一戰役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八 長平之戰(2)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二十 東周的滅亡(1)六十四 亡韓六 包裝嬴異人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四十六 李斯其人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八十 亡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