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018章 韓信之信

bookmark

李左車走後,回到營中,方纔聽了二人全部談話的漢中人,都尉趙衍卻若有所思,屏退軍士後對韓信道:

“方纔李左車所言,君侯以爲如何?”

趙衍是親信,韓信在他面前十分輕鬆,一邊自己脫着足下的鞮,還聞了聞,一邊道:

“李左車言取燕地之策,入冬不宜攻代地之事,皆頗有見地,至於之後的話嘛……”

他不以爲然地一笑:“實是將夏公,當成趙王遷了!”

方纔李左車以其大父李牧的事情,勸誡韓信,說將軍征戰在外,坐擁大權,屢屢立功,必在朝中遭到小人嫉恨,常會受謗。黑夫方誅滅楚國,不回關中,卻急吼吼率軍來韓信獨當一面的河北,明爲討伐代國與匈奴,實則或有忌憚於他之意。

“功高難賞,大忌也。”

李左車甚至勸韓信:

“僕請言將軍功略:足下涉西河,破魏軍,引兵下上黨,誅魯勾踐,又上太原,過太行,滅趙,脅燕,摧趙魏之兵十餘萬,盡取冀州之地,加上先前擊南陽、取漢中、明伐棧道暗度陳倉、定雍奪上郡之功,若論攻略,遠超諸將,僅次於夏公本人!”

“今足下戴震主之威,已爲徹侯,再取燕破代,讓夏公如何犒勞你?也提拔爲公?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難賞之功,名高天下,竊爲足下危之。”

這倒不是李左車的離間之言,而是出於當年大父李牧慘死的教訓。

他還提出個一個解決辦法:“方今爲將軍計,莫如案甲休兵,積蓄糧草,而將攻取燕地的事,等到夏公抵達,讓他親自來做!”

“如此,韓將軍不必冒功高震主之險,夏公親自取了燕地,也足以耀功,心滿意足,便能暫時休兵,待到春暖花開,再擊破代國及匈奴不遲,何必急於一時?”

“這就是荒謬了。”當着李左車的面韓信沒有表態,眼下則道:“且不說夏公一向大度,用人不疑,就說他的軍令,分明是要我在大軍北上前,奪取廣陽全郡……”

他拊掌笑道:“此令正合我意,東門豹一向與我不睦,我聽說,這老匹夫奪三川,滅了魏,又在符離之戰裡立下大功,遂得爲徹侯,與我同爲萬戶。”

他們兩個人,竟是並列萬戶侯,乃是黑夫所封徹侯裡,最高的兩位。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諸將當中,必須有一人冠絕三軍,作爲首功,作爲列侯之首,那隻能是我!”

“我雖奪地勝於東門老匹夫,可要論滅國,卻只滅了趙,又未參與符離之戰,那便只能通過定燕地,來繼續立功了!”

“關於是否要在冬日進取代地,我自會勸誡夏公,那又是另一樁事了。”

至於是否會功高蓋主,韓信還真沒想過,一門心思只想着要比東門豹強。

趙衍卻憂心忡忡地說道:“臣倒是覺得,李左車之言或可一聽,這廣陽郡,君侯大不必取之!”

“怎麼,你也與李左車一樣看法?”

趙衍道:“因爲一件事,臣不敢不疑。”

“先前君侯以灌嬰道河內北上,已使李左車陷入絕境,但灌嬰卻忽然受夏公之命南調,去配合東門豹滅魏,趙國這纔得到喘息之機。這調令我實在看不明白,只可能是夏公欲延緩將軍滅趙時間而爲,由此可見,夏公對將軍,確實有忌憚之心啊……”

韓信面色怏怏:“那是爲了速速以主力滅楚。”雖然灌嬰被調走時韓信曾破口大罵,但卻將鍋扣到了羽翼營的謀士們身上,並不認爲這是黑夫對他的遏制。

趙衍卻是一笑:“將軍可曾聽過一句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韓信雖然年少讀書不多,但對於家鄉毗鄰的吳越之事,是有耳聞的:“這是范蠡勸文種的話……”

“然也。”

趙衍道:“當年種大夫、范蠡存亡越,霸勾踐,立功成名,而文種身死亡,范蠡只逃脫以身存。飛鳥射盡而良弓藏,野獸已死而獵狗烹,將軍是夏公手裡最強的弓,麾下最迅猛的獵犬,如今六國滅盡,天下大統,正處於這種境地啊!”

他壓低聲音道:“何不若,作師老難用之狀,留下代、匈奴,乃至於東北的‘扶蘇’。”

韓信拍案而起,瞪大眼睛:“你的意思是,養寇自重!?”

趙衍道:“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這只是爲了提防,將來的不測啊。”

“誠如李左車言,冬日入代與匈奴戰,不利,河北有此三敵,夏公又無法短期內掃平,必歸關中。麾下軍將雖衆,卻要鎮守齊楚韓魏諸地,燕趙還得仰仗將軍守備。如此,將軍便能自存,保住兵權,對其圍而不剿,以便繼續向夏公要錢要糧,在燕趙樹立人望……”

韓信卻大搖其頭:“不行,夏公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更嫁我以其侄女。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連李左車都知道,應該同仇敵愾對付匈奴,吾豈可以因爲你這無端的猜測,做出這種有違將德之舉!”

他指天道:“我從沒有讓夏公失望過!從前不會,今後,也不會!”

趙衍急切進言:“白起也沒在戰場上,讓秦昭王失望過;李牧破匈奴退秦兵卻韓魏,也沒有讓趙王遷失望過;夏公當年爲秦將軍時,從北地到膠東再到嶺南,更從沒讓秦始皇帝,失望過啊!”

“但此三者,最終都反目成仇,或君殺其臣,或臣反其君!”

韓信依然拒絕:“我與他們不同,我是夏公之……”

“將軍自以爲,是夏公之侄婿?所以安全?”

趙衍冷笑道:“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將軍當真相信這層關係,能保住一輩子的平安?昔日夏公在得到秦始皇帝厚遇時,不也一直在精心準備退路,在膠東、嶺南等地,備下了無數個窟麼?否則又豈能一朝舉事而數郡響應,終成大業!”

韓信默然了,良久之後才光着腳起身:

“我之所以相信夏公,並不只是因爲這層後來才結的親戚關係,而是因爲夏公本人……”

他看向營帳外,此處是易水的寒風料峭,韓信卻想起來,五年前,在一整年都炎熱無比,植被鬱鬱蔥蔥的嶺南,他與夏公的第一次會面。

“故兵卒有志者必欲爲將,覓封侯,不欲爲將爲侯者,志短也……”

當時黑臉的大將軍,拍着他的肩膀如是說。

“夏公只一句話,就說出了我深埋心中的志向!”

“那時候,我只是一個能力不揚的小小百將,一個名聲敗壞的淮陰胯夫……”

“哪怕是這樣的我,夏公卻力排衆議,用之不疑,任我爲司馬,將擊滅甌駱,結束南征的重任,交給了我!”

韓信本來有些鬱結的表情,一下子舒展開來,取而代之的,是感慨和回憶。

“夏公還說,我是騏驥,能一躍千里,他相信,假以時日,我,亦當爲大將軍!”

“那天的話,韓信永世不忘!”

“故而,從那天開始,我便知道,夏公打心裡認定,我一定能成爲名垂天下的大將軍,爲他立下彪炳功勳!”

“而韓信也認定,夏公,便是我雖死不易的主公!”

“故而,我絕不可能重蹈夏公與始皇帝之事。”

“我只能做夏公的將軍,一如李信效忠於秦始皇!”

“此韓信之信也!”

趙衍還欲再勸,韓信卻止住了他:

“趙衍,我知道你建言皆是爲我着想,但你若再提此事,我便要不念兩年來的同袍友人情分,將你以離間罪處置了!”

“將軍既如此易信於人,便好自爲之罷……”

趙衍嘆了口氣,作揖退下。

而韓信的軍令,也隨之傳遍全軍都尉、司馬們手中:

“一月之內,必取薊城!使六國之地,盡歸於夏!”

“冬至日,便是夏公三十七歲壽辰。”

“而煌煌燕都,便是韓信與北軍獻上的賀禮!”

……

PS:最近在外爲下本書實地取材,走走山川古蹟,逛逛博物館啥的(這就是你一更的藉口?),回來晚了(這纔是),今天還是隻有一章。

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408章 不朽者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231章 帆影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959章 河東第361章 奸生子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29章 無衣第876章 武城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901章 執一以爲天下牧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187章 共敖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942章 故事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868章 昭穆第26章 重振士氣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791章 佔角第74章 審當賞罰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3章 爵位難得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398章 匈奴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205章 入郢第296章 趙佗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348章 項目組第102章 諜影第1012章 死亦爲鬼雄第182章 鮦陽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643章 長街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536章 要有光第34章 版築之間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99章 邦亡人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849章 博浪沙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204章 郡命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28章 旬日演兵第333章 司馬欣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54章 衷第69章 人贓俱獲第68章 鬼吹燈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500章 綁架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638章 搜粟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1031章 扶桑第651章 常識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408章 不朽者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231章 帆影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959章 河東第361章 奸生子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29章 無衣第876章 武城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901章 執一以爲天下牧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187章 共敖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942章 故事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868章 昭穆第26章 重振士氣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791章 佔角第74章 審當賞罰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3章 爵位難得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398章 匈奴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205章 入郢第296章 趙佗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348章 項目組第102章 諜影第1012章 死亦爲鬼雄第182章 鮦陽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643章 長街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536章 要有光第34章 版築之間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99章 邦亡人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849章 博浪沙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204章 郡命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28章 旬日演兵第333章 司馬欣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54章 衷第69章 人贓俱獲第68章 鬼吹燈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500章 綁架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638章 搜粟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1031章 扶桑第651章 常識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