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骨鯁之臣

bookmark

對項籍來說,退讓是一件艱難的事。

在他看來,昔日強大的楚國,就是在不斷退讓中滅亡的,春秋之際的楚,何等威風霸氣,不斷的進取,使楚從不足五十里的子男之國,一躍成爲地方五千裡的巨無霸。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率師問鼎中原,霸業從大江以南一直延伸到大河邊上,楚以一己之力與諸夏抗衡!

但國力總有中衰的時候,儘管進入七國鼎立時代,楚國成了轉身困難的老大帝國,但直到楚懷王繼位,纔開始走向衰敗,楚國在於秦的交鋒中不斷受挫,他們開始從漢中、丹陽退卻,從那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一路敗退,丟了鄢郢,丟了黔中,丟了陳郢,最終淪亡。

在項籍看來,范增的謀劃倒是好,以空間換取戰機,放棄難以防守的韓、魏等盟友土地,引誘黑夫進入楚國腹地,不斷分兵駐守所佔之地,最終用一場防守反擊扭轉頹勢。

但這過於想當然了,若黑夫不急於冒進,而是穩紮穩打,用半年甚至一年時間來消化韓、魏,慢慢絞殺河北的趙國,再徵召數十萬大軍對付楚國,那時該怎麼辦?

楚國將四面受敵,再無盟友,陷入無窮的困境,徹底成了被大蟒扼殺的猴子。

所以能不退,便不可退,這次的滎陽之戰,看上去確實是黑夫佈下的陷阱,但又何嘗不是他們改變戰局的良機呢?

項籍也沒有莽撞到要直接去滎陽與黑夫主力相抗,而依然採用了“圍魏救趙”的辦法。

“秦軍主力在鞏縣至滎陽之間,又分兵至河內,而洛陽及後方空虛,多爲民夫、新卒,還有不少糧秣屯於各倉。”

項籍的目光定在楚國得而復失的河洛之間,從陳郡過去,鄭地,也就是潁川郡是必經之路,而潁川與洛陽中間,有三座山系阻隔。

在地圖上,從北到南,項籍一一點出了這些障礙。

“太室山(嵩山)。”

“箕山。”

“還有崆峒山(西泰山)。”

三條山系的連接並不緊密,這便出現了三道隘口通途。

“一條是太室山與大河相夾的滎陽、成皋道。”

這條道路是秦軍從洛陽東出的首選,所以才如此迫切地爭奪滎陽。

“第二條乃是轘轅道,太室山與箕山中有狹窄穀道,此乃陽翟通往洛陽的捷徑要衝,於鄂嶺阪有轘轅關,本爲韓國所有,一月時爲秦軍陳嬰部所奪……”

若楚軍進攻這兩條道,都將陷入以寡敵衆的困境。

但還有第三條,那便是更加寬闊的汝水道。

經過潁川,沿着汝水北上,取食陽翟之糧,項籍當年亡匿時的好友鄭昌在那,作爲“韓相”。

“我軍只要擊破身在郟縣的秦軍吳广部,就能從汝陽進入伊水上游,擊新城、伊闕,燒黑夫糧道,威脅洛陽,則其兵必回援,身在樑地的仲父可將諸縣公支援滎陽,不但能救下鍾離眛,甚至能保住滎陽不失,讓中原的韓魏盟友們明白,秦並非不可戰勝!”

范增並不看好這方略:“汝水上游有廣城澤,方四百里,土地潮溼,遮蔽塗道,大軍可不易通過。”

項籍卻不以爲然,在他看來,一切軍事上的奇蹟都是需要人去主動創造的,絕無一味退守卻能贏的道理:“正因如此,故秦軍防備不嚴,讓我軍有機可乘。”

他有足夠的自信,能帶着大軍安然從洛陽撤離,甚至再冒險些,從黑夫未曾料到的後方,對其發動猛攻……

范增依舊憂心忡忡:“若大軍被黑夫調兵從南陽斷了後路,困在陸渾之地,該如何是好?”

他苦口婆心:“上柱國如今是楚國的頂樑柱,而不是一個衝鋒陷陣的將軍。”

“我不陷陣,誰能陷之?”

項籍卻固執己見,拔營西進的軍令便要頒佈下去。

好在這時候,一封信的到來,徹底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不必去救了。”

范增看完之後,好似鬆了口氣,又滿是遺憾,將這份沾血的戰報遞給項籍:

“滎陽失守,鍾離眛,降黑了!”

……

鍾離眛知道,項籍若聽說自己的作爲,那雙重瞳裡肯定會帶着不可置信,以及遭到背叛的怒火!

但他,也不求能得到理解,這一次,他要像多年前,混入秦國一樣,做一個孤膽英雄。

“鍾離眛。”

聲音響起,審問他的人,是名爲陳恢的秦吏,看向鍾離眛的眼神裡,充滿了提防。

“我曾聞,項籍骨鯁之臣亞父、鍾離昧、龍且、周殷之屬也,你身爲骨鯁之臣,鍾離縣公,爲何卻要降?”

鍾離眛看了看身側四名隨時可以將他擊殺的衛士,笑道:“我雖是項籍麾下戰將,但所得功賞,尚不如申陽、鄭昌這兩個庸碌之人,如今困守孤城,城內守卒卻被項籍調走大半,彼又獨令我堅守十五日,必是有小人害我……”

“秦軍數萬人已渡過汜水,斷楚軍甬道,將滎陽圍困得水泄不通,攻城器械樹立,城內士卒畏懼秦軍之天雷地火,惶惶不可終日,士無鬥志,將也無戰心,外更無救援。我苦戰三日已是極限,與其城破之日數千人俱爲粉末,不如早早開城,保全滿城將士性命。”

他終究沒做到堅守十五日的承諾,雖然這次秦軍沒有再動用在武關震驚天下的秘密武器,但只靠常規的飛石箭矢,就足以壓得滎陽守軍擡不起頭了。

在秦軍發動進攻的第三天,城門被擊破,再難堅持,當楚人打算拼死一戰的時候,鍾離眛卻忽然下達了投降的命令……

按照楚將戰敗後會自殺殉國的做法,鍾離眛是應該死的,但他卻沒有自盡以保全尊嚴,而是扔掉了武器,任由秦卒將他擒拿,並聲稱願意歸降黑夫。

“歸降?”

陳恢冷笑:“汝南之戰,項籍殺我兵卒過萬,又烹共尉,手段何等殘暴,軍中北伐舊部深恨楚人,不欲接受降者,你就不怕降後被殺?”

鍾離眛卻道:“我聽說秦軍在河北大破趙軍,趙國四萬卒得到周全,何況是我?我未曾參與汝南之戰,更沒有殺害共尉,反倒是在多年去之前,結識過大秦攝政夏公,也算故人罷……”

這其中的緣由,在楚軍那邊都傳遍了,但在秦朝這邊卻鮮有人知,畢竟是關係到攝政早年不太光彩的一幕。

陳恢負責羽翼營情報的整理,是知曉一二的,他冷笑道:“我倒是聽說,你與攝政有仇。”

鍾離眛笑道:“是一箭之仇還是手下留情,夏公自己最清楚,如今他執掌天下權,而曾經爲敵的故人爲階下囚,難道就不願見一見麼?”

人在富貴得意時,總需要炫耀的對象,故人,最好是有過節的故人,無疑是最好的見證者。

“攝政日理萬機,豈有空隙見你這楚俘。”陳恢比了比手,便要讓衛士將鍾離眛帶下去。

“且慢!”

鍾離眛卻大聲道:“即便世人只以爲我二人有仇怨,納我之降,對攝政也有利而無害。”

“我曾聞,南陽郡守長史陳恢曾進言呂齮,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呂齮雖與其有些過節,但如若投降,就好比送上門的千金馬骨,夏公非但不會爲難,反當好生安置,加官進爵,再大肆宣揚,希望諸郡效仿。”

“果然,呂齮降後,王賁舊部降者不計其數,藍田一戰,更多有人率先歸降,而那位陳長史,也頗得信任,得以位列朝堂,今日更居高臨下,審訊起我來了。”

鍾離眛看着陳恢:“楚人願意追隨項籍,無非是害怕夏公秋後算賬,見與夏公有一箭之仇的鐘離眛得活,且得厚賞,必爭相投靠,一如當年武關、藍田之事也。”

“我既能做項籍的骨鯁之臣,也可做夏公的馬骨!”

陳恢默然良久後,卻忽然哈哈大笑起來:“好啊,好一個‘骨鯁之臣’!”

“也罷,留或不留,見或不見,還請稟報夏公定奪罷!”

遊說呂齮,是陳恢的得意之作,鍾離眛這一番說辭,倒是有些說服他了,沉吟之後,讓人看好鍾離眛,便起身離去。

鍾離眛知道,陳恢肯定是不敢擅自做決定,去找其主人去了。

鍾離眛舒了口氣,該做的都已經做了,接下來便全看天意。

若黑夫下令處死他,他將揹負貪生降秦的罵名,就此結束這一生。

但鍾離眛不後悔,他想搏一搏,靠自己一個人,爲楚國爭取最後的希望!

“許多人問我,當年若是在安陸殺了黑夫,今日情形,是否會完全不同。”

“我不知,但我卻知曉,如今黑夫若突然死去,這天下局勢,必將天翻地覆!”

勝利者將因黑夫沒有完美的繼業者而分崩離析,各自爲政,落敗的楚趙等國,將重新贏得機會。

鍾離眛的投降是真,也是假,他明白,短期內自己是找不到機會的,這需要長期的潛伏與經營,贏得黑夫信任,最終找準機會,進行致命一擊!

縱觀黑夫的所作所爲,他認爲,黑夫的確需要一個楚系的降將……

“士爲知己者死,項氏三代人待我不薄。”

“我願以身爲利劍,做那刺慶忌的要離!”

這就是鍾離眛的計劃,他的賭博。

如此想着,三天三夜苦戰不眠的鐘離眛即便渾身是傷,被縛住雙手,卻依然將頭頂在牆壁上,竟就這麼睡了過去,一時間這囚室內鼾聲如雷,讓裡裡外外幾十個衛士嘖嘖稱奇。

“這楚囚,真奇人也!”

夢裡依然是金戈鐵馬,是鮮豔的楚軍赤旗,項燕將軍還活着,自己也還年輕,有隻身進入敵國的勇氣,楚國人才濟濟,楚人驕傲而自信的生活……

夢終究是夢。

也不知睡了多久,也許是一刻,也許是幾個時辰後,陳恢讓人拍醒了鍾離眛,皺着眉對他道:

“走罷,夏公,要見見你!”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454章 狼之子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18章 袍澤們第498章 方術士第70章 若敖之鬼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103章 殺意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698章 雁南飛第49章 善假於物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53章 袒右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648章 蠱禍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308章 水蠱第657章 吃瓜第999章 蜂王第299章 吳芮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84章 雞血第5章 沒見過這麼多錢第578章 邊釁第565章 惡名第788章 久違了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373章 羊圈第703章 拾骨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18章 袍澤們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102章 諜影第17章 失期當斬?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163章 陽城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424章 初雪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第579章 兩戰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837章 有錢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638章 搜粟第618章 連坐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344章 麟之趾第864章 亡秦者第612章 命名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222章 抄個屁!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575章 南巡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513章 法今王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345章 隸書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806章 沛公第939章 胠篋第104章 謊言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26章 重振士氣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16章 要小心……第543章 田官第587章 鷹之子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122章 積粟第117章 大時代第1005章 嘗麥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15章 在鄢第475章 黑色恐怖
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454章 狼之子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18章 袍澤們第498章 方術士第70章 若敖之鬼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103章 殺意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698章 雁南飛第49章 善假於物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53章 袒右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648章 蠱禍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308章 水蠱第657章 吃瓜第999章 蜂王第299章 吳芮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84章 雞血第5章 沒見過這麼多錢第578章 邊釁第565章 惡名第788章 久違了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373章 羊圈第703章 拾骨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18章 袍澤們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102章 諜影第17章 失期當斬?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163章 陽城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424章 初雪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第579章 兩戰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837章 有錢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638章 搜粟第618章 連坐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344章 麟之趾第864章 亡秦者第612章 命名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222章 抄個屁!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575章 南巡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513章 法今王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345章 隸書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806章 沛公第939章 胠篋第104章 謊言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26章 重振士氣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16章 要小心……第543章 田官第587章 鷹之子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122章 積粟第117章 大時代第1005章 嘗麥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15章 在鄢第475章 黑色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