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除惡務盡

bookmark

九月底,天氣漸漸寒冷起來,賀蘭山東麓,新開闢的田地上,搶種的宿麥才露出了芽,本地戍卒還需仰仗內地送來的軍糧。一旦入冬,糧道將斷,所以只能留下三分之一的人戍守,其餘撤回內地過冬。

隴西兵卒、民夫已被李信、蒙毅帶着,於月初撤回隴西郡,北地兵卒也將於十月初離開,黑夫正與監軍、衆將議論撤兵事宜。

這時候,烏氏延帶着從月氏使者處得知的消息來報,說冒頓已殺頭曼,在居延澤自立爲單于。

黑夫倒是並不覺得奇怪,只是好奇過程是不是和歷史上一樣,公子扶蘇卻顯得格外吃驚:

“弒父!?”

公子扶蘇有些難以置信,這世上居然有人能幹出這種禽獸之事,心裡給和他年歲差不多的冒頓打上個一個“極惡之徒”的標籤。

“若在秦,冒頓此舉,將成爲衆矢之的,人人皆可誅之,豈能擁爲新單于?”

雖然春秋時弒父奪位的事情也不少見,比如楚穆王因不得立而殺楚成王。但隨着日漸推移,孝道變得越來越重要,諸子百家雖然在很多方面有諸多分歧,在對待孝道上卻出奇的一致。

儒家自不必說,不管哪個流派,都把孝擺在很高的位置。

就連墨家,也認爲,“臣子之不孝君父”是天下動亂的原因,只是主張愛自己父母的同時,也要愛別人的父母,由此別人纔會愛你的父母。兼相愛,才能交相利。

公子扶蘇受儒墨影響較深,自然也是謹守孝義的,哪怕他因母、舅之亡,與皇帝有些隔閡,還常直言進諫,頂撞秦始皇。但平常也對父皇十分敦孝,早晚問安從未耽誤。這一點上,連秦始皇都挑不出毛病來,他不喜歡扶蘇的悲天憫人,卻對他的孝順十分欣賞。

就算是法家執政的秦,孝道也十分重要。當年商鞅曾把孝悌列爲毒害國家的“六蝨”之一,但商鞅死後,秦又開始鼓勵子孫盡孝了。

《秦律》中對於不孝者,懲罰十分嚴厲,若有六十歲老人告發兒子不孝,求判處其死刑,官府不必寬恕,應趕快將不孝子抓起來,別讓他跑了!

黑夫剛到咸陽時,還曾見識過一個案子,說是東門某裡的士伍丙,不孝父母,甚至用腳踹了親父。其父請求將丙斷足,流放蜀郡邊遠縣分,叫他終生不得歸鄉。官府受理了,按其父所告將丙流放,解送至成都……

所以在秦,不孝是一樁大罪,要承擔法律責任的。秦始皇當年就是不想擔上“不孝”的罪名,最後還是將母親趙姬從離宮迎回咸陽。

與扶蘇就着冒頓弒父一事談論孝道,黑夫聽着扶蘇言談,卻又想起來,歷史上的扶蘇,就是因爲一個“不孝”的罪名被矯旨賜死的……

“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這大概就是扶蘇的價值觀,如果歷史故事是真實的話,扶蘇接到旨意,二話不說就自殺,甚至都沒懷疑過這是假的。

該說他誠,還是蠢?亦或是,儒法墨對孝道的弘揚,已經深入了他的骨髓?

扶蘇與冒頓是同齡人,同是長子,卻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

心狠手辣和心慈手軟,黑深殘和白蓮花……

當他們遇到繼承人之位不保時,又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選擇。

眼看扶蘇仍對冒頓之舉義憤填膺,黑夫便笑道:“匈奴之俗賤老弱,頭曼大敗,已喪失了人心,冒頓乘機弒殺,這倒是挺符合匈奴人的性情。”

“子弒其父,又娶其繼母,譬如禽獸。”

扶蘇搖頭:“真是可惡又可悲。”

但隨即他又無奈地說道:“秦雖定不孝之罪,但民間風氣也不佳,秦人家庭富有,兒子長大後就分家單過;家庭貧窮,兒子長大後就入贅他家。借給父親一柄耕具,會流露出恩賜的表情;母親拿了簸箕笤帚,就站在那裡斥責。給孩子哺乳,不迴避公公;媳婦與婆婆不睦,就反脣相譏。”

“輕忽簡慢自己的父母,這種行爲若放任下去,與匈奴已沒多少區別。”

秦國家中有兩個男丁而不分家者,田賦加倍徵收,結果導致大家庭消亡,小農家庭大量出現。分了家自然就疏遠了,稅重地貧,各家只夠果腹和贍養孩子,養老就常常相互推託,像黑夫他們家這種相親相愛的實在不多。

將孝道寫入秦律,也是強迫這些貧弱的小家庭,重新承擔起養老責任的一種手段。

不然能怎樣?還能指望國家幫你養老?這是後世都做不到的事情,從“只生一個好,國家幫養老”到“養老不能全靠政府”,到頭來,還是得靠自己,沒法指望他人。

言罷扶蘇朝黑夫拱手:“秦有不孝之罪,而無養老之義,這實在是一大缺失。倒是尉將軍在北地郡開設榮軍院,使孤寡老兵入住撫養,真乃一項善政,此政當在內地郡縣推廣!”

“苗頭不對啊。”

黑夫暗道,這位公子,對秦朝的“以法治孝”似乎有很大意見,不過,這種社會問題,也不能怪律令秦法吧,哪朝哪代都一樣,人性之惡啊。

事關國政律令,黑夫不能與扶蘇深入探討,於是便咳嗽一聲,跳過這個話題,說起了與他們更息息相關的事情。

“我與李將軍不過是大軍偏師,便打得匈奴棄地而逃,月氏王看在眼裡,已然膽寒。他很想與秦通使講和,縱爲大秦屬國,向陛下稱臣也心甘情願,先前已答應殺冒頓獻首,如今冒頓已自立單于,月氏王又派使者向烏氏延說明原委,還答應派遣一個兒子到賀蘭來,隨吾等一同去咸陽朝見陛下……”

扶蘇頷首:“荒服來朝,此乃大事。”

秦始皇素來不喜歡收朝貢國,頂多是先吞併,又在郡下面設“屬國”,實際上只相當於小土司。

但月氏則不同,此乃西方大邦,自從周代以後,再未入朝過中原,皇帝應該也會高興吧。

黑夫道:“月氏王還答應了一件事,從明年春天起,開放河西,讓秦商可直通西域,暢通無阻,他還將先前扣押的秦商,全部送回……”

一年半前,黑夫說服烏氏倮,以尋找西王母邦爲名,嘗試打通“玉石之路”,去西域進行探索。烏氏倮便派了一支商隊,繞道隴西、羌地,走湟中,沿着柴達木盆地向西北行。

商賈們一路賄賂羌人豪酋,招募嚮導,倒是沒被爲難,最後走了幾個月,才從祁連山口,到了名爲”烏孫“的國度,位置大概在後世的敦煌一帶,烏孫人口十萬,和匈奴一樣,是遊牧行國。

他們在烏孫過冬,今年開春,本來還想繼續向西,去烏孫人口中的”樓蘭“看看,但恰逢月氏進攻掠奪烏孫,這羣秦商被擒獲,已被帶回昭武城,扣留了大半年。

恰逢秦已發動了對匈奴的戰爭,月氏在旁觀望,見秦如此強大,擊匈奴如摧枯拉朽,便不敢殺害那些商人使者,這次也一併送回,還附贈了不少牛羊禮物……

月氏人口不過二十多萬,控弦之士數萬,而且是半定居的民族,沒有匈奴那樣的縱深,不想招來秦朝大軍的征伐,哪怕冒頓說的再好聽,月氏王都不願意和秦交兵,轉頭就把冒頓賣了,想藉此討好秦朝。

“西域若能不戰而通,倒是一件好事。”扶蘇對秦始皇尋仙求長生,是有些微詞的,在他看來,能和平解決的事情,就不必訴之武力。

“假道於人,畢竟不可靠。”

黑夫卻搖頭道:“那些商賈帶回來的,不止是烏孫、樓蘭等邦的情形,還打聽到一事,原來從烏孫,有道路直通居延澤,從居延澤越流沙大漠,又有道路至賀蘭,河套!”

“對此,我有一個計劃。”

扶蘇頷首:“將軍請說。”

黑夫道:“冒頓此人,能獻妻贈馬以求容身,極其隱忍,又弒殺親父,實乃狼子野心。其行徑頗似勾踐,若不除去,任由其統御匈奴,恐成隱患。”

“不如再發兵襲擊居延澤,一來消滅匈奴殘部,以絕後患;二來也可在居延澤設立哨所、商站,使中原多一條不必假道河西,便能去往西域的道路。”

兩個理由,前一個更爲重要。

出於對冒頓弒父行徑的嫌惡,扶蘇倒是沒有太多異議,但又道:

“冒頓尚有部衆萬騎,而居延澤又在千里之外,相隔流沙大漠,先前幾番大戰,馬匹多死亡,眼下即將入冬,兵卒難行,轉輸困難,恐怕損耗太大……”

這次進攻匈奴,秦軍損失最大的不是兵卒,而是戰馬,它們可比人嬌貴多了,數年在邊郡積蓄的馬匹,消耗大半。幸好搶了不少匈奴馬,不然秦軍的騎兵又要等好幾年,才能配齊一人雙馬。

黑夫道:“公子所言甚是,大軍陸續撤走,冬日天寒地凍,用兵的確不妥。”

“但月氏王使者說,冒頓會在居延澤越冬,待到明年雪化時,才帶部衆北徙。我軍可合北地、隴西、上郡、朔方、雲中車騎。於一月初,乍暖還寒之際,奔襲居延澤!將冒頓及匈奴殘部,全部殲滅!”

這種危險的事,萬事慫爲先的黑夫當然不會親自去,等他到咸陽,向秦始皇稟明此事時,會力薦李信爲帥的……

扶蘇聽罷,久久未言,只是有些奇怪地看着黑夫道:

“將軍對殺死冒頓這件事,真是執念頗深……”

被看出來了麼?黑夫也知道,自己三番兩次對冒頓窮追不捨,必殺之而後快,的確有些明顯,但他已顧不上這些了,笑道:

“只是覺得,樹德務滋,除惡務盡,如此而已!”

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17章 失期當斬?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899章 體面第1026章 鳴鏑第604章 海東第181章 舍你其誰?第7章 喜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1005章 嘗麥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88章 罪與罰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601章 衛滿第94章 封診式第167章 短兵第445章 背水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745章 戰長沙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823章 煮酒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999章 蜂王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130章 軍醫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366章 解夢第315章 入關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43章 滑稽第991章 鍾離眛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585章 兒戲第605章 你爹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243章 利鹹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685章 圖騰第353章 項籍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643章 長街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836章 鼠第1032章 楚漢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823章 煮酒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893章 望夷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760章 不許笑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70章 若敖之鬼第851章 伊尹周公之事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629章 辦不到第627章 極盛第348章 項目組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654章 三鼓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18章 袍澤們第899章 體面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150章 陳屍第889章 主角第54章 衷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57章 赤幘第446章 撼山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
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17章 失期當斬?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899章 體面第1026章 鳴鏑第604章 海東第181章 舍你其誰?第7章 喜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1005章 嘗麥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88章 罪與罰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601章 衛滿第94章 封診式第167章 短兵第445章 背水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745章 戰長沙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823章 煮酒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999章 蜂王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130章 軍醫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366章 解夢第315章 入關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43章 滑稽第991章 鍾離眛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585章 兒戲第605章 你爹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243章 利鹹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685章 圖騰第353章 項籍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643章 長街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836章 鼠第1032章 楚漢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823章 煮酒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893章 望夷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760章 不許笑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70章 若敖之鬼第851章 伊尹周公之事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629章 辦不到第627章 極盛第348章 項目組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654章 三鼓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18章 袍澤們第899章 體面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150章 陳屍第889章 主角第54章 衷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57章 赤幘第446章 撼山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