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長街

bookmark

秦始皇三十五年孟春之月下旬,安陸縣城熱鬧非凡,富貴歸鄉的昌南侯今日宴請縣人,雖然只有官吏、三老能進入正席,但官寺外的大街上,卻足足擺了長達百步的矮案,安陸縣的有爵者,不分老幼,皆可入座,魚肉隨便吃,酒水可以不停地續。

這長街宴排場十足,安陸人都不由翹起大拇指,誇昌南侯富貴不忘本。

華燈初上時,主角尚未抵達,配角們卻老早坐滿了正席,廳堂內一共七十二張案几,正中的主座肯定是給昌南侯留着的,下首則應是安陸縣令,但安陸令卻不敢坐,一個勁邀一位年邁的老者過去。

“閻公請上座。”

來自雲夢鄉匾裡的閻諍擺手:“老朽不過是區區縣三老,豈敢坐在主座下首啊,這位子,還是該由縣君來坐。”

安陸令是個會來事的,他謙讓道:“在安陸,只有一個君,那就是昌南君侯!閻公乃君侯之師,吾等都知道,昌南侯回來後,概不見客,尉府大門,只破例爲兩位客人敞開,一是喜君,一個就是閻公啊!”

其他人紛紛附和,話說到這份上,閻諍也不再推讓,在右席下首緩緩落座,感覺倍有面子。

十多年前,還是一名黔首的黑夫爲了學律令考試爲吏,特地跑到匾裡向閻諍求助,閻諍聽說他18歲就當了公士,還得到縣尉讚許,覺得此子日後或許能混出點名堂,便將家裡的《盜律》等借給黑夫。

誰能想到,這一借,就借出個關內侯來!

隨着黑夫爵位躥升,閻諍在安陸縣的地位也步步拔高,早已退休多年的他,近來還被推舉爲“縣三老”,掌一縣的教育,勸民從善,亦可參政議事。

他的家族也蒸蒸日上,孫女嫁給黑夫的弟弟尉驚,攀上了高枝。

如果說,尉氏乃安陸第一豪門的話,利氏便是第二,那他閻家,起碼也能在縣裡排第三……

就在閻諍享受這種待遇時,外面傳來一聲喊。

“昌南侯來了!”

閻諍也連忙起身,廳堂內七十二人,不論是縣令、尉、丞,還是鄉里豪貴三老,都偏着腦袋,齊刷刷朝門外望去。

在百步長街的盡頭,昌南侯的馬車停在街尾,他坐的是朝廷特製的君侯安車,駟馬皆赤色,車上加交絡帷裳,車頂還有寬大的華蓋,駕車的還是追溯黑夫十多年的親信桑木。

黑夫大可馳車穿街而過,但他沒有,在街尾下車後,帶着兄長衷,侍從利倉,御者桑木等人,一步步走了過來。

這可引起了軒然大波,這條長街上,起碼有兩百張案几,坐了四五百有爵者,紛紛起立,朝黑夫作揖,黑夫則每走一步,便朝左右拱手頷首還禮。

縣人們當真受寵若驚,等昌南侯朝前走去後,一個小吏打扮的人,開始滿面紅光地和旁人吹牛:

“當年昌南侯任縣尉時,我曾爲他牽過馬!”

他立刻就受到了對面鄉人嘲笑,說你這算什麼,他們與昌南侯的交情,可以追溯到他在湖陽亭做亭長時。

雲夢鄉夕陽裡的來客笑呵呵地看着他們爭執,然後不緊不慢地說,自己是看着昌南侯長大的……

衆人相互爭論,但心裡都與有榮焉,畢竟整個南郡,一百年來,就出了一個侯,最重要的是,他還出手大方,對鄉黨彬彬有禮,哪怕他們只有一面之緣。

實際上,那些真正與黑夫有交情的人,早就被請入縣寺院子正席了……

……

“拜見昌南侯!”

步入縣寺院子,黑壓壓一羣人上來行禮,黑夫掃眼一看,呵,都是熟人。

“閻夫子,弟子豈敢受你之拜,快起來,快起來!”

除了被他尊爲”夫子“的老閻諍外,黑夫微末時的同僚、下屬,多半被邀約進來湊數。

有黑夫做湖陽亭時的亭卒魚梁,看他衣着,過的還不錯,雖然沒法跟亭裡其他幾人相比。

魚梁提及往事故人,說亭父蒲丈死了,但他兒子坐在外面。

此人話語囉嗦,黑夫也不以爲忤,直到旁邊人提醒魚梁,他才知失態,告罪而退。

接下來是黑夫做更卒時的同袍,身材矮胖的彘,他現在做了廁吏,專門管全縣公廁。

彘身爲官吏,說話就有條理多了:“敢告於君侯,朝伯已不在了,畢竟年紀大了,沒躲過疫病。吾弟牡早年追隨君侯,擎旗立功,留在了豫章,南征時得了病,差點死掉。對了,不知君侯還記不記得,可、不可兩兄弟現在是什長,也被徵調去南征。”

太過久遠的事,黑夫哪記得,只有點印象,那對兄弟貪婪而膽小,他很不喜歡。

其實當年的同袍、下屬甚至是同鄉,有點可能性的,大多混出了名堂。不說小陶、東門豹、利鹹、季嬰這幾個拔尖的,就算是去疾、牡、怒、樂等人,如今也都成了豫章各縣長吏。

“君侯還記得我麼?”

一個滿面油光,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湊過來行禮,黑夫看了他幾眼,想了想後笑道:

“這不是垣柏麼,莫不是,要來要回那幾千錢?”

垣柏忙道:“豈敢豈敢,垣柏那時年少無知,所幸君侯大度,沒有怪罪於我,而後還贈下吏衣食,我家靠蔗田和榨糖掙的錢,何止十萬?”

之所以稱下吏,是因爲第二次伐楚時,垣柏亦在黑夫軍中,

原來,這垣柏在滅楚戰爭結束後,因爲負傷回了安陸,他家本就是商賈,便乘着種蔗榨糖的風潮,也開了工坊,數年下來,家累百金,如今是縣裡僅次於黑夫、利鹹家的大種植園主。

“這錢可不是我送你的,是你自己憑本事,合法買賣得的。”

他同垣柏聊了幾句,與黑夫有舊的人,已經過來行了一遍禮,大夥總算能落座了。

今日之宴,是黑夫出錢,由衷和利倉安排好了一切,縣人自告奮勇幫忙的不可勝數,菜餚酒水依次上齊,都是家鄉菜,農村裡的彘肉,雲夢澤裡的鮮魚,更有在安陸漸漸流行的年糕和米粉——縣令還十分狗腿地介紹說,黑夫封侯後,大夥都管年糕叫“昌南糕”。

黑夫頷首,各嚐了幾口後,舉酒笑道:

“膠東海魚雖美,咸陽宮宴雖盛,但還是不及家鄉口味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物,黑夫便是由安陸養育出來的。諸位父老昆弟,請滿飲此盞!今夜當樂飲極歡,道舊故爲笑樂!”

他用的是土味十足的安陸方言,衆人大喜,紛紛舉杯,宴席上滿是歡聲笑語。

等到第二盞酒時,黑夫則祈禱下個月春耕順利,安陸繼續豐收。

第三盞酒,黑夫的聲音卻低沉了幾分:“這一杯,我要敬這十數年來,隨我兩次徵楚,戰死沙場的袍澤,還有此番南征百越,死於異域的安陸子弟……”

這句話讓衆人有些感傷,不少人跟着一起抹眼淚,更有人喝多了,忍耐不住,嚎嚎大哭起來,卻是魚梁,滿臉鼻涕眼淚。

彘爲他解釋道:“君侯,魚梁之子,正是死在了南方密林裡,只送回來一隻手,太慘了。”

“竟有此事!”

黑夫肅然,下席安慰了一番魚梁,又問在座衆人,不少人的子侄,也被徵去了南方,雖然未死,但也已兩年未歸了……

衆人目光相互看看,最後定在閻諍身上,老閻諍便顫顫巍巍地起身,對黑夫說道:

“君侯念舊,不忘鄉黨,吾等甚是欣喜悅,但安陸衆人,也有一個不情之請,想稟告君侯。”

……

黑夫知道他所請何事,點頭道:“閻夫子請講。”

閻諍道:“閻諍做過小吏,曾聽聞,天子之於夷狄也,其義羈縻勿絕而已。可現在,卻爲了徵越,弄得淮漢諸郡疲憊不堪。開戰至今已兩年,卻沒能成功,將軍身死,士卒勞倦,萬民不贍。”

“如今,天子又令昌南侯爲主將,繼續南征,恐將使百姓力屈,仍不能勝,此亦君侯之累也。損害萬民之利,去奪取嶺南無用之地,鄙人固陋,不識所謂,故吾等爲君侯患之……”

閻諍講完後,各鄉三老也起來說了幾句,大體意思是統一的:

南征使安陸縣凋敝,每個階級的利益都在受損,衆人希望能結束戰爭,讓子弟回來!

他們期盼着,黑夫能爲了安陸人的利益,再勸勸秦始皇帝。

黑夫默然半響後,才緩緩說道:

“蓋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

“啊?”閻諍聽傻了,這是在說什麼?

黑夫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尬吹就完事了。

“當今陛下,便是非常之人,聖君在位,豈能只抓瑣事小節,縮手縮腳,拘泥陳規,被俗議牽制,順從輿論,仿效流俗,迎合討好世人?不!陛下遠見卓識,開創大業,爲萬世典範。故陛下之志,不爲常人所理解。”

這話說得牛頭不對馬嘴,衆人面面相覷,不知所謂。

黑夫本就打算爲皇帝洗白這件事,便直接順着道:

“南征乃陛下之願,我身爲主將,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便要功成方能身返。所以即便是在家鄉,該徵的兵,還是得徵,今日除了敘舊外,便是希望,諸位父兄昆弟能助我!”

他補充道:“我也曾向陛下陳述南征之苦,故陛下特許,南征之兵、民,皆可賜爵一級!”

放在十幾年前,聽說有賜爵這種好事,安陸人肯定要跳起來,鼓動子弟從軍了。

可現在,他們只是相互看看,愛國、忠君、爵位、嶺南的土地,對衆人而言,都沒了吸引力。

戰爭熱情早已消磨殆盡,衆人發現,爲了這場戰爭,他們付出了太多,不止是經濟損失,還是子弟的性命……

他們訴苦道:“君侯,兩年前,吾等已經送走了一批子弟,本想着去了豫章,會得到些照應,誰料卻被派到長沙郡,又翻越五嶺,駐紮在桂林,蒼梧,如今已十死二三,仍久久不歸,甚至有失陷異域,生死不知的……”

黑夫頷首:“我明白,我明白。”

他明白,此番在南郡徵兵,已不像過去,沒法單純以律法繩之,以功爵誘之了。

“鄉人的難處,黑夫都清楚,正如父兄們所言,不少子弟被困在了南方,其中就有我的舊部小陶,三千人陷於龍川寨,未能撤回豫章,至今已有半載,音訊全無。”

黑夫的話語,不再是公事公辦,而帶上了感情。

“得知這個消息後,我心急如焚,每每想到家鄉子弟在死傷,他們的父母妻兒在憂慮,黑夫就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只恨陛下未曾以我爲將,不能庇護衆人。”

“但眼下,我終爲南征主將,旁人都說南方是爛攤子,爲我憂心,但我卻極爲欣喜,因爲黑夫除了爲君分憂的公心外,還存了一份私心。”

他走到院子邊,對正席七十餘人,也對長街上,停止了喝酒吃肉,靜靜聽他說話的數百人。

所有眼睛,都聚焦在這個安陸幾百年纔出來的君侯身上,他們爲與他說過話而自豪,指着黑夫的車駕,讓自己的孩子,以之爲榜樣……

“十多年前,數百南郡子弟被困楚境,困守小邑,危在旦夕,黑夫卻對衆人承諾說,我要帶他們回家!敢問父老昆弟,敢問二三子,黑夫做到了麼?”

默然片刻,長街上,有人騰地起身,大聲說道:“君侯言出必行,不惜以身犯險,詐降突圍,帶着衆人殺了出來,轉戰千里而歸,我家兄長,還有那數百南郡子弟,因爲皆因君侯而活!”

卻是一名黑夫昔日舊部的親人,這件事很出名,在安陸家喻戶曉,讚許之聲絡繹不絕,黑夫露出了笑,擲地有聲地說道:

“今日亦然,黑夫此去嶺南,不爲建功立業,更不爲封爵得地,只爲將失陷在密林裡的舊部,將遺落在孤城的安陸子弟們一一救出,讓彼輩回家!”

此言真摯,令人感動。

但這位安陸人的大英雄,又露出了一絲無奈。

“但光靠黑夫一個人,光靠那些刑徒、謫吏、北人、敗兵,無法做到,因爲他們是外人!”

“黑夫需要自己人幫忙,需要家鄉子弟相助!”

黑夫拱手,轉了一圈,對所有人作揖。

“若鄉黨信任黑夫,願將子弟交給我,黑夫,定會視之爲兄弟子侄,絕不相負!”

衆人面面相覷,皆有些動容,就連子弟戰死的人,也擦了擦眼淚,頷首不止。

口口聲聲說法乃天下之程式,萬事之儀表。可事到臨頭,當國法軍律都不再管用時,黑夫只能用個人情誼,靠鄉黨關係來騙人入伍了,這大概是一種退步吧。

爲了日後的前進,他必須在這,後退一大步了!

不再是對朝廷有功必賞的信任,而是對黑夫個人的信任。

也不再是官方的律令保證,而是他上下嘴皮一動,個人的承諾。

那麼,昌南侯的承諾,值幾個人呢?

答案是,八百!

……

“八百人。”

仲春二月,去江陵跑了一趟後,黑夫回到安陸,得知了本縣自願來參軍的人數。

黑夫很滿意:“不錯了,安陸畢竟只是個五千戶縣,兩年前便徵走了千餘人,如今明知道去南方十分危險,尚有八百人自願從軍,看來家鄉的昆父兄弟們,已給了我足夠的信任,我必不負之!”

值得欣慰的是,參加過統一戰爭的老兵,和滿腔熱血的新卒,各佔一半,以老帶新,很快就能有戰鬥力……

加上南郡其餘十二個縣徵募的人手,此番徵兵,黑夫共得四千人。

“軍律:五百主,短兵五十人;二五百主,將之主,短兵百人。都尉,短兵千人。將,短兵四千人。”

短兵,是爲將者身邊最後一張牌,也是與他生死與共的嫡系,將死,短兵亦死。

黑夫對共敖道:”這四千南郡子弟兵,就交給你來訓練,他們就是我的短兵!他們,將是吾之羽翼!”

“諾!”

共敖領命而去,摩拳擦掌,要去將這四千人收拾成一支唯黑夫之命是從的勁旅。

黑夫也走出營寨,看着陸續彙集而來的南郡兵卒,長吁了一口氣,似乎找回了昔日的感覺。

“久違了。”

他看着自己在陽光下的陰影,露出了笑。

“劍在我手的安全感!”

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500章 綁架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642章 法吏第80章 真金白銀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987章 出關(下)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140章 八卦第426章 軍將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1015章 統一哈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297章 照單全收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562章 人禍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375章 烏氏倮第994章 了斷第124章 攻權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480章 三傑第425章 三窟第945章 癡兒第104章 謊言第445章 背水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282章 勝利者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197章 弟子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458章 好男兒第954章 東出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920章 鹿馬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564章 儈子手第157章 黍離第689章 象箸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7章 喜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469章 海大魚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552章 羣雄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20章 寧爲雞口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984章 石頭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37章 順杆爬第646章 刀劍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102章 諜影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638章 搜粟第240章 內間第697章 愛有等差第747章 熒惑高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317章 六王畢!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501章 安得不死藥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160章 大夫爵第7章 喜第203章 退婚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487章 句芒第945章 癡兒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256章 王翦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399章 喜事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
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500章 綁架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642章 法吏第80章 真金白銀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987章 出關(下)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140章 八卦第426章 軍將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1015章 統一哈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297章 照單全收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562章 人禍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375章 烏氏倮第994章 了斷第124章 攻權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480章 三傑第425章 三窟第945章 癡兒第104章 謊言第445章 背水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282章 勝利者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197章 弟子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458章 好男兒第954章 東出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920章 鹿馬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564章 儈子手第157章 黍離第689章 象箸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7章 喜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469章 海大魚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552章 羣雄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20章 寧爲雞口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984章 石頭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37章 順杆爬第646章 刀劍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102章 諜影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638章 搜粟第240章 內間第697章 愛有等差第747章 熒惑高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317章 六王畢!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501章 安得不死藥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160章 大夫爵第7章 喜第203章 退婚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487章 句芒第945章 癡兒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256章 王翦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399章 喜事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