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扶桑

bookmark

攝政二年,夏四月。

就在扶蘇還在朝鮮境內砥礪前行時,劉季卻已站半島的最南端。

當時帶着人逃離遼東時,劉季的想法很簡單:離黑夫越遠越好。

年近五旬,鬍鬚已漸漸有些花白的劉季奉扶蘇之命,守在遼東與衛滿、臧荼對抗,他回想往昔,只覺得自己之所以半輩子蹉跎,碰上了亂世也沒能建功立業,原因不在自己,而在黑夫!

龍離水則爲蝦戲,虎離山則爲犬欺,還是條天殺的黑犬!

沛縣的鄉黨是他的水,他的山,一旦脫離,只靠自己一人,頂多在扶蘇手下做到了“都尉”,僅次於高成的位置。可還不等劉季有下一步動作,他那做一番大事的夢,卻被扶蘇與黑夫和解的噩耗給驚醒了。

“他若擒住了乃公,指不定會如何折騰,乃公寧可自己走!”

於是便有了這次逃亡,中原是回不去了,東北太冷,劉季只能帶着自己連哄帶騙追隨的千餘人,穿過朝鮮,往海東走。

已有城邑的韓城、漢城兩地他不敢呆,因爲總感覺不安全,劉季希望能去到一個黑夫永遠抓不到他的地方。

於是,他們便來到了海東的極南,三韓之中弁韓人的地盤,後世韓國釜山一帶……

劉季當年在海東東海岸的臨屯,後被黑夫改名漢城的地方駐守過,與土著打過交道,甚至能稍微聽懂點他們的話語,知道海東北部的東濊,和南部的三韓完全是不同的族種。

而三韓也不太一樣,比如這弁韓、辰韓之人,便與“韓城”附近的馬韓人形態不似:馬韓皆矮小被髮,弁辰則略高大,好紋身,褊頭,其言語亦大爲不同。弁辰亦擅耕作,此處土地較馬韓肥沃,善種稻,作縑布,有邑聚,各有君長,且能冶銅……

弁辰的孩子出生之後,便讓孩子的頭整天靠在一塊石頭上,目的是希望孩子的後腦部平扁,大概是認爲這能長壽?所以見到的人皆褊頭。

而且好笑的是,弁辰的民居建築,是一種井榦式木楞房,好似中原的牢獄。

雖是蠻夷之地,但至少氣候不錯,足以農耕,不少人希望能在弁辰之地留下來,劉季的妻子呂稚便是如此——她又一次懷孕了,劉季當真是老當益壯。

看起來是安全了,但劉季卻偏執地覺得,應該跑得再遠一些。

他的目光,一直盯着弁辰南方,那片羣島密佈的海域。

劉季記得,早年黑夫與扶蘇遠征海東時,他曾聽人說過,說這其實是個海峽,在東南方,還有一片羣山森林密佈的陸地,或許就是九州外的另一個州,但最後畫到地圖上,卻成了一個大島嶼,比海東還要大,據說黑夫親自欽定,命名扶桑……

“扶桑。“劉季坐在海邊,久久念着這個名。

他很想渡過去,但尷尬的是,他們沒有大船,劉季帶人嘗試以小船入海,卻很快被風浪打翻。

也是瞌睡來了枕頭,在劉季他們抵達海濱,利用奴役的弁韓人,建立了營寨一月後,三艘擱淺的船隻停在了外海,並有人乘小舟過來,這架勢,是將他們當成了本地土著的部落,想來換取淡水……

劉季還當是黑夫派來捉拿他的人,頓時如臨大敵,但最後還是穩住了心神,帶人在海濱伏擊了這羣人,並抓獲了爲首一個自稱“徐寧”的方術士。

一審問才知道,徐寧是大秦太卜徐福留在膠東的弟子,專門學過牽星出海之術。

“汝等來此作甚,說,是不是來捉乃公回去?”

劉季凶神惡煞地揚起巴掌,但徐寧沒打就招了:“天下大定,攝政令膠東開闢與海東商路,吾等送糧種至韓城,交予海東侯之相,復又來此勘測,好重開海路……”

得知那三艘船都是代表了膠東最先進工藝,適合航海的大翼後,劉季頓時大喜,他帶着自己的發小盧綰、堂弟劉賈,挾持了徐寧,乘小舟回到海上,登上大船,靠着手裡的亡命徒,成功奪取了兩艘,只餘得一艘逃走,往海岸西北行駛。

令人奇怪的是,船上極少士卒,幾乎沒有進行反抗,艙底划槳的隸臣居然以楚地人居多,言語相同,在老劉對他們“恢復自由”,並送一人一名弁韓女人的忽悠下,便嚷嚷着願意投靠劉都尉了……

而這時,劉季才宣佈了他雄心勃勃的計劃:

“吾等要乘船離開海東,東渡扶桑!”

……

因爲有一艘船逃竄的緣故,劉季認爲,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們又花了半個月時間,通過掠奪周邊的弁、辰部落,儲備了足夠的肉類和蔬果糧食,壓在船艙底部,做好了東渡的準備。

但兩艘船,只能載兩百餘人,而追隨劉季至此的逃人,卻足有七八百,所以得有人留下。

這倒不難,大多數人都排斥出海,他們多不習水性,對大海有種根深蒂固的恐懼,劉季決定讓發小盧綰統領這羣人,帶着他們在弁、辰生活。

而堂弟劉賈和兩百名希望能闖一闖的人,則願意追隨劉季到底。

但讓劉季沒想到的是,過去幾年來,一直任勞任怨的呂稚卻不打算與劉季同行,她的理由是,海上風浪大,而扶桑乃是過去從未有人探索過的航線,哪怕徐寧是個航海好手,依然會有風險。

“不若妾留在此地,爲良人養育子女,若良人不幸死於風浪,起碼能留下點骨血香火……”

這女人不是咒他麼!劉季氣得想家暴,可看看呂稚的大肚子,轉念一想,也不是沒道理。

於是五月初一這天,當兩艘船離開了陸地,隨着弁韓的海岸線漸漸遠去,那些朝他們揮手送別的人裡,便有劉季的老婆孩子……

儘管對馬海峽不過兩百里距離,順利的話數日可至,但劉季他們的航行,依然艱難萬分,白天風浪不大時,還能在甲板上吹吹海風,而當入夜後,看不清海岸的船便顯得形單影隻,命運沉浮不定。

兩百餘人被安置在主甲板下方缺乏照明的長艙室裡,每個人睡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裡,艙底往上散發出陣陣惡臭,再加上同行乘客因爲暈船的哭喊呻吟,船隻搖晃的陌生動作,打翻的夜壺傳出的嘔吐物和屎尿的騷臭味,爭吵、鬥毆、臭蟲和跳蚤,叫人煩悶不已。

劉季輾轉難眠,他蹣跚地走着,避開臭氣熏天的船艙,登上甲板,坐在船側的木頭上,朝向大海,手裡緊握着繩索。

海上雖然有風暴的危險,但也有喜悅和美麗的瞬間,大海像絲綢一樣泛着漣漪,起伏不定,水面上明月皎潔。

在劉賈持刃脅迫下,負責領航的徐寧看着星辰和指南針,讓船隻一直往東南行。

劉賈是個旱鴨子,顛簸了一路,早就將肚子裡的東西吐得一乾二淨,酸着臉坐在甲板上。

岸上再勇猛的漢子,到了海上,依然要腳底打滑。

在這兇險莫測的夜裡,他忍不住問徐寧道:“扶桑,當真能去到?”

“也許已有人去過了。”

徐寧一邊看着手裡的羅盤,一邊笑道:“早年我夫子在海東派人問過,弁、辰兩地的韓人曾以小舟過往扶桑,當然,去了的人再也沒有回來,不知真假。”

“而在中原,也早有人嘗試過。”

徐寧打着比方:“我夫子計算過洋流和季風,要去扶桑,最方便的不是從膠東走,而是從吳越、東海。”

“據說吳國、越國滅亡時,頗有吳越之人嘗試東渡,近來也有一起……”

徐寧說起去年夏公滅楚後發生的一件事,當時有膠東十三家商賈的船隻奉命封鎖東海,但在朐縣一帶,卻有一艘靠岸的大商船,遭到了楚人餘黨挾持,有上百名楚人登上了船,據說裡面便有項籍的智囊“亞父”范增。

“而後那艘船遭到舟師追擊,便順着季風,往東駛去,舟師追之不及,之後再未見到那羣楚人……”

“有人說那些楚人已抵達了扶桑。”

“但從那邊去往扶桑,千里迢迢,起碼要半月方可抵達,彼輩更可能已在外海遭遇風浪,葬身魚腹。”

說這些話時,徐寧眼裡滿是對未知世界的憧憬,他們這批弟子,是徐福在投靠黑夫後收的,所學各有所長,或神秘的煉丹術,或輿圖牽星,以及航海。

他則是徐福諸弟子裡,對探索外海,尋找《海經》《山經》裡那些神秘世界最熱衷的一個。

劉季在一旁聽着,心中好奇,問起了關於扶桑的事。

“據說那是日出之地?”

徐寧頷首道:“夫子等人持此說,大海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上有扶桑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有谷曰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但少府張蒼不認可,他以爲大地是圓的,而繞着太陽週轉運行,日行九萬里,故世上並無所謂日出日落之地,處處皆是如此,只有早晚之別。”

“我還是相信真有日出之地。”

劉季對這些太過宏大虛無的學問不感興趣,他唯一關心的是,抵達扶桑後,縱黑夫有通天本事,也難以捉到他了罷?

“在那日出之地,在扶桑木下,我大概就不必怕那入夜後的黑影了……”

於是劉季飲了一口酒,指着東方,篤定地說道:

“日出之際,吾等定能抵達扶桑!”

但他這句話卻成了烏鴉嘴。

徐寧不回答了,他盯着天上被雲層籠罩的星辰,還有飛速轉動的信風鳥,肅然道:

“風暴來了!”

……

雖然對馬只是一個海峽,但當風暴到來的時候,仍非常突然且驚天動地。

在漆黑一片的隔艙裡,劉季被從一邊甩向另一邊,他能感覺到船被暴怒的海洋扭曲着。

風暴中,沒有什麼聲音比船的嘎吱聲更讓人害怕了,船板呻吟陣陣,聲音如此之大,彷彿隨時可能崩解。海水透過艙口灌進來,將可憐的人們全身浸溼,尖叫聲非常慘烈:彷彿所有在亂世裡死去的冤魂都在這。

又一陣巨浪打來,帶着恐怖的力量,在那個時刻,所有人都似乎要葬身海底,每個人嘴裡都喊着各自信奉神靈的名:

東君沒用,夜裡沒有太陽,雲中君雖然管降雨,但他手能伸到大海上麼?湘夫人、湘君離此太遠,管得了江河湖泊,管不了大海,山鬼?這兒有座山就好了。

也只能指望大司命不收他們的小命。

在這驚恐中,哪怕在海上經驗豐富如徐寧,也已是面色慘白。

他掃視艙中所有人,發現唯一能保持鎮定的,就是劉季了,他將自己牢牢拴在柱子上,隱忍着,眼睛裡充滿了隱於輕浮表面下的堅韌。

劉季沒有大呼小叫,而是大聲問徐寧:

“你這船,能扛過這陣浪麼?”

徐寧搖了搖頭:“不知。”

劉季不由大笑:“沒想到我老劉,吃了幾十年魚,也會有葬身魚腹的一天,真是窩囊!”

話語滿是不甘,令人惋惜,而經過這些天的相處,徐寧也被劉季的豪爽義氣所感染,猶豫片刻後,迴應道:

“劉君!“

“吾等生死不知,有一件事,我也不瞞你!”

“何事?”又是一陣浪,劉季抱緊了柱子,比過去五十年裡,抱任何女子都緊。

徐寧湊到他耳邊,大聲道:“我來海東,根本不是要重開什麼航路,而是負有使命。”

“我奉大秦攝政夏公之命,找到劉君,假意被俘,送你去往扶桑!”

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309章 南昌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390章 溫暖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899章 體面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30章 軍醫第478章 法教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726章 而立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519章 一夫第110章 入學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762章 忠信第309章 南昌第661章 北江第17章 失期當斬?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54章 衷第598章 險惡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543章 田官第85章 圍堵第624章 快活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944章 成都第664章 越女第686章 不知足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991章 鍾離眛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328章 何器?第634章 封侯!第328章 何器?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680章 玩蛇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638章 搜粟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449章 錘砧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955章 酈生第371章 慷慨悲歌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31章 盆滿鉢滿第1008章 太昊第179章 重生第609章 貨殖第899章 體面第287章 鶡冠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320章 帝業第320章 帝業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974章 假王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6章 搶功的第1009章 博弈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521章 聰明人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215章 巧合?第28章 旬日演兵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594章 順逆第182章 鮦陽第505章 笑話
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309章 南昌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390章 溫暖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899章 體面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30章 軍醫第478章 法教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726章 而立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519章 一夫第110章 入學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762章 忠信第309章 南昌第661章 北江第17章 失期當斬?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54章 衷第598章 險惡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543章 田官第85章 圍堵第624章 快活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944章 成都第664章 越女第686章 不知足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991章 鍾離眛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328章 何器?第634章 封侯!第328章 何器?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680章 玩蛇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638章 搜粟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449章 錘砧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955章 酈生第371章 慷慨悲歌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31章 盆滿鉢滿第1008章 太昊第179章 重生第609章 貨殖第899章 體面第287章 鶡冠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320章 帝業第320章 帝業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974章 假王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6章 搶功的第1009章 博弈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521章 聰明人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215章 巧合?第28章 旬日演兵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594章 順逆第182章 鮦陽第505章 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