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

bookmark

二世元年,二月下旬的咸陽,春色正濃,但自上月馮去疾、公子高無辜被殺後,咸陽一片肅然,百姓只能道路以目,官吏回了家亦不敢妄議國事,氣氛極其壓抑。

但這份沉悶,卻被來自南陽的數封奏疏打破!

李斯次子,在御史大夫府爲官的李於回到家中,便匆匆去尋其父——近日李斯以身體有恙爲名,已多日未曾去丞相府上班了。

“父親!那件事……”

“我已知之。”

李斯右手還捏着解下的蠟封,右手則捧着一份文書,邊看邊笑,正是十日前,通武侯王賁在宛城寫就的奏疏!

從“奸劫弒臣”的開篇,到“請誅趙高”落筆,一字不差,皆書於紙上!

“痛快啊,真是痛快。”

李斯含笑看完,彈着這薄薄的紙道:“趙高本爲賤人,竟爲今上之師,幸而稱舉,令在上位,居九卿之職,管侍中事。趙高更大肆攬權,隔絕內外,公卿希得朝見。大臣鞅鞅,其心實不服,只是礙於趙高權勢,敢怒而不敢言。”

“老夫年邁,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也不想去招惹趙高。可是馮去疾,他愚忠啊,早些時候提過一嘴,遂被趙高嫉恨,這也是馮氏遭殺的原因之一。”

“但通武侯可不一樣!”

李斯起身,負手道:“王氏世代爲將,武成侯、通武侯共滅五國,王離亦繼大父之爵,一門三徹侯,貴不可言,王賁更嫁女於今上,有親戚之實,先帝之所以屬意今上,立爲皇嗣,也有考慮到今上可背靠王氏,有王賁在,能保天下不失……”

只可惜,始皇帝錯料了黑夫,老皇帝屍骨未寒,那黑廝就悍然起兵,否則,若只是六國遺醜作亂,王賁可輕易掃平。

“眼下王賁、王離父子,手握朝廷八成兵力,一南一北,拱衛關中,黑夫半年來難入關中,六國羣盜被阻於三川之外,皆王氏之功也。”

“但王賁恐怕已從馮去疾之死,意識到了朝中不穩,攘外必先安內,通武侯這是想要掃除後方之憂,以安前線將士之心啊……”

商君曾言,凡戰法必本於政勝,李斯何嘗不懂得這個道理。

但這也是李斯篤定,北方必敗的原因——攤上胡亥、趙高這對君臣,就算王賁、李斯使盡渾身解數,哪怕真誅殺趙高,平朝野之怨,也無非是給北秦續幾年命,偏安關中。

但問題是,李斯今年七十有五,而王賁,也快六十歲了,且一直爲舊傷困擾,據近來李斯親信從前線傳來的消息稱,王賁這個月來,已病重昏厥至少兩次,恐怕命不久矣……

他們活着的時候,關中還能苦撐,一旦二人死去,朝野上下,誰能撐起大梁呢?

馮去疾死了,還被關在獄中的蒙恬蒙毅兄弟是絕不可能的,李斯曾培養的章邯,幾年前改換門庭投了黑夫,潛逃在野,至於西域的李信……

老李冷笑道:“始皇帝看好的白馬黑犬二將,沒一個是省油的燈,都只服先帝,黑夫假死起兵,而李信更絕,他直接抗詔不歸了!”

這是剛從西域飛馬傳回消息。

歷史上,一頭是秦,一頭是六國,李斯沒得選,只能捏着鼻子一條路走到黑。

可如今,南邊卻有個體制內反賊,通過祭奠馮氏等舉動,不斷騷眉弄首,暗示咸陽諸公……

既然有活路,爲什麼要走死路呢?

李斯奸猾如鼠,明白這道理後,就開始爲自家考慮後路了。

而王賁則不一樣,他選擇了更加激進的做法!

通武侯,還是想要挽救這傾覆的山河,保住始皇帝的基業,爲此,不惜冒着與胡亥翻臉的風險,寫了這份奏疏!

李斯搖頭,看向兒子:“想來不止丞相府,御史大夫府,也收到了罷?”

李於頷首:“收到了,我打聽了一下,九卿中,連同趙高及其黨羽掌控的郎中令、廷尉、少府,無不收到了相同的蠟封文書。”

李斯捋須,感慨道:“是啊,通武侯知道趙高隔絕內外,尋常的奏疏程序,恐怕遞不到皇帝案頭,便爲趙高所阻,王氏反會重蹈馮氏覆轍,所以他發出的不是陳情上奏……”

“而是逼宮檄文啊!”

……

“婦翁,陛下如何說?”

趙高才進家門,其婿閻樂便慌忙追問。

趙高淡淡地說道:“陛下說,朕沒有,不是朕……”

這卻是胡亥對黑夫在襄陽爲馮氏、公子高發喪後的反應,趙高仔細思索後,還是將黑夫“污衊”胡亥的那些罪名一一告知,氣得胡亥在寢宮內走了好幾圈。

他不就是喜歡觀侏儒娼妓這點愛好麼,至於什麼姦屍、剖孕婦,根本沒有的事!

憑什麼平白無故污衊人!胡亥很委屈。

Wшw ●тt kán ●co

閻樂頓時急了,跺腳道:“婦翁,我問的是,通武侯之奏疏,眼下丞相府、御史大夫、九卿皆已知之,宮中也肯定傳到去了,王賁指名道氏,要誅婦翁啊,陛下對此是何反應?”

儘管趙高爲郎中令,控制咸陽宮,更行侍中事,使其客十餘輩爲御史、謁者,以圖隔絕內外,代皇帝行事,但因李斯尚在,百官鞅鞅不服,所以趙高遠沒到一手遮天的程度,事情鬧得全咸陽皆知,他是瞞不住的。

這哪裡是奏疏,分明是聲討趙高的檄文啊!

但趙高卻絲毫沒有其婿的焦慮,笑道:“慌什麼,你放心,陛下是我從小看到大的,他哪裡捨得殺我?”

原來,在趙高趕在消息傳入宮中前,痛哭流涕,向胡亥請死後,胡亥這才知曉王賁請誅趙高之事,頓時大驚,說道:

“何哉?郎中令本隱官宦人,然深得先帝信賴,使爲朕師,不因處境危險就改變忠心,也不因處境安逸就爲所欲爲,品行廉潔,一心向善,靠自己的努力纔得到今天的地位,因忠心耿耿才被提拔,因講信義才保住祿位,朕實賢之,而通武侯竟疑之,何也?”

這就是胡亥眼裡的趙高了。

趙高當時心中暗喜,但仍稽首如啄米,只求一死,額頭都出了血。

胡亥心軟不已,差點也哭了,扶起趙高,替他擦去血跡道:

“朕少失先帝,無所識知,不習治民,黑賊叛亂,羣盜蜂起,通武侯在外,馮去疾圖謀不軌,李斯則年邁,朝臣郡吏多通黑賊,若不將國事託付給夫子,還能信任誰呢?夫子爲人精廉強力,下知人情,上能適朕,朕還想擢拔你做左丞相,又豈會妄加懷疑,這一定是通武侯誤會了……”

眼看時機差不多了,趙高便一抹眼淚,哽咽道:

“通武侯,怕是中了黑夫的離間奸計啊,黑夫此賊,面厚心黑,有禽獸之心,他能以常人不忍聽、不忍說的罪名污衊陛下,自然能讓亂賊奸民中傷臣,而通武侯竟信之。”

趙高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告訴胡亥道:“始皇帝曾說過,天子無錯!陛下亦然,切不可承認錯殺馮去疾,否則皇威何存。馮氏與公子高反意昭然若揭,死有餘辜,只是黑夫爲了利用此事,竟不惜將投降的馮劫殺死,反誣陛下與下臣。”

“然也,一定是這樣!”

一時間,胡亥咬牙切齒,認同了趙高的看法,恨不能食黑夫之肉,寢黑夫之皮。

“都是黑夫的錯!”

眼看胡亥情緒稍微穩定,趙高又乘機進言。

“雖然,黑夫纔是萬惡之源,但下臣以爲,通武侯此行,還有其他想法。”

胡亥愣了:“什麼想法?”

趙高作膽怯狀:“臣,臣恐有離間君臣之罪,不敢說。”

但在胡亥再三保證和追問下,趙高還是開始講司城子罕和田常的故事:

“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罰,以威行之,期年遂劫其君。田常爲簡公臣,爵列無敵於國,私家之富與公家均,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羣臣,又掌控兵符。於是陰取齊國,殺闞止於庭,即弒簡公於朝,遂有齊國。”

趙高這是在暗示胡亥,擅利擅害的,不是他趙高,而是王氏!

“陛下年幼,天下人只知通武侯而不知有皇帝,王氏手握二三十萬大軍居外,權重於天子。如今通武侯更有危反之行,不以尋常上奏,反倒搞得百官皆知,這是在向陛下逼宮,讓陛下難堪,威望掃地啊,如子罕相宋。又言誅臣,亦如田常欲殺闞止也,除去陛下親信之人,不可不防!”

胡亥有些害怕了:“誠如夫子所言,通武侯意欲何爲?”

話說到這份上,但趙高也不敢說“王氏欲反”這種胡話,只是退一步道:

“我以爲,今陛下已立爲帝,而王氏貴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

複述完今夜入宮君臣對話後,閻樂頓時大喜:“如此,則陛下必忌憚王氏,力保婦翁,我家安全了!”

但趙高卻擺擺手:“吾婿,你還是不瞭解陛下啊,你知道他說了什麼嗎?”

閻樂搖頭不知。

趙高冷笑:“陛下竟言,只要能保住大秦社稷,平定黑夫,通武侯欲爲王,那便讓他封土爲王就是了!”

閻樂目瞪口呆。

趙高也是頭疼,他雖然是看着胡亥長大的,常能通過種種暗示,操縱其作爲。

但有時候胡亥想法天馬行空,跳脫起來,連趙高也難以駕馭。

“不止如此。”

趙高撫膺,也是氣得不行:“陛下還欲正式下制,告知諸將尉,平黑賊,收復關東者王呢!”

……

PS:第二章在晚上,另推薦404大佬月影梧桐轉戰都市的新書《對衝》。

裁員風暴席捲下的金融民工常天浩重生高考前夕,掀起波瀾壯闊的財富人生……

嗯,書名反過來看,衝就對了。

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848章 深海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698章 雁南飛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459章 大丈夫第158章 受金第459章 大丈夫第587章 鷹之子第6章 搶功的第926章 分餅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130章 軍醫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7章 喜第868章 昭穆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726章 而立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586章 看不懂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63章 朝陽羣衆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900章 不殺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974章 假王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323章 王、蒙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748章 灌水第762章 忠信第344章 麟之趾第214章 郡守騰第117章 大時代第469章 海大魚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562章 人禍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106章 重租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607章 南征第605章 你爹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869章 山海第688章 將軍第565章 惡名第196章 卸甲第16章 要小心……第247章 三馬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320章 帝業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256章 王翦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7章 喜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666章 七閩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42章 其樂也融融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37章 順杆爬第94章 封診式第196章 卸甲第488章 農家第947章 三千年來誰著史?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564章 儈子手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291章 欲刺第809章 挺進中原
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848章 深海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698章 雁南飛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459章 大丈夫第158章 受金第459章 大丈夫第587章 鷹之子第6章 搶功的第926章 分餅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130章 軍醫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7章 喜第868章 昭穆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726章 而立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586章 看不懂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63章 朝陽羣衆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900章 不殺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974章 假王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323章 王、蒙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748章 灌水第762章 忠信第344章 麟之趾第214章 郡守騰第117章 大時代第469章 海大魚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562章 人禍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106章 重租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607章 南征第605章 你爹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869章 山海第688章 將軍第565章 惡名第196章 卸甲第16章 要小心……第247章 三馬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320章 帝業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256章 王翦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7章 喜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666章 七閩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42章 其樂也融融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37章 順杆爬第94章 封診式第196章 卸甲第488章 農家第947章 三千年來誰著史?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564章 儈子手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291章 欲刺第809章 挺進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