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昭穆

bookmark

“二三子!”

玄袍加身的戲份來得突然,而高成、劉季恰是引發衆人情緒的那人,高成率先大喝,聲音在軍營中迴盪。

“自古嫡庶有序,皇帝位,當由長公子繼承纔對。公子遭讒言而出走咸陽,但卻沒有忘記吾等,收亡者戍卒,北御強胡,保遼東、遼西平安。不管於情於理,公子皆當爲天子!”

“然也!”劉季立刻附和。

“吾等現在雖還稱秦軍,但那所謂的二世皇帝……“

老劉狠狠地朝地上唾了一口:”於我而言,狗彘也!”

“胡亥乃以陰謀逐長公子而篡位,憑什麼讓一幼弱稚子做皇帝?胡亥小兒自在咸陽享樂,哪裡見識過遼海之寒,更何曾懂得吾等邊地戍卒的苦楚,吾等孤苦無助的時候,他在哪?”

“胡人肆虐入塞的時候,他又在哪?”

戍卒齊叫,遼人附和。

不知心裡打什麼主意的劉季帶頭朝扶蘇下跪:“劉季以爲,始皇帝只有一個繼業者,那便是長公子!其他人坐那皇位,劉季不服!”

“然也,願公子繼皇帝位!”

一時間,不論是海東戍卒,還是遼西遼東加入的民兵,皆大聲贊成劉、高二人之言。

這小半年來,扶蘇的所作所爲衆人看在眼中,兩遼的燕人頭一次對一個秦人無比欽佩,海東戍卒雖對滯留北方略有怨言,但對智、信、仁、勇、嚴皆具的扶蘇,也是打心眼裡服從。

這碩大軍營裡,唯一頭腦還清醒的,大概就扶蘇本人了。

在周圍的喧譁裡,他想起了從中原一路走到海東的所見所聞,心中默道:

“這天下病了,病入膏肓。就好比一個人四肢反噬,心腹抽搐,不復昔日強健,無罪之人肝膽塗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不可勝數。又有胡虜在外虎視眈眈,恐命不久矣。”

“但稱王稱帝,是解救天下危難的靈藥麼?”

從始皇帝崩逝後,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侯,分裂疆土。一時間城頭變幻大王旗。

扶蘇卻覺得,其實這天下,一點都不缺野心家,甚至還嫌多了——多一個,便亂一分。

這天下真正缺的,是一個打心裡,想要勘亂保民的人!

能看清楚這點的人,不多。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爲天下王!”

“能救天下的人,自有資格爲民之主。”

“反過來,匆匆稱了皇帝,非但不能增我一兵一卒,反倒爲虛名所累,讓我成爲六國的衆矢之的,吾麾下萬人而已,遼東遼西貧瘠,哪經得住多方圍攻,恐旦夕敗亡!”

所以稱皇帝對天下來說絕非良藥,對扶蘇自己而言,更是一劑毒藥!

道理是這樣,可眼下的情形,卻是萬萬不能講道理的。

眼看亂軍山積,大噪趨營,扶抱擁迫,局勢幾乎控制不住,扶蘇知道衆人自貪富貴,要推着他前進,自已絕不能拒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衆人若是失望,一旦叛離散去,便難以複合。

於是他說道:“若二三子能從我命,扶蘇自當爲君主。”

“陛下之命,豈敢不從?”劉季又開始起鬨了,衆人也高興得山呼“萬歲!”

但扶蘇卻還有話沒說完,他讓衆人肅靜,說道:

“然百年前,韓、燕皆稱王,唯趙主父獨不肯,曰:‘無其實,敢處其名乎!’令國人謂己曰君。”

“扶蘇亦然,無其實敢處其名乎?我雖爲先帝長子,然始皇帝以眇眇之身,君臨天下,一四海,統九州,故稱帝。今社稷板蕩,關東六國復自立,扶蘇偏居一隅,未近中夏,未入咸陽,乃以空名爲帝,不可,宜爲王如故。”

衆人面面相覷,雖然和預想的有差距,略微失望,但公子先稱王也行啊!

那樣他們裡面立功較多的人,也能得到封賞,過一過做君侯的癮。

於是來自關中的高成等人,紛紛下拜:“請公子爲秦王!”

倒是劉季他們躊躇了一下,方纔附和,至於遼東、遼西本地人,熱情勁就退散了許多。

他們希望扶蘇爲秦皇帝,重點在皇帝,不在秦。

兩遼的燕人,對秦有個屁的歸屬感啊!要不是看在公子扶蘇救他們於危難的份上,說不定也跟着燕地豪俠殺秦吏反叛了!

但扶蘇再度拒絕了這一尊號:“我未曾有秦中尺寸之地,如何爲秦王?豈不是讓天下人嗤笑?”

“更何況,東胡既已擊退,接下來吾等將繼續迴歸中原,出遼西,進入右北平、漁陽之地。汝等亦知,燕趙之人對秦有怨,若直接以秦王爲號,恐當地豪俠黔首猜疑排斥,反而給我軍惹來無窮阻力。”

他擲地有聲:“故我若爲王,當另擇一臨時王號!”

這下大夥可犯難了,這裡既無儒生,也無禮官,衆人多是不識字的大老粗,不擅長這種事,一時間開始胡亂出主意起來。

有戍卒嚷嚷道:“公子起兵東北,不如稱東北王?”

這不倫不類的稱謂聽着就不靠譜,惹來一陣鬨笑。

劉季則撓了撓頭:“公子起兵海東,不如稱海王?”

一時間衆說紛紜,若是黑夫在,說不定也要湊熱鬧吼一嗓子:“北境之王!”

還是高成多少進過學室,讀過點書,提的議見更靠譜些。

“公子以遼東遼西爲基,何不稱遼王?”

“遼王好!遼王好!”

遼東遼西人這下可高興了,紛紛附和,一時間佔據了主流——他們甚至都希望,扶蘇就別回什麼中原了,留在兩遼爲王多好啊。

但扶蘇,卻有自己的主意,他比了比手,讓衆人安靜下來。

“召王……”

他露出了笑,也不想給衆人解釋這個字的寓意,就這樣定下了自己的王號:

“從今日起,扶蘇便立爲召王!望二三子能隨我戡大亂,保黔首,重整河山!”

……

半個月後,四月底的膠東,一艘來自北方的輕便快船在黃縣靠岸,商賈打扮的人卻持有各縣不得搜檢的郡守符節,匆匆進入縣寺,將一封貼身攜帶的信,交到陳郡守手中……

就着燭火,陳平對着這封從北方傳來的密信皺眉。

“擊退東胡,救民水火?”

“焚燒債券,頗得人心?”

而最後一條,讓陳平最爲警惕。

“未曾稱皇帝,卻稱召王?”

他琢磨着這“召王”的含義,但陳平畢竟是陳平,對敵人,總是往惡意的方向推測,最終得出的,自然是扶蘇必有所謀。

“召者昭也,天子立七廟,祠堂神主牌的擺放次序也就是昭穆……二世爲昭,三世爲穆。”

“自立召王,是暗示自己纔是真正當立的二世皇帝?”

這下明白了。

放下密信,陳平笑道:“扶蘇公子,你果真是變得聰明瞭,看來這種小伎倆,已對付不了你……”

這場遠在東方的較量,他得認真起來了!

起身左右思索後,陳平招來齊地大賈刀間。

“告訴在遼南過冬避禍的衛滿,天熱了,該是北上的時候了,我聽聞扶蘇已離襄平,郡中男丁多隨其西去,遼東空虛,此時不取,更待何時?”

衛滿本是東征軍一員,當年卻帶着一批人譁變逃走,後來盤踞在夫餘、朝鮮、遼東三地交界,也就是後世高句驪的地盤,不少夫餘人,肅慎人,濊貊人加入,形成了一個成分複雜的匪幫。這羣匪徒乘着天下大亂,也乘機出來,欲劫掠遼東。

豈料卻被扶蘇以海東戍卒擊敗,還斷了其北上的退路,衛滿只能帶着兩千人流亡遼南,寒冬臘月啊,就在他們將要凍餓死在海濱之時,還是陳平派人送去了幾船衣食,衆人這才活了下來。

去年養下的狼,就是留這時候用的。

陳平囑咐刀間:“膠東會派船給衛滿提供一批糧食、甲兵,只要他有本事,遼東郡,便是他的了!”

刀間應諾而去,陳平旋即招來被曹參推薦到郡府做吏的盧縣人婁敬。

先前婁敬給膠東出了“離間齊楚”的主意,讓膠東兵假冒齊楚之兵攻擊對方,導致龍且和彭越反目,眼下兩家僵持在臨淄,爲誰取臨淄城爭執不休——雖然臨淄比過去凋敝,但畢竟是數萬戶的大城市啊,且光商賈租稅便有百金,誰能奪取,誰就握住了錢袋子。

那邊鶩蚌相爭,膠東便安生了幾個月,在陳平、曹參一文一武經營下,膠東郡成了亂世裡的避風港,接納大批齊地難民,又挑選其青壯訓練爲民兵,加上郡兵、商賈武裝,一時間膠東兵員超過兩萬,足以自保。

陳平給婁敬另有使命。

“婁敬,你裝作商賈,爲我去一趟燕地,給漁陽、右北平的臧荼傳遞消息。”

臧荼是燕地豪俠,去年也拉着一夥漁陽戍卒扯旗造反,如今佔據了兩郡,以及遼西的碣石地區,自稱燕王,封手下大將欒布爲孤竹侯。

這則是一頭,守着巢穴不讓人靠近,又時刻念着擴張地盤的猛虎……

“警告臧荼、欒布,扶蘇欲出遼西,經沿海南下,取碣石,入右北平,讓他們小心提防,強敵已至!”

婁敬奉命而去,陳平這才心情好了一些,他以手指彈着信上工整的隸書字跡,笑道:

“扶蘇,你不是愛民如子麼?你不是要保境安民麼?如今前虎後狼,一旦遼東再度遭到襲擊,向你求援,你是繼續往前,還是後退呢?”

在燭光下,陳平摸着下巴,一副反派嘴臉。

“長公子,就讓陳平看看,你要如何應對罷!”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946章 粉飾第980章 結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966章 焦土第157章 黍離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146章 沸鼎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69章 人贓俱獲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123章 任俠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598章 險惡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1021章 趙無恤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356章 黃老第926章 分餅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921章 誅惡第344章 麟之趾第109章 羔裘第351章 蒙恬第392章 牛羊課第653章 什長得誅十人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139章 張蒼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97章 足跡學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425章 三窟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15章 長見識了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646章 刀劍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579章 兩戰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949章 養狙第67章 踏月而行第942章 故事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651章 常識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23章 軍訓開始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892章 秦旗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171章 破楚策第960章 強渡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1010章 玉碎第893章 望夷第678章 風暴第59章 天狗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488章 農家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449章 錘砧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678章 風暴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844章 瑚璉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182章 鮦陽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132章 不更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694章 龍王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504章 真到假時時假亦真第66章 監守自盜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
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946章 粉飾第980章 結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966章 焦土第157章 黍離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146章 沸鼎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69章 人贓俱獲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123章 任俠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598章 險惡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1021章 趙無恤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356章 黃老第926章 分餅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921章 誅惡第344章 麟之趾第109章 羔裘第351章 蒙恬第392章 牛羊課第653章 什長得誅十人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139章 張蒼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97章 足跡學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425章 三窟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15章 長見識了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646章 刀劍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579章 兩戰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949章 養狙第67章 踏月而行第942章 故事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651章 常識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23章 軍訓開始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892章 秦旗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171章 破楚策第960章 強渡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1010章 玉碎第893章 望夷第678章 風暴第59章 天狗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488章 農家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449章 錘砧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678章 風暴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844章 瑚璉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182章 鮦陽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132章 不更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694章 龍王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504章 真到假時時假亦真第66章 監守自盜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