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

bookmark

閉上眼,項梁彷彿又回到了十多年前,下相的家中,他趕在秦軍到來前,安葬亡父項燕之首後,回身掃視項氏子弟們。

衆人或哀傷,或絕望,唯獨一雙重瞳中,閃爍着復仇的火光!並對他說:“願學萬人敵!”

學得萬人敵,自是爲了報國仇家恨,項梁自此格外看重這個侄兒,費盡心力保護他,培養他。

可一晃眼十來年過去了,昔日的少年已羽翼豐滿,再不需要他這個仲父指點,甚至皺着眉,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九死一生歸來的項梁,認爲項梁的良苦用心,玷污了這場復仇戰爭的正義性……

項梁瞭解這侄兒的脾性,從小就倔,遂拉過項莊,讓項羽看看他堂弟被秦吏割掉的舌頭,訴說這些年在邊塞所受的苦楚,並上溯到項燕、項超雙雙戰死,讓項籍休要忘了起兵的目的:“爲項氏復仇”!

當項籍意有所動後,項梁又提及昔日舊事:“三百年前,楚國曾與于越聯盟共擊吳國,越,蠻夷也,吳亦大蛇巨豚,後人卻只贊令尹子期及楚惠王以夷攻夷,兵不血刃而除去大敵,卻無人貶低。”

在項梁看來,秦爲西虜,匈奴爲北虜,聯合北虜打西虜,沒毛病。

但他根本想不到項籍有多不聽勸,就算到最後項籍意有躊躇,但依然拒絕與匈奴結盟:

“項氏之仇、楚國之仇,籍自報之,然冠帶之讎,何必北狄匈奴相助?”

“兵者國之大事,詭道也,以勝爲功,何必計較手段!”

項梁大斥項籍,就像當年司馬目夷痛罵宋襄公,但這混小子真不聽勸,儘管面有愧色,但還是堅持己見,讓人帶項梁下去休息,他自己則披掛甲冑,率軍渡洛水西去了……

項梁追問去哪,項籍的持戟郎只答說:“去重泉……”

“豎子不足與之謀!”勸說無果後,項梁躺在營帳裡,十分氣惱。

“武信君!”

就在這時候,外頭卻忽然來了個鬚髮斑白的老者,捧着印綬玉圭,笑着稱他“武信君”。

“范增?是居巢範公麼?”

項梁認出了這位老友,他昔日年輕時,是家中出了名的浪蕩子,喜好結交國中豪俠,九流十家,當時范增已是一老叟,卻依舊白身,項氏門客輕之。

但項梁卻看出此人談吐不凡,折節與之交遊後,評價范增說他有“馮諼、侯嬴之才”。

此刻舊友相逢,項梁不由感慨萬千:

“當年以爲範公是馮諼、侯嬴,是我小覷了,今日再見,才明白公有伊尹、姜尚之才,果爲國士,能復興我大楚。”

“楚國能光復,全賴君家之力也,范增不過是順勢而爲罷了。”

范增舉起手中的印綬:“聽聞項君消息後,楚王立刻下達了封賜,爵名武信君……”

楚王只是傀儡,這封君,自然是范增、蔡賜等楚地掌權者的手筆。

項梁卻搖頭,指着自己因爲苦寒而凍掉的耳朵道:“項梁不過一身殘之人,苟延殘喘至今,項氏如今要靠我那侄兒來扛大樑了,我無功無德,更做出外聯匈奴的事,哪當得起這稱謂?”

范增哈哈笑道:“想必武信君也看出來了,少將軍雖勇銳,但要論老成持重,主持楚國大局之人,仍需長者,君爲項氏宗長,又身處秦中多年,明白其虛實,更效包胥之事,爲楚國贏得強援,於來日交戰大有裨益,還望勿要推辭。”

項梁聽出范增意有所指,遂接過印綬,問道:“國中可一切安好?”

范增道:“江東仍在敵手,與淮南毗鄰,其樓船隨時可能渡過大江,故吾等已將國都及楚王遷往彭城,新都有房君蔡賜等人主事,又有英布,虞子期等人守衛淮南,當無憂也。”

項梁擡起頭:“範公不遠千里,來到西河,總不可能是專程給我送玉圭來的吧?”

“沒錯。”

范增道:

“老朽來此,是勸少將軍撤兵回去的!”

……

“撤兵?”

項梁立刻站起身來,面露不解:“項籍孺子看不出眼下形勢,難道範公也看不出?”

“我聽聞,黑夫已先取咸陽,封宮室,嚴軍紀,婦女無所幸,財物無所取,收王離殘部,籠驪山之徒,這是爲了安定秦地人心,以全取關中。”

雖然聯軍有河東尉趙成接應,但河東守是秦地人,拒絕降楚,發門客親衛抵抗,耽擱了一些時日。再加上楚軍從陝縣渡河到河東,又跋涉數百里去蒲阪,再渡一次河,大軍龐大,船隻卻有限,幾個來回折騰下來,好不容易進入關中,黑夫那邊已一路靠着嘴炮攻取咸陽了。

這下形勢就變得十分不妙。

項梁焦慮地說道:“如今巴蜀、南陽、南郡、江東盡在黑夫手中,若再得雍州,天下九州,已盡其半!六國卻四分五裂,若讓黑夫得了機會喘息,昔日秦掃六國那一幕,只怕又要重演了!”

“若楚國不想再度滅亡,唯一的辦法,便是乘黑夫立足咸陽未穩,與匈奴聯手,共獵關中,匈奴取秦昭王長城以北,而關東諸侯奪河西、上郡、函谷關,使黑夫不能盡有關中地利,如此,方能維持均勢……”

“秦廷已覆滅,黑夫成了楚國最大的敵人,這一點,老朽自然明白。”

范增讓項梁稍安,對他表明態度:

“老夫西來前,代替楚王,與齊國達成了盟約。”

“楚國答應將臨淄交給齊相彭越,由此聯合齊楚之力,共滅膠東的黑夫舊部曹參、陳平!”

“還有,武信君有所不知,早在楚軍經河東進入關中前,使鄭昌、張良等在潁川光復韓國,有令偏將鍾離昧率兩萬人,從三川、潁川南下,隨時可進攻南陽!”

項梁拊掌:“如此甚妙,東南兩路齊下,吾等則在關中配合匈奴拖住黑夫主力……”

范增卻搖頭:“武信君有所不知,但縱然有匈奴爲盟,西河的楚魏趙聯軍,恐怕也難以再進一步。”

“爲何?”

范增嘆息道:“君可知春秋時,晉國中行偃伐秦乎?”

“昔日晉悼公爲諸夏盟主,其元帥中行偃約合諸侯伐秦,得九國,車三千乘,兵容十萬!然秦伯退守涇水,士大夫皆上陣備戰,並無退讓之意,而聯軍內部各懷異志,並不齊心。”

“於是中行偃下令:天亮雞鳴,全軍西進,各軍都要拆掉土竈,填平水井,以便佈陣。作戰時,三軍唯我馬首是瞻!”

“然而,諸侯各懷異心,皆馬首向東而返,中行偃難以制之,也只能撤軍……”

說完舊事後,范增道:“眼下形勢,與當年並無不同。”

“楚軍五萬人,駐大荔、臨晉,背靠蒲阪渡口。”

“趙魏聯軍四萬人,駐夏陽,背靠龍門渡口。”

“得知黑夫已取咸陽後,衆人態度不一,魏相張耳與黑夫有仇,想聯合匈奴,好讓魏國取西河、上郡舊土。但趙國廣武君李左車卻揚言,寧可退兵,也不欲與匈奴結盟,欲使趙軍返回河東,攻取太原。”

“而楚國這邊,少將軍則是又不與匈奴結盟,卻又要繼續渡洛水擊黑夫……”

一時間,楚魏趙三方,竟有三種打算。

這還打個屁啊!

范增給項梁羅列了雙方兵力:“黑夫兵不亞於聯軍,更收編了王離舊部,驪山之徒,加在一起,恐有二十萬之衆!”

“且黑夫素來善於攻心用計,若是他將楚國說成是與匈奴勾結入寇關中,欲屠秦人,擄其子女玉帛,則秦人必從之,爲其輸送糧秣,堵截我歸路!”

“更何況,西河可不是決戰的好地方,聯軍在西河耽擱了十餘日,之所以如此,是因爲這寥寥數城,比三川、潁川難打了十倍!爲何?因秦人仇楚也,楚人初入秦地,沒少大肆殺戮報復,西河人逃入川澤少梁山中,恨不得立刻驅逐吾等。”

“如今聯軍遠離故土,兵馬罷蔽,將士思鄉。強弩之末不能穿縞,若一味在秦地與黑夫交戰,彼輩人衆而同仇敵愾,而我軍人寡且心不一,各顧其後,如何禦敵?恐怕等不到匈奴南下,便已敗亡……”

項梁頷首:“那依範公之見,眼下該怎麼辦?”

范增道:“假意與黑夫和談,暗地裡則使三國撤兵,回到關東後。乘着黑夫北御匈奴之際,聯軍擊其南陽,將南郡與關中截爲兩段,使其首尾不能應。若能如此,便可使策士鼓動黑夫分散在江東、巴蜀的將尉僚屬,送上王號,以使之加入諸侯……如此,方能維持天下均勢也。”

項梁道:“此計倒是不錯,但我那侄兒執拗,如何肯與黑夫和談?而黑夫,又豈會肯答應與聯軍和談?”

“少將軍那邊,由老朽來說服,至於黑夫……”范增撫着鬍鬚道:

“趙國客卿蒯徹昨日來尋我,出了一計,是唯一可行,能騙得黑夫和談的辦法,只是我方還缺籌碼。並且,也少了一次讓黑夫知道,聯軍不可小覷的勝利……”

項梁這下明白了:“籍兒昨日率軍渡水去重泉,莫非是……”

說話間,外面忽然人聲鼎沸,鐘鳴陣陣,聲音越來越清晰,那是無數馬匹的嘶鳴,兵刃的叮噹以及此起彼伏的歡呼:

“少將軍得勝歸來!“

范增與項梁對視一眼,二人連忙走出營帳,卻見外面已變成了歡慶的海洋……

朔風吹起,旗幟飄揚,昨日離開的鳳鳥旗又回來了,項籍騎乘一匹俊美的黑馬,從浮橋上下來,緩緩步入營地,楚人士卒在他身後,高高舉着斬來的頭顱。

而項籍自己也手持長戟,上面戳着一顆面目驚恐的頭顱,表情還凝結在被項籍斬落的那一刻。

“這人是……”

項梁一時驚詫,范增卻捋須而笑。

“項氏的仇人,頻陽王氏的新任家主,黑夫降服的麾下騎將,王翳!”

他目光放在隊伍後,那有一個佝僂着一隻手的面色蒼白男子,以及十多名衣着華貴,卻在楚人粗暴推攮下瑟瑟發抖的男男女女:

“還有秦始皇帝的公子公主們,以及……”

范增意味深長地說道:“胡亥的丞相,潛伏多年,助六國與黑夫亡秦的最大功臣,趙高!”

……

PS:抱歉今天只有一章。

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309章 南昌第408章 不朽者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196章 卸甲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760章 不許笑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596章 起風了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344章 麟之趾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629章 辦不到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108章 張子房第596章 起風了第185章 軍賊第362章 蘄年宮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966章 焦土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961章 猗氏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572章 君臣第868章 昭穆第876章 武城第994章 了斷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543章 田官第619章 項氏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3章 爵位難得第205章 入郢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653章 什長得誅十人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721章 陸梁第156章 魏亡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256章 王翦第663章 暴虎第27章 最後一天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574章 坑術士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305章 番陽令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176章 冒險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450章 河邊骨第323章 王、蒙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851章 伊尹周公之事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917章 萬人敵第664章 越女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638章 搜粟第382章 郡尉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1031章 扶桑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146章 沸鼎第373章 羊圈第39章 回家(上)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607章 南征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167章 短兵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806章 沛公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231章 帆影
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309章 南昌第408章 不朽者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196章 卸甲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760章 不許笑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596章 起風了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344章 麟之趾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629章 辦不到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108章 張子房第596章 起風了第185章 軍賊第362章 蘄年宮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966章 焦土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961章 猗氏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572章 君臣第868章 昭穆第876章 武城第994章 了斷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543章 田官第619章 項氏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3章 爵位難得第205章 入郢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653章 什長得誅十人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721章 陸梁第156章 魏亡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256章 王翦第663章 暴虎第27章 最後一天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574章 坑術士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305章 番陽令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176章 冒險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450章 河邊骨第323章 王、蒙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851章 伊尹周公之事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917章 萬人敵第664章 越女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638章 搜粟第382章 郡尉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1031章 扶桑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146章 沸鼎第373章 羊圈第39章 回家(上)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607章 南征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167章 短兵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806章 沛公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231章 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