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

bookmark

“兄長前不久說過,太陽未落,羣星難現,就好像始皇不死,則這碩大天下,誰人敢公然反秦?如今秦始皇已遇刺身亡,兄長,是時候舉起反秦大旗了!”

巨石落入水中,激起的波瀾在向外一圈圈擴散,終於傳到了北面的臨淄郡狄縣。田榮得知發生在莒南的大事後,第一時間便狂奔回府邸,將此事告訴從兄田儋。

田榮性格剛烈,和他那個寧可流亡做海寇,也不願意苟存於秦治之下的弟弟田橫有幾分相似。此刻極力勸說田儋,他們狄縣田氏,應該抓住這個好機會,重新樹立復齊的大旗。

但田儋比田榮更多幾分謀略和躊躇,他仍然對那個消息有所懷疑,沉吟道:

“至今收到的消息,都是輕俠商賈口口相傳,或言有人效仿荊軻,獻上不死藥,近皇帝五步而刺。或言是豪俠帶着門客伏擊,以長矛擊穿金根車,戳死了秦始皇,又有說是大椎的……傳言太多,出入太大,雖然最後都說秦始皇死了,但吾等尚不能確定……”

田氏兄弟期待的天下縞素,並沒有出現,官府那邊也打聽不到確切的消息:這時代沒廣播沒電視,官府主要靠郵傳文書往來,民間就只能靠口口相傳的小道消息了。

朝廷纔不會給下面的小縣城發消息,說“皇帝沒死”,狄縣收到的文書,只是要求他們加強戒嚴,禁絕輕俠,逮捕一些外來的可疑人士,如此而已。

所以田榮覺得,官府如此作態,是因爲秦始皇其實已經死了,只是秘不發喪而已……

田儋則以爲,再等等比較好:“吾等所謀之事,乃夷三族之罪,若不謹慎,恐狄縣田氏將絕矣,還是再等等吧……”

若秦始皇當真死了,過不了多久就會有消息傳來,若他沒死,狄縣田氏尚能繼續蟄伏……

“兄長,你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田榮卻爆發了,激動地說道:“當年,齊王建欲入朝於秦,雍門司馬橫戟當馬於前,勸曰:齊地方數千裡,帶甲數百萬。三晉大夫,皆不降秦,而在阿、鄄之間者數百人,王與之十萬之衆,使收三晉之故地,即臨晉之關可以入矣;楚之鄢、郢大夫,不欲降秦,而在城南下者數百,王與之十萬之師,使收楚國故地,則武關可以入矣。如此,則齊威可立,秦國可亡!”

“然而齊王建懦弱昏聵,竟然不戰而降,對秦始皇西面稱臣,希望能繼續做諸侯。結果呢?趙政騙了齊王,齊兩千裡之地,拱手予人,齊王建也被處之於松柏之間,活生生餓死!齊人哀之,爲之歌曰,鬆邪!柏邪!住建共者,容耶!”

說到故國覆滅的往事,作爲齊王宗室,田榮依舊咬牙切齒,他見田儋面上有所動容,繼續道:

“齊國已亡六載,非但失了社稷,連文字量衡,也盡數被秦吏絕滅,換成了秦篆秦升。近來狗皇帝更是將膠東諸田盡數遷走,連他們的氏也剝奪了,只以第一到第八稱之,真是奇恥大辱!”

“事情很明顯,秦始皇和秦吏,針對的是諸田。同樣的災厄,恐怕過不了多久,就會輪到臨淄、琅琊、濟北諸田頭上。難道兄長想要等到,我家也被遷到西方荒涼之地,被冠以一個低賤的數字爲氏,才後悔莫及麼?”

言罷,田榮長拜於地:

“如今雖不知秦始皇是死是傷,但他肯定遭到了刺殺,關東人心惶惶,各地豪傑蠢蠢欲動,正是田氏一雪前恥的大好機會。兄長,你如此優柔寡斷,是要學齊王建,最後被餓死在松柏之間麼?”

“榮弟所言甚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田儋終於被說動了,田榮說的沒錯,諸田危如累卵,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程度——還是因爲黑夫治膠東緣故,秦朝和齊地諸田的矛盾,比歷史上更劇烈數倍!所有人都會想,夜邑田氏被夷族,即墨田氏等遭到遷徙,接下來,是不是該輪到他們了?

舉事失敗是速亡,不舉事則是緩亡,結果都差不多。眼下齊地謠言四起,世人都懷疑秦始皇已遇刺而亡,倒是一個奮起一搏的好機會……

兄弟二人意見統一後,便迅速開始商議舉事的日期和方式。

田儋作爲一家之主,遇事常要踟躕一番,可一旦下定決心,卻顯得頗有謀略,他對田榮道:

“第一,吾等要立刻派人出海,去膠東以北的諸島嶼,將此事告知阿橫和雍門司馬!就說秦始皇帝已亡,復齊的時機,到了!”

雍門司馬是鐵桿的反秦派,齊亡時,他跑到海邊,帶着齊舟師遠遁,駐紮在少海諸島嶼上(廟島羣島,山東長島縣)。那些島嶼星羅棋佈,可以住人,多者上千,少者數十,總數可能有三四千,海船以百計,也算不小的勢力。

田橫六年前出海而去,如今在膠北“盜寇”裡,地位僅次於雍門司馬,還與田儋田榮一直有聯繫。

秦始皇東巡,膠東大軍雲集時,他們不敢造次,可現如今,若突襲登岸,可以作爲齊地諸田的奧援!

“除了外援,還要有內應,方能裡應外合,共舉大事。”

田儋說道:“秦雖禁絕輕俠,收繳兵刃,但民間忠義之士是殺不完的,還得派人去市場鼓動潛藏其中的輕俠豪傑,或可效仿王孫賈之事……”

所謂“王孫賈之事”,指的是數十年前,五國伐齊,齊閔王出逃後,被楚將淖齒殺於莒都,齊國已經瀕臨滅亡,即將被列強瓜分。

這時候候,除了田單堅守即墨城外,還有一個人站了出來,那便是齊閔王的侍衛王孫賈。

當時王孫賈才十五歲,見淖齒殺齊閔王,百官士卒盡散,於是他便孤身一人,去了莒都的集市,說道:“淖齒亂齊國,殺閔王,欲與我誅者,袒右!”

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市井之中,居然有四百個與他素不相識的輕俠技擊站了出來,袒露右臂,拿起武器追隨王孫賈。衆人對淖齒髮起突然襲擊,最終殺了淖齒,擁立齊襄王,齊國得以不亡……

輕俠,一直是齊國重要的勢力,孟嘗君獨立於諸侯,就是靠聚集羣俠。這些出身閭巷布衣的遊俠往往強直剛戾,懻忮好氣,互不相讓。他們憑手裡的劍吃飯,在江湖上混,最看重的是聲名、面子,所以才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爭一時之勇。

不過,正因如此,輕俠技擊也十分講究義氣。

俗話說得好,仗義每多屠狗輩。國破家亡之際,輕俠中,往往有忠勇之士層出不窮,當年能怒髮衝冠隨王孫賈殺淖齒,如今,也能爲田儋兄弟所用。

“你我當年任俠好氣,結義市恩,如今總算派得上用場了……”

田儋很自信,憑藉他們兄弟三人的名望,再加上輕俠技擊對秦朝的不滿,振臂一呼,狄縣響應者,何止四百?

至於臨淄街頭的遊俠兒,更是成千上萬,雖然礙於秦律,這些人藏起了劍,幹着低賤勾當,但他們的俠心,卻尚未死去!夜晚酒酣之際,在破落里閭中,不乏有破口大罵秦朝的人,田氏兄弟往往接濟他們,暗暗結交。

俠以武犯禁,秦律對輕俠有多苛刻,輕俠就對秦朝有多痛恨!

膠東郡守市恩於黔首,讓閭左有地,響應者絡繹不絕,但那些輕俠出身的人,寧可自己沒地,日子過得慘,也不食這嗟來之食!

所以,這羣人,便是田氏兄弟最大的內應。

安排好人手去齊地各縣散播消息,發動輕俠後,田儋又道:“還有第三點,光憑藉吾等一家之力是不行的,得諸田一起舉事方可。你我雖然在輕俠中有名望,但畢竟年輕,血脈也遠,難以號令同宗長輩,還得找到一個能得到諸田認可的人,以他的名義舉事……”

田榮立刻明白了:“齊王建之弟,公子田假,就藏在離這不遠的千乘縣,隱姓埋名,我曾接濟過他,這就派人去將他接來!”

田儋擊案道:“甚善,公子假素有賢名,今欲舉大事,將非其人不可,這樣一來,復齊的旗號也有了!”

他雄心萬丈地說道:“如此一來,三管齊下,則齊地四郡七十二城,猶如沸鼎,兩千裡江山,一朝色變,絕非不可能!你我兄弟,亦能立安平君之功,名垂千秋!”

……

漣漪繼續晃動散播,三月中旬的齊地諸郡,處於一種微妙的狀態。

有輕舟從狄縣順着濟水出海,熟悉水文的老船家,帶着田氏子弟,搖着槳櫓,繞過巡邏的膠東舟師,前往盜寇雲集的沙門島……

而在狄縣市井,“秦始皇已遇刺而亡”的謠言,也漸漸散播開來,曾經受過田儋兄弟恩惠的遊俠兒們,在入夜時分悄悄聚集,低聲商議着什麼,篝火映照着他們的臉龐,晦暗不明……

有小動作的,不止是田儋兄弟,膠東諸田遭到強遷,讓各地的田氏貴族都有了緊迫感。於是在臨淄,在濟北,在薛郡,在琅琊,處處皆有人在傳着“皇帝死”的小道消息。

普通黔首得知,只是哦了一聲,然後開始擔心世道會不會大亂,讓他們生計更加艱難。痛恨秦朝嚴厲統治的輕俠,聽聞此事後,暗地裡拍手稱快。

諸田貴族們,更是彈冠相慶。

衆人被這座大山壓抑太久,諸田渴望恢復齊國,輕俠則渴望這世道能有些變化,昔日的自由快活能夠復得……

謠言四起,齊地七十二城,兩千裡江山,像是即將沸騰的鼎,危險的白煙從每座城市中冒出,市井的閒言碎語一日多過一日,頗有沸反盈天之勢。

哪怕是諸田被清除一空,治安最好的膠東即墨城,暗地裡,也有人在傳播謠言。

那些個褐衣布幘的青壯漢子,蓬頭垢面的弱冠少年,都是昔日輕俠,雖然腰間無劍,或挑着擔,或推着輦,做着各自的低賤活計,但路上遇到了,相互間眼神暗示卻是少不了的……

人心惶惶,任誰都能看出來,再這樣下去,齊地亂象將生!

就在這危機重重的氣氛下,一聲清脆的鑼響,卻自即墨城鄉校處響起!

……

“哐哐哐!”

鑼聲連綿不絕,從即墨內城東邊傳到西邊,止住了市井間的流言細語,士人、商賈、農夫,衆人紛紛擡頭傾聽……

一年前,黑夫郡守初至即墨,有儒生以爲官府要禁絕私學,故在鄉校鼓譟鬧事,事後,黑夫卻只是懲戒了首惡,並且效仿鄭子產,不毀鄉校,但卻改了規矩,自此以後,士人不再有擊鼓召集百姓公議之權,只有官府纔有這個權力!

自此之後,每逢頒佈什麼法令,都會擊鑼鼓召集。

此時聽到鑼響,下意識地,即墨城內衆人紛紛朝那邊走去,等他們到了鄉校之外,四面八方涌來的人羣已經摩肩擦踵,擠得水泄不通。

雖然黑夫郡守說,鄉校是官民交流的窗口,但這窗口可一點也不親民,老百姓都被攔在十步之外,肅整的秦卒手持兵刃,將官員們保衛在內,任何宵小都無法近身。

“是郡守!”

靠前的人,眼尖的人,都看到站在鄉校鼓臺上,一位身材中等,頭戴卿士冠,黑色袍服,青綬銀印的大吏按劍而立!

正是膠東郡守黑夫!

衆人議論紛紛,沸反盈天,他們都想知道,郡守今日召集衆人,想說什麼?

眼看人聚集得差不多了,黑夫點頭書可以開始了,旁邊的陳平立刻遞過來一個銅皮捲成的喇叭……

這當然還是黑夫的發明,即墨官員,過去召集百姓來鄉校,便是靠此物微弱的擴音能力,頒佈政令,黑夫很少親自說話,最多站在旁邊鎮場。

但今日,黑夫卻親自接過了喇叭,清了清嗓後道:

“本郡守今日在此,召集郡中衆人,只爲一件事,那便是是奉陛下之命,宣佈其口諭!”

“皇帝口諭?”

衆人面面相覷,不是說秦始皇帝遇刺身亡了麼?哪來的口諭?

“肯定死了,官府這麼說,是爲了安定人心,要麼就是遺詔……”

有恨不得秦始皇死去,讓世道立刻亂起來的人,在人羣裡竊竊私語,但很快就安靜了下來,因爲黑夫又開始說話了!

“陛下有一句話,讓我告訴膠東人。”

黑夫掃視衆人,對着銅喇叭,一字一頓地吼道:

“朕安,天下亦安!黔首安乎?”

……

ps:參加了起點的爆更活動,9月30號到10月6號,保底8000字,好吧其實不多,但好歹鹹魚翻了個身,爭取明天開始,每天三章,或者忙不過來時,兩個四千字大章。

所以大家還是點一下活動界面(任何章節,每章末尾有鏈接,點一下就進),一個賬號只能點贊一次,不管正版盜版都來點一下吧,給我湊足一萬贊,這樣比較有面子嘿嘿。

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399章 喜事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172章 秦墨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1008章 太昊第558章 螳臂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408章 不朽者第586章 看不懂第197章 弟子第779章 苟富貴第958章 定一第467章 蕭何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869章 山海第890章 楊喜第172章 秦墨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44章 這麼大!第631章 演員第236章 威懾第353章 項籍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853章 將五十年興亡看飽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319章 柱下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892章 秦旗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972章 呂澤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253章 兵成第290章 燈下黑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721章 陸梁第505章 笑話第984章 石頭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644章 武昌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595章 牽星第204章 郡命第876章 武城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972章 呂澤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163章 陽城第296章 趙佗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鴿了,今天趕不及了emmm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975章 鄭韓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198章 官大夫第810章 結盟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663章 暴虎第186章 材士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83章 可疑第99章 邦亡人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377章 戍卒叫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176章 冒險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878章 狗血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
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399章 喜事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172章 秦墨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1008章 太昊第558章 螳臂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408章 不朽者第586章 看不懂第197章 弟子第779章 苟富貴第958章 定一第467章 蕭何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869章 山海第890章 楊喜第172章 秦墨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44章 這麼大!第631章 演員第236章 威懾第353章 項籍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853章 將五十年興亡看飽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319章 柱下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892章 秦旗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972章 呂澤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253章 兵成第290章 燈下黑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721章 陸梁第505章 笑話第984章 石頭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644章 武昌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595章 牽星第204章 郡命第876章 武城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972章 呂澤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163章 陽城第296章 趙佗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鴿了,今天趕不及了emmm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975章 鄭韓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198章 官大夫第810章 結盟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663章 暴虎第186章 材士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83章 可疑第99章 邦亡人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377章 戍卒叫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176章 冒險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878章 狗血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