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世易時移

bookmark

相里革看向了黑夫,發現這是一個和他同樣黝黑的人,有這膚色的,大多數多年戶外勞動導致的,黔首黔首,其首黝黑也。

所以這個秦吏,或許也是出身微末的,但他如今年紀不大,卻得以坐在都尉李由下首,說明他定是親信干將,不可小覷……

於是相里革道:“不知這位率長此言何意?”

黑夫道:“相里子也說了,兩軍爭池奪地,殺人多必上萬,寡必數千。既如此,相里子莫不如回去,讓城中守軍歸降,免除多餘殺傷,豈不美哉?若是可以,還請南方之墨再去壽春,讓楚王授首,讓都尉帶他回咸陽伏罪,那吾等也不必攻伐了,楚地百姓歸了秦國,自然也不必受波及,而能在新秩序下安居樂業……”

相里革面色一沉:“這位率長是在說笑麼。”

黑夫笑道:“相里子不也是在說笑麼?你也知,楚國不可能因幾句話就束甲而降。那在此的都尉、率長奉大王、將軍之命攻城拔地,唯奉命行事而已,又怎會因你三言兩語就摒棄職責?故你在此鼓脣繞舌,不管說什麼,一樣是於事無補!”

相里革似乎也有準備,嘆道:“我離城而出時,夫子和衆人也如此勸過我,但我只是想試一試……看看能否像當年子墨子一樣,制楚攻宋,免除一場兵禍。如今看來,都尉之意是不可能改變了?”

李由讚賞地看了黑夫一眼,同時板着臉道:“滅楚乃大王之心,乃秦國千萬人之心,絕不可能更改!相里子無須多言!”

“既然如此……”

相里革掃視衆人,拱手道:“吾等亦只能奉陪到底,以墨者守城之法相迎了!爭城以戰,殺人盈城,但這一戰,死的必然多是秦人!”

單純的嘴炮是不可能說服人的,南方之墨過去遊說諸侯最大的依仗,就是墨家的守城之法,讓進攻者對可能會造成的損失心生疑慮。

“這倒不盡然,相里子將秦國秦軍想成楚國楚軍了。”

黑夫道:“你方纔說秦國大軍征戰,荒廢國內百姓翻耕種植、收穫聚藏,使百姓飢寒而凍餓死數不勝數?相里子未至秦國,不知秦之風俗,其百姓樸,及都邑官府百吏皆肅然,一直到秋收大豐才發兵,在南郡,今歲豐收,全郡公田多收六十萬石!可供全軍將士一月衣食。”

“且秦律令嚴明,嚴令兄弟同居者不得一同徵召,故家家戶戶皆有勞力留守,有官府田典組織耕稼勞作,更有良匠製作器械,省去了百姓勞力。南郡如此,秦國諸郡亦如此。故秦數十萬大軍出征,兵不必三籍,糧不必三載,國內生產並未受到太大影響,相持數月,因將軍饗士善食,士氣卻越來越高。”

“反觀楚軍,相持數月,面有菜色,連幾個月都撐不下去,只能引兵東退而保,沿途百姓隨之奔走,棄青苗于田地,舍里閭城邑無算……”

“故此戰,對楚國軍民傷害更大才是真的。至於爭城奪地,除了吾等外,稍後還有十倍的大軍抵達,十萬之師,圍三裡小城,旦夕可破!更別說,城中有墨,我軍之中亦有墨者,墨守墨攻,孰勝孰負?”

相里革看了一眼程商,遺憾地說道:“秦墨果然已不再信守子墨子之道了麼?”

程商方纔雖被相里革說得慚然而退,但在底下旁聽思量良久,他也終於再度鼓起勇氣,對相里革道:“相里子錯了,秦墨亦在以自己的方式,履行子墨子的尚同之道!”

“子墨子說:古者民始生,尚未有刑政之時,天下人用言語表達的意見,也因人而異。是以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人越多,不同的意見也就越多。衆人都以爲自己的意見對,而別人的意見錯,因而相互攻擊,這便是爭鬥的由來。”

“到了近世,天下的諸侯,也因爲意見不符,都用水火毒藥相互殘害,以致天下混亂,有如禽獸相鬥一般。”

“故子墨子曰,唯多口而出好興戎。欲彌兵戎,便只能讓天下之義,出於一口!九州萬國,歸於一國!而後方能繼續推行兼相愛交相利之道!實現天下大同!”

一席話說出,程商覺得自己暢快多了。

雖然墨者都誦墨經,但不同流派的側重點不同。

秦墨的準則,是“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以及“同一天下之義”。墨子認爲,政令不一,只能導致社會紛亂,所以當實施自上而下的管理,一切統一於上。這種高度的集權主義思想,恰與秦法家不謀而合,這也是歷代秦王能容許秦墨存在的原因,助秦一天下,也是秦墨實現理想的途徑。

然而,南方之墨偏向的卻是“兼愛非攻”,以及“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依然遵循墨家兩百年前的行事準則。

故兩者是說不到一塊去的,相互亦視彼此爲修正主義異端。

“故而秦墨選擇了被稱爲虎狼之國的秦……想要將多餘的聲音一個個盡數殘滅?最後以天下奉秦王一人?”

相里革不以爲然,他不認爲一個嚴刑峻法的殘暴國家,能寄託子墨子之道。

程商心中亦有擔憂,但他沉吟半響後,還是堅持道:”因爲只有在秦國,方能實現墨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之志!”

黑夫是最有資格說這句話的,他亦言道:“然也,在秦國,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有封地、屬籍。有軍功者,不問出身,都可以享受爵祿。比如我黑夫,無姓無氏之黔首,卻因爲立下軍功,如今已位列大夫之屬。”

“而楚國卻與秦相反,我聽說,楚王將寵幸的弄臣、宗親父兄安置在左右,不論其才幹如何,都置立爲正官,任其結黨營私,隱瞞良道。我若是在楚國,如今恐怕依然只是一介甿隸之徒吧?”

對於這一點,相里革無法否認。

“故百年來,秦益強,而楚益弱,戰事未啓,勝負已分!此戰楚必亡而秦必勝!”

五百年的諸侯混戰,造成了太多的痛苦,必須被終結,雖然終結它的秦,也逃不過崩析的命運。雖然秦始皇,雖會推行車同軌書同文,想讓天下大同,卻止不住征服的慾望,急兵急政,無法寄託起秦墨兼愛非攻,消弭戰爭的希望。

但這整個過程,仿若分娩時的陣痛,不可能爲了免痛,而讓嬰孩胎死腹中。

黑夫最後道:“秦國有一句話,叫‘世易時移,變法宜矣’。這就像醫者治病,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過去靈驗的藥方,也只能加劇病人痛苦!”

“現如今秦滅楚,一天下乃大勢所趨,南方之墨一味阻止戰爭,已於事無補。長痛不如短痛,如秦墨一般,助秦加快天下統一的步伐,方爲符合時宜!相里子,這便是我說的,汝等還活在兩百年前,不知寒暑秋冬之變化!”

相里革眼中有些悲哀:“這位率長所言似乎不差,但秦墨想信守自己的道義,南方之墨亦要信守自己的道義!縱然與所謂的大勢相逆,亦不能改吾等心中之志,告辭!”

說罷,他就要轉身離去,然而一旁聽了許久的率長孟嘉卻按劍攔住了相里革,冷冷道:“你還想回去?”

門口的短兵親衛,亦橫戟在前,攔住了相里革的去路。

相里革轉過身,看向黑夫,看向程商,也看向李由,眼中已充滿了死志。

“我夫子及南方之墨三十餘人,已持守圉之器,在汝陰城上靜候。南方墨者助弱者御強之行,兼愛非攻之志,雖殺我,不能絕也!”

……

李由最終還是揮了揮手,放相里革離開。

在回汝陰的路上,相里革想起在帳內爭辯的話語,不僅喟然長嘆。

李由讓他出帳時對他說,縱然南方之墨能在汝陰多守一兩天,但等到秦國大軍抵達,亦逃不脫陷落的命運。

而且,哪怕他們將這一路秦軍稍稍阻擋,但潁水以北的秦軍主力,亦將不斷攻城略地,與步步抵抗的楚軍進行殘酷的廝殺,爭野以戰,殺人盈野。

所以,南方之墨所做的一切,不過是道途中央,面對成千上萬戰車狂飆,高高舉起雙臂,想要阻止它們前進的螳螂,除了自己被碾得粉碎外,不會激起半點波瀾……

這些事,他們又何嘗不知呢?

“然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這是墨者必須遵循的東西,孟勝因此與百八十名墨者死陽城君之難。吾等縱然難以扭轉大勢,但既已答應汝陰,哪怕秦軍真的以十萬之師攻之,南方之墨,亦會知不可爲而爲之,與之共存亡!”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雖是孟儒之言,可放在墨者身上,亦是他們行事的準則!

想到這裡,相里革捏緊了拳頭,加快了腳下的步伐,他今日在秦軍大營裡見到的一切,得知的信息,對於守城,亦有不小的幫助!得快些回去,告訴夫子和同伴們。

然而,就在他走到半途時,卻聽到後面響起了一陣密集馬蹄和車輪的軲轆聲!

塵土飛揚間,兩乘戎車,十名騎從從後方包過來,攔在了他面前!

相里革一瞧,站在車上的,正是在帳內言語不凡的黑臉率長……

“黑夫率長。”

相里革看着朝自己逼近的騎從,冷冷道:“李都尉不是放我離開麼?莫非是反悔了?”

“都尉只答應讓你離開大營,卻沒保證讓你回汝陰。“

相里革面色一僵,他還以爲,自己能像子墨子赴楚那樣全身而退呢!誰料半路殺出個不講信義的黑夫來!

“信義?”

黑夫不以爲然地笑道:“這又不是春秋,我也不是墨者,兩軍相爭,都是要將對方往死裡逼,還講什麼信義?你也說了,有墨者守城,定會讓秦人多數倍死傷。我一思量,覺得你回去後,將我軍虛實告知城內守卒,再於城頭佈置機巧器械,指揮楚國軍民守備,可能會多殺我十名,甚至百名屬下兵卒!兵卒如我手足兄弟,我將他們帶出來,便要將他們帶回去,豈會爲了所謂信義,讓他們枉死?”

言罷,黑夫一揮手道:“二三子,將此人綁了,押回營中,汝陰不破,便一直關着!”

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562章 人禍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811章 誤會第979章 長平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37章 順杆爬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132章 不更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238章 刺殺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648章 蠱禍第919章 魚龍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791章 佔角第685章 圖騰第384章 北地第202章 紅糖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579章 兩戰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54章 衷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991章 鍾離眛第196章 卸甲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95章 荊券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943章 思蜀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458章 好男兒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158章 受金第163章 陽城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19章 較勁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375章 烏氏倮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1005章 嘗麥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979章 長平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178章 項燕第51章 安心在外第800章 善攻者第634章 封侯!第918章 重瞳子第361章 奸生子第806章 沛公第338章 叛徒!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337章 梟子第11章 自食其果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976章 祖國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28章 旬日演兵第623章 往事第287章 鶡冠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649章 藥(上)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314章 娶妻當娶……
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562章 人禍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811章 誤會第979章 長平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37章 順杆爬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132章 不更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238章 刺殺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648章 蠱禍第919章 魚龍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791章 佔角第685章 圖騰第384章 北地第202章 紅糖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579章 兩戰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54章 衷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991章 鍾離眛第196章 卸甲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95章 荊券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943章 思蜀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458章 好男兒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158章 受金第163章 陽城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19章 較勁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375章 烏氏倮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1005章 嘗麥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979章 長平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178章 項燕第51章 安心在外第800章 善攻者第634章 封侯!第918章 重瞳子第361章 奸生子第806章 沛公第338章 叛徒!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337章 梟子第11章 自食其果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976章 祖國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28章 旬日演兵第623章 往事第287章 鶡冠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649章 藥(上)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314章 娶妻當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