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49章 大索十日

數日後,東海郡郯縣,電閃雷鳴之際,昏暗廢棄的郯子廟內,破門被吱呀一聲推開,廟內除了郯子肅然作揖狀的神像外,又多了兩個影子。

他們在這裡碰頭相會已經不止一次了,就着外面閃電劃過夜空的亮光,很快認出了對方。

“鍾離屯長,你可聽說了,暴君死矣!”

年輕一點的人,頭扎髮髻,身上揹着把長劍,大概是個輕俠,他用明顯的魯地口音如是說,聲音興奮得沙啞。

“當真?秦始皇當真死了?”

另外一人的聲音則低沉穩重很多,他說的是東海郡朐縣話,披散着頭髮,在秦朝,會留這樣髮式的人,地位都不高,或是庸保,或是僱農,看他身形不高,也沒帶有尺寸兵器,但卻隨時能夠爆發出巨大的力量。

“千真萬確!”

魯地輕俠激動不已:”聽說是在此處以北百餘里的莒南發生的事,皇帝的車駕遭到襲擊,他命喪當場!”

“難怪今日東海郡忽然戒嚴,路上巡視的兵卒多了數倍,我差點就過不來。”

被稱爲“鍾離屯長”的中年漢子沉吟了起來,隨即又問道:

“田仲。你是從何處打聽到的消息?”

田仲應道:“一起的輕俠夥伴說的,他們……在琅琊那邊有門路。”

雖然秦朝禁絕遊俠兒,但只在關中、南郡,還有黑夫當家的膠東行得通,其餘地方,屢禁不絕,白天裝成順民,晚上聚衆鬧事的人不乏少數,當地秦吏兵卒稀少,本土的官吏又對這些子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輕俠依然有存活的空間。

像田仲,就常在琅琊、薛郡、東海的三不管地帶來回跑,對三郡消息十分熟絡。

田仲開始繪聲繪色說起他打聽到的事情,據說皇帝車駕雖然保護嚴密,但耐不住刺殺的豪俠有萬人之勇,於茂林高處飛起一椎,暴君趙政就連人帶車被擊成粉末……

事實當然不可能這麼誇張,而且外面也沒有任何皇帝已死的消息,官府對此三緘其口,只管戒嚴抓人。

但“鍾離屯長”卻只是靜靜聽着,沒有打斷,末了才冷靜地說道:

“不管此事是真是假,恐怕秦吏很快就要大索郡縣,尋找刺客了,你我這些天勿要見面,平日活動小心些,別讓狗秦吏們捉住把柄,還沒來得及做大事,便喪命於皁臣之手。”

“明白了!”

田仲搓着手,追問道:“鍾離屯長,若此事是真的,吾等要怎麼做?”

“怎麼做?”

那鍾離屯長嘿嘿笑了起來,他站起身,走到木質的郯子像後面,摸索一番後,居然掏出了一把明晃晃的劍,看那式樣,顯然是楚劍!

在收天下之兵,鑄十二金人的浪潮中,民間的楚劍被收繳一空,很少能看到人敢佩戴了。

這時候,外面又閃過一道霹靂,光亮乍現,將他的雙目照得炯炯有神!

雙目之下,則是森白的牙齒:“如若是真的,秦始皇死了,那便是六國難得的機會!鍾離眛這把封藏已久的劍,便又能派上用場了!我國破家亡,淪爲氓隸八年的仇怨,也能得報!”

閃電一瞬即逝,廟內再恢復黑暗時,鍾離眛已再度藏好了劍,問田仲道:“天下之大,六國之地,欲誅暴君者不知凡幾,那位在莒南刺秦的勇士,究竟是誰?”

田仲哪裡知道,搖頭說:“不知道,那人做事很隱秘,聽說做完事後就遁走了,皇帝侍衛四處索拿他。不過暴君遇刺的消息,雖然官府極力掩藏,卻還是傳出來了,一傳十,十傳百,如今已傳遍三郡……”

鍾離眛不由嗟嘆道:“可惜,我若能得見那位大俠一面,定兩拜謝之!”

“第一拜,是要謝他,爲楚國復了滅國之仇。第二拜,則是謝他,爲六國遺民頭上,除了一座大山!”

. тtkan. ℃O

……

誠如鍾離眛所言,秦始皇遇刺一事,在東海、琅琊等郡掀起了軒然大波。在莒南搜索刺客無果後,秦始皇帝的車駕照舊抵達東海郡郯縣,但皇帝並沒有立刻露面,只是令丞相李斯、廷尉葉騰等大索刺客黨羽十日!

大索十日,幾乎將所有郡縣從裡到外都翻了一遍,這讓各郡本就緊張的吏民關係更加不睦。

四處都能看到郎衛軍帶着郡縣兵卒,翻天掘地,索拿可疑人士,整個社會高度緊張。加上秦始皇遇刺的消息不知被誰傳了出來,這使得人心惶惶,市井百姓,或以爲秦始皇已死,或以爲只是受傷,這時候,雖然官府都說皇帝萬壽無疆,毫髮無損,但百姓卻不信了……

這些不知真假的消息,在有心人傳播下,漸漸向四方散播,與此同時,距離漩渦中心百里外的薛郡卞縣,卻迎來了一位不一般的客人。

卞縣位於沂蒙山下,沂蒙山橫亙於琅琊、薛郡之間,山高坡陡,峰巒連綿,古木參天,山下沂河縈繞如帶。

這裡的森林依然保持着原始狀態,春秋時,卞地最出名的故事便是“卞莊子刺虎”,可想而知,定是猛獸叢生的蠻荒之所,也是躲避苛政的好去處,官府秦吏也的確極少來此。

山間有些獵戶的小屋,茅草頂,黃泥牆,住些入山謀生的獵人。但就在最近,卻有位遠近聞名的大俠,悄悄來到此地,住在一間單家獨戶的獵戶屋子裡,一呆就是半月……

此人名爲朱家,是魯地大俠,十數年前便以任俠得名。秦滅楚取魯地後,朱家利用自家住在沂蒙山附近,人跡罕至的優勢,大量藏匿被秦國打擊的豪士及亡命的六國之人,從淮陽和東海流亡過來的楚人,常通過此地進入齊國。

那幾年間,朱家藏匿和救助的豪傑數十上百,其餘普通人被救的,更是說也說不完。

但朱家始終很低調,從不像普通輕俠那樣,到處去誇耀自己的仁義本領,博取名望。那些他曾經給予過施捨的人,朱家也避之不及,唯恐再見到他們。

究其原因,一是朱家認爲,自己做事單憑俠義,不圖回報,二是他不想受其牽連……

朱家平日裡也喜歡錶現得家無餘財,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坐牛拉的陋車,絲毫不引官府注意,外來的秦吏,只以爲他是個老實的獵戶。

然而在黑道,朱家的名聲卻遠播齊楚,提起他的名聲,人人都要翹起大拇指,誇他“趨人之急,甚己之私”。

於是衆人尊之爲“朱信陵”,只與那位“海外孟嘗”的滄海君齊名。

暗地裡,願意爲朱家做事的齊楚輕俠,數以百計,雖無主僕之名,但他們卻甘心父事之,是當地隱性的勢力。

但現如今,朱家卻穿着破爛皮衣,簡陋的帽子,背上一柄單弓,看上去像是普通獵戶。

十天來,他每日都藏身於沂蒙山松柏之間,只盯着一條小徑,從日出等到日落,任由蚊蠅叮咬,也不知在等什麼人。

終於,三月初七這一日,人跡罕至的沂蒙深山中,跌跌撞撞走出了一位素衣士人,一隻履已不翼而飛,身上有不少荊棘劃破的傷口,但手中的短劍,卻絲毫沒有放鬆。

朱家眯着眼,確認再三後,才發出幾聲鳥鳴,露出身形來。

那中年士人看到朱家,彷彿鬆了口氣,匆匆向前邁了幾步,正要對他打招呼,卻徒然摔倒在地……

……

張良醒來時,外面已經入夜,也不再位於山邊的獵戶小屋,而是被轉移到朱家隱匿在深澗中的小莊園內,一些受朱家幫助的六國之士,因爲失了國家,只能留在這裡,甘願風餐露宿,做他門客。

“客歸矣。”

朱家換上了一身勁裝,在一旁看着張良頷首,隨即肅穆起身,朝張良長拜及地!

“子房做的大事,已傳遍琅琊、薛郡、東海,如今朝廷正大索天下,勢要捉住你!”

朱家露出了欽佩的眼神:“彼輩至今依然不知,莒南刺始皇帝者,韓人張子房是也!”

張良是爲數不多朱家協助一次後,還保持聯絡的朋友。他當年幫張良從楚入齊,時隔多年後,張良歸來,身邊已經跟着一個大力士,似乎是海東夷人,不怎麼說話。

弟死不葬,謀劃十載,從滄海君處輾轉回國,親自走遍齊、魯、燕、趙,四處尋覓合適的地點,幾次埋伏,又幾次沒有下手。

朱家知張良有大志,也欣然答應幫忙,他助張良打造了大鐵椎,又將這個飯量很大的力士留在沂蒙山藏匿。張良這幾年間行蹤神秘,幾次回來帶着力士出門,又幾次空手而歸,沒想到,在最後一次埋伏裡,他終於出手了!

不動則已,一動則血流五步,天下素縞!

然而此時此刻,張良眼中,卻無行刺後的喜悅,只有朱家先前從未見到的悲傷與迷茫。

“大鐵椎死了。”

自從韓國滅亡,親弟死於秦軍流矢之下後,張良很久沒這麼難過了,他嘆息道:

“我的算計還是不夠縝密,秦卒追捕速度比想的要快,大鐵椎爲了讓我走脫,向南奔走,吸引秦卒注意……”

張良依然記得,當發現無法兩人一起走脫時,大鐵椎毅然轉身,只丟下了一句話。

“君子的命,比我有用!”

他那決然的身影,讓張良想起了歷史上,士死而冠不免,結纓赴死的子路……

張良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大鐵椎力竭中箭而亡,屍體像小山一樣倒下,秦卒圍了過去,手持戈矛不斷起落。

“夷人之中,亦有忠勇之士!”

張良擦乾了淚水,繼續躲進深山迷霧裡,按着記憶上路,東躲西藏,終於回到了沂蒙山,與朱家約定好的地點。

但與張良想象的不同,那一椎擲出去後,他卻沒有大仇得報的輕鬆。

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之後,隨之而來的,或就是浮屍百萬,流血千里了……

”我這樣做,對還是不對?“

張良搖了搖頭,讓自己不要去想這件事,他仍相信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天經地義,鮮血只能用鮮血來抹除!

他現在只做了第一步,刺秦報仇,張良的人生目標中,還有“復韓”這個大志願需要去完成!

再說了,如今還有極重要的事未曾確認……

正巧,朱家也問起了那件事,他低聲對張良道:

“子房,我就問你一句,秦始皇帝,到底死沒死?”

張良無奈地擡起頭:“我曾聞,卞莊子曾刺虎,但那是兩虎相爭,疲乏之時,才能乘隙而入。若有勇士欲射雄壯之虎,必發弩而遁,若虎不死,必怒而逐其後,人跑還來不及,豈敢回首望之?”

他苦笑道:“吾等也一樣,當時事情發生太快,只知道鐵椎擊中六輛金根車之一,大概使之車毀人亡。至於秦始皇是否在車上,死還是傷?我說我也不知道,朱大俠信麼?”

第399章 喜事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379章 黑白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976章 祖國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220章 上巳節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92章 贈馬第260章 商功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972章 呂澤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361章 奸生子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315章 入關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69章 人贓俱獲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59章 天狗第498章 方術士第296章 趙佗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337章 梟子第623章 往事第120章 屯長第513章 法今王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443章 紅氅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627章 極盛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119章 絕地第459章 大丈夫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49章 善假於物第574章 坑術士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1026章 鳴鏑第366章 解夢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478章 法教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210章 武庫第1005章 嘗麥第500章 綁架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287章 鶡冠第308章 水蠱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481章 祭酒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992章 大蟒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585章 兒戲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589章 毒士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567章 平原津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926章 分餅第680章 玩蛇第663章 暴虎第70章 若敖之鬼第836章 鼠第983章 隨波逐流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
第399章 喜事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379章 黑白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976章 祖國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220章 上巳節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92章 贈馬第260章 商功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972章 呂澤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361章 奸生子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315章 入關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69章 人贓俱獲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59章 天狗第498章 方術士第296章 趙佗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337章 梟子第623章 往事第120章 屯長第513章 法今王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443章 紅氅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627章 極盛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119章 絕地第459章 大丈夫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49章 善假於物第574章 坑術士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1026章 鳴鏑第366章 解夢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478章 法教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210章 武庫第1005章 嘗麥第500章 綁架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287章 鶡冠第308章 水蠱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481章 祭酒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992章 大蟒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585章 兒戲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589章 毒士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567章 平原津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926章 分餅第680章 玩蛇第663章 暴虎第70章 若敖之鬼第836章 鼠第983章 隨波逐流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