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出關(上)

bookmark

楊喜他們護送着秘密武器抵達戲下時,發現這兒而營地,已較半月之前,擴大了數倍。

離鴻門尚有一刻騎程,一行人便看見營竈的漫天煙柱。

接着,各種聲音洶涌而來,朦朦朧朧,有如海潮呼喚,漸行漸近,楊喜分辨出齊聲呼喊的唯唯諾諾,士卒訓練的金鐵交擊和車騎巡邏的馬嘶蹄疾。

渭南一整座臨河的樹林被砍伐得乾淨,只爲製造承載旌旗的長杆,旗幟之下,則是無數矛尖閃着暗金色的光,近千座的營帳好似從地底鑽出的蘑菇,遍佈四方,將戲水兩岸鋪得滿滿當當。

這就是十萬大軍集結的大場面,更別說還有十萬民夫往來運送糧秣,照看牲畜,爲其服務。

看來,幾乎五分之一的關中男子都響應了黑夫的號召,其營地根據編制地域不同,分佈在鴻門各處,都有各自的旗號,攝政夏公的黑龍旗高高飄揚於衆旗之上,位於大營的制高點。

“真軍容雄壯也,以此趨敵,當戰無不勝!”

楊喜對這場戰爭,滿懷信心。

在護送公孫讎等匯入營中,安置好巨型弩車後,楊喜完成了任務,回到了他所屬的騎都尉李必麾下。

因爲軍紀嚴格,非但軍妓女閭進不來,連賭博、聚飲也被嚴格管制。

等待出發的這些天,白天還好,楊喜他們要組織士卒繼續訓練,可一旦入夜,便無所事事,在沒有百戲慰問的日子裡,只能靠圍坐在篝火旁,靠閒聊和故事來打發漫長的夜晚。

當楊喜巡營回到駐地時,發現幾位司馬都坐再營火旁,今日的講述者,是一位年近五旬的老司馬,有花白的頭髮,古銅色的臉上滿是溝壑,鬍鬚凌亂,懶得打理。

但別看外表邋遢,此人對戰法十分嫺熟,是德高望重的司馬,也是都尉的左膀右臂。

大家都叫他“酒公”,因爲老軍吏愛飲酒,大概是家中有些錢的,而且不分給別人,對此還振振有詞:

“羣飲有罪,獨飲無過!”

既然沒過線,軍法官也不怎麼管他,反倒是一些軍吏偷偷給酒公帶酒,以換取他永遠講不完的故事。

眼下,老軍吏喝了口淡酒,說起了往事。

“老夫參軍入伍的年紀,與這後生差不多。”

老軍吏指了指剛回來的楊喜:“其實剛傅籍,沒到二十一的及壯之年,做更卒可以,去打仗還太小。但鄰居玩伴都去了,我也不甘落後。那時候戶籍上還不記年齡,只量身高,我仗着身量高,也入了伍。”

“那是始皇帝十一年,王翦、桓齮、楊端和攻鄴,取九城。我抵達前線時,正好趕上王老將軍攻閼與、橑楊,皆併爲一軍,攻打十八日卻無法擊破,於是老將軍讓斗食以下皆歸,什選二人從軍,以精兵取閼與,我因爲年輕爵低,便錯過了那場大戰,結果一戰下來,精銳十死其二,不過閼與也打下來了。”

“之後幾年,我跟了桓齮將軍,現在的年輕人多半不知道他了,但當年,他可是比王老將軍還受先帝器重!”

“十三年,我第二次出關,隨桓齮攻趙平陽,殺趙將扈輒,斬首十萬,我也賺了兩個首級。”

“那一戰裡,我隨着同鄉,捐甲徒裎以趨敵,也感受了一把左挈人頭,右挾生虜的痛快,只可惜我那同鄉運氣不好,光着身子被箭矢射中了下體,他又不讓割,很快便傷口潰爛死了……”

聽到這,楊喜忍不住道:“勇士也,真是可惜。”

“可惜?”酒公卻冷笑了起來,環顧四周,大聲道:“他死得活該!”

衆人詫異:“豈能如此說……”

“有甲冑不用,而逞匹夫之勇,真是愚不可及,不留有用之身,往後作戰殺更多敵人,卻稀裡糊塗死了,豈不是活該?汝等切勿效仿!”

酒公搖搖頭:“當然,那時候,我也愚不可及,覺得入伍打仗,是爲了士之榮光,爲了大秦的開疆拓土。這是吾父教我的,我大父、曾祖又是如此教他的,我家祖祖輩輩,皆以耕戰爲業。”

“但十四年時,桓齮卻打了敗仗,嗯,這件事史書裡也沒記,敗仗都不記的,但那一仗當真輸得不冤,因爲對方是李牧……”

再不是順風順水的仗了,那是老軍吏第一次感到戰場的殘酷,他看到同袍一個個被趙人砍倒,而自己要面對衝鋒而來的趙騎。

而一直英勇無畏的桓將軍,也讓他們失望了。

“結果戰後,桓齮畏罪逃了。”

老軍吏吐了口唾沫:“他天天與吾等宣揚的銳士榮譽,都拋在身後了,忘得一乾二淨了!”

“好在吾等僥倖生還,先帝也未曾深究,又劃入王老將軍麾下。”

接下來,老軍吏的故事是衆人比較熟悉的,基本伴隨着王翦的東征西討。

十五年,他第三次出關,隨王翦至鄴,取狼孟。

十八年,大興兵攻趙,第四次出關,與王翦從上郡入太原,下井陘。十九年,奪取邯鄲,滅亡趙國。

但還沒等他復原回家歇息,二十年,隨着荊軻刺秦,再度大徵兵伐燕,老軍吏第五次出關,這仗一打就是兩年。

老軍吏擡起頭,嘆息道:

“在北方苦寒之地憤懣難熬之時,我也做過軍法不允之事,搶奪彼輩東西,偷雞摸狗,殺牛宰羊,將財物放進袖中,征戰太久了,我不能什麼都不帶回家。”

楊喜努了努嘴,想要譴責,卻又默然了。

他想起來,父親帶回的戰利品裡,也有些關東百姓民間之物……

大概從那次戰爭起,老軍吏感到了疲倦。

年復一年的徵役,儘管也掙了一些爵位土地,但受的傷剛癒合一半,就又負上新傷,鞋履在無休止的行軍中逐漸解體,儘管能立刻換上新的,但腳板底已結了又厚又硬的老繭。

那時候的他,已經完全脫去稚氣,成了個老兵油子了,一個燕人眼中的惡棍。

他聲音變得低沉,描述自己做過的罪惡:“我甚至參與掠走一個燕人女子,當着其丈夫之面,強暴了她,殺死了她,將夫妻二人埋在地裡,反正局勢一片紛亂,無人知曉。軍法官對這些事,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和六國羣盜在西河做的事,有何區別?”楊喜忍不住了,開始質問起老軍吏。

“是啊,有何區別。”

老軍吏笑道:“汝等往後去了六國,便能拍着胸脯保證,能管住自己,管住麾下士卒?在軍中一年半載,見了女人還不下體梆硬,躍躍欲試的,不是宦者,就是聖人!”

“至於作惡,手中有劍,身處法外之地時,作惡比在秦地容易敗北,就如吃飯喝水般簡單!”

他不再理會楊喜,繼續道:“從那時起,我打仗便不再爲了什麼狗屁榮譽,只是履行職責,順便想獲得首功,讓自己升得高些,因爲越高的爵位職務,就越不容易死……”

但接下來的事告訴他,哪怕是做了都尉,倒黴起來,也是會死的。

二十二年末,以李信易王翦爲將,於是老軍吏第六次出關,又經歷了一場大潰敗,七都尉死,他那時候只是個五百主,好歹帶着麾下兵卒順利撤回。

二十三年,秦王復召王翦,彊起之,使將擊荊,老軍吏也被強徵入伍,第七次出關。

結果大家都知道,儘管這場仗又打了整整兩年,直到王翦定荊江南地,降越君,他才得以離開會稽,返回關中。

“那是我最後一次出關了,也是最難熬的一場仗,這次,我管好了下邊,沒侵辱一個楚女,卻管不住上邊。”

老軍吏指了指頭顱。

他累了,讓他撐住未曾崩潰的,只有軍中的一些傳言。

“說是始皇帝說,滅了楚,天下一統後,就再也不用打仗,可以永享太平了!”

“我信了此言。”他搖頭道:

“但始皇帝,騙了我。”老軍吏不再飲酒,臉上呈現出一絲痛苦之色。

“後來,我因爲年紀漸長,又做了鄉嗇夫,確實不必出關了。”

“但我的子侄卻免不了,二十九年,我長子死在了塞北,跟着王離。”

“三十三年,侄兒死在了海東,跟着扶蘇。”

“三十四年,我次子死在了嶺南,跟着屠睢。”

“三十六年,另一個侄兒隨李信去了西方,至今杳無音信。”

老軍吏的話語已帶上一絲悲憤:“我出了七次關,爲大秦作戰了二十八年,身上的疤數都數不清,最後就換來這結果?”

“我也曾想,莫非是我在燕地作孽的惡果?但我確實認識幾個老老實實的同鄉,未曾有侵犯之舉,但也斷子絕孫,憑什麼?”

“我最後明白了,在國而戰前,先爲自己而戰罷。”

“於是去年,胡亥徵兵,我出任司馬,帶着本鄉年輕人趕赴前線。“

“我便告訴他們,軍法可以不聽,保命最要緊。而在藍田大潰裡,看着這後生帶頭過河,我一點沒猶豫,讓手下士卒扔了武器,追在他後面,投降了攝政!”

從率衆投降的那一刻起,過去二十多年的一切都崩塌了。

去他的榮譽!

去他的職責!

他受夠了。

“那爲何還要來打這一仗?”楊喜心裡堵得慌,反問道。

“我能不來?”老軍吏冷笑道:

“現在,我家只剩下我和幼子兩個男丁。”

“攝政大徵兵,我不來,吾子就要來。”

“我老了,五十歲,只比始皇帝少一年喲,我不願再白髮人,送黑髮人,不願我家斷了香火。”

“要死,就我死罷!”

“這將是我第八次出關。”

他嘴角露出了一絲嘲諷:“與過去七次,並無不同之處,亦是老卒老吏冷眼旁觀,新兵躍躍欲試,卻不知自己是否會將命丟在關東。”

“當年與我一同入伍的人,一個都沒了。”

他環顧四周,意識到所有的朋友和親人都已逝去,自己身邊全是陌生人和後生之輩,一羣稚嫩的青草。

“汝等知道,他們是怎麼死的麼?”

“捅破肚皮,腸子流出而死;被弩箭射穿軀體,戈矛刺透腿腳,失血過多而死;在燕北之地被活活凍死,不小心掉下馬被拖死,被後方一往無前的同袍踩死,在江東卑熱之地染病拉肚子拉死,甚至還有熟睡時忽然就死了,行軍時忽然倒在路邊,也死了,都死了……”

楊喜再無法忍受,打斷了老軍吏的悲觀之言道:

“這一戰和過去不一樣。”

“攝政說了,這是再統天下之戰,使世間定於一之戰!”

“十多年前,始皇帝也這麼說,結果呢?”老軍吏笑了起來,旋即面容肅穆:

“我只知,這是場戰爭,對吾等而言,每場戰爭,都一樣!”

一次次出關,一次次徵召,疲倦的身體,困惑的心,這一切,什麼時候纔是個頭?

深邃的沉默籠罩了篝火,不斷延伸出去,只剩下呼吸,直到在身後站了許久的軍法官說了話。

“夠了!”

“酒公,隨我來,汝身爲司馬,休要再譽敵恐衆!”

老軍吏搖搖晃晃起身,衆人不知道,他會因言辭被如何治罪,他只是在跟着軍法官離去的途中回頭打了個酒嗝,笑道:

“方纔是醉了,我只是在胡言亂語。”

旋即繼續走着,卻唱起了一首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與子偕作……”

原本應該激昂的歌謠,如今被這老軍吏唱來,卻好似有無盡的感傷。

或是因爲,他最初的同袍們,已統統戰死,僅剩一人。

當雁羣只剩下一隻孤雁時,其鳴自哀!

……

好在酒公沒有受到太重的懲罰,只是被軍正教訓了一番,按照新的軍法,關了禁閉——李必都尉也很無奈,到了關東,這出過七次關的老軍吏還有大用。

但對旁聽者而言,這是個難熬的夜,楊喜失眠了,翻來覆去,回憶着他人的故事。

類似的情緒,他在藍田之戰時也感到過,那時候的他纔不管什麼榮譽、爵位、職責、理想。

那時他只盼早點打完仗,早點回家,至於誰勝誰負,誰是正統誰是叛逆,管他呢!

在此的十萬人,也差不多皆是如此罷。

就關中人而言,經歷了這麼多,欺騙,謊言,內戰,三觀的動搖,投降和整編,你讓他們再做單純的,什麼都不想的軍人?繼續做灰色的牲口,無腦地邁向前方,去填溝壑?

年輕人被洗腦後,或許能再度上當,可老兵油子們?

怎麼可能!

當只需要服從命令的士兵開始思考,開始懷疑,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楊喜想了一宿,直到三更天才迷迷糊糊睡過去,次日清晨,他被集合的晨號鐘鼓吵醒。

“三軍士卒,出營集合!”

“出關之前,夏公有最後的話,要對二三子說!”

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771章 狗咬狗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63章 朝陽羣衆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745章 戰長沙第344章 麟之趾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395章 羊吃人第18章 袍澤們第520章 存韓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463章 大生產第909章 鴻門第106章 重租第126章 死傷第631章 演員第392章 牛羊課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18章 袍澤們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237章 五月五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787章 權謀第78章 大行於世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398章 匈奴第789章 望夫第17章 失期當斬?第140章 八卦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301章 加個人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987章 出關(下)第29章 無衣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960章 強渡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867章 當立第398章 匈奴第26章 重振士氣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576章 舊部第651章 常識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70章 若敖之鬼第445章 背水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937章 好皇帝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361章 奸生子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869章 山海第867章 當立
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771章 狗咬狗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63章 朝陽羣衆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745章 戰長沙第344章 麟之趾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395章 羊吃人第18章 袍澤們第520章 存韓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463章 大生產第909章 鴻門第106章 重租第126章 死傷第631章 演員第392章 牛羊課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18章 袍澤們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237章 五月五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787章 權謀第78章 大行於世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398章 匈奴第789章 望夫第17章 失期當斬?第140章 八卦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301章 加個人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987章 出關(下)第29章 無衣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960章 強渡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867章 當立第398章 匈奴第26章 重振士氣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576章 舊部第651章 常識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70章 若敖之鬼第445章 背水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937章 好皇帝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361章 奸生子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869章 山海第867章 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