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78章 大行於世

少府乃是秦國重要的中央機構之一,掌山海地澤收入和官府手工業製造。其中,少府中的“考工室”便負責領導秦國各郡縣的工官,在咸陽和各地有手工作坊若干,屬吏無數。

此時的章邯二十出頭,當然不可能做到九卿。他現在只是考工室令丞手下的一名小吏,蔭父輩功勳,作爲“任子”被提拔爲吏,不過只做些迎來送往的小活。

其實他真正的興趣,是軍旅和戰場,章邯平日裡沒少和同僚興致勃勃地討論在易水以北鏖戰正酣的秦燕之戰。如今燕上都薊城已被王翦老將軍帥十餘萬大軍圍困兩月,燕國社稷岌岌可危。但秦軍也因爲在大冬天裡久頓城下,征途遙遠,糧食有些跟不上,所以有不少凍餓致死者。

而及時補給前方糧草,也是少府和治粟內史的責任之一。

這一日,章邯正在和同僚打賭,猜燕國還能撐多久,外面卻突然來了一份南郡的加急信件,還有傳車上那木製的器械,由一位脾氣暴躁的南郡使者護送。

章邯引導使者入少府考工室,他的爵位官職都還不足,是沒資格登堂入室的,就在外繼續等候。過了一會,裡面又召了幾個隸臣妾進去,又過了個把時辰,卻聽裡面的工師、匠人們發出了一陣讚歎和驚呼……

然後就又有人出來喊他,再去一趟治粟內史官署,叫那邊派幾個倉官農官過來。

章邯感覺事有蹊蹺,但沒有多問,默默照做。他不知道,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整個少府的考工室和治粟內史、咸陽倉的核心吏員,都在拼命討論那“踏碓”的功效。

對於“踏碓”的用處,聽了南郡使者一番講解,又當場叫幾名隸臣妾做了驗證後,咸陽官員們是不必懷疑的。此物並不複雜,只是簡單的木槓踩踏,是這時代普遍使用的技術,只是人們循古已久,沒有想到要製造一種杵臼的替代品。

此刻一旦見到,考工室的匠人們腦海中,就如同被捅破了一層薄紗般簡單,他們立刻就明白過來了:原來還可以這麼做啊!

於是考工室匠人們說幹就幹,照葫蘆畫瓢,趕工幾個時辰後,成功複製了幾個一模一樣的踏碓。再讓人舂米試驗,結果相差無幾,一架踏碓,的確能讓舂米效率提高將近一倍,舂米人也不那麼累了。

“此物是個工匠看一眼就會做,所需材料也簡單,相較於源自齊魯之地,咸陽宮廷中已經有安裝的石磨,更便於推廣到全國郡縣啊……”

考工室的工師們是如此想的,石磨在中原已經出現一段時間了,據說是百多年前,那位手藝巧奪天工的魯班做出來的,不過目前流傳不是很廣,只在一些富庶人家裡使用。畢竟磨更容易用來粉碎食物而不是去殼,此時此刻,麥尚未代替粟,成爲北方主食,北方人也沒有吃麪食的習慣。

“不管北方南方,是粟、麥還是稻,去殼都可用到此物。”治粟內史的司農官也摸着下巴想到。

“若我倉中以此物替代杵臼,每日提供給咸陽這十餘萬人嚼用的米,至少多出一倍。若前線將士能有此物,就不必每日要花個把時辰來舂穀了……”咸陽倉的倉吏則如此思索。

如今秦國正在伐燕,兵圍薊城,最大的困難倒不是燕國人的劇烈反抗,而是北方苦寒的天氣,以及糧食補給。大王已經三番五次下令,多發兵卒趕赴前線支援王翦老將軍,不是爲了作戰,而是爲了運糧食。

而運過去的糧食,很多屬於今年的新谷,將士們吃飯前,還得先舂一舂,前線的軍需官已經抱怨過許多次了。但恆山、邯鄲、河間地區的倉吏也無可奈何,他們那裡原本屬於趙國,乃是新徵服領地,局勢並不穩固,丁壯都強行徵發去前線運糧圍城了,只剩下些老弱婦孺,眼下農忙在即,哪還有時間細細舂米?

若是三郡能配備踏碓,豈不意味着,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以更少的人手舂出更多的米發往前線?若是前線也配備踏碓,那將軍們也不必爲吃飯的問題發愁了。

於是乎,少府考工府、治粟內史咸陽倉的主官,在商量之後,遞交給丞相府、御史府的公文裡,都稱踏碓爲“軍國利器”,建議立刻將此物發往各郡縣,令官府仿製推廣。

這條建議最終遞交到了大王面前,遂令諸卿廷議。

這時候,便出現了一點點不諧的聲音,一位負責管理刑徒的司空憂心忡忡地認爲,若踏碓得以推廣,這樣一來,“舂”作爲懲罰女犯人最嚴重的刑罰,豈不是減輕了許多?甚至會名存實亡……

這個疑問被諸卿廣泛討論,最後,還是剛升爲廷尉不久的李斯給出了一個讓人無話可說的答案。

“商君曰:以刑去刑,國治;以刑致刑,國亂。刑罰的目的不是爲了懲罰人,而是讓百姓明白有些事不能做,稍有做的苗頭,就應該以重刑將此等行爲剷除,讓舉國上下都明白,哪些事情不該做,哪些事情可以做。到最後,重刑因爲無人觸犯相應的條文,可以永久成爲擺設,不再使用了,這樣叫做以刑去刑,這便是吾等法家之人的理想……”

“現如今,既然踏碓能使舂穀事半功倍,對於我秦國而言,就好比將士劍刃快了一倍,甲冑厚實一倍。我國素來講求功至爲上,正應當毫不猶豫推行,如今豈能因爲害怕讓隸妾懲罰減輕,而因噎廢食?”

廷尉就是廷尉,不愧是荀子高徒,一番話讓朝廷衆人無話可說,於是大王也批准了此事,在詔書上曰:“可”!

少府和治粟內史全權負責此事,官吏們紛紛說,此物若能在全國推廣,那今年的各郡工師比評,南郡要得第一了。而在南郡內部的評比中,安陸縣也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安陸縣工曹、倉曹,皆可賜勞績三十天。

不過,到此爲止,朝廷上下,依然沒有重獎發明者的打算。因爲秦國對於工匠、商賈的賞賜,的確比對士伍官吏的要吝嗇許多。

農戰之民百人,而有技藝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於農戰矣……在秦國,匠人和農夫的人口比例,大概是一比一百。

秦國一直認爲:如果民衆看見靠空談遊說的人待俸君主也可以使自己得到尊貴的地位,商人也可以發財致富,手工業者也能以此養家餬口。民衆看到這三種人的職業安適,又可以得財利,就一定會逃避農耕和作戰……

趨利避害,人之常情也。

所以對於表現出色的工匠,由郡縣的工師做出獎賞就行了,升爵一級,得萬錢,那鄉下匠人還不得樂開了花?想讓大王、朝廷公開大力表彰?那豈不是亂了秦國法度!

至多,也只是做出此物的工匠”櫞“的名字多次出現在少府的木牘中,讓年輕的小吏章邯記住了此人,但他並不知道,在櫞的背後,還有一個名叫黑夫的小亭長……

……

於是,一月底,在踏碓被命名爲“安陸碓”,將大行於秦國的時候,其發明者黑夫卻對這些事情一無所知。

此時此刻,他正光着腳站在自家田地裡,和大哥衷爲今年種什麼作物而爭論不已呢……

“伯兄,我這兩百畝地,可以劃出百五十畝種粟、稻,其餘可以種菽豆。”

黑夫指着一大片剛剛開耕過的土地,對衷抱怨道:“但你總得給我留出十畝地來,讓我種自己想要的東西罷!”

一邊說,黑夫還一邊往田埂上一指,在那裡,放着一捆似竹非竹,根莖粗壯的植物……

第953章 奇蹟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445章 背水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935章 夥頤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93章 案發現場第19章 較勁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304章 六百石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592章 貓鼠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449章 錘砧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567章 平原津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614章 賭徒第992章 大蟒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176章 冒險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953章 奇蹟第672章 驕傲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979章 長平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323章 王、蒙第247章 三馬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635章 薪火(上)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284章 秦王(上)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115章 在鄢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582章 任將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800章 善攻者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721章 陸梁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917章 萬人敵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343章 滑稽第18章 袍澤們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23章 軍訓開始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536章 要有光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812章 鼎烹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197章 弟子第760章 不許笑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7章 喜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649章 藥(上)第966章 焦土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64章 投書者第141章 陳平第62章 七何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721章 陸梁第64章 投書者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654章 三鼓第935章 夥頤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429章 父親
第953章 奇蹟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445章 背水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935章 夥頤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93章 案發現場第19章 較勁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304章 六百石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592章 貓鼠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449章 錘砧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567章 平原津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614章 賭徒第992章 大蟒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176章 冒險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953章 奇蹟第672章 驕傲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979章 長平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323章 王、蒙第247章 三馬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635章 薪火(上)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284章 秦王(上)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115章 在鄢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582章 任將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800章 善攻者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721章 陸梁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917章 萬人敵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343章 滑稽第18章 袍澤們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23章 軍訓開始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536章 要有光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812章 鼎烹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197章 弟子第760章 不許笑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7章 喜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649章 藥(上)第966章 焦土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64章 投書者第141章 陳平第62章 七何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721章 陸梁第64章 投書者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654章 三鼓第935章 夥頤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429章 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