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好皇帝

bookmark

“當時吳廣愚鈍無知!”

吳廣一愣,不知去疾此言是試探還是無心之言,但既然對方問了,他立刻起身表態道:

“吳廣爲戍卒,與陳勝在陳地起兵,卻爲人所敗,倉皇在雨中奔走,彷徨無助時,是武忠侯接納了我,推衣衣之,推食食之,有功必賞,不嗇提攜,吳廣方有今日。”

“那時候,扶蘇何在?”

他一揮手,激動地說道:“武忠侯對吳廣有大德,金帛、土地、爵位、美妾、爵位,都是實實在在的恩惠,而扶蘇,他於我而言……”

“不過是一個道聽途說的名罷了!”

去疾對吳廣的態度十分滿意,捋須笑道:

“不錯。”

“昔日始皇帝崩,胡亥、趙高倒行逆施,凌暴關中,使得民不聊生。是武忠侯帶着吾等,起兵南郡,以弱擊強,血戰一年有餘,方纔入關,解救了黎民倒懸之苦,那時候,扶蘇何在?”

“商君律令有言,有功者顯榮,無功者不得受爵,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爲屬籍。武忠侯有大功於世,又精明強幹,故當攝國政,治天下,而北伐軍將士有小功,故得封高爵,享食祿田沼富貴。”

他板起臉來:“但現在朝中卻有人,想要武忠侯迎回扶蘇,或者擇一嬴姓公子王孫,尊爲皇帝,結束攝政,將大權盡數歸還……這種事,北伐軍上下,不會有人答應!”

這是顯而易見的,北伐軍功集團的利益,只有黑夫當權方能保證。

而近日的一些傳聞,讓他們有些惴惴不安。

而吳廣則在想,是武忠侯派去疾來試探麾下將尉的,還是文臣武將們自作主張的暗中串聯呢?

吳廣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必須表態。

“沒錯,吳廣只知武忠侯,只認攝政,不認什麼秦皇帝!“

他擡起頭,篤定地說道:“除非,由武忠侯來做皇帝!”

……

而與此同時,在離封陵津不遠處的寧秦縣,華山腳下的一處里閭中,楊喜熟練地將背上挑着的粟倒入倉中,拍了拍手裡的灰,對拄着拐指揮他們兄弟幹活的楊母道:

“母親,我沒說錯罷,往後關中的田租,一百畝地,都是隻劃二十畝作爲稅田。”

楊母卻依舊憂心忡忡:“減租是好事,但老婦最擔心的還是……”

她停了話頭,卻是楊喜的新婦來倒了水送來給他飲用。

不同於最初的顰眉遲疑,這新婦在華山腳下住了些時日,因爲楊喜得了賞賜,每頓少不了魚肉,二人又極爲相合親密,遠好過在宮中孤獨守望的日子,她也漸漸有了些喜色,二人說說笑笑。

但楊母還是看她不順眼,覺得這女子遲早給家裡帶來禍患,讓其不準穿那些絲帛,而同尋常村婦一般荊釵布裙,希望能掩蓋身份。

但這仍舊無法遮掩此女的氣質的容貌,才幾天功夫,外邊全縣都傳開了,說楊喜娶了一位二世皇帝的嬪妃回家……

等新婦趨步離開後,楊母不知第幾次懇求楊喜:“吾子,這女子可否能退回去?阿母在縣中給你尋好女,以你如今的爵位,縣中大戶也會自己找上門與你結姻。”

“退回去?怎麼退!”

楊喜不高興了:“武忠侯親自爲吾等主婚,她也侍奉母親並無過錯,豈有棄妻的道理?”

主要還是這麼漂亮的女子,縣裡鄉里恐怕找不到了。

楊母仍是擔憂:“她畢竟是皇帝的嬪妃啊……”

“是僞帝!”

楊喜強調:“胡亥是逆子,是篡改始皇帝遺詔繼位的篡位僞帝!”

楊母嘟囔道:“不管僞不僞,反正是始皇帝的公子,是做過皇帝的人,他的嬪妃,豈是你這農舍子弟能碰的?”

“武忠侯說能,那便能,他其後還要給胡亥定罪!”自從投誠後,楊喜被洗腦不輕。

楊母敲着柺杖:“你糊塗!往後若新皇帝繼位,胡亥再如何壞,也是其兄弟子侄,兄弟叔父之妻妾被他人所佔,讓新皇帝如何自處?若追責起來,那該如何是好?”

嬴姓秦國統治關中五百餘年,連不識字的老婦都覺得,始皇帝的子孫代代相傳,是理所當然。

“武忠侯自會爲吾等做主!”

楊喜才十八九歲,理智常被下邊控制,沒想過這麼遠,微微一愣後堅持道:“就算有了新皇帝,那也得聽武忠侯的!”

“你又糊塗了,武忠侯大,還是皇帝大?”

“連老婦我都知道,兒子聽父親的,臣子聽皇帝的,怎麼會反過來?”

母親嘆息離開後,只剩下楊喜一個人自言自語道:

“於我家而言,這沒有皇帝的日子,比始皇帝尚在時,還更好,我看,還是一直由武忠侯管着國事最好……”

……

而在咸陽城中一處院落裡,一羣秘密聚會的人,卻在黑暗中紛紛額手稱慶。

“消息已證實,扶蘇公子尚在!”

“不愧是賢公子,始皇帝繼業之人,據說他孤身東行,數月前便已經克復遼東、遼西,稱了王!”

“秦王?”

“不,稱了召王。”

“這是何意?”

“召者昭也,或許是宗廟昭穆之意?”

“還猶豫什麼,當立刻派人去將公子迎回,如此社稷有主,大秦纔算結束了動亂!”

更有人切齒道:

“長公子歸來後,便能一改這月餘亂政了!”

黑夫的所謂“新政”,簡直是在胡鬧!這是今日聚會者的同識。

“黑夫入咸陽前,聲稱得了始皇帝遺詔,以武忠爲號,爲馮氏發喪,騙得秦人信任,吾等也暗暗盼其入朝,驅逐佞臣趙高,讓胡亥退位,以賢君代之,而蒙氏復出,共同輔政,如此便能中興大秦……”

“豈料黑夫入朝後,竟原形畢露!“

滿朝都是黑夫黨羽,衆人在朝堂上不敢說這麼直白,此刻,在這暗屋子裡,便開始數落起黑夫的不是來。

“他貪戀執柄,專制朝權,竊居攝政之位,威福由己。”

有人對黑夫不老老實實甘於臣位,搞什麼“攝政”憤憤不平。

“他任人唯親,黨羽充斥朝野,昔日黔首窮士,如今竟能坐於廟堂之上,對吾等發號施令,真是敗壞綱紀。”

有人對黑夫大力扶持北伐功臣爲九卿重臣鬱郁不滿。

“以宮女與甲兵爲婢妾,更縱容將尉奸亂嬪妃,這是穢亂後宮,其凶逆如此,是可忍,孰不可忍!?”

有人對這件事格外在意,覺得是讓皇室尊嚴掃地的事,都快怒髮衝冠了。

你一言,我一語,好似要化作刀筆,將黑夫釘在恥辱柱上。

在衆人眼中,黑夫的罪狀還多得是。

“不顧社稷,遲遲不奉政歸於嬴姓。”

“釋放刑徒,那都是大奸大惡之徒,竟還讓彼輩在上林開墾種地,真是令人痛心疾首。”

“減了民間田租口賦,欲討好百姓,卻削減吾等朝吏俸祿!”

“無道之臣,貪殘酷烈,比趙高更加過分!”

“嚯,舊日口口聲聲要復秦之業,卻忘得一乾二淨,瞧他都做了何事。”

“真是辜負了滿朝正士的期盼啊!”

“吾等堂堂秦吏,食嬴姓之祿數十年,絕不容此不尊綱紀之亂臣!”

這些自詡爲“秦吏”的人,在秦始皇帝時,還真反對增修宮室的。

雖然被始皇帝一瞪眼就不敢說話了,胡亥時期也不見有何作爲。

在他們看來,天下的政事,都是趙高這個佞臣矇蔽胡亥所至,既然二者都已除去,一切自然就回到正軌了。

皇室支出,稍加削減即可。

比如將嬪妃從兩千削至一千,宮女從萬八削至八千,便足以讓御史們磕頭稽首,大呼仁政,甚至會留下千古美名。

前提是,做這事的是皇帝本人。

何必如黑夫一樣,做得如此劇烈?一下子將少府中,屬於皇帝個人享受的部分,一刀切沒了。

而且他身爲人臣,有什麼資格動主人的私庫?

真是以下陵上啊!

他們自詡爲朝中衆正,口口聲聲要改變,但又害怕步子邁得太大,對治國的唯一認識就是:

“只要有一個好皇帝,一個嬴姓的正統皇帝,天下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這便是救天下的萬能良藥!

眼下,遠方傳來的消息,讓衆人將扶蘇看做了希望,他們盼着扶蘇能王者歸來,教黑夫做人。

等罵夠那黑賊後,黑暗中,有人提議道:“黑夫有田常、六卿之野心,恐怕不會迎回公子,吾等不可坐待,而應暗暗準備,待公子歸來時,號召百姓,攜壺漿以迎。”

倒是有人還算理智:“光憑吾等?無兵無權,恐怕難行。”

衆人都沉默了,都十分遺憾。

“若是蒙恬、蒙毅二公未被奸人所害就好了……”

蒙恬在軍中有極大影響力,有他在,降卒就不會那麼輕易爲黑夫所控制,而蒙毅曾爲廷尉,兄弟協力,足以同黑夫角力,朝政也不至於沉淪至此。

病急亂投醫,有人提議道:“右丞相是否會……”

這說的,自然便是李斯了。

經過這些時日的動盪,李家的立場,衆人算是看明白了:“右丞相近日一直告病,眼看時日無多,恐怕不會攙和,李氏更不會開罪黑夫。”

又有人提議:“宗正子嬰?”

“子嬰賣其友其君,得封長安君,自己也羞愧難當,也是閉門不出,月餘沒見過了,他恐怕也不敢出頭。”

“如此,便只剩下一個人了。”

“左丞相,蜀郡守常頞!”

“他坐擁蜀郡,糧秣充足,連黑夫也要仰仗,長公子之長子更爲其庇護,或可爲奧援。”

理想很遠大,但又一聲嘆息響起:“但吾等人微言輕,連咸陽難出去,如何讓常頞相信?”

良久後,有人發話了:

“吾等需要一位首領,一位常年爲始皇帝謁者,奔走天下,熟悉大吏的人;一位執法不阿,名聞關中,曾叫胡亥拿他毫無辦法的人;一位至今心懷嬴姓社稷,連獨斷專行如黑夫,面對其質疑,也得愧而退讓的剛正君子!”

“誰人?”衆人發問。

“御史楊樛,何如?”

……

23:48發的,審覈求過。

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26章 重振士氣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680章 玩蛇第991章 鍾離眛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947章 三千年來誰著史?第616章 逢林莫入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651章 常識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728章 套路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228章 夏子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1021章 趙無恤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6章 搶功的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498章 方術士第333章 司馬欣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979章 長平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553章 袒右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837章 有錢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102章 諜影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1026章 鳴鏑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126章 死傷第602章 殺人第861章 武關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78章 大行於世第325章 李斯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579章 兩戰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351章 蒙恬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240章 內間第317章 六王畢!第572章 君臣第379章 黑白第17章 失期當斬?第657章 吃瓜第312章 水深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893章 望夷第1026章 鳴鏑第579章 兩戰第181章 舍你其誰?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115章 在鄢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650章 藥(下)第454章 狼之子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509章 天人第490章 財政危機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170章 橘與枳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449章 錘砧第94章 封診式第398章 匈奴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
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26章 重振士氣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680章 玩蛇第991章 鍾離眛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947章 三千年來誰著史?第616章 逢林莫入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651章 常識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728章 套路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228章 夏子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1021章 趙無恤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6章 搶功的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498章 方術士第333章 司馬欣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979章 長平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553章 袒右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837章 有錢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102章 諜影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1026章 鳴鏑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126章 死傷第602章 殺人第861章 武關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78章 大行於世第325章 李斯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579章 兩戰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351章 蒙恬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240章 內間第317章 六王畢!第572章 君臣第379章 黑白第17章 失期當斬?第657章 吃瓜第312章 水深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893章 望夷第1026章 鳴鏑第579章 兩戰第181章 舍你其誰?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115章 在鄢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650章 藥(下)第454章 狼之子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509章 天人第490章 財政危機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170章 橘與枳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449章 錘砧第94章 封診式第398章 匈奴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