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

吵了半天,這羣人終於想到了太原府少尹劉承訓。

劉承訓是劉知遠的長子,歷史上他已在去年十二月暴斃,只不過如今他活到了現在。

反應過來之後,一羣人立刻把在劉知遠牀前服侍的劉承訓拉了出來。

也不顧劉知遠現在還沒死,直截了當地說留守怕是不行了,現在大傢伙的身家性命都託付給你劉承訓了,希望你立刻擔任河東節度留後,然後咱們一起上表擁立你爲河東節度使。

好在劉承訓也不是個優柔寡斷的性子,雖心中悲慼,但也明白現在事關劉家存亡,當即答應下來。

正月二十七日上午,劉知遠清醒過來,召集諸將和劉承訓。

雖然這世上有兵權才能活得更好,但這幾十年來強將逼帝、強兵克將的例子可不少。

長子劉承訓不過二十餘歲,沒有帶兵征戰的經歷,就沒有武功威望來鎮壓底下這羣驕兵悍將。尤其是,他現在只是燕臣,而非一國帝皇。

沒有大義,這權力傳承只要底下有一個人不滿,燕帝就能借着這個機會掀翻劉家。

而他的弟弟劉崇現在雖然當了晉陽三城馬步軍都指揮使,但向來是個無賴性子,估摸着諸將也不會服氣。

故而此時他也不求自己的權勢能夠傳承下去,只想託付諸將護着自己幾個兒子當個富家翁就是。

待衆人進來,被扶着靠坐在牀頭的劉知遠掃視一圈,衆將皆是俯首低頭。

虎死威猶在,何況他還沒死!

劉承訓連忙上前抓住他的手,紅着眼眶喊了一聲:“爹爹!”

費力拍了拍劉承訓的手背,劉知遠緩聲道:“吾命不久矣,這太原府事還需有人擔起纔是。”

雖然他的聲音十分虛弱輕緩,但此時屋內衆人皆是仔細聽着,沒有一人插話。

見此情景,他心中暗自嘆息。要是有可能,他真的不想就這麼離開。

很快收拾好心情,看了看站在人羣中的劉崇,然後將目光轉向站在最前方的忻州刺史李文兵:“如今這太原之地,也就李刺史官位最高,可代爲留守,以待官家詔令。”

他剛說完,那李文兵臉上閃過一絲喜色之後立刻就反應過來,連忙推辭道:“下官何德何能竟可擔此重任?還望留守收回成命!”

聽到這反常的話,劉知遠心中蒙上一層陰霾,轉向李文兵旁邊的憲州兵馬都監楊程方:“既然李刺史不願,那楊都監可否擔起重任?”

楊程方毫不猶豫地拱手道:“留守有命,某本不該推辭。只是這等重任,某卻是能力不足。”

說完這句話之後,他緊接着道:“好叫留守知曉,某以爲,太原府少尹承訓忠厚愛人、德行如一,甚肖留守,當可擔起此等重任!”

他這話一出,屋內衆將也顧不得劉知遠的積威了,皆是拱手齊聲道:“某等必悉心輔佐少尹承訓!”

看着這羣弓着身子,顯得異常恭敬的將領們,劉知遠不由惱怒非常。尤其是人羣中的劉崇還一副真心實意的神情,更是讓他心中積鬱。

太原留守的位子不好坐,劉承訓坐上去,搞不好就會成爲出頭鳥、替罪羊。

這些人如今的做法就是在逼宮!

雖然心中明白,也恨不得就此將這些人都殺掉。但如今他身體已經不允許,羣情激奮之下,他要是不想撕破臉皮逼這些人動手,就不得不同意。

這一怒一忍,讓本就虛弱的劉知遠重重喘息起來。

一直靜靜聽着看着的劉承訓連忙輕輕拍打着他的後背,同時呼喊道:“叫大夫!再送一杯溫水!”

喝下半杯水之後,劉知遠總算平靜下來。

事已至此,哪怕明知前面是坑,也得踩下去。

於是就趁着意識還清醒,在諸將的見證下,口述保舉劉承訓爲河東節度留守的表文並用印。

待衆人心滿意足地離去,他才拉着劉承訓的手叮囑道:“我兒且記,這些人,你彈壓不住。早日降了,做個富貴閒人罷。”

說罷,渾濁地雙眼緊緊盯着劉承訓,抓着劉承訓的手也是十分用力。

直到劉承訓含淚點頭道:“爹爹放心,我記下了。”

見他應下,劉知遠才鬆了口氣。

少頃,他呼吸越來越急促短暫,用力抓着劉承訓的手,吐出幾個含糊不清的音節後,突然沒了動靜。

燕廣運三年戊申正月甲寅二十七日丁丑,太原留守劉知遠病逝。

同日,太原府上劉知遠遺表保舉太原府少尹劉承訓爲河東節度留守,太原諸將上表奏請以太原府少尹劉承訓爲河東節度使留守太原府。

一天後,周樞密副使吳巒收到線報,待確認之後,立刻上奏汴京、傳訊劉承澤,同時命令各軍整軍備戰。

正月二十九日,吳巒召集諸將,出示趙鴻運手書密詔,覈驗兵符後發兵太原府。

二月辛巳朔,周軍先後下壽陽、榆次、陽曲、太谷等縣,圍困晉陽城。

駐紮在汾州的劉承澤收到吳巒的傳訊之後,權衡之下,在沒有京城命令的情況下起兵攻太原其餘諸縣及憲州。

剛剛接任燕國河東節度留後的劉承訓還沉浸在悲痛之中,就不得不站上城頭,面對晉陽城的周國晉陽節度使吳巒。

站在城頭看着城下黑壓壓的軍陣,劉承訓深吸一口氣,轉向左右問道:“諸將以爲如何?”

左右諸將互相看看,好一會兒纔有一人道:“求援文書已經發出,想來朝堂很快就會發兵來援,我等固守城池就是。”

聽了這話,劉承訓不置可否地點點頭,又看向城下週軍:“據說周國已經滅了南平、又攻取了蜀東諸州。”

“不過聽聞史肇慶據漢中叛周,估計周國現在也不好過。左右城中兵精糧足,守個把月,周兵自會退去。”

說這話的卻是劉承訓的叔父劉崇。

聽了這話,劉承訓點點頭。又看了一會兒,才宣佈回府。

到得府中,他立刻叫來劉知遠原先的元隨隊率:“小乙哥,你立刻出城去找周軍主帥。”

那隊率一愣,看着劉承訓認真的神情,這才應下:“不知留後有什麼話要小的帶到?”

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
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