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

陳佑就這麼離開了大周都城汴京,在這裡待了兩個多月,走的時候只留下了一座宅子和兩家店鋪。

至於張昭,陳佑同他談了很久,將後世的一些理念簡單粗暴地灌輸到他的腦子裡。

注意開封府的反常動向估計不難,而能否在汴京建成一個簡單的情報網,陳佑心裡也沒底。

不過他原本也只是想找張昭打探點荊王的消息,現在換成寧王也是一樣。讓張昭負責打探汴京情報不過是臨時起意,便是沒多大成效也沒關係。

朝會結束之後,趙鴻昌回到簡賢講武殿,還沒坐下,就讓人把林盛保叫來。

“大哥出發了?”林盛保剛步入殿內,就迎來趙鴻昌的問話。

好在他之前專門關注着,因此行了禮之後不慌不忙道:“回稟官家,秦王殿下剛從朱雀門出城。”

“嗯。”趙鴻運點點頭,突然皺眉道:“二哥的病還沒好?”

雖然林盛保沒擡頭看趙鴻運的表情,但聽這語氣就有些不對勁,當下小心道:“據御醫說,尚未痊癒。”

聽得這話,趙鴻運臉上閃過一絲不耐煩,隨後化成無奈之色,對侍立在身旁的內侍監韋齊道:“平安,你再安排下去,給二哥多送點藥物,每日都要讓御醫診斷一番。”

“喏。”韋齊記在心中,乾脆應下。

說完這事之後,趙鴻運又問道:“三哥這幾天如何?”

聽到這個問題,韋齊目光微凝,看向林盛保。

只見林盛保毫不遲疑地答道:“寧王殿下這幾天只是帶着府衙官吏在城內巡視,尚未有其它動作。”

趙鴻運滿意地點點頭:“不急不躁,很好。”

接着叮囑林盛保道:“護軍你多看着點,有事便告知於我。”

“是。”林盛保應了一聲,猶豫了一下又道:“官家,今天剛收到一個消息......”

“哦?”趙鴻運考慮一瞬,隨即問道:“是北邊出結果了?”

“是,細作傳來消息:契丹皇帝耶律阮同淳欽太后和解了。”【1】

聽聞此話,趙鴻運也只是輕輕頷首:“看來契丹也是有識大體的人。”

說着,不由笑道:“只是這契丹消停下來,徐盧龍怕是要頭疼了!”

徐盧龍說的是原盧龍節度使,現北燕皇帝徐徵。

帝皇之間的點評,林盛保這等家僕自然不好開口,故而皆是沉默不語。

趙鴻運想了想,又吩咐道:“平安擬一道密令讓護軍送到吳奇峰處,告訴他若是能抓住機會,便把太原拿下。”

韋、林二人齊聲應下:“喏。”

相比起回京時的二十多騎,陳佑一行人自汴京返回江陵的隊伍就龐大了許多。

除了多一個秦王傅馮道之外,秦王妃也獲准一同前去,或許趙鴻運也是想早點有皇孫。

至於秦王友,有司正在討論醞釀,估計還要等幾年纔能有個初步結果。

帶着一個老人、一個女子,這車駕醫藥就都要備好。

而且王妃總得有人服侍吧,這又要帶上幾個女使。

中午也不能就讓這一老一弱跟着一羣青壯啃乾糧吧,還得帶上鍋碗瓢盆和食材,當然廚子也不能少。

爲了保證安全舒適,方方面面都得考慮到,這雜七雜八的東西帶的就多,行進速度自然就快不起來。

同時蔣樹不得不嚴格控制着每天前進的速度,以保證能在天黑之前抵達驛站。

這麼走了幾天,也不過是剛剛進入蔡州境內。

好在現在已經入秋,所謂秋高氣爽,正是行路的好時候,一路上倒也輕快。

轉過一座山坡,陳佑催馬趕上趙元昌,笑着問道。“大帥何不去車上陪着王妃?”

聽了他的問話,趙元昌扭頭看了一眼後方的車駕,帶着些許柔情。隨即轉頭看向陳佑笑道:“我等男兒還當騎馬奔馳纔是。”

說完這一句,他當即岔開話題:“將明你這些時日倒是對馮相公執禮甚恭,可是別有打算?”

卻原來是出發以來,陳佑每天都會去馮道面前轉悠,噓寒問暖一番。

此刻聽了趙元昌的問話,陳佑輕輕一笑,臉上擺出一絲肅穆的神色道:“馮相公德高望重,治國理政皆有心得,某卻是有心學習一二。”

聽到陳佑如此認真地回答,趙元昌先是一愣,隨即笑道:“原來將明是欲同我做那師兄弟!”

說着,直接調轉馬頭朝馮道所乘的馬車行去:“我便替你說和說和!”

“啊!”陳佑一驚,他倒是沒想到這一茬。

馮道乃是秦王傅,若是陳佑求學於他,豈不就是與秦王一師同門了麼!

他連忙調頭,來到馮道車旁,正好聽到趙元昌對掀開簾帳露出臉龐的馮道說:“便是如此,不知先生可有心收徒?”

聽完趙元昌的一番話,馮道轉眼看向騎馬而來的陳佑:“陳司馬。”

陳佑立馬拱手道:“馮公可有吩咐?”

“聽聞司馬有心求學於我?”

“這......”陳佑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乾脆答道:“正是!晚輩仰慕馮公學識,欲從而學之。”

卻見馮道哈哈笑道:“我哪有什麼學識啊!只不過是活得久一點罷了。”

聽聞此話,陳佑心中一沉,這是要拒絕了?

雖心中惋惜,但也知道二人相見不過數天,被拒絕才是大概率事件。

正要開口,又聽馮道說:“你若是不怕在我這學不到什麼,便是拜師也無妨。”

陳佑當即大喜道:“多謝馮公!”

“先別忙着謝。”馮道伸手敲了敲馬車壁道,“當年那黃石公收張子房也是有一番測試。某自是比不得黃石公,可你也不是那張子房,卻也是要有一番波折纔好。”

陳佑只是稍一考慮,自忖以前見過那麼多花樣百出的測試手段,馮道畢竟有時代限制,應該想不出什麼稀奇古怪的題目,當即拱手答應道:“馮公儘管出題!”

“倒是爽快,甚合我胃口。”馮道撫須笑道,“黃石公當年試了三次,老朽不才,也來三次。”

說着,他眼珠一轉:“這第一個測試嘛,便是要你去爲我尋來一物。至於是何物,你且聽着。”

陳佑和一旁的趙元昌皆是豎耳傾聽。

“公將如棠,謂之亂政。”

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
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