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

bookmark

寧強聽了,只是搖頭:“做一個縣令也挺好,若不是當了這百里侯,我還不知道當官爲民這麼困難。”

“所以你纔要到更高處去!”羅施的語氣十分認真。

左右看看路邊沒有行人,他一邊朝前走,一邊低聲道:“世道黑暗,人心沉淪,到了必須要改變的時候了。行仁,這還是你告訴我的。”

寧強沉默不語。

又走了幾步,寧強才壓低聲音開口:“這話咱們私下裡說說就好。京兆陳使君都因爲在書院中說的話被一干小人彈劾,更不用說我們了。”

說話間,兩人走近了一個較爲熱鬧的大街,街上無論男女老少,見到寧強之後皆是誠心誠意地行禮問好。

哪怕知道縣衙中還有信使在等着,寧強也禁不住放慢腳步一一回應。

這種場景經常會出現,不論是寧強還是羅施,都見怪不怪。而且每隔六七天,寧強還會問一問路人商戶最近生活情況,遇到難事也會順手幫個忙。在雙流縣民衆心中,便是錦官府尹的聲望也比不過這個異常親民的縣令。

好在寧強住處離縣衙不太遠,他倆很快就到了縣衙。

信使真的就只是信使,哪怕是吏部的信使也一樣,至少寧強讓他乾等了這麼長時間,他是一句牢騷話都不敢說,恭恭敬敬地取下背上的竹筒遞給寧強。

叫來書吏仔細覈對了竹筒上的密封標誌,寧強將竹筒打開,取出一個不知是什麼皮製成的信囊。這也是密封的,確認沒被打開過後,將信囊挑開,口朝下對着桌面一倒,從信囊中掉落出一堆物事。

政事堂簽發的命令,樞密院簽發的命令,一塊圓木牌,一枚符契,一張公驗,以及一份新的告身。

寧強從文官變成了武將,調任安淮副都監,即刻前往亳州山桑縣赴任。

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其它東西了。

寧強只知道自己變成了安淮副都監,暫且稱爲安淮軍吧,這個安淮軍在亳州山桑縣。

至於安淮軍是做什麼的,都監是誰,他去了要做什麼,一概不知。

信使甚至連他送的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寧強根本就沒問信使,從錢袋中抓出一把鐵錢,也沒看有多少,就這麼遞給信使。

一把鐵錢雖然不多,但也是額外收入,夠在雙流縣吃一兩碗麪。

信使退下之後,寧強同羅施分了主客坐下。

把玩着手中符契,寧強笑道:“我在雙流也呆了快三年了。”

“正是有行仁,雙流百姓纔有瞭如今的好日子。”羅強這話說得是真心實意,“若不是行仁你,恐怕陳使君走後,這雙流也變得同其它縣一般了。”

說到這個話題,寧強臉上笑容也消失不見,無奈搖頭:“只怕我走後,雙流縣就跟當初陳使君走後的錦官府一樣。”

說着,他嘆了口氣,認真地看着羅施:“雙流走向何方,就看惠慈你了。也不知道下一個縣令是從哪裡過來的。”

沉默一陣,羅施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行仁何必擔心,便是你走了,雙流也不只是剩下我一個。而且,就算失敗了又怎樣?陳使君不是說過麼,一時的挫折不算什麼,時間會挑選出正確的道路。”

“是啊,時間會挑選出正確的道路。”寧強有些感嘆,“只不過能堅持下來的卻不多,就連陳使君,他在河南府的時候也不復錦官府這般爲民着想了。”

“或許他只是想當一名山長。”羅施言語間有些不滿。

寧強搖搖頭沒有接話,至少目前他還是很崇敬陳使君的,雖然對陳使君近期的作爲有些失望,但至少還沒徹底背離一開始的初心。

跳過這個話題,寧強叫來縣內親信,開始叮囑他走後諸人該如何行事。

一直到天黑,他纔回到家中,收到消息的妻子已經收拾好了行裝,就等着明天乘船出發。而雙流縣,即便再不捨,也只能暫且先放下。

吃完晚飯,問了問三歲多的女兒識字情況,心情平靜下來,寧強重新走進書房。

拿起桌上的書冊,合上之後看着封面許久未動。

藉着昏黃的燈光可以看到書冊封皮上有四個手寫的毛筆字——陳山長集。

這是書院裡的學生整理出來的,寧強託關係拿到了這份手抄本。

畢竟是陳佑在書院中的教學記錄和質詢問答,文采什麼是別想了,存在漏洞也就算了,有些地方甚至前後矛盾。

但即便如此,這本書也讓寧強珍視不已。因爲這書裡面的某些內容,讓他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重重出了口氣,將這書冊放下,開始整理書房內的文書典籍。

每日例行議事結束,京兆府一干僚屬皆是面容嚴肅地離開正堂。

最後一個出來的是少尹高啓,幾乎所有人都能看到,臉色陰鬱的高啓嘴角帶着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京兆府的每日例行議事,陳使君稱之爲“衙會”,府衙的一衆僚屬之所以面容嚴肅,是因爲今日的衙會上,府尹陳佑公佈了一件大事:參軍事權守兵曹事安嶽文押着各地逮捕的尋釁滋事遊行示衆的時候,在富平縣內遭到襲擊。

逮捕的潑皮死了兩個,隨行府兵死了十三人,安嶽文本人也是傷了胳膊。

先不說安嶽文本身的立場傾向,單論府衙僚屬和府兵在京兆府境內遭襲,就足以讓府尹大發雷霆了。

整個京兆府衙,上至少尹高啓,下至司法金長順,都被陳府尹好一頓斥責。

罵完人之後就是後續處理,司錄樑關山急匆匆地離開府衙,他現在要去府兵駐紮的營地。

新任的司兵吳竹林尚未到任,所以接應安嶽文的任務就交給他這個錄事參軍事。

雖然這是他本身的職責,而且他在府兵內部說話還算有分量,可以說是最合適的人選。但驟然遇到這種事情,樑關山不由得就想揣測陳府尹的決定是不是有什麼深意在其中。

才發完火的陳佑走進書廳之後,臉上怒容頓消,取而代之的是凝重的神情。

他立刻叫來劉河,開口第一句就是:“富平縣內可有大股盜匪?”

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
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