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

“願聞其詳。”

“其一,官家欲消除文武之別,使將軍出行伍入州縣、文士出州縣入行伍,實是良法。”

不管怎樣,上來先誇一通,陳佑一邊說一遍思考,只是他語速放得有些慢:“如今多聞將軍掌政事,譬如劉青巖公入政事堂,卻少見文人掌軍事,以文臣爲樞密,可開此例。”

這話說出,趙元昌點頭道:“那第二條呢?”

“這其二嘛。”

陳佑腦筋急轉,他剛剛只是嘴快說了“理由有三”,具體是哪三個卻沒仔細思慮,現在也只能邊說邊想。

好在他以前也曾權衡考量過,此時也不是全無頭緒。

“官家也知,周雖立國五年,然北有燕、有契丹,南有沈、宋、吳越,西北党項亦爲疾患,邊軍大將不宜輕動。樞密之地,掌全國軍事,不知兵者不可擔之,位不重者不可擔之。如此一來,唯有同知樞密院事的王文伯最爲合適。”

這話說完,只聽趙元昌笑道:“不知兵者不可擔之,將明啊,你同文伯卻是想到一塊去了!”

陳佑嘿然一笑,謙虛道:“文伯先生大才,卻非我所能比。”

趙元昌擺擺手,繼續問道:“這第一第二都有道理,那第三點又是什麼?”

“這......”

陳佑欲言又止,扭頭看了看兩邊。

趙元昌會意,轉頭吩咐道:“你等先退下。”

待屏退僕下,趙元昌才微微前傾着身子,神情嚴肅地看向陳佑:“將明且說罷!”

陳佑此時也是一臉嚴肅,連帶着說話聲音都低了下來:“官家不會不知,這武將坐大,非是社稷之福。政事堂樞密院各有三相公,如今鄭平章去職,堂院相公兩文三武,再多一武將,着實不妥。”

這話只是泛泛之談,趙元昌只是微微點頭,沒有開口說什麼。

陳佑也知只是這些的話,算不得什麼要緊事,頓了一下,理清思緒之後繼續道:“臣觀史書,前唐太宗皇帝曾言,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自朱全忠篡唐,已歷三季,臣不能知其全,斗膽妄言,自唐以降,皆亡於大將。”

他不敢說得太明顯,畢竟周國起家也是趙鴻運在石晉京城叛亂,說開了趙元昌丟面子,陳佑可能就丟命了。

“將明此言不虛。”趙元昌點頭道,也不由自主地壓低了說話的聲音,“不知可有解決之法?”

陳佑緩緩道:“回稟官家,若欲根除,臣以爲可兵將分離,爲將者所將之兵非是其所練之兵,非戰之時,勿使將帥長久領兵,如此,兵爲朝廷之兵,非是將帥之兵。”

說完,不等趙元昌反應,陳佑直接就補充道:“只是,若要做到兩點,須得官家親軍忠心可靠,且能橫掃天下兵馬。”

趙元昌微闔雙眼仔細考慮了一陣,看向陳佑道:“將明可有它法?”

陳佑抿了一下嘴脣,緩緩道:“以外戰耗其兵馬錢糧,以內政收其稅賦民心,天下之大,可蠶食之。”

沉吟一陣,趙元昌點了點桌子,補充道:“還得加上一點,不可令一方坐大。”

陳佑心知,這是要讓各藩鎮互相爭鬥,無法團結,但也不能讓他們互相兼併壯大自己。佯作思索一陣,隨即一臉心悅誠服道:“聖明無過陛下。”

至此,趙元昌一掃嚴肅的神情,哈哈笑道:“將明你何時學會的阿諛!”

陳佑也笑道:“官家這話卻是不對,我尚未學會阿諛,此話乃真心實意。”

說笑一陣,趙元昌吩咐奴婢端上冷飲,兩人一邊喝着一邊閒聊。

真的是閒聊,聊得都是陳佑在錦官府的所見所聞所爲所感。

當然了,即便聊的都是些瑣事,這兩人也能拐到治國理政上去。

來到這麼一個變異了的時代,陳佑最大的優勢其實是紅旗下成長的經歷。

雖然有些看待問題的方式在這個時候顯得不合時宜甚至異想天開,但當初接受的史觀培養、政治教育,卻不是這時候的人所能比的。

至於那些科學知識,日後或許會錦上添花,也或許能在他落魄的時候雪中送炭,但這時候卻沒多大作用。

正聊着,突然一個小宦官邁着小碎步走了進來:“官家,興國公非要來尋你。”

趙元昌聽了,無奈地擺擺手:“帶進來吧。”

興國公,就是皇長子趙德昭,今年,一歲多。

很快,一個豐腴宮人抱着興國公進來了。

帶孩子的,肯定不能是弱不禁風,至少得雙臂有力,眼前這一個顯然不僅僅是雙臂有力。

興國公見到趙元昌之後,興奮地伸着手在宮人懷裡一竄一竄地,口中含糊不清地看着“爹爹”。

趙元昌一臉無奈的伸手接過興國公,捏了捏那光滑圓潤的臉蛋,嘴裡面哄道:“福寶別鬧。”

嗯,父親帶孩子嘛,大家要理解。

同自己爹爹鬧了一陣,趙德昭終於看到了陳佑,黑漆漆的大眼睛一眨一眨地,煞是可愛。

陳佑朝他笑了笑,惹得他咯咯直笑。

冷不防聽趙元昌道:“聽說將明也有了孩子?”

陳佑老實答道:“正是,是個男孩,如今剛剛六個月大。”

聽了陳佑的回答,趙元昌看了看自己的兒子,突然促狹道:“唉!若不是你近日就要成親,我就直接給你那兒子封個官職了!”

陳佑聽了,只得苦笑着討饒。

這要是在妻子臨過門的時候,庶長子被封了官,那是妥妥的要後院起火了。

陪了兒子一會兒,趙元昌便讓宮人帶其去尋盧金嬋。

興國公走後,陳佑正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要告退了,卻聽趙元昌又道:“將明,你以爲洛陽如何?”

洛陽二字一出,陳佑立馬想到了遷都。

沒辦法,馮道、李明卿在信裡面提了很多次,嘉定二年開始,關於遷都的傳言也漸漸出現。

而且,他也知道,這次不出意外的話,自己應該會在婚後到洛陽去。

而且還是負責營建宮室,不得不讓人往遷都上想。

猶豫了一陣,陳佑最終答道:“洛陽形勝,數朝古都,乃兵家必爭之地。”

“嗯。我欲讓你去洛陽,你意下如何?”

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
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