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

只是全師雄的好運道似乎就這麼結束了,先是手下軍兵擅離治下,緊接着魏城爆發民亂。

之前已經說了,全師雄手下數萬人,真正的嫡系是拉到的漢州州兵以及以前的舊部,總共不過數千人。

本部兵馬除了帶到涪城攻梓州,就是留在巴西縣守城,綿州其餘諸縣都是分出去的草頭將軍,自己拉的一干人馬。

這年頭,正規軍的軍紀都沒辦法保證,更別說雜牌軍了,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篩可不是說說的。

於是,“苦周久矣”的蜀地父老們在喜迎王師之後,發現“王師”的吃相比起周官更加不堪,活脫脫的剛出狼穴又入虎口。

其它地方也就算了,有點反抗很快就被撲滅。

然而魏城卻有一個縣尉先是虛與委蛇,等民怨起來之後煽動亂民衝擊軍營,帶着幾個心腹趁機斬殺佔據魏城的草頭將軍。

如果魏城是在綿州漢州邊境,或許這個縣尉會一戰成名,成爲平亂功臣。

可惜魏城靠近劍州,正愁地盤不夠大的楊光遠得知魏城生亂的消息之後,立刻領兵攻魏城。

手頭沒有可戰之兵,這校尉不得不領着數十下屬棄城遁走。

當全師雄得到消息的時候,魏城已經被楊光遠佔了。

這邊內部正亂着呢,那邊劉承澤領兵出陽平關,於三泉大破吳柳樹軍,一干盜賊散入山林,劉承澤兵鋒直指綿谷縣!

而另一邊,持續不斷的襲擊固然讓詹勝元部行軍速度遲滯,但在沒有數百米外傷人的火器、也不能縱馬馳騁的情況下,叛軍的犧牲十分巨大。

終於在詹勝元攻克難江之後,集州境內再也沒有成規模的反抗。

從難江,有一道近兩百里的谷地直通利州的嘉川、綿谷,就彷彿一把刀子直抵腹心。

在吳柳樹兵敗的情況下,王世安不可能擋住東、北兩個方向的敵軍,要麼困守綿谷城,要麼放棄利州,退往葭萌、劍門。

大好局面,一朝而崩。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降而復叛,再次投降就算不死,估計也是監禁一生的待遇。

全師雄的想法是讓王世安退到葭萌關,楊光遠帶人進駐劍門關,兩關互爲犄角擋住周軍,甚至可以尋找機會破其一路。而他自己則在綿州防備漢州和梓州方向的周軍。

只可惜,沒人聽他的,他也只得拋棄合作的想法。

就在全師雄心憂該如何行事的時候,馬建成領着周將軍那三千餘人開始穿越石碑谷。

穿過石碑谷,沿着紫巖山腳南下,就能越過綿竹縣城,之後一路平坦,過什邡、濛陽、新都三縣,到達錦官城下。

馬建成自然知道這三千餘人不太可能攻下錦官城,但他不在乎成敗,之所以辛辛苦苦來幫助周將軍,完全是爲了報復陳佑。

在他的計劃中,經過什邡抵達濛陽之後,先破濛陽縣城,驅濛陽之民攻新都,再驅新都之民攻錦官。

濛陽到錦官不過五十里路,如果速度快一點,完全能在錦官府尚未反應過來之前驅民至錦官城下。

腹地兩縣被攻破,軍民損失慘重,敵兵至錦官城下,有了這三條,想來陳佑一定不會好受。

至於這個周將軍會是什麼個結局,不在馬建成的考慮之內,等最後戰鬥開始,他便會遁走。

自從除了城內那些商賈之後,陳佑輕鬆許多。

雖然因爲商業蕭條導致稅收減少,但之前抄家得了不少錢銀,一干用度十分充裕,唯一可慮的便是糧草。

庶民用糧無須煩憂,之前有餘錢的都買了不少糧食,買不起的自有其手段能活下去,只是軍糧還需要他來籌措。

好在夏收將至,新扶持的商賈也漸漸走上正軌,謹慎一些的話,可以在存糧用完之前購入新的糧食。

除此之外,這段時間也有不少好消息。

首先是府內所有行商坐賈都老老實實的交稅,算是開了個好頭。

其次是錦官府書院終於開張了!

由於書院開在城內,也就沒有大動土木,而是依託數個宅院花園改建而來。

書院落成當日,陳佑帶着府衙縣衙一干官員出席儀式。

正門牌坊上是陰刻的書院名字——澤潤書院。

這四個字乃是陳佑親自書寫而成,按照他的說法,是希望書院學子“達則爲聖人,澤被天下;窮則爲君子,溫潤如玉”。

澤潤書院暫且分爲經、書、算、律四院,每院設院長、教授、助教。分別以黃賢、徐師進、韓寅韜、賈義爲四院長。

四院之上有執事長負責考覈課業、執行院紀,有司業處理庶務、考評教員。分別以李華宇爲執事長,張採石和胡德佑爲司業。

書院之主爲山長,陳佑親任山長,但是他不可能分出太多精力在書院上,所以任命魏仁浦爲祭酒,總領書院事宜,司業爲祭酒之副。

凡改造人,當從思想上來改造,而澤潤書院就是陳佑用來改造人思想的武器。

他現在也沒多餘的想法,就三個目標:一是可以讓能工巧匠地位和收入提高,推動技術機器的發明創造和改進;二是藉助目前亂世的便利,重現百家爭鳴的局面,並且這個百家不侷限於哲學社科,還能延伸到自然科學上去;三是培養自己的黨羽。

三個目標,兩公一私。

說起來可能有些諷刺,私心最重的那個目標最容易實現,其餘兩個目標比較困難。

不過沒關係,陳佑現在才二十多,只要能一直在朝堂上立足,這三個目標都有實現的可能。

他已經做好未來幾十年都爲了這些目標而奮鬥的準備了,畢竟利用書院培養黨羽,再快也需要十年才能見成效,其餘兩個目標更不必說。

以後他的官做到哪,澤潤書院就開到哪,而且他也會招攬人才,爭取開設諸如醫、工、武、農等院。

總之目標遠大,同志必須努力!

錦官府這個書院現在是掛在府衙名下,等他調任之後,這個書院就會劃歸陳佑私人所有。

咳!不要誤會,這可不是侵吞國有資產,這是發揮優質社會資源的教育作用,提供更有性價比的教育資源。

你們吶!要理解陳佑的拳拳爲民之心!

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
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