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

王樸是一個合格的宰相,或許他在某些事情上有私心,但維持天下穩定、促進國家繁榮的職責他從來沒有拋下。

哪怕知道陳佑說的一番話不全是出於公心,可陳佑說得有道理,他就願意聽,並且主動推動話題往更深入的方向進行。

“將明以爲這天下,到何時纔不會被武夫擺佈?”

陳佑喝茶的動作一頓,隨即輕啜一口放下茶盞,輕聲道:“文伯相公問我,我又能問誰呢?或許,等到天下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內外士卒家庭和美。這時候即便有一二野心者意圖顛覆,也極少會有人追隨吧!”

他說完,王樸先是嘆息一聲,隨即神情激昂道:“民富國強,衆安道泰,此正是我輩須得努力之目標耳!”

聽他此言,陳佑開口道:“以相公之能,或有不及,然必不遠矣!”

“呵呵。”王樸重又恢復平靜的神態,搖頭道:“難。”

他端起茶盞準備喝茶,都到嘴邊了,卻又停住。

見他如此,陳佑不禁凝神望向他,聽他要說什麼。

只是王樸什麼都沒說,輕輕搖搖頭,順勢喝了口茶,然後放下茶盞看向陳佑。

“此時此地只有你我二人,有些話我就直說了。”

“相公請講。”陳佑姿態擺低,以示把王樸的話聽在耳中、記在心裡。

“你既知武夫亂國。”王樸目光炯炯地看着陳佑,“又爲何,要阻攔我?”

陳佑一驚,同王樸對視一眼,隨即將目光放在王樸手邊的茶盞上,語氣堅定道:“凡事過猶不及,我擔心相公逼迫太過,惹得將領升起反抗之意。”

王樸沒有說話,陳佑繼續道:“佑聞‘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亂世不遠,諸將心氣甚高,如若迫之過急,則有反叛之憂。”

“呵!”

王樸輕笑一聲,滿臉“你太年輕”的表情。

“某聽聞前些年有人喊出‘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的話語,某可不是什麼當世名將,領不了那壯馬強兵。不趁着先帝餘威尚存削平諸鎮,等過個幾年,怕就只能驅虎吞狼。嘿!引虎入室,焉知虎心。”

他捏住茶盞蓋,輕輕轉動,發出“噌噌”的聲音,緩緩吐出四個字:“不是狼心?”

“鐺!”

茶盞蓋子掀開、落下,發出一聲脆響。

陳佑默然。

他和王樸想法的差距在於,他想要控制住那些軍頭,而王樸則想讓軍頭當不成軍頭。

要說防止中樞被武力倒逼控制,肯定是王樸的法子更好。但考慮到周國的現實情況,陳佑覺得還是他的法子更合適。

大家都是成年人,認定了的事情很難改變,尤其是這種自我感覺思考邏輯嚴密科學的想法,幾乎不存在改變的可能性。

良久,他喟然嘆道:“佑非是相公。”

王樸定定地看着陳佑,聽到他這一聲嘆息,眼眸中浮現出失望的神色。

“無妨。”王樸重又恢復平靜,語氣淡然,“畢竟我是首相麼,中樞的擔子,總歸是壓在我身上。”

這基本上是說陳佑理解也罷,不理解也罷,都得聽他的。

話到盡處,陳佑沒有多留,很快就告辭離開。

坐在馬車裡回家的路上,他神色肅然。

今晚這場談話達到了他預期的目的,卻也超出了他來之前的設想。

最出乎意料的,無非就是王樸的態度。

王樸是越來越往一個權相的方向發展了,偏偏他同王樸想走的路還不一樣。他想要施展抱負,就無法容忍一個不同道的權相壓在他頭上。

政爭,有時候對錯之分,有的,只是路線之爭罷了。

數日之後,又是一次兩府議事。

還是在同明殿,趙德昭端坐在正北御座之上,他側後方架起一道帷幕,看裡面人影憧憧,應該是盧金嬋在裡面。

御座前方,東邊坐着政事堂諸人,西邊坐着樞密院諸人。

樞密院這邊六人,四相公兩同知,陳佑坐在第四位,上手是王彥川,下手是李繼勳。

政事堂那邊只有五人,三相公兩參政,趙普位次張歡,落在最後。

陳佑雙手擺在膝上,正襟危坐,目不斜視,心中揣測今天溫仁福會不會出手拉張歡。

內侍監童謠立在御座旁,待殿內侍從宦官敲響玉磬,便平舉手中笏板,朗聲道:“兩府議事開始。第一事,嶺南兵事!”

安靜一瞬,王彥川開口:“外間房傳來消息,嶺南賊酋肆意縱情,國內漸生亂象。樞密院的意思是趁此良機平賊。”

他話說完,又是一陣靜默。

見無人說話,王樸開口:“就照此來。議一議,看叫誰去負責此事。”

“司農寺丞曹固可去。”

張歡開口了,他一面說話,一面扭頭仔細觀察王樸。

王樸看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馬青突然開口:“此人不知兵事吧?”

見馬青說話,原先準備開口的陳佑閉上嘴。

另一邊張歡卻是心中喜悅,對於他來說,馬青的反對算是助攻。

過完,聽到馬青說話,王樸稍稍沉吟後出聲:“剿滅嶺南賊非只是兵事,單要某個將領過去,恐怕難以竟全功。”

說着他停了一下,然後補充道:“不過術業有專攻,再安排一名將領爲副,專門負責兵事。”

“可以。”馬青贊同一聲,便不再開口。

陳佑順勢道:“那就升州勇毅軍都指揮使黃通吧。勇毅軍當初隨官家平江南時先登立功,得先帝賜名,用來剿滅嶺南正合適。”

王樸瞥了一眼陳佑,同樣是不贊成也不反對。

等了一陣見無人反對,他扭頭看向趙德昭:“官家以爲令曹固督軍、黃通爲副,率軍攻嶺南,可行否?”

趙德昭瞅了一眼陳佑,然後看向王樸,點頭道:“就照王相公所言。”

此事便算定下。

又是一聲玉磬聲響,繼續下一件事。

只是包括陳佑在內,都能感覺到今天張歡似乎只要是溫仁福提出來的建議都會選擇贊同。

陳佑心中暗歎,果然是投了過去。

一條一條,很快就到了三司和戶部的事情。

童謠宣讀的聲音剛剛落下,溫仁福肅容正聲道:“我今日觀三司改制,感覺有些問題不解決的話,這改制怕是進行不下去。”

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
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