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

契書有活契有死契,活契就相當於用工合同,規定一個時間,這段時間內這個人都要爲主家服務,到期之後可以續簽,也可以換一家。這一沓子契書大部分都是活契。

死契就是俗稱的賣身契,一輩子,甚至子孫後代都爲這一家服務,可以說是一榮共榮、一損俱損,一般情況下最是忠心不二。

陳佑數了一下,死契共有八張,其中七張是到死爲止,後代自動脫離;另有一張是世代相傳,“行文管家”的名字就在這張契書上,也不知道是不是改了姓,反正這管家也姓陳,叫陳行文。是十七年前簽下這賣身契的。

將契書收好,他又翻開那本人情簿子。

這簿子看起來有些年月,估計是那早已不在的“父親”記的,黃世俊的名字也在上面,只不過當時的官職還是吏部侍郎,既然是和父親交友,那就算是長輩了。

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官職前面都帶着歸州二字,這麼看來,“自己”這父親曾經在歸州任職。

還有一些是其它國家的,比如周國、蜀國等,看到這些,陳佑也只是感嘆“自己”父親交遊廣闊,關係網很強大,直到他看到沈國。

沈國衡州節度使盧子龍,辛丑年中秋節禮、冬至節禮;壬寅年元旦節禮。

這是簿子上記的,總共只有兩行,但卻讓陳佑心驚不已。

原因無它,在他的記憶裡,五代十國並沒有“沈”這個國家!

合上眼深吸一口氣慢慢吐出,平息一下心情。

反正南平已經變了,再來一個沈國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只不過此時他對自己之前的推測已經沒有太大的自信了,搞不好南平這次真的會直接滅國!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陳佑眼中帶着一絲憂慮,繼續往下翻。又發現一個宋國!

“沒想到宋國竟然提前出現了,會是姓趙嗎?”喃喃一聲,放下已經翻完的人情簿子,越發感覺到時間緊迫。

強忍着心中的慌亂吃完午飯,陳佑又到書房中翻找史書。

家學淵源真不是吹的,尚書、春秋、戰國策,史記、漢書、三國志,一直到唐書,一整套史書擺滿了書架。另外還有百家經典、各類雜記之類的。

既然一直到唐書都有,那就證明唐以前的歷史都沒問題,就算有變化也不影響歷史進程。

有了這個想法,陳佑直接拿起唐書,翻到本紀。一開始都沒問題,直到最後一個皇帝——哀帝李祝,這裡和自己的記憶裡有了出入。

這本唐書中李祝在位兩年,年號改了三次。但是自己記憶裡,唐景宗李祝在位三年,而且一直使用他父親唐昭宗李曄的最後一個年號“天佑”!

猶豫了一下,直接翻到最後一段記錄:天佑三年四月甲申朔,帝爲全忠所害,時年十六,仍諡曰哀皇帝,以王禮葬於濟陰縣之定陶鄉。是日,日有蝕之,在胃十二度。

合上眼仔細想着以前看過的記錄。

全忠是朱全忠,也就是後梁太祖朱溫。他提前一年在一個日食日殺了李祝,按照古人天人感應的說法,這代表朱溫所爲不詳。這麼說來,這就是改變的源頭?

索性下午無事,他便從哀帝本紀開始,一個本紀一個本紀的往前看。

一直看到穆宗本紀,對比以前的記憶,最大的變化出現在黃巢之亂上。

歷史上黃巢之亂結束於唐僖宗中和四年,但在這本唐書的記錄上,黃巢卻是死在了唐僖宗文德元年。僖宗是三月病死的,而黃巢是十月被殺,所以實際上是死在昭宗繼位後。

之後的歷史就有一些變化了,這還是陳佑不是專門研究唐史的就能看出的一些重大變化,還有一些細節是陳佑也不知道的。百十年來一個個變化累積起來,歷史變了一副模樣絲毫不奇怪!

心中稍微有了些底,但目前的情況還不是很清楚,不能放鬆。

申時末,陳佑帶着劉河出門前往黃尚書府。

黃府和陳府都是權貴府邸,是以相隔不遠,步行不過一盞茶功夫就到了。

雖然可能是爲了商討後路,但無論是黃世俊還是陳佑,都沒有避人耳目的打算。陳佑到得黃府外,剛遞上名帖,就見黃府正門大開,走出一個身着青袍的中年男子。

這男子面容俊朗,頜下留須,倒是一派文士風範。但身上卻無那種久居上位的氣派,反而帶着一絲陰鷙,不可能是黃世俊。

果然,見了陳佑,此人連忙小跑到陳佑面前,作揖道:“齊醒見過將軍,尚書已經在客廳等着了,着我出來迎接將軍。”

這齊醒稱呼黃世俊爲“尚書”而不是“老爺”,應該是黃世俊的幕友賓客之類的,這是代表黃世俊來迎接陳佑。

陳佑雖是晚輩,但身爲宮衛右軍將軍,雖然比不上黃世俊的戶部尚書,但也足以讓一部尚書正門而迎了。

只不過到底低了兩級,再加上身爲晚輩,也不可能讓黃世俊出門親迎,遣一幕友代爲相迎、自己降階親迎已經是很大的禮遇了。

想通了這一茬,陳佑也是拱手道:“先生客氣了。”

齊醒起身,側身站在陳佑左手邊,左手一送:“將軍請!”

身份擺在那,客氣一句之後,陳佑就擡腿進門,而齊醒雖然領先半個身子,但一直微微側着,爲他引路。

果然,走過庭院,剛看到客廳,就見一寬袍老者從客廳內走出,老遠就笑道:“將明賢侄來得正巧!”這老者就是黃世俊了。

眼下沒有旁人,所以這“將明”一定是稱呼自己的,那麼,這就是自己的字咯?

腦子裡轉着各種想法,腿上加快幾步,待離黃世俊十來步遠時,站立住,長揖道:“小子來遲,還請黃老恕罪!”

黃世俊也是快步走上前來,扶住陳佑雙臂,哈哈笑道:“不遲、不遲!”待陳佑直起身子,又板起一副面孔,故作生氣道:“說了多少遍了,你我兩家乃是世交,叫我世叔即可!”

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
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