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

被僕下迎進宅內,剛走到偏廳外,就見黃世俊笑着迎了出來:“哎呀,將明啊,最近真的是難得一見啊!”

陳佑露出一絲戲謔地笑容道:“世叔,小侄前幾天不才同您一起喝茶的嗎?”

雖然陳佑不痛不癢地刺了他一句,但黃世俊臉上的笑容絲毫沒有變化:“哈哈!老了啊,總想着同舊交多聊聊。”

見他好似渾不在意,陳佑也沒一直硬頂的想法,當即做了個揖道:“卻是小侄之過。”

黃世俊哈哈笑着拉起陳佑的胳膊:“將明莫要生分,且至屋中坐下。”

到廳中分了主賓坐下,黃世俊這才含笑問道:“將明此來所爲何事啊?”

陳佑從懷中掏出趙元昌的信遞到黃世俊面前:“好叫世叔知曉,小侄此來乃是替秦王殿下送信。”

黃世俊接過信封,當即打開來閱覽。

好一會兒才放下書信嘆道:“殿下求賢之心,甚讓某心折啊!只可惜如今荊王行將淘汰,我有心出力,卻無可用之處。”【1】

一副惋惜遺憾的神態擺在臉上,陳佑一時之間也分不清他這是真情實感還是虛情假意,只好笑道:“世叔何必惋惜,但存此身,總有用武之地。”

“將明無須多言,我都曉得。”黃世俊好似突然想到啥似的,“說起來,荊王病了。”

“荊王病了?”陳佑一愣。

黃世俊點頭道:“是啊,病了。聽說還病得不輕呢,估計一時半會是走不了了。”

陳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詢問了一些細節,才岔開話題。

當晚,秦王府書房。

或許是因爲書房讓人感覺更私密吧,反正大家都喜歡同一二心腹在書房議事。

“荊王病了?”

聽了陳佑的話,趙元昌同胡承約都不由自主地重複了一遍。

陳佑將自己從黃世俊那裡問來的一一說了出來:“據說是敕命下達之後的次日生病的,御醫也沒找到病因。不過看症狀似是發熱,說是短時間內不宜遠行。”

聽他說完,趙元昌嗤笑一聲:“二哥這病的可真是及時。”

可不是嗎,正好要離開汴京了,荊王就病了,還嚴重到不能遠行。

陳佑笑着附和道:“誰讓廣晉府便在盧節使轄地旁,荊王殿下不想去也能理解。”

說到這個,書房內三人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笑了一陣,趙元昌肅起臉來道:“前次我隨拙荊拜門,曾同節使深談一番。如今官家對各地節鎮軍兵漸漸收緊,義成軍也不過只剩一州之地。且四周另有節鎮,若是被二哥拉攏,怕是不妙。”

話音剛落,他突然笑了一聲:“罷了,多想無益。”

說着,他看向胡承約道:“聽說官家準備下詔,令各州府發解,以供來年春天開科取士。不知德儉可有心下場一試?”

聽聞此話,胡承約也是有些心動。

五代科舉隨唐制,基本上是一年一考。一般秋季發解,冬季匯聚京師,春季開考。也算是爲京師商業創造需求了。

但畢竟是戰亂時期,嚴謹程度同唐朝是不能比的。科舉開不開,完全看皇帝有沒有想起來,有沒有空閒。

而且錄取標準和人數都是由知貢舉一人而決。歷史上五代時期錄取進士最多的一次是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錄取二十五名;最少的則有三次,分別是後唐莊宗同光二年、明宗長興二年和後周世宗顯德二年,都只錄取四人。

此時做官的主要途徑還是推舉和徵辟,嗯,沒錯,和漢朝一樣,家裡有人好做官。

除此之外,自恃勇武也可到戰場上拼殺一番,功名馬上取嘛!正好此時武人地位不低,至少大周政事堂是指揮不動樞密院的。

但是對於讀書人來說,大唐倒下不過四十多年,科舉依然是一個執念。若真的能進士及第,這樣的機會誰不想爭取一下呢?

反正即便沒考中,依然能繼續做官,此時還不像後世那樣唯有東華門外唱名者纔是好男兒。

最重要的是,如今沒有鄉試、會試一條龍,官員也沒有鎖廳試,亦無別頭試,只需要在汴京考一次便可!

若是能得知貢舉青眼,那是妥妥的能高中。

故而胡承約只是稍稍猶豫,便點頭道:“我欲試它一試,只是這幾個月便不得隨侍殿下身邊了。”

“無妨。”趙元昌毫不在意地一揮手,“既然德儉有心,我豈有阻攔之理。這樣,這段時間你便住在我府中,待考完再回江陵。我回去之後自會安排人將你的文解送來。”

所謂文解,便是州府發的那個“解”了,相當於准考證,得在原籍辦理,原則上每年換一次。

見趙元昌如此貼心,胡承約感動不已,卻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只好深深一揖。

這事說完,幾人又談到出任開封府尹的寧王趙元興。

只是陳佑胡承約二人對寧王知之甚少,趙元昌對自己這同父同母的三弟也感覺到有些陌生。

小時候還好,兄弟幾個一起玩樂,長大後他就跟着趙鴻運四處跑,同兩個弟弟的感情不是很深。

及至大周立國,涉及到儲位之爭,真正的兄弟之情也不知道還剩下多少。只是平常見了面還都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樣子。

故而三人也只是就目前的一些情況談談自己的見解,這一番談話便到此結束了。

景瑞三年八月初一的朔朝會上,荊南大都督、秦王趙元昌陛辭。官家好生勉勵了一番,又賜下各種物事,這才讓他離開。

回到秦王府,早已準備好的車駕立刻出發,自朱雀門離開汴京城。

值得一提的是,前一天趙鴻運將陳佑召到宮中一番問對。

只是問的沒有重點,趙鴻運幾乎是翻到一份奏章,覺得合適便就奏章上的問題向陳佑發問,可以說是沒有絲毫重點了。

好在陳佑幾十年的經驗和思考都還在,涉及施政方面的都能答出個子醜寅卯。但涉及軍事,他就抓瞎了。以前看到過的還能憑藉着印象扯幾句,沒看到過的也只好老老實實說不知。

一番對答結束,都過去一個時辰了,趙鴻運啥都沒說,就把陳佑攆了出來。

回到秦王府將這經歷告知趙元昌,他也是發懵,不知官家是何想法。

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
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