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

“此事......爲真?”

“李相公門下王拾遺才從周軍大營處過來,此事當真。”

楊中廣鬆開幕僚,臉上閃過一絲落寞:“都是我的罪過。”

“楊公!”見他這樣,幕僚趕忙勸道,“公對蜀國可謂忠矣,然此次乃是官家先降,實不是公之過!”

聽他這麼說,楊中廣搖頭道:“現在已至亥時,自蜀都至此處,快馬只需一個多時辰。想來是我在清白江畔一場敗仗,這才讓陛下連夜降周。”

正說着,突然又有一人老遠喊道:“大將軍,石樞相門人也來通報說官家降了!”

“兩名相公都派了使者,看來此事是做不得假了。”楊中廣喟然嘆道,“伯昀,通知諸將到正廳議事。”

“是。”

幕僚剛剛應下準備離去,楊中廣突然擺手道:“罷了,也無事可議。你就說,願意降的就在城內等着,不願意降的放其領兵出城。”

這是徹底放棄了。

幕僚小聲應下,恭敬退去。

過不多時,本來人心惶惶的雒城諸將得知要降周之後,一個個都鬆了口氣,卻無人帶兵出城。

只是未來該怎麼辦?

降將可不是那麼好當的啊!

串聯一番之後,這些人也不管現在已經是子時了,結伴前往州衙,想讓楊中廣拿個主意帶個頭。

“韓書記,不是我們想打擾楊公,只是蛇無頭不行,勞煩韓書記通報一聲。”【1】

“是啊韓書記!”

“有楊公領頭,咱們好歹不會被人欺辱啊!”

剛準備睡下就被叫起來的幕僚韓向陽看着燭光下面容恍惚的人羣,情知是躲不過去了,只好應道:“諸位將軍且在廳內坐下,某這就去向楊公通報!”

得了這個回答,諸將才安靜下來,各自尋了個位子坐下。

此時州衙內僕役大多睡下了,茶點啥的自然無人準備,不過廳內這些人現在沒人還會在意這個,都焦急地等待楊中廣的到來。

韓向陽提着燈籠來到楊中廣的臥房外,他走到窗前,輕聲喚道:“楊公?楊公?諸將聚集在正廳等待召見。”

喊了一陣,房內沒有任何動靜。

他不由皺起眉頭,提高聲音喊道:“楊公?”

然而他喊了好幾聲後,不遠處的親衛都面露疑惑地朝這邊看來,房內還是沒有動靜,心中頓時升起不好的預感。

連忙轉身招呼不遠處的親衛:“過來撞門!”

那親衛面色凝重地走過來,他也感覺到不對勁了。

兩人來到門前,親衛深吸一口氣,右肩一擡,猛然撞向木門。 WWW ●тт kan ●co

只聽咔嚓一聲,兩扇門被撞破,啪嗒倒在地面上。

韓向陽提着燈籠走進房中,剛走兩步就愣在了原地。

藉着燭光,可以看到房中的桌子上伏着一個穿着睡衣的花白頭髮之人。桌面上文房四寶俱在,還有一盞燃盡的油燈,油燈旁倒着一個白瓷小瓶。

反應過來之後,韓向陽將燈籠塞到面露驚恐的親衛手中,走到桌前。

頓了一下,屏息凝神,緩緩轉過那人的身體,正是楊中廣!

猶難以置信地試了試鼻息,他這才轉頭看向面色煞白的親衛,雙目圓瞪,喉嚨裡發出沙啞的聲音:“楊公......薨了。”

過不多時,州衙亮起一盞盞燈火,親衛僕役皆被叫醒。

在正廳內等待的將領們自然也得知了楊中廣自殺的消息。

這一晚上,先是憂心此城能否守住,之後又得知蜀國降了,現在更是聽聞他們視爲頭領的楊中廣自殺殉國。

便是神經粗大之人,此時也是心神激盪,不知該如何自處。

索性一個個都聚集到楊中廣臥房之外,旁觀收殮。

此時楊中廣身邊無有親屬,一切事宜都要身爲幕僚的韓向陽擔起來。

他先是找來大夫,確認楊中廣服毒自盡,之後又叫來衙中女使替其擦拭身體換上公服。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丑時都快過去了。

他來到屋外,看着那些個神色難明的將領,沉聲道:“楊公故去,諸位將軍還是歸去吧。”

諸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一會兒突然有一人開口問道:“請問韓書記,不知楊公可有囑託?”

“無。”韓向陽搖頭道,“各位將軍回營之後謹守本軍,明日打開城門便是。”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諸將這才告罪離開。

這一夜,雒城中數不清的人失眠了。

次日寅初,雒縣城門大開,李繼勳帶兵入城。

得知楊中廣的死訊,他也只是喟嘆一聲,便派人送信給蜀都城下的趙元昌。

在城內待了不到一個時辰,梳理各軍事務之後,便授權韓家俊處理城內事務。

同時將各軍騎兵收攏起來,交給麾下馬軍營校尉劉守忠指揮,快馬加鞭趕往巴西縣。至於他自己,則帶領大軍行在後頭。

自雒縣至巴西約一百五十里,保持戰鬥力的情況下,騎兵大約在下午能抵達巴西城下,而李繼勳帶領的大軍,最早能在明晚之前抵達。

六十里外的蜀都城,受降儀式正要開始。

早在卯初,蜀都城門便打開了,城外周軍漸次入城接管城防。

卯正之時,趙普帶領都督府諸官吏入城,接管糧庫、武庫等,接收兵器,看管登記投降的蜀兵。

而蜀國的那些個大臣們,則早早安排好衙役清道、鼓樂儀仗,他們自己則換上白色衣衫聚集到皇城之外等待孟昶。

眼看快到辰正,孟昶終於出現了!

只見其端坐在兩馬拉着的車上,身着白衣,頭髮簡單簪着,身旁放着一個白色綢布包。

見自家大臣們看到自己之後皆是鬆了口氣,孟昶心中端的是苦澀無比。

車停下之後,他頓了一會兒,輕聲道:“諸位隨我出城迎接秦王。”

聽了這話,李昊、石頵帶領衆臣跪拜道:“臣等謹遵陛下詔命!”

見此情景,孟昶眼皮一跳,知曉這一拜之後,君臣名分就沒了。

再拜而起,諸人散到兩旁,宦官趕着馬車緩緩前行。

孟昶乘車在前,諸臣步行在後,一行人自皇城沿着朱雀街往南門行去。

路邊圍滿了庶民,天子腳下,自然是消息靈通,大部分民衆都知道孟昶今日降周。

說起來孟昶即位這十多年來,對蜀國百姓,尤其是蜀都城內的這些民衆,着實不錯。其治理官吏,興辦教育等措施,讓蜀人很是感念。

此時見孟昶即將出城,終於有一人忍不住出聲喊道:“官家!”

此聲一出,周圍民衆再也忍不住,頓時哭喊出聲:“官家慢行!”

受此感染,便是路兩旁攔着的衙役也都紅了眼眶,有些年輕的甚至低下頭偷偷抹淚。

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
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