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

一進門,孟文翰就畢恭畢敬地行禮:“參見承旨。”

“高才啊,坐吧。”陳佑擡頭看了一眼孟文翰,微微點頭就算是回禮了。

孟文翰連忙致謝,然後走到一邊坐下。

氣場這東西說起來玄乎,但對特定的人來說,確實能夠影響一個人的精神狀態。

比如孟文翰只要看到陳佑,就會有一種十分壓抑的感覺,就好似暴雨之前的烏雲壓城一般。而在三位樞密面前,他感覺到的卻是那種如山傾般的威勢。

居移氣養移體,每個人顯露出來的氣場都和他的經歷息息相關。

陳佑現在雖然因爲有了一具年輕的身體而稍稍活潑一些,但從前的經歷還是讓他看起來有些過於“沉穩”。

正是這種氣場和外貌的反差,才讓孟文翰這種藏着小心思的人感覺到壓抑。

“高才可是有事?”

陳佑一開口,孟文翰立馬一個激靈,連忙恭謹道:“回稟承旨,下官......下官......”

下官了好一會兒,孟文翰也沒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陳佑雙手擺在桌上,身體微微前傾,神色淡然,目光有神,就這麼安靜地看着孟文翰。

一種無形的壓力籠罩着孟文翰,只是一瞬間,他就感覺後背滿是汗水,一時間更是微張着嘴巴說不出話來。

要說陳佑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在現在的樞密院甚至被壓制到沒有一絲絲權力,換成其他主事過來,最多就是稍稍有些緊張罷了,絕不會像孟文翰這般不堪。

好一會兒,陳佑突然靠到椅背上,放在桌上雙手交叉垂到小腹前:“可是有什麼難言之隱?”【1】

“是,不,不是。”孟文翰有些慌亂,臉上更是燒地難受。

不過也不能怪他,眼看要到不惑之年了,卻還只是一個沒有絲毫權力的九品小官。如今突然有一個機會放在面前,換誰都得緊張起來。

看到孟文翰這個模樣,陳佑嘴角動了動,眼中露出一絲笑意。

左右現在無事,可以試試看能不能收穫一個忠心的下屬。

如果孟文翰能夠效忠於他的話,內間房就可以定下來了。

是的,新的樞密院十房,陳佑最看重的是負責對內情報的內間房。

原先的兵房負責細作間諜之事,可惜因爲戰亂的緣故兵房的情報工作甚至比不上武德司。當然了,武德司也比較疏漏,收集地多是一些公開的信息,那種深入敵軍的細作特別少。

沒辦法,周國畢竟也才立國四年。

新設立的內間房未來的主要目標是國內各個節度軍州,陳佑希望能借着建立樞密院情報網的同時,安插進去自己的人。

藉助國家機器可比他個人便捷多了。

等統一天下、削藩完畢,內間房可能會被武德司拿去,到時候或許可以滲透進武德司。當然,那太遙遠了,甚至陳佑都不一定能在樞密院待到內間房建設完善,所以他必須尋一個忠心的下屬來管理內間房。

有了這個想法,陳佑的聲音變得柔和起來:“高才可知道樞府即將改制之事?”

“知道!”雖然不清楚陳佑爲什麼主動提起此事,但孟文翰總算鬆了口氣,擦了擦額頭滲出的汗珠。

“嗯,你以爲現在爲何要來這場改制?”

爲什麼要改制?

孟文翰雖然小心思比較重,但不是傻子,經過一開始的慌亂之後,明白這是對自己的考校了。

仔細考慮一陣後才慎重道:“回稟承旨,下官以爲,如今這樞密院太容易爲一人所把持了。長此以往,於國不利。”

陳佑眉頭一擡,他有些驚訝,不明白既有上進的心思,又不缺目光和頭腦,孟文翰爲何會當了這麼久的閒人?

現在不是探究此事的時候,陳佑點點頭道:“確實如此,那你認爲此次樞府該如何改?”

知道樞密院將重新劃分十房的,按理來說只有趙元昌、陳佑以及三樞密。

陳佑倒是沒有告訴其他人,可是不知道趙元昌和三樞密有沒有告知旁人。不過孟文翰應該沒有能接觸到那君臣四人的關係,否則也不至於在樞密院蹉跎了。

孟文翰低頭沉思一陣,開口道:“承旨,下官以爲兵房應該析分,戶房和禮房應該裁撤。”

聽到這話,陳佑眼中閃過一絲驚奇,沒想到孟文翰的答案會同自己的計劃如此契合。

似是看到陳佑的神情受到了鼓舞,孟文翰嚥了口唾沫之後又道:“下官認爲最好能分十房!”

“哦?”陳佑盯着孟文翰的眼睛,聽着孟文翰說出同自己的計劃十分相似的方案,心中不免有些自嘲。

他高估了孟文翰的頭腦,也低估了這等底層官吏的人脈網絡。

同是九品小官,孟文翰這個守缺主事能接觸到的官員層次可比外面的實權縣尉高多了。尤其是樞密使直接領導主事,只要樞密透露了一些消息,這些主事想來不難獲知。

想到這裡,陳佑頓感無趣。

他總算知道爲什麼自己來之前,這個孟文翰沒人收留了。

耍小聰明無傷大雅,但是這麼明顯的耍小聰明,簡直是在侮辱領導的智商!

孟文翰絮絮叨叨說了一大通後終於停了下來,滿懷希冀地看着陳佑。

陳佑擺擺手道:“嗯,就到這裡,你先回去吧。”

哪怕手裡沒人用,也不能用這種的。

wωw▲ttКan▲C○

看着一頭霧水地孟文翰離開書廳,陳佑無奈地搖搖頭,或許把張昭調過來?

之後兩天,陳佑先是同樞密院官吏一一交談,之後又同那些候選的主事們談話,終於確定了包括內間房在內的一干主事人選。

初五,樞密都承旨陳佑上奏請求裁撤現有四房,新設選閱房等十房。

毫無意外地,這份奏章很快獲批。

緊接着,一份推薦名單通過遞到了政事堂。

主事以下任免陳佑能自己決定,只需要移文吏部開具告身即可。而三位副都承旨,則需要皇帝親自簽發敕命。

推薦名單很快也通過了,初六下午敕命下達,告身發放。

十二月七日,帝以太祖殯不視朝。

一大早,參與山陵事的五人就忙着出殯祔廟事宜。樞密副使鄭志康也受詔令一同送葬。

於是,頭上沒有樞密的情況下,陳佑召開了新的樞密院第一次會議。

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
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