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

趙元昌嗯了一聲,皺着眉思考對策。

這一個月來,他能感覺到有些將校沒有盡力,基本上能殲滅的變成了擊潰,能擊潰的可以成建制撤離。

所謂的殲滅、擊潰,只是戰前的預定目標,戰場上瞬息萬變,只要能滿足戰略要求就好了,具體的戰術成果只能隨緣。

如果是失期、潰敗這樣的錯誤,他把負責的將領論罪處斬都沒人敢說不合理;但只是這種小小的不足,他還真拿那些人沒辦法。

甚至於以後真要處理某些人,這件事都沒辦法拿出來當理由,畢竟“沒有盡力”只是他的感覺,沒有一個具體的評判標準。

最多就是記在心裡,有機會就不用這些人。當然,在此之前需要把他們在中樞的領頭羊打掉。

想到這裡,趙元昌突然開悟了。

wωw☢ тTk дn☢ C○

既然有一羣人不想看到這場戰爭的勝利,索性就不在強求獲勝。

現在的情況是,周國佔據了武平節度三州之地,一邊想要攻略武安節度,一邊在嶽、復、安等州出兵襲擾宋國武昌節度。

宋國呢,武昌這邊一直想要突破荊江口直逼江陵。而且鄂州也可以自唐年縣出兵,有一條小道可以沿着汨羅江經過嶽州昌江縣,或是溯汨羅江北上偷襲岳陽,或是繼續往西南攻長沙府。袁州方向則是自萍鄉出兵,沿漉水順流而下,攻下醴陵後被攔在淥口戍。

至於沈國,北邊的武平節度已經被周國收入囊中,中間的武安節度南北受敵,岌岌可危。而南邊的靜江節度,非但沒有北上救援,反而發兵攻取永州、道州。

可以想見,這一次想要全須全尾地吞下三湘之地是不可能了。那麼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在一羣人拖後腿的情況下保住武平節度,同時阻止宋國奪取長沙府。

只要長沙府和嶽州保住,自袁州而出的宋兵就很難在湘地立足,通過漉水出兵能得一個出其不意的好處,但用來支援後勤的話,耗費太甚,划不來。

當年東吳爭荊州,也是先得了長沙,再南下桂陽、零陵的。

趙元昌目光逐漸堅定起來,雖然沒能一戰滅國,但開疆拓土也是大勝,即便這個勝利來得再怎麼容易,也沒辦法忽視。

“則平。”他看向趙普。

趙普立馬耷眉拱手:“臣在!”

“糧草就交給你了,你得給我看好咯!”

“官家放心!”

待趙普離開,趙元昌又讓人去叫潘美。

現在他能信任的也就是潘美這等身後沒有家族,且目前尚未走到高層的新生代將領。這一戰後,趙元昌就要靠這些人來把那些老人擠下臺了。

洛陽宮樞密院,陳佑走進王樸所在的書廳。

“王相公。”

正在奮筆疾書的王樸聽到聲音擡起頭來,見是陳佑,便放下手中毛筆:“原來是將明啊,現在來找我,可是有事不決?”

現在的洛陽,除了皇宮內的太后、皇后,地位最高的就是他們二人。至於一同遷到洛陽來的平章軍國重事鄭志康,暫且先把他忽略掉。

看起來位高權重,實際上如履薄冰。皇帝親征帶走了中樞大半官員,但全國各地的軍政文書依然是彙總到洛陽來,兩位留守的作用就是將適合自己解決的事情解決了,不適合自己解決的事情快馬送到行在所次處。

官家在前線忙着考慮戰略戰術,你不能什麼事都推給官家,但也不能什麼都不讓官家知曉,其中度的把握,經常會讓兩人討論許久。

“這倒不是。”陳佑坐到一側的椅子上,“那個董成林不是到了有一段時間了嗎,也熟悉樞府事務了,我覺得是時候給他分一些任務了。”

當初下調令的時候,王樸是知道的,倒是陳佑看到董成林被吏部某郎中帶着來到樞府時,着實被驚到了。

王樸沉吟一陣,點頭道:“確實該如此,將明你可是有什麼建議?”

“嗯。”陳佑點點頭,“我覺得讓董成林負責內間房和雜務房比較好,他新來,畢竟資歷淺薄,先負責樞府庶務也正合適。想來王相公也看過他的履歷,這般人才也不能說就叫他幹雜活,內間房監察天下兵事,也方便他以後調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去。”

這其實都是藉口。

見到董成林之後,陳佑就去信汴梁詢問馮道,大概能知道董成林被調來是幹什麼的。

樞密院遷到洛陽之後,陳佑也查了樞府的一些文書,雖然還是不知道在周山抓到的那個人來自何處,但卻知道了吳巒之所以會清楚周山書院的情況,是因爲內間房在太子衛率府安排了細作。

按道理,陳佑一沒謀逆,二沒太過於得罪吳巒,吳巒也不可能沒事幹就盯着陳佑。這麼一想,立刻就能猜到,十有八九是內間房主事梅鬆用此事邀功的!

陳佑的這番猜測,雖然過程錯了,但結論是正確的——梅鬆確實背棄了他。

當初陳佑前往錦官,兩人聯絡過幾次後就斷了聯繫。人各有志,陳佑也不強求。

但猜到問題是出在梅鬆身上,還是讓陳佑心中塊壘難消。

正好董成林來了,爲了方便董成林發現某些危害社稷的勾當,讓他負責內間房正合適。陳佑也能借助董成林將梅鬆踢樞密院,說不得還能再次把手伸進他心心念唸的內間房。

果然沒。聽了陳佑的建議之後,王樸只是略一思忖就點頭道:“就如將明之言,還要勞煩將明去通知了。”

由於政事堂相公參政都被趙元昌帶走了,兩人分工之後,王樸負責政事堂這邊,陳佑負責樞密院那邊,樞密院有職事調整的確應該是陳佑去說。

陳佑應了下來,正要告辭,突然又想起一件事:“外間房探得北燕似乎在爭嗣,我覺得若是還要留着北燕的話,或許應該選擇支持某個人。”

這一次,王樸考慮的時間有些長了。

他好一會兒才做出決定:“先讓外間房查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若真是爭嗣,我們上奏官家,看官家怎麼說。”

陳佑提到這事只是心血來潮,見王樸這麼說,也沒有堅持,點頭應下之後就告退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
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