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

bookmark

趙元昌意氣風發地騎着馬進了城門。

雖然遠處還有小股的反抗,但已經不成氣候,無需在意。

還沒走多遠,就見一青衣士子排開衛兵走上前來行禮道:“臣,奉聖軍節度支使普,參見殿下!”

“哈哈!則平不必多禮!”趙元昌笑着下馬扶起趙普,“你這次可立了大功了!”

趙普矜持一笑:“臣不敢居功!此次能成功,全是依賴於兩個人。”

“哦?”趙元昌來了興趣,“是何二人?則平快快爲我引見!”

“其一乃是南平的宮衛右軍將軍陳佑陳將明,此時他正在王宮,應該已經擒住了南平僞王。其二是南平峽州刺史、戶部尚書黃世俊黃仲彥,現在應該在宅邸等消息。”

介紹完兩人之後,不等趙元昌開口,趙普就解釋道:“這次開門內應乃是那黃仲彥安排的,而將我引薦給黃仲彥的,正是陳將明。說來慚愧,本來我和陳將明約好一起擒拿南平僞王,但突然想起來殿下不知有他,未免發生誤會,也來不及通知他就直接趕過來等待殿下進城了!”

“原來如此!”趙元昌笑着點頭,然後拍了拍趙普的肩膀,“你這次做得很好!則平!很好!”

突然,他一愣,緊接着喊道:“糟了!仲詢、重諾先行入城的!此時他們恐怕已經趕到王宮了!”

趙普連忙道:“殿下放心,臣已經同他們說過了!”

“那便好!”趙元昌點點頭,看向趙普的目光若有所思。也是時候給趙普一個合適的位置了。

正說着,一同下馬的王樸突然指着北方的王宮道:“着火了!”

王宮朱雀門,陳佑站在宮牆上回望着人工河內燃起的火焰,久久不語。

在他身邊,是被綁起來塞住嘴巴的高保遜,牆下還有被“請”來的幾個名單上的南平重臣。

至於龐典,此時應該已經消散在了王宮的大火中。他沒有違背自己的初心,最後爲南平付出了生命。

然而。

陳佑朝高保遜投去嫌惡的目光,龐典赴死之前要求見高保遜一面,結果高保遜是一臉恨意,不停地咒罵龐典誤國、陳佑賊子。

正是高保遜的這番態度,堅定了龐典的求死之心。

在陳佑答應他幫忙照顧龐家後人之後,他便帶着僅剩的幾個家兵走過石橋,走進那一間間小院中間,點起了大火,葬送這個他爲之奮鬥一生的國家。

本來他想讓自己這些家兵跟着陳佑的,陳佑也很樂意接收這些百戰老兵,可惜這些人決意要陪龐典一同赴死。

對此,陳佑也只能讚一聲忠心不二。

將目光轉到牆外,身着同樣制式衣服的周軍,不由感嘆:果然是強軍!

此時,爲了防止出事,周軍這邊潘、楊二人沒有急着接管王宮,在喊話確認陳佑身份之後,就在牆外和南平殘兵對峙。

此時看到王宮內升起火焰和濃煙,不論是南平這邊,還是周軍那邊,都有些騷動。

好在這時趙元昌趕到了!

此時的趙元昌又穿上了那套赤紅摻黃的盔甲,騎着高頭大馬快速趕至王宮。

陳佑不敢耽擱,連忙叫回到自己身邊的劉河同丁小驢一起壓着高保遜跟着自己走下宮牆。

待宮門打開,此時趙元昌已經下馬了,陳佑連忙快步上前行禮道:“罪臣陳佑拜見皇子殿下!”

趙元昌哈哈笑着扶起陳佑:“陳將軍不必多禮!你可是大大的功臣啊!這罪臣之說就不要再提了!”

這時,跟在後面的趙普適時開口道:“陳將軍名佑字將明,正好是《尚書·周書》裡《多士篇》中所記載的‘我有周佑命,將天明威’。”

“哦?”趙元昌一愣,隨即笑道,“可不正是如此嘛!要不是則平提醒,我還沒想到這一茬。多士,豈不就是寓意着我大周新得一賢才!恰好將明今天替大周展示了國威!”

反應過來的陳佑面含感激地朝趙普點點頭,這個人情欠的有些大了!

趙普含笑迴應,又道:“這可是活着的祥瑞!”

王樸也出聲附和。

有了這一茬,趙元昌越看陳佑越順眼,直接就道:“我如今出征在外,也沒辦法給將明你封官許願。”

陳佑立刻道:“只要能追隨殿下,即便是一介白身臣也甘之若飴!”

“甘之若飴?”趙元昌先是一愣,隨即笑道,“莫非在將明看來,我就是那飴糖?”【注1】

又是一陣鬨笑。

待衆人笑夠,趙元昌這才嚴肅起來,鄭重問道:“如今我任奉聖軍節度使,名下尚有行軍司馬一職空着,不知將明可願屈就?”

說完,他死死盯着陳佑,不放過一絲微末表情。

原因無它,在大周,節度使名下的行軍司馬最高不過正五品下,品階上比陳佑現在的位置低了整整五個小階。不過陳佑現在屬於亡國之臣,這又是一碼事了。這兩者之間相比,最重要的是行軍司馬算是文職,這相當於剝奪了陳佑的兵權。

然而陳佑聽後,毫不猶豫地拜下:“屬下拜見大帥!還請大帥恕我甲冑在身不能全禮!”

“哈哈!”趙元昌暢快地扶起陳佑,“將明請起,今後我這節度使府就交給將明瞭!”

說着,他將目光投向王宮內。

陳佑應了一聲,注意到他的目光,連忙解釋道:“大帥,南平僞王已被屬下擒下。在宮內自焚的乃是南平大司馬龐典。屬下父子二人皆受大司馬恩惠,是以屬下不忍傷他,誰知其忠於南平,見事不可爲,便決意殉國。臣已承諾照顧大司馬家人,還望大帥恕罪!”

聽了陳佑的解釋,趙元昌沉默一會兒,才喟然長嘆道:“將明何罪之有,這龐典是忠臣義士,將明也是有情有義。這王宮我就不進去了,待火滅了,將忠臣厚葬。”

陳佑並周圍一圈文武官員皆是躬身道:“大帥(殿下)高義!”

這時,王樸問道:“殿下是準備住在城內,還是回到城外大營?”

“先回大營,等城內清理乾淨再進來。”趙元昌說了聲,然後轉頭看向陳佑,“將明,那高保遜何在?”

陳佑好似才反應過來,連忙向身後喊道:“把人帶上來!”

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
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