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

這個趙元昌倒是知道。

去年平亂之後,京兆府流民盜匪頗多,爲此陳佑還特地上書增募警察、加強訓練,這才保證了城鎮和一些大村子沒怎麼收到流民盜匪的衝擊。

那有沒有小村子遭難呢。有,但是府衙得到的報告很少。首先是偏遠的小村子遭襲,縣衙不一定會知道;其次就算縣衙知道了,很大概率上也會瞞着不報告給府衙。

基本上是領導不知道的問題,就是沒有發生的問題。

見趙元昌點頭,陳佑開始說治安曹存在的問題:“經過這一年的試行,警察制度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晉升空間。原先還是府兵的時候,從普通兵丁到隊正、到都頭、到校尉,哪怕帶的人一樣,但是從陪戎副尉到翊麾校尉,能一級一級升上去。”

陳佑臉上露出惋惜的神色:“轉到警察營就不一樣了,治安曹能拿出來的全都是流外官。官家也知,去年裁撤府兵的時候,不少立功升職的校尉要麼送到禁軍,要麼調往它處,留在京兆府的很少。”

“你有什麼法子?”

“好叫官家知曉,臣仔細思量之後,認爲警察、稅務員這等,可以加設流內職事。譬如普通警察皆爲流外,表現優異者可升從九品下,或帶一隊或駐一地,往上又有從九品上,或專一司或巡視一縣。不過警察歸屬治安曹,故而當止於八品。”

趙元昌立刻就明白陳佑話中隱含的意思:“你是想每個縣都有警察?”

“官家慧眼。”陳佑讚了一聲,“臣欲以治安曹統率闔府警察,各縣雖能調動警察偵緝維穩,然警察升職貶職皆在府衙。有警察的情況下,可以削減衙役,加強府衙對諸縣的鉗制。”

聽到這話,趙元昌目光炯炯。

他從陳佑的話裡看到了另一層含義:府衙可以用這種方法來鉗制縣衙,那麼中樞可不可以用來鉗制諸州府?

只是有一個問題,錢夠不夠?

當趙元昌問出這個問題,陳佑毫不猶豫地回答:“回稟官家,臣預備着讓各縣來負責各縣警察俸祿。說起來就是雙重領導、人財分離,府衙治安曹管人事,負責人員調動、技能培訓考覈等,縣衙官財計,安排日常事務以及監督。”【1】

這個法子會有什麼弊端趙元昌暫時看不出來,但是他知道一定可以增強中樞對地方的控制力。

他在心中權衡得失,陳佑安靜地坐在一旁。

陳佑也不知道這個法子會不會被批准,再怎麼四處騰挪,按照他的設想來,財政支出都會增加。

現在還是戰時,恨不得花出去的每一文錢都能增加軍隊的實力,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必要花錢在新的治安體系上面?

陳佑沒有計算過收益比,他之所以提出這個建議,純粹是爲了自己在京兆府能獨攬大權,這是屬於京兆府的中央集權。

再說了,這一次很可能也會是在京兆府試點,一個府而已,即便失敗了,耗費的錢糧也不會影響到全國局勢。

陳佑穩得很。

可惜,這種事情趙元昌不可能說就聽陳佑的,還得聽取其他人的意見,是以在陳佑離開之前並沒有得到準確的答覆。

倒是興平郡王要找新老師的消息被證實了,在聽到趙元昌問陳衡是不是也到了該進學的年紀時,陳佑差點以爲自己家孩子也要去陪皇子讀書。

冒出的第一句話就是“不急着讀書學習,要給陳衡一個快樂的童年”,然後才解釋說小孩子不懂太高深的東西,先學認字寫字就好,等大一點再尋老師。

之後趙元昌感嘆一句好老師不好找、孩子不用心學習之類的話,叫陳佑明白他是準備給興平郡王換老師。

對此,陳佑也只能沉默以對。

今天陳佑沒有在宮內留太長時間,前兩個比較重要的事情說完之後,又就子女教育問題談了幾句,他便離開皇宮回到家中。

這幾天他都比較忙,要約見舊友故交,要接見舊部,要同書院一些表現較爲突出的師生談話,還要整理丁驍負責的情報網絡。

幸好他在洛陽要待到年後,像巡視工坊商行等事都可以推倒事情不怎麼多的時候去辦,不至於匆匆忙忙走馬觀花。

十月丙子,少府少監、史館學士元可望邀陳佑赴宴。

陳佑同元可望不熟,不過此人在太祖朝就是天子近臣,即便現在當了少府少監,也依然兼着一個史館學士,隨時可以入宮以備諮詢。

這樣一個人物突然邀請陳佑,顯然是得了趙元昌的吩咐。

陳佑欣然赴宴,果不其然,說的還是治安曹的事情。

元可望直接就問陳佑,令京兆府推行這個措施在政事堂通過的機率是多少。

這個問題意味着趙元昌決定現在京兆府試點。

陳佑當即保證自己會拿出一個條陳去遊說政事堂諸相公,當然,這份條陳佑會隱去一部分內容,免得有人早早發現官家想要進一步削地方的權。

十一月乙酉,日南至,帝御含元殿受羣臣賀,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平章事江夏青率百官上尊號曰神功聖德文武仁皇帝,答詔不允,凡三上章,允之。

從這一天開始,大家可以稱呼趙官家爲“仁帝”,僅限於私下裡說一說。

其實這個尊號用處不大,也就在國書、詔令上多寫幾個字罷了,平常根本用不到。

順帶一提,其實這年冬至時間節點是在前一天下午,也就是甲申日申時正左右,不過靈臺算出來的結果沒有這麼精確,把冬至定在了乙酉。

這次冬至大朝會上,除了皇帝趙元昌受尊號,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封賞羣臣。

陳佑也得了,嗯,兩個兒子的散官位都升到了宣德郎,品階同京兆府諸曹參軍事一樣。

這兩個小子,一個四歲,另一個才兩歲,進步速度比陳佑快很多。

冬至之後,敕令諸府軍州設立稅曹,以黃世俊爲稅務監,巡查天下稅務。

除了黃世俊總攬全局之外,還任命了十多位負責考覈監督各地區的稅務官。

不過稅務監也好,稅務官也罷,都是臨時的職事,等各地稅曹步入正軌之後就會撤銷。

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
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