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

這個消息很快傳開。

到這一步,魏仁浦拜相已經是板上釘釘。

竇少華得知消息,立刻讓人去請馬如風。

只是去的人回來了,卻沒帶來馬如風,說是馬如風去見王彥川相公了。

也就竇少華定力足夠,這纔沒當着僕役的面拍桌子。

只是有此一遭,他對馬如風升起一些疑慮,不復之前的信任。

巳初,江夏青前往同明殿。

除了他自己,沒人知道他想幹什麼。

與此同時,馬如風終於來到竇少華這邊。

一進門,立刻就神情嚴肅地開口:“平章事之勢不可當也,相公當慎思之!”

聽到這話,竇少華腦門子直衝。

當初他準備直接請辭不搞這些幺蛾子,是馬如風這些人鼓動並且奔走聯絡,想要接着幫他留任的機會打擊陳佑。

現在有失敗的苗頭了,結果又是馬如風來告訴他不能衝動?

竇少華強忍着怒意,冷笑一聲:“那依賢侄之見,某當如何?”

馬如風十分敏銳地察覺到竇少華的變化,心思急轉,選擇合適的話語:“相公照常行事便可。總歸是下官奔走,便是平章事追究下來,也不過是我一人之過,牽連不到其他人。”

“呵!”

同樣的話,從一個有好感的人嘴裡說出來和一個沒好感的人嘴裡說出來,給人的感覺甚至會完全相反。

竇少華此時就是如此。

馬如風這番話,聽在他耳中,彷彿是在嘲諷他沒有擔當。

他怒極反笑,靠在椅子上仰面朝天長嘆一聲。

然後看着馬如風,神情淡漠地開口:“你之心思,我盡知矣,且下去吧。”

馬如風聞言一驚,下意識地喊了一聲:“相公……”

竇少華擺擺手,不再多言。

馬如風無奈,只得告退。

走出政事堂,馬如風恨鐵不成鋼地罵了一聲:“豎子不足與謀!”

也不怪他如此不忿。

得知翰林院擬製之後,他立刻就明白攻擊彈劾的手段起不了什麼作用。

與之相反,這時候在朝堂內外展現出“陳佑一手遮天,內外官員莫敢不從”的景象,纔有可能讓天子心生殺機。

想明白這一點,他立刻去尋王彥川和焦繼勳,希望能說服他們在明日的朝會上“全力支持陳平章”,又或者是是直接請辭。

擺事實講道理,好說歹說,終於讓王、焦二人同意支持陳佑。

接下來只要竇少華稍稍配合,即便不能保住其相位,也能趁着這次機會在天子心中埋下一根刺。

對付天子信任的那些重臣,很少有一擊得中,基本上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針對打擊,直到天子失去耐心,方可一擊致命。

誰能想到,他竟然在本該萬無一失的竇少華身上翻車了呢?

天子同意拜魏仁浦爲相,讓很多人失望不已。

但凡瞭解內情的,都在等着看,假如天子拒絕,陳佑將會如何應對。

可惜展現出來的現實是天子依然對首相言聽計從,叫許多人失望不已。

下午,陳佑這邊收到馬如風到處串聯的消息。

即便穩如陳佑,得知馬如風的手段後,也只能讚一聲:“不愧爲馬忠武之後!”

能迅速權衡利弊改換手段是一方面,能說服那些高官顯貴又是另一方面。

偏偏馬如風這麼做,陳佑無法反制。

總不能別人贊同支持陳佑,陳佑卻指責他們居心叵測吧?

這種情況下,陳佑要麼跑到天子面前表忠心,然後什麼事都不幹,把這段時間拖過去。

要麼趁機提出一些以往難以取得共識的政策,藉機通過,具體執行以後再慢慢扯皮。

陳佑選擇的是後者。

十一月己酉朔。

東方未明,洛陽城內的朝官們陸續出門趕往皇宮。

曉鼓起,城門開,官員們魚貫而入前往待漏院。

片刻之後,兩府宰相先後入宮。

朔日朝會通常在宣政殿舉行,這一次也不例外。

宰相們入宮後沒有去待漏院,直接就到了宣政殿的側殿。

這些年宰相的權威一直在增加,像這樣把宰相們同普通官員區別開的細節數不勝數,也就是所謂禮的絕羣僚,這正是兩府一直沒有徹底鬧翻的主要原因。

只是今天又有不同。

六名宰相坐在側殿之中,一人端着一個瓷盞,沒有像往常一樣聊政事或者風花雪月。

安靜等了一陣,天子到來。

陳佑作爲首相,代表兩府向天子介紹今日朝會的主要事項。

首先是魏仁浦拜相,這是臨時加上的。

魏仁浦現在還在待漏院等着,但朝會開始之後,他將接受冊命成爲宰相,以宰相的身份繼續參加朝會。

畢竟是在朝會上冊命宰相,其中禮儀規制有所不同,此時得說清楚。

這件事確定下來,宦官前去通知官員入殿。

陳佑瞥了一眼其他幾人,接着往下說:“第二是關於全面取消徭役事。”

他這話說出,屋內幾人盡皆變色。

王彥川皺眉盯着陳佑,猶豫着到底要不要開口反對。

竇少華卻沒有那麼多顧慮了,直接就厲聲道:“這事咱們之前沒有商議過,陳平章你突然拿出來,怕是不妥吧?”

陳佑對他露出笑容,聲音平穩:“前年就在京兆府試行免除徭役的政策了,一年多下來除了支出增多外,並無其它問題。自年初起,各級官員多次上書推廣免除徭役事,兩府也討論過很多次。再者言,朝會本就沒有隻能討論既定事項的規矩。”

“呵!”

竇少華冷笑一聲:“我等皆知免除徭役必然增加官府開支,你又要興修水利,又要增加縣鄉吏員,我且看你哪來的錢糧!”

“戶部做了籌算,朝會上再看便是。”

陳佑說完這句,目光掃過巴寧泰等人,見彼等再無言語,這才轉向若有所思的趙德昭,繼續往下介紹:“第三是關於日本事務,西海鎮守呂端上書反對高麗日本蕃漢軍都監丁驍以刀兵凌藩邦之舉,兩府對此尚無定論。”

這倒是之前就定好要拿出來討論的,無人開口置疑。

“第四是各地學政官今日入朝,將論及地方學政諸事。”

說話間,宦官進來通知諸官員已經在正殿排列整齊,等待天子上朝。

陳佑立刻停下,起身帶着宰相們躬身一禮:“如此,臣等先行入殿。”

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
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