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蠢蠢欲動

其實暗中覬覦漢趙大權的不止劉曜、靳準,連之前已成透明人的皇太弟劉乂同樣蠢蠢欲動。劉聰身體健康、劉粲活着的時候,劉乂絕沒有膽子染指皇位,可到了今天這一步,在心腹的鼓動下他也不禁心動起來。

太傅崔瑋、太保許遐對劉乂勸道:“當年漢皇以您爲皇太弟,並不是出於真心,只是因爲他謀逆上位,讓你當皇太弟,可以安撫衆心,又能拉攏氐人。可是陛下從未有讓你繼承皇位的打算,不然當初陛下也不會冊封劉粲爲晉王,領丞相之職輔弼朝政。”

“自魏武帝以來,只要是當丞相的,後來必爲皇帝,只要是被封爲晉王的未來一定登基。若不出意外,將來劉粲一定會登上皇位。而殿下我看您不僅當不成皇帝,恐怕還會有殺身之禍。”

“幸好上天待您不薄,眼下陛下已病入膏肓、晉王劉粲意外陣亡,而殿下的機會來了!您要是真想當皇帝,屬下給您出個保險的主意。保您一定能當上皇帝,您聽不聽?”

劉乂一聽挺高興,“什麼主意?”

“現在平陽城內只有精兵五千,趁着劉聰病倒之際,殿下不妨暗中將氐族精銳調至城外,等夜晚乘人不備,悄悄打開城門,氐族騎兵立即殺入城內,攻破宮門,到時候只要殺掉劉聰,然後再軟禁百官,皇位不就是唾手可得?”

……

當晉室冊封拓跋六修爲五原郡王的消息傳到草原上後,拓跋普根便再也無法坐視下去。他本來以爲遼東的戰略重心在中原,應該不會插手拓跋內部紛爭。

然而衛朔替拓跋六修請封郡王一事,已明確表明了遼東插手拓跋內部事務的決心和野心,讓拓跋普根對遼東抱有深深戒備之意。

“母親,孩兒決定來年出兵征討盛樂!只是拓跋六修向晉室稱臣,孩兒擔心出兵攻打盛樂,引來遼東軍報復。母親一向足智多謀,不知可有計策教我?”

拓跋普根的母親惟氏是一名四十不到的婦人,與江南小家碧玉不同。她容貌秀美中又帶有勃勃英姿,面容冷厲,不怒自威,是拓跋部落僅次於拓跋普根的關鍵人物。

而且有時候連拓跋普根也不得不正視惟氏。歷史上這個厲害又強勢的女人,爲了讓自己兒子登上代王之位,不惜發動政變殺掉了拓跋鬱律。

惟氏和拓跋普根一樣有統一整個部落的野心,對於兒子襲擊盛樂之議,她自是十分贊同。唯一可慮者便是遼東反應。

“建興三年以來,我拓跋部落突遭內亂,不但丟失了富饒的陘北、代兩地,連南都新平城也落入遼東軍手中。而今拓跋部四分五裂,各部大人不聽號令,氣勢日衰。”

這話一出拓跋普根臉色頓變,自感面上無光。自拓跋力微之後,拓跋部落只在拓跋猗盧在位時復興了一段時間,結果不過兩三年功夫,拓跋部落便將拓跋猗盧時代贏得榮耀丟失殆盡。

這時惟氏面色稍稍緩和了一下接着道:“反倒是晉軍歷經昌黎、上郡兩場大戰。一路勢如破竹連破慕容廆、劉曜,漸有復興之兆。不過,遼東軍連番大戰之後,兵疲民乏已不堪大戰,而這恰恰是你目前唯一機會。”

“能否抓住機會帶領拓跋部落重新崛起,可就看接下來你的表現了!”

……

建興三年,關隴發生了一件大事,便是震驚天下的上郡之戰,此戰之後匈奴勢力徹底被趕回了黃河以東,長安再次穩如泰山。

當上郡之戰的捷報傳到建鄴時。司馬睿心情十分複雜,說實話內心更多是失望。他已經做好了接替司馬鄴登基的準備,沒想到卻衛朔攪和了。一想到唾手可得的皇位不翼而飛,司馬睿就恨不得罵衛朔十八輩祖宗。

其實失望的不止司馬睿一人。鎮東將軍王敦同樣對關中形勢發展失望不已。得知劉曜大敗潰逃的消息後,王敦腦子裡一片空白,着實愣了好大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以前晉軍遇到胡騎總是吃敗仗,不想遼東軍卻總能戰而勝之。

一想到愈發強橫的遼東,王敦不禁有些喪氣。

“世儀,老夫愈發覺得當初得罪衛朔很可能是這輩子做得最愚蠢的一件事。”

“主公何出此言?”錢鳳很少看到王敦爲某件事後悔。更別說還是讓其恨得牙癢癢的人。

“此次衛朔千里遠赴國難,救天子於危難之際,一舉穩定了危如累卵的長安朝廷,消息傳出後,其被天下人尊稱爲國之柱石。”

“如今衛朔仰仗上郡大捷名揚天下,連琅琊王在他面前也有所不如,日後怕是沒有人能限制其發展了。”

“主公無須沮喪,我有一計可助主公除此心腹之患。”

“哦?不知是何妙計?”

“別看衛朔威風凜凜,其實暗中有不少人看他不順眼恨不得啖其肉喝其血!在下聽說,南陽王司馬保、太尉索綝、驃騎將軍麴允等關中本土勢力對強勢入關的遼東深懷戒懼,只需稍加挑撥,屬下認爲他們定不會眼睜睜看着手中權力被衛朔奪走。”

“嗯,這事就拜託給世儀了,一定要找機會除去衛朔,不然老夫真怕將來王家會死無葬身之地!”

“請主公放心,此事包在屬下身上!”

很快便有使者從江左出發,懷揣秘密使命,紛紛前往各地。

……

張寔從父親張軌手中接任涼州刺史一職已有一年多,在宋配、汜瑗、陰澹、陰充四人輔佐下,從一開始的小心翼翼,漸漸掌握了一州之權柄,成爲涼州名副其實的霸主。

劉曜進逼長安時,張寔曾派將軍王該率五千精騎救援長安,只因姑臧距長安千里迢迢,在王該尚未抵達長安時,便得知了上郡大捷的消息。隨後王該便帶着騎兵返回了姑臧,同時也帶回了遼東強勢介入關隴的消息。

“諸位都說說吧,遼東強勢介入關隴,對涼州到底是福是禍?”

“福禍難料!”

首席謀士宋配眉頭緊皺,顯然意識到遼東介入關中對涼州來說不是一件好事。作爲河西土著大族出身,宋配前後輔佐張軌、張寔兩代刺史,不但是張寔最倚重的謀臣,宋氏是涼州最頂尖的豪門士族。

“遼東強勢介入關中,必然使得關隴勢力重新洗牌,主公欲割據涼州一事恐怕是要出現波瀾。”

聞言張寔臉色便陰沉下來,割據涼州自保,是從他父親張軌時代便確立的戰略計劃,張家兩代均一直朝着該方向努力。若是因遼東而導致此計劃夭折,張寔自是不甘心。

“不過,主公也不必過於擔心,自先西平公以來,涼州待朝廷恭敬而有禮,在各地諸侯斷絕朝貢的情況下,只有涼州不忘時時接濟長安。這麼多年下來,外界又有誰不知道涼州對晉室的忠心?”

“遼東畢竟是晉室勢力,若無必要屬下料定他們定然不敢輕易冒犯我涼州!當然了爲了加強涼州實力,主公應該加快征討河西鮮卑、諸羌步伐,最好是能打下整個西域,如此一來就算日後遼東要圖我涼州,也會躊躇再三。”

“嗯,仲業言之有理,俗話說打鐵還的自身硬,涼州若想在亂世中保全,最重要的還是自身強大,只有這樣才能打消野心家們的覬覦。”

隨着建興三年即將過去,天下各地局勢不但沒有緩和,反而因遼東強勢而愈發蠢蠢欲動。無論胡族又或者晉室勢力,均不甘心被遼東比下去,無不想法設法擴充自己實力。(。)

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72章 鴻門宴第477章 影響(上)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筆交易第651章 西征!西征!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44章 宴會之後第122 章 遼東對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46章 永嘉之亂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12章 拖!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393章 先談經濟合作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44章 宴會之後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92章 終至臨淄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355章 ‘瓊林宴’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528章 新長安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17章 青島港
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72章 鴻門宴第477章 影響(上)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筆交易第651章 西征!西征!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44章 宴會之後第122 章 遼東對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46章 永嘉之亂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12章 拖!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393章 先談經濟合作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44章 宴會之後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92章 終至臨淄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355章 ‘瓊林宴’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528章 新長安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17章 青島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