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

永嘉六年,四月上旬,一條足以改變目前整個遼東局勢的消息迅速傳遍四方:晉軍在西安平以寥寥數千人擊破高句麗數萬大軍,斬斷了高句麗人伸向遼東的魔爪!

捷報傳到襄平之後,還在牀榻上苟延殘喘的東夷校尉封釋眼中精光一閃,將自己的兒子叫到房內,悄聲吩咐了幾句。沒過幾天,封家就開始暗中變賣城內的家產,並隨後往西安平轉移。

與此同時,衛朔的大名開始在遼地流傳,大批在遼地生活不下去的讀書人和流民,紛紛前往西安平定居。

在這股自發形成的遷徙人流中,除了破產的農戶外,還包括大批世族子弟。這些人多是因中原大亂時,一部分青、冀、豫等地的世族大家北徒幽州時遺留的子弟。衆人本打算投靠王浚,不料卻發現王浚爲政暴虐,在幽州倒行逆施,稍有見識的讀書人都不看好王浚的前途。

之前,幽平兩州的讀書人深受封釋的影響,見遼地漢人無可依附的英雄人物,失意之下爲生存不得不委身慕容鮮卑。今衛朔突然冒了出來,正好填補了遼地漢人心中遺憾。當西安平大捷傳到各地後,遼東大部分讀書人紛紛前往西安平,準備投靠嶄露頭角的衛朔。

在這批讀書人中,包括河東裴嶷、裴開叔侄、代郡魯昌、北平陽耽、北海逢羨、廣平遊邃、北平西方虔、渤海封抽、西河宋奭、平原宋該、安定皇甫岌、皇甫典、蘭陵繆愷、會稽朱左車、太山胡毋翼、魯國孔纂、平原劉讚等等來自各地的世家以及寒門士子。

歷史上,正是這一批傑出人才統統被慕容廆收入囊中,才讓慕容部落擊敗了其他競爭者佔據了整個遼東大地,先後稱雄北國數十載。

此時距離衛朔擊破數萬高句麗大軍已過去了三日,在這期間,衛朔一直忙於統計戰果。此戰共擊潰高句麗人五萬大軍,其中戰死約萬人,逃走者不到兩萬人,剩餘的統統被俘。

除此之外,還繳獲了大量軍械,唯有可惜的是因大量糧草被燒,故繳獲的糧草甚少。

西安平大戰之後,入侵帶方、樂浪二地的高句麗人見晉軍勢大,很快就從兩地撤兵退回了高句麗國內。

不過,敵軍退走時,不但焚燬了兩郡大部分的城池,還將沿途遇到的一切房屋都燒燬。可以說經過高句麗人一番折騰後,短時間內帶方、樂浪二郡怕是無法居住了。在這種情況下,衛朔只好下令張統帶着大批民衆從樂浪撤退回遼東。

“主公,爲了防止高句麗人偷襲,我看還是讓張大人帶人從海上撤離比較好!”封奕建議道。

“嗯,子專說的不錯,反正水師現在也沒什麼事,讓他們前往朝鮮城接應張大人撤退吧!呵呵,真是沒想到,此戰竟然是水師得頭功。”現在想起來,衛朔還有點兒慶幸不已。若當初不是他一力堅持培養水軍,怕此戰也不會如此輕易獲勝。大戰當中,水師不但爲朝鮮城內輸入了大量軍械、糧草,鼓舞了守軍堅守城池的信心,還一舉燒燬了高句麗大軍的糧草,爲大戰獲勝奠定了基礎。

“是呀,是呀,真是多虧了劉參軍以及王司馬二位統領的水師。”

見衆人紛紛稱讚,劉總、王維不禁面露得色,尤其是王維作爲嶗山水師元老,總算是輕鬆下來。自水師籌建日起,水師就是嶗山上最耗費錢糧的地方,可以前水師除了運送物資和兵力外,根本沒起到什麼作用。今日這一戰,水師纔算是爲自己正了名。

“好了,好了,衆位不要再誇了,再誇這水師可真要翹尾巴啦!”衛朔看着洋洋得意的劉、王二人,忙打斷道:“此戰雖然水師功勞甚大,可其他人同樣功不可沒。鑑於目前水師規模不大,我決定再招兩千人加入水師,正好湊齊一廂水師。”

“謝主公!”王維一聽水師即將擴充,大喜道。其他人也沒什麼不滿,畢竟衆人不是傻子,都看出了水軍在戰場上的特殊作用,尤其在水網密佈的地帶,水師往往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此戰之後,想必東北方向的高句麗人會安穩一段時間,可西邊的鮮卑人以及平州刺史崔毖怕是要睡不着覺了。今後一段時間,除了防備高句麗人外,我們還要派人監視鮮卑人以及崔毖。不過,眼下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幕民分田,開發遼東半島。”

“等張大人帶着數萬帶方、樂浪二郡的民衆返回後,就將他們安置在遼東半島南部去開發旅順港,那兩萬高句麗俘虜全都送到那裡去做苦力。”

說到這兒,衛朔扭身對沓氏霞客道:“沓氏大人,營建旅順港口的任務就交給大人了!”

“請主公放心,屬下定不負大人所託!”沓氏一抱拳道。

“嗯,對於沓氏大人的能力,衛某還是很有信心的。民政這一塊暫時先放下,等日後我從祝其縣調些文書過來再說。另外,大戰之後,我軍損失頗大,爲了威懾敵人,需儘快補充新兵。”

“速丸指揮使,我希望你能發揮曾爲烏丸首領的作用,前往遊說遼地的烏丸人,鼓勵他們前來西安平接受整編和定居。不過,步兵就不要再擴軍了,暫時保持在三千人就可。”

“諾!”速丸躬身領命。

打敗了高句麗人,遼東東部地區迎來了和平發展機遇。衛朔準備在遼東繼續推行均田令,不過考慮遼地胡漢雜居,對於願意接受整編的胡人部落,也將推行‘均田令’。

速丸的部落是第一批接受‘均田令’的胡人部落,儘管曾有長老和部落貴族對此不滿,可在衛朔、速丸的堅持下,他們再怎麼反對也沒用。

衛朔以‘均田令’的名義將部落中的牧場分成大小數百塊,然後按照抽籤的名義分給各戶烏丸人、漢民。此次參與分牧場的不但有烏丸人,還有很多遼地漢民。漢民多年生活在胡漢雜居的遼地,多少也受到了胡人影響。

這均田令一出,徹底打破了烏丸人中原有的部落奴隸制度,利益受損的只是極少數上層部落貴族,大批地城牧民跟着受益,成爲衛朔的支持者。

經過這一番改造,速丸對歸附烏丸人的影響力大爲降低,反之,衛朔的影響力則急劇增加。

除此之外,爲了進一步歸化胡人,衛朔還打算在西安平內建一所書院,專門用來教育遼地胡漢少年學習漢家文化。同時,衛朔還鼓勵胡人學漢話、穿漢衣、起漢名。他相信經過數年努力,遼東大地再也沒了胡漢之分,全都是我炎黃苗裔。

就在衛朔在忙着安排戰後事宜時,一直待在襄平的崔毖卻再也無法坐視下去。說實話剛開始崔毖真沒將小小的衛朔放在眼裡,可眼下他也不得不承認,衛朔對他的威脅已大大超過了老邁的封釋成爲他當前最大的敵人。

尤其讓崔毖感到嫉妒的是遼地的流民、讀書人寧願遠赴西安平投奔衛朔,也不願留在襄平幫助他。在崔毖看來,與衛朔相比,他出身名門,背後還有姐夫幽州刺史王浚爲外援,遼地的漢民應該將他視爲領袖纔對,怎能被一介寒門豎子給比下去?

可現實就是如此殘酷,大批遼地民衆在南下不得情況下,紛紛向東部去投靠衛朔。崔毖爲了避免日後衛朔威脅到他在遼東的統治,不得不想辦法除掉對方。

第416章 入長安第1章 天顯異象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細第1章 天顯異象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46章 永嘉之亂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7章 美好前景!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80章 招募船工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29章 詰問刺史第42章 參加名士聚會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193章 幽州鉅變,各地反應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12章 拖!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415章 勸降第11章 再進縣城!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37章 偶遇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66章 倉皇而逃第80章 招募船工
第416章 入長安第1章 天顯異象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細第1章 天顯異象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46章 永嘉之亂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7章 美好前景!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80章 招募船工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29章 詰問刺史第42章 參加名士聚會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193章 幽州鉅變,各地反應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12章 拖!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415章 勸降第11章 再進縣城!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37章 偶遇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66章 倉皇而逃第80章 招募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