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

?自去年國相倉助利從遼東帶回了燕王衛朔欲收回帶方、樂浪二郡的消息後,美川王就陷入恐慌之中,他可不認爲高句麗是遼東對手。

美川王爲此感到十分憋屈,他與高句麗文武上下耗費了無數心血,才讓高句麗看到一絲復興希望,結果還沒來得及享受勝利果實,燕王卻要一棍子再次將其打翻在地。

隨着距離大司馬規定的日子越來越近,美川王知道這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丸都城內,金鑾殿上,儘管現在已是正午。但大朝會依舊在繼續,美川王沒有說散朝。下面那些大臣們,即便已經是飢腸轆轆了,但也只有等着。

另外,衆人臉上,全是一片愁苦之色。

雖然燕王已對高句麗發出最後通牒,但高句麗上下大多不願意接受燕王提出的條件。

可每一個高句麗人又都十分清楚,高句麗沒有實力抵擋遼東軍進攻。

一旦拒絕大司馬建議,那高句麗滅國就在眼前啊!

“諸位愛卿,晉大司馬已對我高句麗發出最後通牒,要麼接受遼東條件,舉國遷往三韓半島;要麼拒絕燕王,做好抵抗遼東軍入侵準備。該何去何從,諸位愛卿不妨暢所欲言。”

聞言高句麗文武上下頓時沉默下來,其實每個人心裡都很清楚,即便這幾年來高句麗在美川王勵精圖治下,積累了不少家當,但與燕國相比實力仍相差巨大。

再者,燕國與高句麗之間沒有天險可憑,衆人實在是沒有勇氣拒絕燕王。

看着沉默不言的朝臣,美川王不禁有些氣苦,沒辦法只得將希望寄託在倉助利身上。

“不知國相可有計策助寡人度過眼前難關?”

“大王,燕國勢大,一旦拒絕了燕王條件,以目前高句麗之實力,根本就擋不住如狼似虎的遼東軍,到時怕是就不只是交還帶方、樂浪二郡,很有可能讓高句麗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那依國相之意,我們只有接受遼東條件,舉國遷往三韓半島?”聞言美川王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不然還能怎樣?一旦遼東軍兵臨城下,到時候恐怕連遷往三韓都是奢望,等待我等的將是國破家亡。大家不要忘了,晉大司馬衛朔的狠辣與他的賢明一樣廣爲流傳,死在他手上的胡虜差不多跟高句麗國人一樣多。”

國相話音剛落,一些高句麗大臣、貴族臉色刷得一下變得蒼白,不少人都還記得衛朔剛剛在涿縣之戰後坑殺了近二十萬羯胡。

“唉!罷罷罷,寡人不能因爭一時之氣,使我舉國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大王英明!”見美川王打算接受遼東條件,在場衆人紛紛長出了一口氣,齊呼英明。

看着臉色依然難堪的美川王,倉助利上前勸道:“大王,其實答應遼東條件,對高句麗而言不全是壞處,說不定會讓高句麗從此走向全盛。”

“國相此言何意?”美川王不解道。

“大王,以及諸位同僚,與燕國交換領土,讓高句麗從富饒的馬訾水流域遷徙到貧瘠的三韓半島,看似高句麗吃了大虧,但從長遠發展來看,反而大大有利於高句麗。”

“衆所周知,那個晉大司馬衛朔雄心勃勃,對四周蠻夷充滿了敵視,任何一個不服從燕國的蠻夷都難逃其打擊。臣在燕國期間,曾親眼看到大司馬因一言不合就對漠北柔然、敕勒兩部胡族發動了戰爭,可見大司馬爲人有多強勢。”

“而高句麗都城——丸都緊鄰遼東郡,中間又沒有任何山川、江河以爲天險。若長期待在此地日後難免與強大的燕國發生衝突,稍有不慎將給高句麗帶來滅國之災。”

“假若藉此次領土交換之際,高句麗舉國遷往三韓半島,不但有山河天險爲依憑,同時將遠離燕國威脅,減少與對方發生衝突的可能。我們反而能安心經營三韓半島,將其完全納入高句麗治下。”

“一旦高句麗完成了對三韓半島的消化,高句麗國力至少將增加一倍以上,到時再加上有狼林山、大同江爲天險,高句麗便有了自保的本錢。不會像現在這樣在面對燕國近在咫尺的威脅,我高句麗卻束手無策。”

聽了國相所言,美川王臉色雖好看了一些,但是對於放棄經營了百年之久的故土而前往前途未測的三韓半島,仍然有些憂慮。

“大王,大司馬提出了領土交換之建議,顯然是不會再更改。高句麗除了執行外,恐怕別無選擇。還望大王忍辱負重,切不可因小失大。”

“好吧,就依國相之言,當初寡人能在一片廢墟上覆興高句麗,今天也有信心帶領大家在三韓半島開創新的局面。”

“大王英明。”

……

在高句麗謀求南下三韓之際,成漢國主李雄也在與麾下文武商議即將到來的風暴。

“諸位,去年晉大司馬對羯胡發動了最後攻擊,而羯胡滅亡徹底改變了當前局勢,對我成漢產生巨大影響。以前遼東內有羯胡牽制,不可能對成漢下手,眼下羯胡一滅,遼東已將目標轉向蜀地。”

“如今大司馬要求成漢併入遼東,爾等且說說,成漢該如何應對?”

聽了李雄之言,殿內文武衆人不由尋思起來。這些年他們可沒少聽說遼東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威名,大司馬帶着驍勇善戰的遼東將士,連滅鮮卑、匈奴、氐羌、羯胡等胡虜,將治下疆域擴大了數倍。

“陛下,其實從一開始遼東都在利用我成漢,如此他們才能集中力量對付其他敵人,眼下北地胡虜皆被消滅,遼東的對外政策就發生了鉅變。”丞相範賁不由感慨萬分。

“父皇,我們不如直接翻臉吧!何必受這種窩囊氣?!”

長子李越年輕氣盛,不甘心就此束手就縛。其實在成漢有不少人都有這種想法,而且多以李家第三代子弟爲最。這些子弟沒有經歷過第一、二代人艱辛的創業過程,而且大多數過着驕奢淫逸的生活,肯定不願意放棄手中權勢、地位。

李越的話像一記重錘一樣直擊李雄心臟,他不是沒想過與遼東翻臉,可一想到北方強大實力,心中難免惴惴不安。

李雄不像李越等年輕一輩考慮問題那麼簡單,他很清楚隨着大晉逐步從永嘉之亂的傷痛中走了出來,而且實力也越來越大,成漢割據的希望也越來越小。

此次遼東要求成漢放棄抵抗、併入燕國,不就是燕王發起統一戰爭的開始?

“若是與燕國翻臉,成漢有把握擋住遼東軍進攻嗎?”

李雄沒有斥責長子李越唐突,反是向麾下文武詢問成漢能否擋住遼東軍攻勢。

“若是正面對決,成漢自然不是遼東軍對手,不過我成漢有蜀中地理爲仰仗,只要大軍龜縮不出,遼東軍再強,又能奈我何?除此之外,臣以爲我們還可向晉大將軍王敦求援。王敦一向與衛朔不合,肯定不會看着成漢被滅,不然燕王一旦進佔成漢,必影響荊州穩定。”

“不管怎麼說,假若好好利用蜀中地理,再加上王敦相助,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諸位,你們覺得丞相的建議如何?”李雄顯然心動了,忙出言詢問衆人意見。

“丞相之議甚是妥當,臣贊同。”

“臣亦贊同丞相建議,若能聯合王敦,再加上蜀中地理,到有希望擋住遼東入侵。”

“好,既然大家沒有其他意見,那我們就按照丞相的建議來!”(。)

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221章 先攻段氏,再滅慕容第35章 徐州新軍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192章 千里奔襲,軍事奇蹟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66章 倉皇而逃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637章 返回洛陽第503章 過年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415章 勸降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598章 吳蜀聯合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98章 籌謀遼東第66章 倉皇而逃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11章 再進縣城!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45章 曹宏入軍營第87章 雷霆萬鈞!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419章 整頓關中
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221章 先攻段氏,再滅慕容第35章 徐州新軍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192章 千里奔襲,軍事奇蹟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66章 倉皇而逃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637章 返回洛陽第503章 過年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415章 勸降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598章 吳蜀聯合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98章 籌謀遼東第66章 倉皇而逃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11章 再進縣城!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45章 曹宏入軍營第87章 雷霆萬鈞!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419章 整頓關中